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感觉”走,紧握“梦”之手
2024-07-04姚力灵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是一篇“难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跳读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整体感知文章;聚焦关键词句,初步体会鲁迅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之处;借助课文后的“阅读链接”等相关资料,拓展研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梦境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 感觉;梦境;《好的故事》;鲁迅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实践探索”(编号:DHA2205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姚力灵(1995—),女,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南校区。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人文主题,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四篇课文。《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内容十分有趣,语言富有童趣,展现了闰土这位海边农村少年活泼可爱的形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侄女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之际所写的纪念文章,其以朴实的叙事手法,生动地反映出鲁迅先生高尚的人格。《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其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以高度凝练的诗句,概括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表达了对鲁迅先生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人格的赞颂。
对比《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三篇文章,《好的故事》对学生而言不好理解,对教师而言也不好施教。
原因一是理解文体存在难度。《好的故事》是一首描写作者梦境的散文诗。学生之前较少接触这种文体,不理解什么是散文诗、散文诗有什么特点、散文诗的文体对文章主旨和情感的表达有怎样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深入浅出地开展课堂教学,需要颇费心力。
原因二是理解内容存在难度。《好的故事》选自《野草》,《野草》被钱理群先生称为“鲁迅最个性化、最具有独创性的精神创造物”“鲁迅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包括直觉)、情绪、心理、意识(包括潜意识)的捕捉”[1]。《好的故事》到底蕴含着鲁迅什么样的情感,是需要学生慢慢品味的。
原因三是缺乏一条明确的主线。《好的故事》以梦境的形式展现鲁迅先生内心深处的美好景物,是一个没有完整故事结构的“好的故事”。
为真正扫除以上“拦路虎”,更精准地实施教学,笔者深入研读文章和相关论文,在同行的帮助和专家的指导下,逐步明确教学目标,多次调整教案设计。
一、以生为本,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
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思维水平进行分析,本课的教学难度不可谓不大。故笔者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基于学生的视角施教,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
首先,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活动一为“对话鲁迅先生—听鲁迅先生讲儿时的故事”,笔者引导学生体会少年闰土可爱勇敢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作品的兴趣。活动二为“听鲁迅先生讲《好的故事》”,笔者以闲聊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其次,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情,笔者引导学生“诉苦”,让学生诉说自己具体遇到了哪些阅读困难。有的学生回答:“难读。”有的学生回答:“深奥。”有的学生回答:“不知所云,不像一个故事。”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分析他们遇到的阅读困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方面,字词、长句子比较难读;二是理解方面,内容深奥,难以理解。
最后,为了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学习,笔者采用共情法开导学生,向学生坦承:“是啊,和同学们一样,我也觉得难。”如此,可以让学生感到被理解、被关心,从而感到愉悦、满足,有效缓解畏难的情绪。
二、跟着“感觉”,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梦境展开,因此笔者以 “感觉”这个词作为教学的主线,带领学生追寻作者鲁迅的梦境,整体感知课文。
运用跳读的方法初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达到整体感知课文的效果,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缓解畏难情绪。笔者告诉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每当遇到晦涩难懂的地方,就可以运用跳读的方法,暂时不管这些难读懂的词句,直接往后读。当再读时,就可以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句的意思。”学生一听,兴趣大增,纷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尝试跳读。
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阅读课文,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从而了解这篇课文难以理解的原因。笔者先请学生仔细观察,找出这篇课文的创作时间,再算一算距离现在有多少年了。学生发现,这篇课文写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距离现在近一百年了。笔者进一步解释:“那是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一样,除了有不少文言表达,还有不少词汇现在已经不常用,因此那时的文章读起来比较拗口,也比较难懂,同学们即使已经预习,也可能不理解部分字词。”接着,笔者再结合社会背景向学生解释:“那时的中国积弱积贫,鲁迅心中美好的生活也只能在朦胧的梦中可见。”
三、聚焦难点,传授方法
