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型半胱氨酸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2024-06-21黄胜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16期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黄胜华

【摘要】 目的 探究同型半胱氨酸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北美放射学会发布的颈内动脉狭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血管狭窄组,各30例、24例和1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NIHSS组,各32例、23例和11例。检测2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比较2组的Hcy水平变化,分析患者Hcy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NIHSS分级的相关性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Hcy水平为(20.78±3.60)μmol/L,高于对照组的(8.90±1.23)μmol/L(P<0.05)。随着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和NIHSS分级的增加,Hcy水平逐渐增高(P<0.05)。预后良好组Hcy水平为(10.45±2.67)μmol/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5.38±4.60)μmol/L(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在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有积极意义,其表达水平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而升高,并与疾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测因子。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狭窄程度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16-0061-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743.3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常见且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愈率较低的特点。这一疾病引起的言语、肢体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加重了家庭及社会医疗经济负担。相关调查[1-2]显示,我国脑血管病患者超过2 000万人,每年新发脑血管病280万人,每年因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约177万人。随着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人群逐渐增多,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日益上升。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43%~65%,病死率为15%~25%,约75%的幸存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3]。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而Hcy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Hcy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可对血液凝固系统、内皮细胞、血管壁结构产生不良作用,导致促凝血活动,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加剧,所有这些行为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故而Hcy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以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

2022年1月收治的6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Hcy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2022年

1月收治的6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

36例,女性30例;年龄45~64岁,平均(55.89±7.89)岁;体质量指数17.16~30.90 kg/m2,平均(24.08±5.11)kg/m2;有烟酒嗜好的4例。对照组所选取的61例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来自住院部外科、骨伤科、外科、五官科等科室,其中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龄40~65岁,平均(55.32±8.01)岁;体质量指数18.16~29.78 kg/m2,平均(23.90±5.23)kg/m2;有烟酒嗜好的2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综合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首次发病;无老年痴呆、精神病史;凝血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正常;无颅脑外伤史。

排除标准:近期使用过影响Hcy水平的药物;存在颅内肿瘤、占位性病变等;急慢性感染;近期曾行手术。

1.3 方法

抽取2组晨起空腹肘静脉血4 mL,以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后置于-80 ℃冰箱待检。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探头频率为7~12 MHz。由超声科医师检查患者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内径,监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等,并记录斑块位置、形态特征和血管狭窄情况。根据2003年北美放射学会超声分会公布的颈内动脉狭窄诊断标准,按颈部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程度<50%)、中度(狭窄程度50%~69%)和重度狭窄组(狭窄程度70%~99%),分别为30例、24例和12例。采用NIHSS量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评估,将NIHSS分值<4分的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组,4~15分为中度神经功能障碍组,>1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障碍组,分别为32例、23例和11例。

1.4 观察指标

(1)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Hcy水平,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2)分析Hcy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3)分析Hcy表达水平与

NIHSS分级的相关性。(4)分析Hcy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统计预后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0~3级为预后良好,4~6级为预后不良。其中0级为无症状,无任何功能受限;1级为有症状,但未有明显残障,能完成所有经常从事的活动;2级为轻度残障,不能完成所有以前能从事的活动,比如开车、读书、跳舞或工作等,但可独立完成个人事务,比如穿衣、吃饭、去卫生间、行走等;3级为中度残障,需要他人协助方可完成部分活动,比如做饭、打扫卫生或购物等,但可独立行走(可借助辅助行走的机械);4级为重度残障,离开他人协助无法行走,需要他人帮忙打理日常生活、去卫生间等;5级为严重残障,患者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需持续护理和照顾;6级为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整理数据,并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F检验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Hcy水平比较

观察组Hcy水平为(20.78±3.60)μmol/L,高于对照组的(8.90±1.2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81,P<0.001)。

2.2 Hcy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Hcy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轻度、中度和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Hcy水平依次增高(P<0.05),见表1。

2.3 Hcy表达水平与NIHSS分级的相关性

不同NIHSS分级患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轻度、中度和重度NIHSS组Hcy水平依次增高(P<0.05),见表2。

2.4 Hcy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预后良好组Hcy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脑部血液供应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常见诱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的病理基础,而Hcy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Hcy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关系紧密[4]。

