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路径创新研究

2024-06-29陈竽佳

文教资料 2024年3期
关键词:路径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陈竽佳

摘 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防范错误思潮等风险隐患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念方法与学校的党建、团建工作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仍面临理论研究基础薄弱、教育教学活动缺乏多样性、网络多元价值冲击力大等问题,需要从教育体系、校园文化、中华文化符号、制度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探索我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关键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路径;路径创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协同发展,高校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目标贯彻到教育工作之中。

一、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必然性

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涵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它反映了我国不同民族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共同的民族意识和价值共识。目前,高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各民族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高校肩负着思想引领的重要任务,又承载着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使命要求。

(一)现实必然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需要培育能够适应时代发

展需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鼓励其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有利于各民族师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有利于在各民族师生的双向交互中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让各民族师生如石榴籽般“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力量。

(二)历史必然性:巩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祖国的历史。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各民族不断融合、发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学习,逐步形成了具有共同精神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方面,可以促使师生产生共同体意识,增强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正确了解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从而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华民族取得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这两方面的作用,有利于促使各民族师生自觉产生身份认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时代必然性:防范错误思潮等风险隐患

当今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局势动荡,国际突发暴力事件增多,文化民族主义、西方多元文化等各种思潮涌入我国。因各民族在思想观念、经济利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不同,所以提高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培养各民族师生的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作为坚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需要引导师生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同时需要开展一系列防范错误思潮等风险隐患的活动,使师生了解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等的危害和后果,从而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各民族师生要从理论上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要在实践中自觉践行。

二、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已经融入高校党建、团建、教育教学活动和宣传活动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党建、团建工作相结合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党建、团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是部分高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建工作,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具体而言,就是要着重检查学校党委、院系党支部的责任落实情况,通过党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定期思想汇报等形式,引导高校党员在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中,厘清工作思路,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还要不断与时俱进,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把专题党课的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深化师生党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

二是部分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团建教育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其中。高校通过演讲比赛、校园广播、宣传标语等,将各民族共同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内涵。通过文化交往、文化体验、社区便民服务等,如民族文化节、各民族艺术鉴赏体验日、“石榴花开”志愿服务活动等,高校将校园文化熏陶与实际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引导各民族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来寻找各民族在习俗、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以便各民族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尊重、彼此理解。

(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

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思政课堂、教学实践、专题活动等方式,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与实现逻辑为核心,对我国不同民族相互融合凝聚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全面而科学的阐述,加强大学生的共同历史记忆,使大学生在坚定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高校要以历史教育的资料构建为基础,对历史虚无主义予以明确的批判,防止历史的虚无模糊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从而增强各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高校校园宣传活动相结合

一是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力量。高校可以利用学校官网、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官方微博、学校认证的短视频账号等,实时推送

国家最新政策、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最新动态等资讯,广泛宣传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激发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声音、新力量。此外,高校还可通过“校园之声”广播平台、“石榴籽”志愿宣讲活动等,加强对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使其客观、全面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

二是组织各民族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研学活动,通过大量鲜活的例子深化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举办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

交流活动,如文艺汇演、学习交流会、书法绘画竞赛,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1]

三、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显现出理论基础和话语体系薄弱、教育教学活动缺乏多样性、受网络负面影响多等诸多问题。

(一)部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话语体系薄弱

在教育实践中,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部分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欠缺,对其结构、内涵、特征的认识、提炼和总结还有待提高。基于此,部分高校出现了教学内容浅薄、粗糙,教学活动“走形式”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有关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不利于有关课程行稳致远。

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对于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及其话语体系还比较生疏,组织凝练共同性话语、营造共同性话语情境的能力不足,难以将新时期的民族理论特征与优势充分地呈现出来,也难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关内容讲深讲透。

(二)部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活动缺乏多样性

一是课程内容过于简单。2023年12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这是一套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共课教材。对此,部分高校教师尚未将教材知识融会贯通。此外,部分高校中还存在教学大纲不完善、章节设计简单、内容重叠、组织形式不合理等问题。教师对“共同性”的关注不足,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以致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不够深刻。

二是教学模式单一。一方面,由于自身理论水平、专业素养、授课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胜任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不能很好地调节课堂氛围,导致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尽如

人意。同时,由于班级多、人数多,实践教学多流于形式,部分教师也未将慕课、微视频、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运用到课程中。

三是集体性的教学活动开展不足。通过组织集体性的文体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各大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上,仍然是以第一课堂的形式进行,缺乏一些寓教于乐的载体。

(三)网络多元价值的传播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造成冲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中任何一个点引起的波澜都有可能快速蔓延至全世界。网络信息具有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渗透能力强等特点。在网络中,大众的身份意识、年龄意识、性别意识淡化,且网络的虚拟性导致网民身份具有虚拟性,交往具有隐秘性。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人们在网络中打破民族文化界限,接触多元化、虚拟化的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判断和价值观念,给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大学生个体的异质性、互联网舆论生态的复杂

