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文化节目在非遗传播中的特色分析

2024-06-28宋艳

大观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

宋艳

摘 要:电视文化节目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我国历史悠久,非遗绚丽多彩。为了使人们感受非遗的魅力与活力,领略东方智慧、民族韵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为观众搭建了全面深入了解非遗的平台和渠道。对《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的节目名称、形式、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探究这一电视文化节目在非遗传播中体现出的特色,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电视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

电视文化节目是采取电视传播的形式来传播知识的一类节目[1],既蕴含娱乐功能,又有一定的教育功能[2]。《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是一部大型非遗类文化节目,一经播出迅速引起热议,许多非遗项目令观众为之震撼。笔者认为该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主要来自文化担当和精神传递,以及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创新性表达[3]。

一、《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节目简介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聚焦浙江、福建、江苏、云南、山西、四川、广东、湖南、内蒙古、河北、陕西十一个地区(按节目播出顺序排列)的非遗项目,通过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交流互动、节目成员沉浸式体验、还原技艺制作流程、创新秀演等方式,全方位呈现非遗项目的创新成果、历史底蕴、中国智慧、东方美学。该节目于2022年12月30日首播,每期时长约90分钟,共十一期,外加两期《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贵州番外篇》,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播放数据良好。

二、《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节目构成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广受观众喜爱的原因在于节目策划成功,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精彩纷呈。接下来,分别从名称、形式、内容三方面对该节目构成进行分析。

(一)节目名称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节目名称简洁有力,十分契合该节目的主题,有利于传达“传播非遗文化,透过非遗看中国”的理念。而且每期节目也有相应名称,表明了拍摄地区及独属于该地区的非遗符号。

(二)节目形式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形式灵活多样,大致可概括为八种。

固定的节目形式共三种。第一,节目录制地点为极富传统意蕴且地域特色鲜明的景点,性质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比如,四川省的录制地点尧坝古镇历史悠久,始于北宋,兴于明清,建筑风格多为典型的川南民居四合院,被誉为“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这与非遗项目的历史性相得益彰,能使观众了解和欣赏到各地不同的历史人文景观。第二,节目成员组成非遗体验团,主要为3或4人,包括主持人、专家、嘉宾。其中,主要成员分别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撒贝宁(第1、3、6期)、龙洋(第2、4、5和第7—11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每期邀请1—2位影视演员或歌手担任流动嘉宾。节目成员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如单霁翔老师会从专业角度解读非遗项目,并适当补充相关历史知识等。第三,通过节目成员与非遗创新应用人、传承人交流互动中展示介绍非遗项目,前者引导或提出疑问,后者负责讲述、阐释。

创新性节目形式共有五种,应用于价值更高或代表性强的非遗项目。第一,节目成员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以传统技艺类为主,如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打了戏”、出具,华县皮影戏的推皮走刀;品尝非遗美食,蕴含满满畲族情的畲族乌饭,慰藉思乡之情的垣曲炒粸。第二,还原重要非遗项目的技艺流程,以短片的形式呈现,就地实景拍摄,以非遗传承人为主角,并梳理总结出详细步骤。比如,蔚县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淑英老师在短片中实景再现其流程——画样、整理纸张、订纸、浸水、雕刻、染色、装裱。第三,非遗创新秀演,多为传统技艺类,主要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合作,将歌舞元素融入非遗项目的物质载体,演绎该项非遗的历史渊源、特点、创新应用等。第四,赞语,即赞美、评价非遗项目的话语,多由单霁翔提出,如西安鼓乐的赞语“钟鸣鼓乐,奏响盛唐遗音;金声玉振,尽显非遗之美”。第五,传统非遗和创新应用的总结图。

(三)节目内容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节目内容精彩纷呈,以展示和介绍非遗项目为主,向观众展示其文化魅力和发展活力。

1.非遗项目数量、级别、类别、地域特色

第一,我国非遗项目数量非常多,每期节目一般选取25—35项,分布在节目片头、正片、片尾,以正片数量最多,为15—24项。第二,非遗项目级别完备,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其中国家级非遗数量最多,县级非遗数量最少。第三,非遗项目类别齐全,涵盖十大门类,以数量最多且互动体验感强的传统技艺为主,还有很多极具欣赏价值的传统美术和具有表演性质(说唱、戏剧、歌舞、音乐、传统体育竞技等[4])的非遗项目。第四,非遗项目地域特色鲜明,不同地域文化孕育出不同的非遗项目,如郫县豆瓣酱制作技艺、凉茶、陕北说书。

2.非遗传承人

非遗传承人是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的见证者,也是保护非遗的核心。第一,每位非遗传承人都十分精通非遗项目,并以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非遗。比如,莆田木雕非遗传承人、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郑春辉老师的宏幅巨作《清明上河图》,历时近四年完成,全长12.286米,最细处仅3毫米,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长的木雕”。第二,非遗传承人为非遗项目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如“定瓷三杰”陈文增、蔺占献、和焕,他们经过几十年反复实验研究定瓷的原料、纹样、工艺等,最终成功恢复定瓷烧制技艺。第三,非遗传承人致力于非遗保护和传承,如梅葛传承班老师郭晓炜通过实地调查和采访,收集整理了《中国彝族梅葛史诗丛书》。第四,非遗传承人培养方式一般为师徒传承制,而且多为家族代代相传。比如,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传承人金永才和丁大伟既是师徒又是翁婿关系。