对《好的故事》一文而言,理解词语是阅读的基石。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本课的教学主线是引导学生跟着“感觉”走,但并非随意地跟着“感觉”理解课文。笔者时刻注意方法的传授,在教学中有机融合学法指导,从发展的视角培养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读准字音,认字识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第三学段学生要主动通过多种方式独立识字,按照汉字字形结构等规律梳理学过的汉字,丰富自己的词语积累,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笔者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圈画出难懂的词语,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将这些词语展示在希沃白板上,帮助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分类施教,掌握词义
笔者从时代、生活、语言变化等方面将难理解的词语分类,并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第一类难理解的词语是由于时代变迁,事物的名称发生了改变,如“石油”“鞭爆”“伽蓝”“虹霓”等。笔者着重讲解“石油”一词。首先,笔者请学生猜一猜鲁迅先生在晚上借助什么照明工具来看书。这对学生来说一点也不难,他们回答:“是煤油灯。”其次,笔者顺势追问学生:“课文中的‘石油是什么意思?”最后,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不难发现课文中的“石油”就是煤油灯里的“煤油”。在上述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强的心理特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用竞猜激趣、联系社会背景、迁移学习等恰当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第二类难理解的词语是生活中不常见的事物,如“乌桕”“蓑笠”“一丈红”“斑红花”等。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笔者上网搜集这些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边观察图片边学习词语。在此基础上,笔者再逐一讲解。
第三类难理解的词语是由于表述习惯发生了变化,如“膝髁”“蒙胧”“泼辣奔迸”“皱蹙”等。针对“膝髁”,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坐在藤椅上看书,手搁在膝髁上,这里的‘膝髁可能是什么意思?”学生不敢确定地回答:“是膝盖。”面对学生的回答,笔者及时给予正向反馈,并为他们讲解“拆字组词法”。有的学生现学现用:“‘皱可以组词为‘皱眉,由此可以推测‘皱蹙的意思是皱着眉头。”针对“蒙胧”,笔者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法来理解。笔者向学生解释:“蒙胧表示人在刚睡醒的时候,头脑昏昏沉沉的,看东西模模糊糊的。”针对“泼剌奔迸”,笔者先向学生解释:“这是个合成词,由‘泼剌和‘奔迸组成。”学生查资料可知,“泼剌”是个象声词,形容鱼跃出水面的声音;“奔迸”是快速地向外溅出或喷射的意思。笔者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受水花泼溅的动感与美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动感与美感的巧妙结合,笔者又引导学生以轻快的节奏朗读课文。
四、精心引导,交流感受
笔者要求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从而感受鲁迅的内心世界。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并说明理由。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笔者充分预设,字斟句酌设计引导用语,如下所示。
—“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此时正值新年,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屋内的鲁迅心情是怎样的?尝试读出鲁迅的心情。
—请同学们边读边把你们觉得“美丽、幽雅、有趣”的地方圈出来,并在旁边做好批注。
—鲁迅看到的一切事物“永是生动,永是展开”。老师也很喜欢这几段,我和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关注鲁迅罗列的事物,想象梦境的画面。
—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关注水中景物的动态变化,读出这种变化的感觉。
—“骤然一惊”“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谁能读出这里的“惊”?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鲁迅在这里深情告白,还试图“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同学们,老师和你们一起读一读,感受鲁迅真挚的情感。
在上述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体会鲁迅表达的情感,并指导学生多次多形式地朗读,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五、善用资源,拓展研读
笔者着眼于单元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一方面在课前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的不同渠道,搜集文字、音像等学习资料并进行整理;另一方面紧紧抓住课文的有关提示,充分利用课文后的“阅读链接”,帮助学生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感受鲁迅丰富而深邃的情感。
《好的故事》创作距今近百年,学生没有鲁迅先生那般的人生经历,不可能完全体会鲁迅先生写作时的心境。冯雪峰是我国著名革命家、诗人、文艺理论家,是鲁迅先生的亲密好友,还是出版鲁迅先生作品的重要人物,为传播鲁迅精神和鲁迅作品做出了重要贡献。李何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和鲁迅研究专家,他一生研究鲁迅、宣传鲁迅,是鲁迅博物馆的首任馆长。两位专家都是鲁迅研究的代表人物。因此,笔者充分利用课文后选自冯雪峰先生的《论〈野草〉》和选自李何林先生的《鲁迅〈野草〉注解》的“阅读链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笔者充分利用两位专家的解读,引导学生在边读边听、边思考边自由交流中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此外,笔者相机点评学生的交流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鲁迅其人。
通过“阅读链接”的相关资料,学生理解了“昏沉的夜”是黑暗、孤独、绝望的,而“好的故事”则是象征美好的事物和希望。
结语
总而言之,越是难的课文,教师越要放下心理包袱,深入研读课文,科学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学习、交流、解决问题,从而彰显教学的智慧和
魅力。
【参考文献】
[1]过超.《好的故事》:“好”之三重境[J].语文建设,2023(1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