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4-07-08李敏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学改革

李敏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越来越受关注。文章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原则,包括以人为本、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多元化方式这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分别对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法进行了分析;在教学实践中,高校采取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内容研究以及推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等,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7-0066-04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的一门名为“心理卫生教育”的课程。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逐渐成为各国高校的必修课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出现在一些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20世纪90年代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技能、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等方面。课程形式多样,包括课堂教学、讲座、研讨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注重实践性,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时间不足。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过多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原则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他们的需求,以便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1]此外,教师还应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要关注他们的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

(二)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实践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实践性。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而这些问题往往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问题,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心理健康知识。

首先,教师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解决心理问题。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剧表演、心理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认知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心理咨询室、参加心理沙龙等,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增强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2]其次,教师应注重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心理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他们建立起较为全面的心理知识体系。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由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以多元化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以多元化方式为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繁多,涉及的领域广泛,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心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心理案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文章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兴趣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引导,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如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压力、情绪调节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3]

首先,教师需要精选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时效性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问题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层次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看法、分享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组讨论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交流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要明确讨论目标。确保每个小组都明确讨论的主题和任务,为讨论提供方向。其次,教师要设定讨论规则。制订合理的时间分配、发言顺序等规则,保证讨论的秩序和效率。再次,教师要关注讨论过程。观察学生的发言和互动,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参与。[4]最后,教师要总结讨论成果,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展示,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收获,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和实践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心理咨询师、患者、家长等),模拟实际的心理咨询服务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理心和人际沟通能力。

首先,教师要设计情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情景进行模拟。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照剧本进行表演和实践。最后,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演。重点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表情态度等,给予适时的指导和鼓励。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改革

(一)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首先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意味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1.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团队协作能力等;结果评价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情况等。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自我评价强调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他人评价则侧重于教师、同学、家长等多方面的反馈,有助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主要通过考试、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量化;定性评价则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行为、情感等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两者相互补充,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4. 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阶段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终结性评价则关注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两者相辅相成,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过程性评价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 建立动态的学习档案

教师应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学生的学习档案。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依据。

2. 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教师应组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适时的指导和鼓励。

3. 加强个性化辅导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和问题,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加强反馈与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反馈与指导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关键环节。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指导,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包括:

1.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教师应建立多种形式的反馈机制,如书面评语、面谈、在线调查等,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并从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2. 提供具体的指导建议

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惑,教师应提供具体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3. 加强教师自身培训和发展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应当注重选拔和培养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此外,高校还应定期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深化课程内容研究,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

深化课程内容研究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确保课程的理论体系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此外,高校还应关注心理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动态,将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在课程内容研究中,高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保证课程的理论基础严谨,又要关注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可以通过引入心理咨询技巧、心理测试方法等实用技能,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干预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5]

(三)推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课程应用领域

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拓宽课程的应用领域,提高课程的社会影响力。高校应积极寻求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如与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探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法。此外,高校还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社会服务项目等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六、结语

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多样性与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环境,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更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心理健康能力。

参考文献:

[1] 孔晓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3):89-91.

[2] 彭彪,王晓玲.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12):21-23.

[3] 沈丽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嵌入路径及效果分析[J]. 池州学院学报,2022,36(03):80-83.

[4] 狄欣. 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1):57-59.

[5] 李旸.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04):40-42.

(责任编辑:邵秋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学改革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