3.非遗项目内容

(1)创新应用

创新应用是非遗持续焕发活力的关键,其有两层含义:一是提取非遗项目中的元素,并将其应用于新事物中或与新元素相结合;二是将科学技术应用到非遗项目中。根据《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展示的相关内容,非遗创新应用可概括为三大类。第一,非遗与科技相互赋能。比如,运用蔡伦古法造纸技艺中湿抄法制作出耐电强度、耐高温、防火阻燃的绝缘材料芳纶纸和芳纶蜂窝,可被用于飞机、高铁地板等;米海鹏将形状记忆合金应用到苏绣作品制作中,使苏绣演变为动态交互形式。第二,非遗文创产品、衍生品以崭新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如融入台州刺绣元素的手提包、蓝牙音箱、家具、眼罩等。第三,创新表演。例如,傈僳族阿尺木刮秀演《遇见阿尺木刮》,非遗传承人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融入街舞动作、改良服装,使该项非遗表演更加潮流、更受年轻人喜爱。

(2)传统非遗

传统非遗是《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的核心内容。通过该节目,可对传统非遗形成五种认知。第一,了解各类别非遗项目,如云南围棋子(云子、永子)制作、陶瓷微书、土家族吊脚楼营造等精绝技艺,金银错、潮州木雕、大吴泥塑、布糊画等中国式审美。第二,非遗深植民族民间,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涉及衣食住行、文化休闲、大众娱乐等,并且部分非遗项目也源于生活,如湘西苗族鼓舞中的舞蹈动作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劳作。第三,同一类非遗项目也各具特色,如南北派杂技的代表,柔美婉约的建湖杂技和刚劲有力的吴桥杂技。第四,各个省、市、区的非遗文化尽显地域特色,各民族的非遗也大放异彩。比如,《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内蒙古篇》选取蒙古族服饰、察干伊德、呼麦、蒙古包营造技艺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为观众描绘出内蒙古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展现出开放包容、热情豪放的草原文化。第五,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脱贫致富,如侗锦织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粟田梅老师带领侗锦传承基地文坡村村民大力发展侗锦产业,实现了脱贫。

总之,《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每期节目名称直扣主题,内容丰富饱满,立足于非遗项目的过去、当下和未来,深挖其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创新非遗文化的表达形式,将不为公众所知的非遗转换成具有现代化时尚感的文化元素[5],揭开了非遗神秘的面纱,拉近了非遗与观众的距离。

三、《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在非遗传播中

体现出的特色

(一)传播非遗文化,激发人们自觉保护意识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详细展示介绍了各级别、各类别的非遗项目,涵盖非遗全要素,包括传承人、项目内容、文化内涵、创新成果等,为观众勾勒出十一个地区的非遗画卷,既是一次艺术熏陶,又是一场非遗文化盛宴。该节目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各项非遗,充分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栩栩如生的工艺品、精妙绝伦的表演等无不彰显出古人的创造精神和生活智慧,使传统非遗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光彩,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作为原创文化类节目,不仅是电视节目形态的自主创新,还是电视媒体在“文化自觉”层面的创新实践及对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6]。该节目可让观众充分领略非遗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唤醒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热爱,增强其文化自信,进而激发人们自觉保护与传承非遗的意识。

(二)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传递工匠精神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中非遗传承人对非遗的坚持和热爱,对非遗作品和表演的耐心打磨,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一词。工匠精神是非遗传承中的重要因素,世代相传的行规信仰、“道技合一”的工匠文化、精湛卓绝的工艺技术、深入人心的荣誉机制、崇高美好的敬物情怀构成了非遗传承中工匠精神的内核[7]。这是非遗传承过程中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是非遗历久弥新的基础,十分值得人们弘扬和学习。

(三)宣扬非遗项目,促进“非遗+文旅”融合

“非遗+文旅”是非遗活态保护与传承的一大趋势,二者相互融合,既可提高旅游质量,又能弘扬非遗,带动经济增长,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首先,《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中呈现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录制地点,成为旅游打卡的热门地点。其次,该节目创新非遗项目的当代表达,提高和扩大了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影响范围,可以作为一本地域性非遗旅游手册,以此丰富旅游线路或进行非遗专题旅游、研学。

(四)注重节目内容和形式,助力非遗类电视文化节目

《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充满人间烟火气,让非遗重回大众视野。该节目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创作理念,精细创新的节目策划,为非遗类电视节目提供了范本和借鉴。从节目内容来看,该节目多元化解读非遗项目,包括非遗的基本内容、传承人及创新成果,从地域性、民族性等角度挖掘不同地区的非遗印记,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从节目形式来看,该节目紧扣非遗的特点,优化了表达方式:一是抓住非遗的活态性,完美再现非遗技艺流程和表演形式;二是突出非遗项目的技巧性,激发观众的兴趣和求知欲;三是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以创新秀演的艺术形式演绎非遗项目,加深观众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为节目增添了艺术美。

综上所述,《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内容精彩,播出效果较好,着力于传统非遗,关注其创新应用,向观众展示了非遗视角下的中国,展现了富有创造性的中国智慧和坚韧的民族精神,有利于观众不断探索各地的民俗风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刘晓欣.电视文化节目研究综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2):55-58.

[2]高燕.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与创新路径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14):106-107.

[3]刘全亮.电视文化节目的仪式化传播分析[J].当代电视,2016(6):79-80.

[4]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2.

[5]王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电视媒介中的时尚化传播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20.

[6]张爱凤.原创文化类节目对中国“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与价值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5):85-90.

[7]胡郑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工匠精神[J].文化遗产,2018(4):152-158.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图像——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拍摄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