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逻辑和实践策略
2024-08-08高东霞徐萍
摘要: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教育水平、培养合格人才以及推进社会进步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高校应明晰新时代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厘清当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逻辑,以清晰、明确、坚定的态度,积极探索出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高校和相关部门应“树立系统、全局性发展理念,加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协同协作模式,提升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合力”“实施综合评价机制,完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种种举措,助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进。
关键词: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逻辑;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24)09-0040-05
社会文明程度的急速提升、教育领域的不断革新以及社会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使得人们对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随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应运而生。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充分满足了当下公民对教育品质的需求,缓解了社会教育焦虑,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优质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全局性思维、前瞻性眼光以及现代化的方式展开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确保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与高效率。
" 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
(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一个全方位的提升过程,是指在整体教育系统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教师职业持续成长并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最终实现匡正教育质量观、转变教育模式、促使教育回归本源、推动教育升级换代的终极目标。其主要包括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高要求、对价值观念的深层次培育、对长远性发展的综合布局以及对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的追求。
1.专业能力的提升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这意味着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还应具备卓越的教育教学技能、评价分析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以及创新研究能力,使教师形成系统、多元的知识与能力架构,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的学生。
2.价值观的引领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教师教育应该塑造教师的责任感、公平正义感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其成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3.长远化发展的综合布局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直观显现。只有对自身的工作、生活具有长远化的战略部署,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站得住脚,发展得好。教师教育要培养教师的全球性视野、长远化格局以及对未来教育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急速变化的时代找到最优的立身之地。
4.教学实践的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教师教育应鼓励教师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并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过程,通过创建开放、合作、创新、探索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持续自身更新能力,适应教育变革需求[1]。总之,只有全方位发展、多领域提升,教师教育才能真正达到高质量的标准,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概括,包括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评估体系、参与过程以及持续专业发展等。
1.教育内容的全面化和深入性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意味着教育课程不仅要涉及广泛的学科知识,还要深入探讨教育理论、心理学原理以及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等。此外,教师教育还需关注国际视野和全球教育趋势,使未来教师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应对教育挑战。
2.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之一。高质量的教师教育鼓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媒介,采取案例教学、协作学习、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以提高学习效果。
3.评估体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系统、全面的评估体系不仅包括严格的资质选拔机制,还包括对教师教育过程和结果的持续评价,这种评估旨在监测教师的学习成效、教学实践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情况,确保其教育质量符合标准。另外,参与过程的一体化和主体多元化也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点。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合力促进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教师要密切关注政府帮扶、社会变革、学生需求和就业市场的相关动态,并适时调整教育课程设置和环节,以更好地应对未来教学和社会的挑战。
4.持续性专业提升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教师教育系统会为在职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和持续深造的机会与平台,会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会、专业能力学习会等,帮助教师养成常态化学习、持续化提升的习惯,促进其整体能力架构的与时俱进与革新优化[2]。
" 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逻辑
(一)以科学发展为导向的现代化逻辑需要
现代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其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故以科学发展为导向的现代化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运而生,强调教师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来审视和整合新知识、新技术,并融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以适应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教育趋势,满足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除此以外,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也在促使国家培养具备现代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适应国际化教育环境、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师提供良好机会,为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提供优质师源[3]。总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适应现代化教育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培养21世纪人才的关键,通过提升教师教育质量,还可以为现代化科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的职业发展逻辑需要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知识迅速更新、教学方法多样化的今天,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从而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挑战。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多元平台,该平台包含最新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实践机会,这些都是教师不断取得进步、促进个人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法宝,使教师能够在快速演变的教育界保持竞争力,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还注重个人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路径的个性化选择,支持教师按照自身兴趣和需求进行专业深造,并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与协作,增强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智慧,打造优质的教师教育环境,从而形成专业共同体,为专业成长提供集体化的支持,进而促进教师职业满意度和教学能力的提升。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不仅有助于教师积累知识、改进教学,还可以促进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持续成长,成为能够适应未来教育挑战的优秀教育工作者[4]。