性给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带来了挑战。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网络社交工具,接触到许多不同的思想价值观念。当前,西方史学界打着学术的幌子,对中华历史文化进行曲解,提出“内亚史观”“新清史观”“征服王朝论”等错误史观。另外,西方多元文化思潮、个人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等对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造成了冲击,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认同和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些都不利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开展。

四、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及创新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还面临着一系列重大任务,需要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索,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一)推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体系建设

教育体系是指教育大系统中各种教育要素的组合。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也如广义的教育体系一样,是集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科

研等各要素的整体。该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要求抓好宣传教育和思想引领工作,不断强化各民族师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调整教师的教学思路,向“共同性”聚焦。

一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课程体系。高校及教师要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趣味性,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构建较为全面、立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体系,将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融入相应的人文社科知识中并贯穿在日常课程的教育体系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首先,要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联合和共同体的论述,深刻把握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涵,为各民族大学生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提供逻辑起点和论断依据,帮助各民族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其次,要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民族工作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及现实需求,从而增强师生对当前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认同。再次,要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文化基础。教师要讲清楚各民族“四个共同”的发展历程,提炼中华民族共同体共享的精神价值、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文化观念,从理论和史实的维度反驳“内亚史观”“新清史观”“征服王朝论”等错误史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二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一环。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2]对此,高校可通过专业培训、实践活动、教学竞赛等方式,加强教师对相关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营造开放、协作、互助的团队氛围,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学习,汇聚集体智慧和合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构建跨学科的教育教学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协作,使得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效应。

(二)拓展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网络空间

高校可采用“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建立数字化校园渠道,进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起来。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师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交流、分享、合作平台,推动校园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同时,高校还要优化网络环境,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将校园文化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结合起来。

一是高校要大力推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多元化文化活动。通过当下流行的技术和大数据,高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搭建各类学习和活动平台。[3]借助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节点,高校可以鼓励师生参加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包括文艺演出、艺术展览、音乐会等,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让师生在享受文化活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增进对不同文化的共同性的了解。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举办寻找“共同”的民族之美比赛、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讲座等,提升师生在推动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是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高校要以网络为媒介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完善和创新校园主流媒体的形式,如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微博账号等组成的媒体矩阵,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高校宣传工作要与时俱进,在加大正能量宣传力度的同时,融入各民族师生喜闻乐见的元素,如推出国风动漫形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片,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生动形象。此外,在宣传教育活动中,要形成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大联合的教育平台,既要利用好本校的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又要借助主流媒体技术优势创新宣传方式,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加强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4]

(三)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练表达。高校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能够对师生起到耳濡目染、情感熏陶、行为塑造等作用,从而使各民族师生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是强化对国家政治符号的认同。高校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首要目的是保证各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正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他们,加强他们对“国旗”“国徽”“国歌”“中国地图”“党旗”“团旗”“军旗”等各种政治符号的内容和意义的认识。深入阐释这些政治符号所蕴含的中国特色,有助于大学生坚定政治认同。

二是加强对共同历史、地理文化符号的保护。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有针对性地招募师生志愿者开展对古城(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三山五岳”等各种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园活动,介绍长江、黄河、长城等的历史,增进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对共同地理文化的理解。

三是要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引领性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唤起各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共鸣,使之成为他们的情感归依。各民族大学生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能够了解各民族的地标建筑、英雄人物、民间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共同性。此外,高校还要与时俱进,更好地利用文化符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建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制度保障

一是构建评价与奖励机制。评价与奖励机制的构建既是加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部需要,又是保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并有序开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要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以具体的教学目的为核心,对教学开展的全流程进行分析与归纳,从而构建出一种具有本校特色、覆盖教学流程各个环节、具备可评估可测度的指标体系。一个学校的评估与奖励体系,既要包括对教育进行科学评估的各种指标体系,又要包括实施评估的方法、程序与步骤,为考评提供依据。同时,高校也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促使高校教师提高工作积极性。

二是建立宣传制度。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宣传制度旨在向高校学生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高校要在全力主导并推进校园建设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通过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构筑

共有精神家园,营造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校园氛围。在宣传教育过程中,高校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广泛的渠道向学生传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和价值观。[5]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参与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集思广益,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式方法,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并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三是建立监督制度。高校的监督机制本身是一种针对大学生思想认知引领和行为规范制约的较为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监督制度可以引导、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的内在行为动机和行为意向在短期内实现良好的转变和提升,实现正确认知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需要监督制度的辅助,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鞭策大学生更好地领悟民族工作的“两个主题”“四对关系”“五个认同”。

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既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途径。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有所成效,但是也面临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基础、实践方式、话语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进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参考文献

[1]苏晓轶.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构建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5):172-176.

[2]靳泽宇,周福盛.普通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实机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1-36.

[3]潘小露.高校宣传工作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贵州教育,2022(6):3-5.

[4]王延中,章昌平.新时代民族工作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5-27.

[5]程红瑜,艾尔肯·阿不都卡得尔.加强教育宣传 做好民族团结工作[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4):44-48.

猜你喜欢

路径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从“南海仲裁案”看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精准扶贫创新路径研究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高校社区志愿服务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