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现代学徒培训经验及借鉴
2024-07-10霍宁波隆攀
摘要:在瑞士职业教育模式中,学徒制教育模式占据主体位置,瑞士有近70%的适龄青年正在接受学徒制教育。瑞士使用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增加了“三元制”学习模式,其对传统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光大。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因此在现阶段展开对于瑞士现代学徒培训经验及借鉴的研究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新时代民航飞行员培养的“师徒制”教学模式改进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瑞士;学徒教育;培训体系;双元制
中图分类号:G71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24)08-0047-05
瑞士是一个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在瑞士每年有近70%的适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学校接受职业教育,而瑞士职业教育的兴盛带来的是瑞士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具备较强专业技术水平的高级人才比较少,所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推动职业教育实现快速发展。世界上职业教育培训大国是瑞士,瑞士职业教育使用的现代学徒培训模式具有很多的优势。针对瑞士现代学徒培训模式开展了透彻的研究工作,旨在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中国民航飞行员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瑞士现代学徒培训制的概念解析
(一)学徒制的历史由来
瑞士对传统学徒制度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光大,加快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速度,这也与现代社会用人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相吻合。在欧洲中世纪,瑞士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借鉴了其他国家先进的学徒制教育理念,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和制度,促使本国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快速发展。瑞士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后,在整个行业中广泛推行,显著地提升了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道德素质。在行会各项制度的约束下,师傅与学徒签订协议,师傅有责任指导学徒开展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活动[1]。在现代化工业体系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对社会用人的需求无法做到最大限度满足,加快了以行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学校建设的速度。瑞士职业教育的学徒制模式逐渐体现出“双元制”的特征,为瑞士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瑞士学徒制的现状
在瑞士学徒制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瑞士各行各业都开始推行学徒制。在瑞士的教育体系里,青年接受基础的中学教育以后,他们会选择到职业教育学校就读,以拥有一技之长为谋生手段,为今后在社会上立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阶段瑞士职业教育体系当中,选择接受传统学徒培训模式的学生远远超过进入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瑞士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兴盛[2]。瑞士学徒制的培训结果非常理想,学习方式各种各样,因此瑞士青年对这种学习模式比较认可。瑞士学徒制给瑞士初中毕业的青年创造了很多学习机会,使得瑞士国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的相关情况,总结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为民航院校飞行员培训“师徒制”创新提供新思路。
二、瑞士现代学徒培训体系特点
(一)“双元制”教育模式
瑞士学徒培训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将企业和学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学徒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这种“双元制”的特色在于其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旨在确保学徒在学习过程中既能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下,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实践培训的主要场所,企业为学徒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使他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实际工作,从而深入了解行业的运作和技能要求。此外,企业还负责选派经验丰富的师傅作为培训师资,他们不仅传授学徒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应对挑战。这种师徒传承的方式,使得学徒能够更快地适应职场,成为企业的得力助手。对于学校方面而言,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负责提供系统的理论课程和教学资源,确保学徒在掌握实践技能的同时,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课程不仅涵盖了学徒所在专业的核心知识,还包括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人文素养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帮助学徒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潜力。
总之,瑞士学徒培训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种高度成功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它将企业与学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学徒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学徒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也为瑞士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支持。
(二)企业主导
在瑞士学徒培训体系中,企业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参与者,而是起到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培训的各个环节,从制订计划到选拔学徒,再到实践操作,都离不开企业参与和精心安排。
在制订培训计划方面,瑞士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行业标准来设定培训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学徒从培训一开始就能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需要掌握的技能。这样的培训计划不仅确保了学徒能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也为企业未来的用人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选拔学徒的过程中,瑞士的企业同样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不仅会考核学徒的基本素质和潜力,还会特别关注学徒对于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因为企业深知,只有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因此,企业会通过各种方式来选拔出最适合的学徒,为他们提供成长的土壤[3]。
在实践操作环节,瑞士的企业更是为学徒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学徒们可以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让学徒更快地掌握技能,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运作方式和企业的文化。同时,企业还会为学徒配备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确保学徒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在瑞士的学徒培训体系中,企业的主导作用贯穿始终。他们不仅为学徒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培养了宝贵的人才。这种紧密的合作模式不仅让学徒受益匪浅,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模式为瑞士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其持续繁荣的重要支撑。
(三)学徒主体地位
瑞士的学徒培训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强调学徒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的体现,赋予学徒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使他们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企业和专业,从而踏上一条自主选择的成长之路。
在瑞士的学徒培训中,学徒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对象,更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他们被鼓励积极参与到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中来,与企业和学校协商,确定个人的学习目标和路径。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让学徒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自主选择权是瑞士学徒培训中学徒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在选择培训企业时,学徒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进行选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安排。这意味着他们有机会去了解不同企业的文化、业务和发展前景,从而作出更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选择。在选择专业时,学徒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市场需求来进行权衡,选择既有兴趣又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这种自主选择的权利,不仅让学徒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和专注,也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当面对职场挑战时,他们能够更从容地应对,更快地适应和融入新的工作环境[4]。
