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中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设计

2024-07-04时慧婕

教育界·A 2024年15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启蒙教育学前教育

【摘要】自然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启蒙教育领域,是指通过引导幼儿与自然环境进行互动,在观察、接触、体验中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促进幼儿的自然感知能力与自然科学思维的启蒙培养。对此,教师应通过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设计,帮助幼儿接触并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生物和自然规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拓宽幼儿的思维认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设计;启蒙教育

作者简介:时慧婕(1991—),女,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金通幼儿园。

在现阶段推进素质教育与贯彻落实自然教育的背景下,幼儿的学前教育不再局限于数感与语感的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激发幼儿的自然科学思维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与自然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基于幼儿思维发展阶段创设自然教育主题情境,让幼儿与自然交互,展开自主探究,于自然启蒙教育下健康成长。

一、自然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一)培养幼儿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幼儿素质培养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领域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其能够让幼儿在启蒙培养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正确对待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主动接触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物资源,让幼儿从中了解自然资源的珍贵性和脆弱性,通过亲身观察感知与接触体验,逐步意识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学会珍惜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建立起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高效达成学前自然教育的基础目标。

(二)培养幼儿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生命教育是自然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大部分幼儿往往对于生命仅存在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而自然教育会引导幼儿接触各类生物,通过让幼儿见证生命的诞生,陪伴生命的成长,目睹生命的死亡,感受生命的脆弱,学会尊重自然生灵,建立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因此,教师可以让幼儿主动养育小动物或者种植小型植物,全程参与它们的生命历程,丰富幼儿的生命学习体验,培养幼儿对世间万物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责任感,帮助幼儿认识到每个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力。

(三)拓宽幼儿的认知视野

自然环境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现象规律,因此自然主题下的教育活动能够进一步拓宽幼儿的认知视野,帮助幼儿全面了解自然界的生物节律与现象规律。通过自然教育活动,幼儿能够走进大自然,以观察与探索的姿态,主动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着的许多规律属性,感知四季的变化,目睹日月星辰的运行。幼儿在探索自然生物节律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类生物的不同习性,比较相近生物的行为区别,而这些经历能够加快幼儿科学思维的构建培养,开阔幼儿的认知视野,在充实幼儿阅历的同时,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与自然探索欲望,促使幼儿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感受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潜在平衡,让幼儿认识到所有生物在整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中都有存在的意义。

二、自然教育主题活动的设计策略

(一)配置自然材料,激发参与兴趣

自然教育主题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配置自然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配置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各种自然材料,如树叶、花草、细小的沙石等,让幼儿亲近自然,积极地探索自然界的美妙,培养自然感知力。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与个性需求,选择并配置适合他们的自然材料,激发幼儿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感知力与探索能力。例如,教师在“感受生命‘绿动”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收集各式各样的自然材料,如颜色独特的花瓣、形态各异的石头等,为幼儿创建一个自然材料的展示区域,并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源于自然界的材料,让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自然材料的感受和观点。例如,有的幼儿说:“这些花瓣的颜色好漂亮,我喜欢红色的花瓣。”教师要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感受,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所提出的观点和意见被教师尊重和重视,促进幼儿自主思考和表达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教师还可以选出合适的可接触的自然材料,将其放置在专门的区域中,让幼儿通过触摸感知这些自然材料,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美妙与多样性。此外,教师在配置自然材料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幼儿的材料。例如,对于年龄较小、心智发展还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形状独特的树叶或者是颜色醒目的花朵,以感受自然材料的叶脉纹理与培养色彩感知力为启蒙目的;对于已经有一定能力基础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细小的沙石和贝壳,让他们以触摸和比较的形式,了解不同自然材料的个性特点与共性特征。合适的自然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然感知力和观察力。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幼儿能够感受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促进视觉感官与思维能力的双向发展;通过触摸与感知的形式,幼儿能够感受自然材料的奥妙,进而对自然界的多样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可见,教师通过配置自然材料,可以让幼儿近距离接触自然材料,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兴趣。“感受生命‘绿动”自然教育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够培养幼儿对自然的感知力和观察力,还能够促进他们对自然界多样性的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自然材料的展示与接触区域也可以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场所,为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正向的支持。

(二)创设自然情境,培养探索精神

教师通过巧妙创设自然情境,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仿真的自然环境,让他们亲身参与其中,与自然展开互动,进而促进幼儿自然探索精神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启蒙。

