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考体育政策的发展特征及优化策略

2024-08-08孙长良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发展特征中考体育问题策略

摘要:中考体育政策的转变指明了中考体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并为中考体育与学校体育相互衔接作出了相应铺垫。回顾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众多中考体育政策,梳理发展脉络,总结改革经验,是学史明理的生动体现。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以往相关中考体育政策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中考体育政策发展历程中,政策的制定呈现管理主体多元化、分值比重扩大化、项目选择多样化、方法手段“强制化”等特征,为此提出优化策略为完善中考体育政策制度体系、加强中考体育政策实施监管、细化中考体育政策具体内容、统一中考体育政策发展目标。

关键词:中考体育;体育政策;发展特征;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24)09-0104-04

中学体育是对日趋成熟的青少年学生进行身体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特殊学科,能够推动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身心健康。教育与体育等有关部门应积极围绕中考体育政策与方案开展研究,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以及通过不断改革体育在应试教育中的占比,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中考体育政策发展历程

(一)初步探索阶段(1979—1996年)

1979年,《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提出,学校的体育活动和学生的体育锻炼是否达标被认为是“三好”[1]。1981年,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指出,《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条例》在各级部门和学校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些地区与城市决定尝试增加体育评价项目。基础中学招生将体检从初中阶段引入高中阶段,对进一步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初步探索阶段的标志性文件为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将体育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和升入高等教育[2],体育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公布并实施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强调中学生无论“运动与否”,都要全面发展,还对每一学年的体检提出了具体要求,毕业年份必须调整或重新评估,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必须至少通过或重新评估一次,评估不合格的学生不得于毕业当年报考高一级学校。1992年,北京等9个省份开展了高中毕业生体检工作。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强调学校要开设体育课,将体育课纳入课程设置,评价学生的教学活动[3],为体育课的开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全面实施阶段(1997—2015年)

全面实施阶段的标志性文件是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该文件从10个方面更为严谨细致地规定了中考体育改革工作[4]。1999年,《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体育考试分数一般应为中考总分的5%”[5]。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6]。2010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1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进一步“强调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开展好初中毕业生的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重要性”[7]。

(三)深化提高阶段(2016年至今)

深化提高阶段的标志性文件是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分值或等第要求”[8]。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9]。从2020年开始,云南省首提在中考中将体育与语文、数学、外语等三门核心科目分数相同,基准都是100分[10]。基于此,各地有效落实意见要求,改善中考体育考试方式,逐步增加考试分值,深入研究中考体育考试内容,使校园内学生可选择的体育项目多元化,多措并举推进中考体育改革发展,旨在提高中考社会影响力,促使中考体育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二、中考体育政策发展特征

(一)管理主体多元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是“体”和“育”的结合体,即身体锻炼和教育相结合,因此体育的管理主体也呈现多元特征[11]。学校体育显得尤为重要,主要由国家教育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共同管理,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中学体育及考试的重要政策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与国家体育总局制定,其中,教育部门制定政策所占比例为45.5%,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联合制定的政策所占比例为36.4%。从数据可以看出,中考体育政策的制定管理主体呈现出以教育部门为主导、体育部门及其他机构多元化管理的局面[12]。这对中考体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不同部门从不同角度出发,协商研究中考体育政策,从多方面权衡利弊,能够制定出更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

(二)分值比重扩大化

1979年,上海崇明中学将体育作为升学考试内容,随后,多地作为试点开始推行试验[13]。199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2]。体育考试的分值,从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5]中规定体育考试占中考总分的5%,过程性评价分值占比40%~60%,到2019年12月,云南省教育厅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考考试注册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中考体育成绩定为100分[14],由此可以看出,中考体育的分值比重不断扩大,到如今已有多个地区的中考体育成绩与其他主课的分数齐头并进。这也充分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并通过改革中考体育政策、扩大中考体育分值的比重来提高社会、学校和家长对青少年学生体育的关注。

(三)项目选择多样化

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在各省份不尽相同,其测试项目基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必须进行测试的项目、选择测试的项目[15]。这些测试内容大多为身体素质测试,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随着中考体育不断改革,测试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样化,大多数地区增加了很多技能型考试。202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指导意见》,其中:必测项目包括1000米跑(男)、800米(女);必选项目1,五项必选二项;必选项目2,四项必选一项[16]。2023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现场考试项目评分标准》,该文件对体育中考的考试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在原有的考试项目基础上,新增了17个新项目,共设置22项考试内容。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可以根据项目分类,从22个项目中选取4个项目作为测试内容[17]。通过中考体育政策多年来的不断改革,考试设置的项目增多,加大了学生选择测试项目的空间,使得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根据自身实际和喜好去自主选择测试项目,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凸显了中考体育政策的公平合理性与科学性。

(四)方法手段“强制化”

我国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认为,将体育加入应试教育中,是“以毒攻毒”的表现,而逐年提高中考体育的分数,则是“善意的强制”[18]。从现实情况可以看出,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没有这种意识,学生也没有这种自觉性。中考体育政策提高了体育的地位,体育分数在中考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这会促使学生不得不进行体育锻炼,因为如果不去练习,就得不到相应的体育分数。体育较差的学生与体育较好的学生相比,所得到的分数差距越来越大。中考的成绩关系到每位学生的未来,认识这一点,可以引领学生主动投身运动中去,体验乐趣,磨炼意志,进而解决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国内学校体育政策文件多是针对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而制定的,包括“健康中国2030”“体育强国”等文件[19],当思想宣传教育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的问题时,选择强制的应试教育来引起大众的关注,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发展状态。