(三)以社会变革对应的适应性逻辑需要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满足社会变革需求与发展的必然保障。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演变,教育领域亟须深化改革,以满足当下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需要。一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掌握坚实的学科知识,还具备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从而推动社会进步;二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有助于构建终身学习社会,通过不断更新教师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成为适应不断变化社会的学习型个体;三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还能够引导教育改革与创新,有效响应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需求和新挑战[5]。总而言之,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只有大力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教育能够适应并引领社会变革,进而支撑社会业态的健康、和谐与进步。
三、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系统、全局性发展理念,加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顶层设计是做好一件事情的总体指南,只有事先做好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才能明确后续工作的每一步任务和方向,从而有条不紊、高效运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动态性和适应性的复杂实践活动,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处理好内部的多重关系,协调好层层之间的合作,方可助力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发展,使教师队伍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做好系统的规划部署和顶层设计,明晰教师教育的质量标准和方向目标,确保教师教育与时俱进,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进而提升教师教育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有效性,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创新,培养出能够引领未来教育的优质教师团队。而加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关键在于构建全面、多元、均衡的发展战略[6]。
1.要对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目标进行全面规划。教育部门不仅要明确当下以及未来教师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如深厚学科知识、教育理念、教学技巧与师风师德等,再依此结合时代需求制定符合现实和远景的教育内容目标,还要注重实践教学以及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的目标制定,为增强教师的知识广度与学科合作意识提供指导遵循。同时,在全面规划教师教育内容目标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培养“教育家型教师”为根本目标,将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教育的关系统筹考量,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时代灵魂,引领起向上、向好发展。
2.要对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参与主体进行全面布局。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监管框架。高校需作为专业培养基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研发。中小学及其他教育机构可提供实践平台,加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研究机构和企业应加入创新资源,通过合作项目和技术支持推动教学方法的更新。社会组织和家长群体也应被纳入合作网络中,形成社会支持系统。此外,高校也应该激励教师自身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学习,拓宽国际视野与认知。通过分工明确的多元布局,共同推进教师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
3.要对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硬性条件进行全局优化。教师教育的硬件全局优化,要着手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备和技术支持等关键领域。升级和完善教育硬件设施,比如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以及信息技术设备,以满足教与学的需要;确保优质师资的供给,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投入,提供充分的培训和研究机会;整合和充实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材、在线课程、虚拟仿真等;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慧教育平台,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效率[7]。基于此,实现教师教育硬性条件的全面升级,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构建协同协作模式,提升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合力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共同作用,并以通力合作的态度、共同进步的决心,达成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并构建具体的实施框架。此外,随着社会教育体系的不断进步与人才需求的不断更新,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还要创新协同合作机制细节,以促进资源的优化分配和利用,跟上教师教育的业态变化,应对时代的挑战。
1.建立多方参与平台。相关参与部门可以针对教师教育的特点,联合建立一个包括政策制定者、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基础教育机构、研究机构、社会企业以及家长和学生在内的多元化参与平台,各方既可将此平台作为沟通的桥梁,促进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意见碰撞,也可在平台内进行资源共享和决策协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益的最大化。
2.强化跨界合作。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因此,应推动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入合作,引导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实习基地建设等环节,从而以学术视角和实践视角协同推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国际合作也应提上日程,高校应鼓励并组织优秀教师和学生参与国外的优质师范类院校的交流互动会,并适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与优秀人才的互相学习与合作,可以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并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师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优化信息流通。多主体的协同协作势必会造成信息的冗杂与不对称,如若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会大大降低协同协作模式的有效性,从而阻碍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参与主体要充分借助科技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信息平台,确保信息的实时传达、信息的安全保护以及信息的对称性,提升信息沟通的时效性,使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取所需信息,了解教师教育进展和结果,以便及时作出适当响应[8]。