瑞士学徒培训中学徒的主体地位和自主选择权为学徒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这种以学徒为中心的培训理念不仅有助于激发学徒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也为瑞士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继续借鉴和推广这种成功的经验做法,为更多年轻人提供自主选择、自主成长的平台。
(四)竞争选拔机制
瑞士学徒培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采用的竞争选拔机制。这一机制旨在选拔出最具备潜力和实力的学生,确保培训的高质量和效果。通过竞争选拔,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为学徒培训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在学徒选拔过程中,瑞士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估,可以选拔出那些具备良好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学生,为后续的学徒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也是瑞士学徒选拔过程中的重要考核内容。学生需要展示自己在所学专业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注重实践能力的选拔方式,有助于选拔出那些真正热爱所学专业并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后续的学徒培训中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为了确保竞争选拔的公平性和客观性,瑞士还建立了完善的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会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估方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潜力,确保选拔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五)多层次、多通道的教育体系
瑞士学徒培训体系以其独特的多层次、多通道设计,为广大学徒提供了个性化发展的广阔舞台。这一体系充分尊重学徒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层次和专业培训的权利,从而助力其实现职业梦想。在瑞士学徒培训体系中,“多层次”体现在培训的纵向深度上。从初级到高级,每一层次的培训内容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帮助学徒逐步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层次分明的培训结构,为学徒提供了逐步晋升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不断挑战自我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每一层次的培训都注重实践应用,确保学徒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
而“多通道”则体现在培训的横向广度上。瑞士学徒培训体系涵盖了众多专业领域,无论是传统的工匠技艺,还是现代的高新技术,都能找到相应的培训项目。这为学徒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空间,使他们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志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培训。体系内还设置了多种职业资格认证途径,学徒可以通过考取相应的证书来证明自己的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职业竞争力。这种多层次、多通道的培训体系设计,不仅满足了学徒对于不同专业和技能层次的需求,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学徒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灵活地调整培训路径和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和发展。这种灵活性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拔和培养人才,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总之,瑞士学徒培训体系的多层次、多通道特点为学徒提供了个性化发展的舞台,充分尊重并满足了他们的主体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这不仅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更为瑞士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分析瑞士现代学徒制成功运行的机制
(一)经费投入
在瑞士现代学徒制运行的过程中,拥有着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给整个社会发展持续地输送专业技能人才。瑞士政府制定了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使得瑞士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这也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瑞士现代学徒制经费来源主要是由社会用人企业投入、国家教育财政专项拨款两部分组成。瑞士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并将其纳入基本国策中来管理,在落实各项政策时,体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企业也为瑞士学徒制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企业还会给学徒提供实习场地和实习机会,使得学徒的实际操作能力变得更强。瑞士学徒制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鼎力支持,稳中求进,促使其实现了长远发展。
(二)法律保障体系
在瑞士学徒制发展的进程中,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工作占据重要的位置。瑞士政府部门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为学徒制有序开展保驾护航。2004年,瑞士政府部门颁布了全新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细节内容,使职业教育活动能够在法律保障下顺利开展,有法可依为瑞士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瑞士政府部门不但制定了相关的职业教育法,还出台了针对学徒制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保障的相关规定,确保那些认真钻研业务、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学徒制职业教育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不仅使学徒制职业教育发展获得了保障,也给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学生服用了定心丸,只要在学习期间,按部就班地完成相关学业,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就能够找到工作。
(三)就业指导沟通
在瑞士学徒制教育体系中,就业指导沟通机制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瑞士学生在没有迈入职业教育学校大门以前,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就会给学生灌输一定的职业培训前期课程内容,为今后学生选择学徒制教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学生在初中二年级时,学校教师就会有计划地给学生开展职业指导相关培训,安排专职教师负责此项工作内容,使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变得更加完善,使学生科学地规划今后的发展道路。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带领学生到职业培训教室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职业模拟操作,学生对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做到合理的规划,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四)管理决策
瑞士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包含职业教育培训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和学徒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也是瑞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根基之所在。在开展瑞士职业教育管理工作时,将其划分为地方政府微观层面和国家宏观层面两部分内容。国家政府宏观层面包含的主要内容就是制定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并发挥出高效的监管作用,出台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政策,但是对政策执行情况不予过多干涉。地方政府微观层面包含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职业教育体系的细节开展各项工作,比如学生就业指导、引领行业良性发展等。在对信息传达机制不断完善以后,国家的政策在地方政府职业教育细节中也得到有效落实,国家层面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掌握地方政府信息,为政策修订提供准确信息。
四、借鉴瑞士学徒制培训经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
(一)在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中纳入学徒制