在“感受生命‘绿动”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仿真自然情境来打造一个与真实自然相关的学习场景,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所设计的情境中,在拟真环境下进行探索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室外的场地,根据生态系统的缩放,构建一个小型的自然情境,包括小型植物、特征土壤、循环水源等,引导幼儿在仿真的自然情景中进行观察、探索和实践,让幼儿亲自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变化。教师还可以设计与真实自然情境紧密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能够感知到真实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组成与自然规律。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探索活动,带领他们到附近的生态公园进行探索,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特征。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天气现象、日月交替现象等,让幼儿在真实自然情境下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与课程主题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不同植物的叶片形状和触感都有一些不同?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太阳的升起与落下?”此类问题能够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思考,让幼儿始终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与思维水平的纵深发展。

可见,在自然教育主题活动中,教师应从幼儿的心智发展阶段与能力培养目标出发,创设恰当的自然情境,为幼儿自由、自主探索自然提供支持,以促进幼儿对自然界的深入了解和探索能力的培养[1]。

(三)鼓励自然交互,树立实践意识

与自然环境内的事物进行交互是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设计中的关键要素。教师应以互动型任务引导幼儿与自然界建立联系并进行交互,全面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幼儿的自然实践能力,加深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理解认识,进而促进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感受生命‘绿动”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互动型任务,鼓励幼儿与自然界交互。例如,教师可以开辟一片种植区域,为幼儿提供几种易于成活的花种,让他们自行挑选花种进行栽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应干预幼儿实践,而是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将与自然交互的主动权交还给幼儿,让幼儿参与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这个以花种种植展开的自然教育主题活动,以实践交互的形式丰富了幼儿的活动体验,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自然植物的认识与理解。为了让幼儿始终保持高涨的交互热情和交互兴趣,教师还可以在幼儿与自然环境交互的过程中,适时向幼儿提出与活动内容相关的实践问题,让幼儿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在不断思考与探索中充实自己。如在幼儿栽培植物并记录其生长进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关于植物生长的问题,如“为什么小朋友们种的花朵需要阳光照射和水的浇灌呢?”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需要给出一定的辅助提示,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并得出问题答案。教师还可以追问幼儿:“假如不给植物提供足够的阳光和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接着,教师可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观察相同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判断造成当前长势的原因。

可见,教师以交互性的自然教育主题活动为契机,有意识地将活动和自然交互相结合,拉近幼儿和自然的距离,鼓励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实践,与自然生物互动,进而促进幼儿树立实践意识,全面加深对自然环境的理解认识,最终达成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双向发展[2]。

(四)拓宽自然区块,促进家园协作

拓宽自然区块、促进家园协作是自然教育主题活动开展的重要策略。对此,教师需要与家长深入沟通,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到自然教育活动中,建立起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开辟幼儿园区域以外的自然区块,合作开展家园协同教学,加速推进幼儿自然主题活动的进程,提升自然教育效益。

在“感受生命‘绿动”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从拓宽自然区块的角度出发,开辟除活动规划场地以外的区块,例如各个幼儿家庭住址附近的自然公园、可供自由参观的荒地。相较于幼儿园内部,以上区域的植株种类更为丰富,自然环境氛围更加浓厚,能够成为开展自然教育主题活动的优质区块。对此,教师需要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在了解各个家庭周遭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与家长合作开展自然教育主题活动。如在确定好自然区块后,教师和家长可共同带领幼儿前往附近的自然区块,一起寻找有特点的野生植物,绘制植物的外形特征,分享彼此的发现与感受。这样的活动内容设计不仅能够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能提升幼儿的活动参与意愿,促使幼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学习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亲子主题户外参观活动,让幼儿与家人一起到公园、植物园参观,一同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在参观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介绍与植物生长有关的知识,分享自己对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的认知与理解,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同步发展。通过拓宽自然区块、促进家园协作的自然教育活动策略,幼儿能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得到自然教育的支持和引导。家庭成员的参与可以进一步提升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能够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可见,自然区域是开展自然教育主题活动的重要载体,开拓幼儿园以外的自然区块是自然教育主题活动实施的关键。对此,教师应与幼儿家庭建立联系并促进家园共育,通过收集附近的自然区块信息,开辟全新的自然教育活动区块,让幼儿在家长与教师的协同引导下,获得更多的自然知识,高效达成自然教育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3]。

结语

总之,幼儿园教师需要革新教育理念,重视自然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基于幼儿的年龄发展阶段与心理发展特征,巧妙设计与实施自然教育主题活动。教师在兼具自由度与开放性的环境中,鼓励幼儿感知自然、接触自然、亲近自然,能够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兴趣,使幼儿逐步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幼儿能力素养的高质量涵育。

【参考文献】

[1]罗晓红,郑岚,肖意凡.自然教育视域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22(10):83-86.

[2]汪可沁.浅议基于自然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J].求知导刊,2022(9):125-127.

[3]王丹.幼儿园实施自然教育的策略[J].宁夏教育,2021(1/2):143-144.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启蒙教育学前教育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小学数学逻辑启蒙教学分析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