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cy水平明显增高(P<0.05)。Hcy是蛋氨酸甲基化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酶水解反应的产物,70%~80%是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1%~2%以游离形式存在,在蛋氨酸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浓度变化主要通过转硫基化或再甲基化作用完成。一般状态下,血浆Hcy正常浓度为5~15 μmol/L。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分析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敏感性好、准确率高、简单、回收率高,但对仪器技术要求高,且价格昂贵,一般多在大型医院和专业实验室使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费用高,普及率低。酶联免疫分析法无需预处理和色谱分析,对仪器技术要求不高,且精密度和特异性较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省时,经综合考量采用此方法检测。Hcy与多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可能与以下几种机制有关。(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不良作用。氧自由基是导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形成和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Hcy进入血浆后可氧化产生超氧化物阴离子、过氧化氢等氧自由基,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脱落,血管内皮发生功能障碍;还可抑制前列环素等内源性血管扩张剂的产生,降低其生物利用度,引发脑血管疾病[5-6]。另外,Hcy含量升高会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内皮细胞受损可引发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合成障碍。NO是一种神经递质,浓度适当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当NO合成减少,与其对抗的内皮素相对增多时,会导致血管痉挛、缺血缺氧等。(2)对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刺激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是高血压等血管疾病显著的病理学特征之一。Hcy浓度增大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加速,高密度脂蛋白保护作用减弱,体内Hcy浓度升高,代谢异常,形成同型半胱氨酸巯基内酯后与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复合物,并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的泡沫细胞,使血管壁增厚,动脉硬化形成[7];还可激活神经嵴源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二酯酰甘油和蛋白激酶,促进原癌基因fas和c-myb的表达[8];促进钙离子内流和细胞内线粒体钙离子释放,进而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3)对凝血机制的影响。Hcy水平增高可激活血小板黏附和凝血因子V活性,降低抗凝血因子活性,促进凝血机制,形成粥样硬化斑块[9-10]。(4)炎症反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机制之一是炎症反应,而Hcy可促进白细胞介素-8、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因子-1及其受体的表达和分泌。以上指标单独或联合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从而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极易受累的血管之一,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临床征象,也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表明[11],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们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颈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导致颈动脉狭窄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显示,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深,Hcy水平逐渐增高(P<0.05),表明Hcy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密切相关。NIHSS评分是评估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分级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本研究显示,轻度、中度和重度NIHSS组Hcy水平依次增高(P<0.05),与董远峰等[12]研究一致,提示Hcy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检测Hcy表达水平来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预后良好组Hcy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可见监测Hcy表达水平对评估患者预后也有重要意义。但是,Hcy数值易受遗传、患者饮食习惯等影响,在进行病情和预后评估时还需尽可能排除其他影响因素,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Hcy表达水平对该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临床可通过严密监测患者的Hcy表达水平为诊疗提供精准依据。

参考文献

[1] TANG Y,GENG D.Associations of plasma LP(a),Hcy and D-D levels with the subtyp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Medicine,2019,98(11):e14910.

[2] 朱芳梅.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9,38(5):128-130.

[3] 张德智,吴艳梅,姜勇,等.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18,42(1):103-105.

[4] 余书康,靳瑜.血清高半胱氨酸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9,27(12):886-890.

[5] 郭文亮,郭光禹,白霜,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血管病研究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15(10):590-593.

[6] 王丽轩,洪震,张乐国,等.血清趋化素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2020,15(8):1249-1252.

[7] 马金凤,王琳,刘丹,等.iScore评分和血清高半胱氨酸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21,29(7):497-502.

[8] WU X,ZHOU Q,CHEN Q,et al.Association of homocysteine level with risk of stroke: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20,30(11):1861-1869.

[9] 艾民,颜昌福,莫晔,等.H型高血压患者MTHFR677C/T基因多态性、血Hcy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医学,2019,40(4):364-368.

[10] 赵爱明,霍剑,李秋艳,等.急性脑梗死脑出血患者与健康人群脑钠肽前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0):3479-3480.

[11] 孙原,崔凡凡,李冬梅,等.急性脑梗死患者ox-LDL、hs-CRP、Hcy、FIB表达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250-254.

[12] 董远峰,彭晶,崔长富,等.血清Chemerin、Hcy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3):122-124,135.

猜你喜欢

同型半胱氨酸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HbA1c、Lp—PLA2、Hcy水平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临床检验学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变化研究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分析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67例的疗效观察及对同型半胱氨酸及甲基丙二酸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治疗143例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