4.制定协作机制。明确规定参与主体的职责分工,形成稳定高效的工作机制。例如,政府可负责政策支持和监管,高校专注于理论研究和师资培养,中小学校则致力于教育实践和反馈。并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项目目标、责任归属、资源分配和风险控制等,保证协作过程中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5.注重团队建设。要鼓励团队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使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参与者感受到良好的团队氛围,平时也可多组织团队开展建设活动,如定期的团队培训、户外拓展、团队聚餐等,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精神。此外,团队成员要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以便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与补充。总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参与主体,要构建起一个高效运转的协同协作模式,将各方力量汇集在一起,共同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实施综合评价机制,完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既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教育改进以往不足、创新未来方式的重要参考依据,还是检验教师教育阶段性成果的必要手段。实施综合评价机制对完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内容、多方式、多过程的综合评价环节以及多维度的涵盖内容,能更加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专业成长,为教师提供更加客观和公正的职业发展评估,而不仅仅局限于考核其知识掌握水平或标准化考试结果。同时,综合评价机制还可以激励教师追求全方位的自我提升,确保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持续优化与良性循环[9]。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高素质、新时代教师的综合评价机制。
1.要构建专业、系统的评价指标。构建专业、系统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评价指标需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可邀请相关评价专家参与指标的制定与选取,进而确保评价指标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同时,应确立明确的评价标准与目标,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指标进行筛选,且指标应当覆盖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学生发展、职业道德等方面,具体细化为知识和理论素养、教学技能、学生总体发展、职业道德、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同行互动和合作、创新与研究、社会服务和外界联系等。此外,还要考虑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可测量性和适应性,确保评价过程公正、有效,并能够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2.要完善智能化、现代化的评价手段。首先,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处理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反馈、同行评审等复杂数据,从而挖掘深层次的教育问题,并提供精准的教学质量分析与改进建议;其次,开发智能化评价平台,集成各种在线评价工具,包括自动化的观课系统、实时反馈应用程序和流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此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并长期跟踪教师表现,增加过程评价的便利性以及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和连续性;最后,需要不断优化智能化评价系统,确保其符合教育评价的伦理标准,严格保护教师和学生的隐私权益,并且对各项评价结果进行定期审核,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3.要采用多元、权威的评价主体。邀请校内外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评价,每一类评价主体的不同角度和反馈,可助推全面、多元评价体系的形成,增加评价的完整性;加强评价主体的专业培训,培养评价主体对教育评价理论和实务的深入了解,并确保他们能够运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工具,以此提高评价结果的专业性和可信度,确保评价意见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与此同时,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还要建立健全的评价监督机制,设置第三方监督和反馈调整环节,以便及时纠正偏差,提升评价机制的信誉和效力[10]。
"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培养质量。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负责部门要高度重视其发展,积极探索出有助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施细节,从而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1]董辉,孙少帅.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37-45.
[2]赵洋,臧淑英.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师教育:内涵特征、基本逻辑与发展指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10):15-19.
[3]何云峰,王兆璟,马晶晶,等.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思考(笔谈)[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7-45.
[4]廖婧茜,商一杰,刘丽红.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价值逻辑与推进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3(8):79-88.
[5]何舒颖,李广海.面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路[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2):196-204.
[6]陈亮.高质量教师教育评价:内涵特征、逻辑架构与推进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25-35.
[7]游旭群,靳玉乐,李森,等.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大有作为[J].高校教育管理,2022(5):1-21.
[8]王鉴,张盈盈.新时代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3(1):14-25.
[9]王鉴.中国特色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逻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7):33-39.
[10]崔友兴.新时代教师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2):135-146.
The Contemporary Logic and Practical Pat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Gao Dongxia1 Xu Ping2
(1. School of Marxism,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J College, Jinhua 321013, China;
2. College of Humanitie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for enhancing education standards, cultivating qualified talents, and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larify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logic behi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With a clear, definite, and resolute attitude, they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practical pathway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establish a systematic and wholistic development concept,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for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construct a collaborative model to enhance the synergy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implemen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measures, they can promote the steady progress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Key words:Teacher educ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ontemporary logic; Practical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