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幼儿园家校共育的策略研究

2024-06-21吴春月

中国新通信 2024年7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互联网幼儿园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互联网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带来了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它为家校共育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并促进了这种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简而言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幼儿园家校共育将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对我国幼儿教育的推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首先阐述互联网环境对幼儿园教育的影响,并客观分析在互联网视域下幼儿园家校共育中常见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家校共育的具体策略,旨在提高幼儿园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打下基础并提供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家校共育;策略

一、引言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也是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直接影响着幼儿未来的语言学习能力、个人思维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家校共育作为一种新的育儿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和认可。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可以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家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相处,与教师进行更紧密的沟通和交流,这对于观察孩子的发展、了解动向以及制定科学的教育对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家校共育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支持。

二、互联网环境对幼儿园教育产生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在幼年阶段接受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重要环节。通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并协助他们从婴幼儿逐渐向小学生的转变。这种转变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为顺利进行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幼儿园教育的边界变得模糊。家长可以通过信息化交流和社交媒体与幼儿园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合作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家长可以逐步规范孩子的行为意识,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念,增强个人意识和能力。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幼儿园和家庭的共育体系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作用,结合现代幼儿教育的特点,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融合家校共育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体化的幼儿教育目标和规划,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助力社会主义幼儿教育体系的建设。

三、互联网视域下幼儿园家校共育的常见问题

(一)对家校共育的意识相对欠缺

当前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的推进受到了一些阻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家校共育意识。而在互联网时代,线上家校共育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组织相关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然而,实际落实情况显示,仍然存在一些教师和家长忽视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的问题。首先,教师向家长推送的育儿资源内容并不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互联网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导致推送给家长的内容没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其次,互联网的环境使得家校共育工作容易陷入盲目跟风的状态,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展开线上活动。这些活动往往流于表面,给家长增加了负担,也不利于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缺乏家校共育的整体环境与氛围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家校共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加持可以为家校共育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与氛围。然而,目前幼儿园家校共育的实际情况显示,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充分将互联网与家校共育结合起来。他们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只是讨论一些幼儿在园内出现的纠纷或琐事,并没有将讨论的内容上升到与教学或游戏相关的专业问题。此外,家长们也只停留在对幼儿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注上,没有对教育任务进行更专业的关注。这种情况导致了家校共育工作缺乏相应的环境保障,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工作效果的实际成效。

(三)缺乏具有实际价值的家校共育制度

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确实可以为线上家校共育提供便利和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然而,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在实际开展家校共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有实际价值的家校共育制度以及制度执行不当,导致家校共育的地位和互动性不稳定。教师在微信群中频繁发布低质量的信息,导致家长关注度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会被屏蔽掉。此外,教师和家长之间在时间上的冲突也影响了沟通效率和工作效率。家长可能无法及时回复教师的信息,导致教师的工作受到影响。另外,家长和教师之间互动性差,教师主导家校共育工作,家长只是被动执行任务,这容易导致家长对工作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

四、互联网视域下幼儿园家校共育的具体策略

(一)明晰家校共育短板以加强协同配合

第一,要逐步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在幼儿入园后,认为教育的责任全部交给了幼儿园,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持续影响。这样的思想会导致家长只关注幼儿园的教育成果,而忽视了品德和人格的长期培养。同时,一些家长过于强调学术性教育,希望在幼儿园阶段就培养孩子的知识储备,为其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这样的理念过度强调知识的堆积,可能给幼儿带来学习压力,甚至影响其个性发展,导致厌学情绪。因此,幼儿园教育应该将家庭教育纳入其中,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协同作用,让家庭教育成为培养孩子优秀品格的重要环境,而幼儿园则负责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第二,应该注重互联网思维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借助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家校合作可以进行更加有针对性地教育。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与幼儿教育大纲相契合,提供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互联网技术应该成为幼儿教育中直观教学模式的呈现方式,将家庭和幼儿园通过信息化技术形成联结,为家校共育提供信息化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技术只是辅助工具,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家长和幼儿园仍然需要通过实际的交流和互动来培养幼儿的能力和品德。因此,在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仍然需要注重实际的教学和交流过程,确保幼儿得到综合的培养。