我国在开展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时,对瑞士先进的学徒制职业教育理念进行了借鉴和学习,对学徒制的法律地位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中纳入学徒制。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典型代表就是学院培训,这就使得学徒制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未能占据主导地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在发展学徒制教育模式时需要对学徒制教育取得教学成果给予认可,学院不仅能够开展职业教育,还要具备职业考核资格,在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中体现出学徒制职业教育的优势。要想使学徒制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国家就要从细节入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所有的细节工作都能够落到实处。
(二)职业培训中心或职业学校学习
综合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学徒制也出现过,然而我国的学徒制存在很大的缺陷。学徒在学习职业技能时,从始至终只能拜一人为师,跟随着自己的师傅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学习是其掌握的核心技术,对文化知识素养的培训少之又少,导致学徒在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职业技能过于单一,与社会发展的步调无法做到统一。在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发展时,要增加职业培训中心学习的频率,使其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今后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实现对用人单位各项需求的满足。在开展学习活动时,学徒要定期到职业培训中心或者是职业学校参加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培训机构适当减免部分培训费用,使得学徒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使其能够发自内心地愿意参与到培训学习中,使其掌握更多的技能,可以更好地适应各个工作岗位。
(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我国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关注度比较低,社会用人单位的各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主要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学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未能做到准确掌握,无法为用人单位输送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学校就业率比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未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二者沟通不畅,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无法传递到职业教育学校中,职业教育学校在人才培养时也未能创建明确的目标,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而行业协会的出现,正好将这类问题高效地处理掉。行业协会对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进行全面的搜集,将这些信息整理好以后传输给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来培养人才,使得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培训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到职业教育学校招聘专业技术人才。
(四)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工作中,二者密切配合。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建立良好的关系,为职业教育学校提供实习机会,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到企业中实习以后,不仅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对企业产生了直观的认识,为今后的人生发展规划做好铺垫。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接纳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来本企业实习,并从实习生中选聘专业技能过硬的学生留用,为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使得职业教育学校的就业率得到保证。
(五)创建职业教育信息交流机制
在开展职业教育活动时,如果有多元主体参与其中,各个主体间要积极开展信息交流与沟通工作。在现代学徒制中,企业挑选到合适的学徒、学徒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都需要有信息网络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积极创建信息交流网,调动政府部门参与的热情,使得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发展给予鼎力的支持。瑞士政府部门在开展这类工作时,使用创建单独数据库的方式,随时随地地公布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并依据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关的调整工作。学徒学习的调查报告和专业技能水平不定期地发布出去,使得用人企业能够从中选聘到适合本企业的专业人才。各地方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设置职业指导和咨询办公室,就业青年可以到咨询室来获取自己想要的岗位信息,办公室工作人员针对求职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职业培训中心、企业和学徒之间要创建良好的沟通关系,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各取所需,推动职业教育工作实现快速发展。
(六)职业指导与咨询
在瑞士,职业准备教育阶段是学校职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以企业、学生和家长为核心,专业的职业指导中心负责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职业指导教育与咨询工作在职业教育中占据着关键性的位置,只有获得相关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职业指导与咨询工作。我国在开展职业指导与咨询工作时可以学习瑞士先进的经验,积极开展职业准备教育与职业指导咨询工作,假如条件比较好,可以设置一定学时的课程,系统化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工作。在职业教育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专门的职业指导咨询服务机构,学生在职业指导咨询机构教师的帮助下,找到适合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付出。在职业教育起步阶段设置职业指导咨询环节,并在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开展职业指导咨询工作,并将其发展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在职业教育每个环节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职业教育全过程管理是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职业指导教育与咨询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积极开展职业指导与咨询工作,使其能够为学生就业排忧解难,同时也为职业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建梁,魏体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78-79.
[2]乌苏拉·山霍斯特·达乐.以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的瑞士职业教育与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275-276.
[3]董仁忠.社会中介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研究报告(下)[J].职教论坛,2009(22):282-283.
[4]董仁忠.社会中介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研究报告(上)[J].职教论坛,2009(19):178-179.
[5]马丁.瑞士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的特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45-46.
Swiss Moder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Huo Ningbo Long Pan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Guanghan 618307, China)
Abstract:In the Swiss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model occupies the dominant position," with about 70% youngsters of appropriate age receiving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A “tripartite” learning model is added to the" apprenticeship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hich inherits and carries forward traditional “dual-system” education model. With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increasing importance has been attached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research into th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of Swiss moder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at the present stage, which will especially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mentoring” teaching mode of civil aviation pilot training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Switzerland;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Dual-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