三、中考体育政策优化策略

(一)完善中考体育政策制度体系

中考体育政策的要求是实施中考体育考试安排的直接依据,是中考体育发展的引导性文件,涉及分值评定的具体方法,甚至影响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及未来的发展,这样的举措对初中生的体育科目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中考体育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中学体育课程的规划和相关硬件配套。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要联合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科学可行的政策[20],从制度、规划、可操作性等方面精细建构,主要包含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实施方法、监督评价等内容,让各学校在组织考试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国家逐步完善中考体育相关政策与法规,202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审议通过,将体育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并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21]。只有中考体育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才能科学地进行升学体育考试工作,从而真正实现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二)加强中考体育政策实施监督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强调要加大对中考体育的重视程度,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不负责任的问题,有蒙混过关、应付交差与测试不严谨等不良现象。这些人为因素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上级领导应负起监督职责,避免这种人为因素的出现。这也说明未能从本质上认识到中考体育在五育并举中的重要性,未能把我国中考体育的实质目标落到实处。为了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确保中考体育政策执行到位,必须对政策的实施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建立相关监督部门和监督机制[22],成立具有主导性的专业性质机构,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要有明确的要求与清晰的界定。对在中考体育过程中投机取巧的相关学校及相关负责人要加大惩处力度,规范中考体育评价过程,推动中考体育高质量发展,从而真正促进中考体育政策的科学贯彻实施[23]。明晰完善的监督机制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助推中考体育政策有效实施。

(三)细化中考体育政策具体内容

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中学体育及中考体育的相关政策与制度文件,但多次出现了笼统重复的现象,导致各级各地学校没有具体的体育考试实施依据,因此对中考体育政策进行细化是未来中考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应该提高中考考试政策的针对性[24],科学分析中考体育政策施行中存在的问题与阻碍要素,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及科学的建设路径;其次,应该继续保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始终把学生体质健康放在第一位,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身体运动技能水平上;再次,细化政策的评价体系,虽然有大量的体育政策,但与政策的真正实施还存在一定差距,政策应该明确规定对违规行为的具体处罚措施;最后,中考作为重要的选拔性考试,考试过程与评分细则的规定应当是明确且量化的,分数的细微差距都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前途发展,绝不允许存在规则的空白。

(四)统一中考体育政策发展目标

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中学体育是青少年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着重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仅凭学校的一己之力是不足够的,我们应该倡导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化,共同发力,观点一致,要协同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参与,形成各方主体“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的健康育人环境,为中学生的体育发展凝聚共识[25]。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科学、系统、合理地安排各项体育活动,通过常赛与常练,培养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将体育锻炼放在重要位置,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自我国中考体育改革推进以来,社会各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对学生体育发展重视程度不一。有关部门在出台政策时要将各个方面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高度统一,坚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指导思想,形成中考体育政策目标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J].安徽教育,1979(12):2-4.

[2]国家教育委员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EB/OL].(1990-03-12)[2023-11-05].https://www.gov.cn/bumenfuwu/2012-11/15/content_2600436.htm.

[3]倪京帅,徐士韦,王家宏. 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1949-2019):演进特征及优化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1):71-78.

[4]国家教育委员会.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Z].1997-11-06.

[5]关于印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9(19):802-805.

[6]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4):32-35.

[7]关于下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1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Z].教体艺司函〔2010〕49号.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14):37-40.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30):20-26.

[10]聂真新,刘坚,高飞.中考体育改革:源流、价值与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9):76-85.

[11]丁省伟,储志东.是何·为何·如何:体教融合研究综述与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7):89-102.

[12]刘叶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政策的演变特征与内容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6):11-17.

[13]毛振明,李忠诚,向静文.对体育毕业与升学考试的思考——基于体育中考40余年的成功经验展望未来的高考体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5):1-11.

[14]王健.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6):166-178.

[15]郑海娟.武术纳入体育中考选项的困境与推进路径[J].山东体育科技,2021(4):62-66.

[16]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21-09-09)[2024-06-10].https://www.hlj.gov.cn/hlj/c107916/202109/c00_30633837.shtml.

[17]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现场考试项目评分标准[EB/OL].(2023-11-24)[2024-04-17].https://www.bjeea.cn/html/zkzz/tzgg/2023/1124/84611.html.

[18]新华网.中考体育提分是“善意的强制”[EB/OL].(2020-12-09)[2024-04-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5565522968148966amp;wfr=spideramp;for=pc.

[19]陈悠,汪晓赞.学校体育政策系统特征、问题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22(4):96-102.

[20]陆海林,刘涛,白南燮,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大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特征及局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1):1-6.

[21]王家宏,刘艳.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法治现代化的价值意蕴、问题审视及实现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5):95-103.

[22]白银龙,舒盛芳.加拿大体育战略演进的历程、特征与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6):9-17.

[23]高奎亭,陈家起,李乐虎.建国70年来我国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的演进与趋向[J].体育学刊,2020(3):17-22.

[24]李百成,郭敏.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演进特征与发展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9(10):81-85.

[25]吕钶.新时代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价值证成及问题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9):84-95.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Middle School Sports Policies in China

Sun" Changli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 China)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iddle school sports policy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middle school sports, and makes correspond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mutual connection between middle school sports and school sports. Looking back on the many middle school sports policies formulate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and summarizing the reform experience is a vivid embodiment of studying history to gain insight.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relevant"" middle school sports policies in the past,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sports policies, includ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anagement subjects, the expansion of weight in the scor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roject selection, and the “forced” trend of methods and means. In response, it propose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improving the policy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policies implementation, refining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policies, and unifying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policies.

Key words:Middle school sports; Sports policy;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Problem strategies

猜你喜欢

发展特征中考体育问题策略
宁德市蕉城区高效组织初中毕业升学体育测试工作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策略研究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如何提高学生中长跑成绩
高三数学“先考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焦虑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包装设计的发展特征(1978—2000年)——消费心理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