(二)坚持因材施教互相补充原则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提高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对于幼儿教育的辅助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幼儿教学大纲的实际情况,打造更符合幼儿特点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环境。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在幼儿园中主动获取知识并探索答案。此外,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采用共性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其次,也应该准备信息化保障工作,以满足家校共育工作的需求并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要求。幼儿园教育在幼儿进入小学之前扮演着重要的启蒙教育角色,对于积极促进“双减”政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中,我们要确保幼儿能够得到多方位的促进与发展,以避免幼儿在幼小衔接中过度依赖早教班或培训班。同时,家庭教育是“双减”政策顺利落实的关键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幼儿在幼儿园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成果转化为家庭教育的有效补充。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释放天性,给予他们更多自主想象的空间和机会,增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契合性。同时,培养幼儿在不同学习环境下形成鲜明的性格特点,提高他们在人文领域、情感领域和人际交往领域的整体能力,有助于促进其全方位健康成长。

(三)利用互联网构建更为紧密的家校合作关系与环境

家校共育的合作模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向,为了确保有效沟通交流,需要构建融洽的集体氛围。为此,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委会等方式来开展沟通工作。家长会和家委会可以成为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并对学校的育人方向给予认可。首先,人们可以提高家委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具体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第一,建设家委会信息化平台,搭建专门的网站或应用程序,提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功能。这样,家委会成员就可以在平台上发布通知、讨论话题、分享经验等,与教师和家长进行互动。平台还可以提供在线投票、问卷调查等功能,方便成员表达意见和观点。

第二,加强家校共享资源,建立资源库,家委会成员可以将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育儿经验、教育文献等共享给家长和教师。通过共享资源,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学习,提高育儿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三,举办线上家委会会议,利用视频会议工具进行线上会议,方便家长参与并发表意见。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家委会成员可以进行讨论和决策,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第四,提供家委会成员培训,设立信息化平台上的培训课程,包括家委会工作规范、家校合作模式、家庭教育技巧等内容,帮助家委会成员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升组织能力和质量。⑤定期发布家委会工作报告,通过信息化平台定期发布工作报告,向家长和教师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增加透明度,增强互信和合作。

其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提高幼儿的德育教育治理。具体方法包括:①优化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注重幼儿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通过教育活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体验社会规则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②引入互联网资源,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内容,如学习视频、互动教材、教育游戏等。通过互联网平台,家长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育课程、教学材料、教育理论等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③利用优秀案例进行引导,引入优秀的德育案例,让幼儿了解和模仿优秀的品德和行为。通过故事、动画、互动讨论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和思考道德问题,激发情感共鸣和行为改变。④培养与社会的连接,幼儿园应积极与社区、社会资源进行对接,开展相关活动和合作项目。邀请社会志愿者、专业人士来园授课,组织幼儿参观社会机构和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等,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家委会信息化发展和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问题,可以提高家校共育的合作效果。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资源共享有助于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和积极成长。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这表明互联网信息资源确实为幼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家校共育作为当今素质教育下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结合,可以为幼儿提供持续的教育机会,为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提供保障。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应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密切配合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真正融合起来。只有站在一体化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实现相辅相成,使幼儿园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延续,并发挥二者的合力。从长远来看,信息化技术将为家校共育提供条件和基础,全时段动态跟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未来打造具有现代化特点、符合现代化育人要求的现代幼儿教育体系奠定基础。综上所述,推广家校共育合作模式需要引入创新思路,提升家校合作工作的效果。通过多元化的平台功能,优化家校共育中的信息沟通,打开家校共育工作的新思路,为幼儿园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吴春月 乐亭县汀流河镇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周杏芳.互联网在幼儿园家校共育中的有效运用[N].山西科技报,2023-07-13(A06).

[2]甘甜.探索“互联网+”与家校共育融合之路[J].教育家,2022(36):64-65.

[3]冯雅文.论互联网在幼儿园家校共育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新通信,2022,24(15):230-232.

[4]唐英姿.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探究[J].读写算,2021(35):37-38.

[5]吴晓娟.农村幼儿园“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思考[J].家庭生活指南,2021,37(12):31-33.

[6]杨学林.农村幼儿园“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J].发展,2020(03):96.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互联网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