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2024-06-20孙超李勃王长晔
孙超 李勃 王长晔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扶贫专项(2020K-16)。
作者简介:孙 超(1986—),男,汉族,陕西泾阳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微生物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李 勃(1981—),男,汉族,陕西蒲城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生物技术。
通信作者:王长晔(1980—),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科技成果转化。
摘要:村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组成单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文章以安康市紫阳县双安镇沔浴河村为例,通过考察当地区域概况,分析贫困成因,提出以开展特色种养业为发展方向的高质量发展对策。通过分析近年来沔浴河村社会经济发展成效,凝练出“强科技、兴产业、富群众”的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域经济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的村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域经济发展;沔浴河村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1-016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 文章标识码:A
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提升村域经济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村域经济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必由之路。
1 研究区域概况
1.1区域概况
沔浴河村位于紫阳县双安镇西南部,共有338户,1 341人,共398人,耕地面积61.6hm2,林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的帮助下,沔浴河村探索出了以“强科技、兴产业、富群众”为帮扶路径,特色种养业为发展方向的村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1.2发展概况
沔浴河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自然、历史和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安康地区发展较为落后,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中心地带。而沔浴河村地理位置偏远,因此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更为滞后[1]。
2 村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不高
村民农业生产技术不高,市场主销农产品不适应当地生长环境,村中耕地面积少,造成村中农产品总体产量不高,品质较差。
2.2市场竞争激烈
陕南特色种养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沔浴河当地部分农户缺乏田间管理技术,导致生产的农产品品质较差,销售价格低,收入不高。
2.3市场矛盾突现
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与开放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农产品卖出难、卖价低,高投入、低产出,使农民失去了经营信心。
3 高质量发展对策
3.1转变生产观念
沔浴河村的传统种养习惯是自给自足型,种植玉米、少量茶树和养猪。由于优质耕地稀缺,无法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因此,转变传统种植方式,提升耕地单位面积产值,开展经济养殖成为农业发展的指导原则。立体生态种养殖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的新型农业模式。与秦巴山区鲜食米高效种植技术、中草药玉米套种技术、生态放养土鸡饲养管理技术等相关实践结合,对当地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3.2盘活闲置资源
沔浴河村利用闲置土地发展林下养鸡和珍稀药食用菌种植,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养殖和合理销售,村民获得可观收益,同时扩大珍稀药食用菌种植面积,利用农作物废料和林下资源作为菌种的培养基质,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3.3优化生产销售营商环境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康市紫阳县双安镇沔浴河村凭借科学院的科技声誉以及当地绿色无污染的农业环境,成功拓展了“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模式[2]。通过政策引导和优化营商环境,当地政府积极推动特色种养经济的发展,扩大了销售渠道。
在这种模式下,科研机构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指导,合作社负责组织和管理农户的生产和销售,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当地政府出台了扶持政策,为农户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商家进入市场,形成良好的营商氛围[3]。
3.4打造特色科技农业品牌
积极推动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的有机整合,引进科学院特有的农业技术,在当地进行绿色立体生态种植。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还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赋予当地农业新的活力。
沔浴河村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实现农业技术的集中应用和农产品的统一销售,形成显著的示范效应。这种模式促使更多的村民参与到科技种植中,提高了他们的收入,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同时,通过科技种植能够形成品牌效应,沔浴河村的农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认可和价值,进一步扩大了其知名度。
3.5开展科学普及工作
沔浴河村开展科技普及活动,邀请科技工作者传授农业技术、环境保护、健康养生等知识,帮助村民掌握科技致富的技能。同时组织科技实践活动,包括参观科技示范基地、参加科技培训班等,提升村民科学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
4 村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进程
4.1改善基础设施
为改善村民生活和提高发展效率,沔浴村修建道路、水窖和防洪工程,完成村小组道路互通,修筑与省道连接的标准化公路,新建人畜饮水工程和河堤,保护基础设施和村民安全。同时,修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采购农业科技书籍和印发科普宣传资料,帮助村民了解先进农业科技知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2增收产业建设
4.2.1发展畜禽养殖业
沔浴河村地处山区,耕地有限且缺乏劳动力,为了推动村域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根据部分村民的实际家庭情况,村里有针对性地发展了畜牧产业。
沔浴河村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鼓励村民发展畜牧业。共发展养殖户40户,其中养牛58头,养猪99头,养羊31只。畜牧产品的产出基本保障了村民的基本家庭收入,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自2018年开始,沔浴河村引进了中国科学院的专利鸡笼,探索畜禽草耦合模式。在此基础上,该村大力发展沔浴河村的中小规模林下、茶园养鸡产业。这一模式的引进使得当地的鸡群在提高产蛋率的同时,也保证了鸡的品质和口感[5]。
沔浴河村还利用富硒种植的苜蓿来饲养鸡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富硒苜蓿粉0.1%—0.4%,连续喂养12周后,产蛋率提高了7.33%—16.33%,蛋硒含量也提高了约25.64%—82.42%。这种饲养方式不仅提高了鸡蛋的营养价值,也为村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4.2.2经济林种植
紫阳具有良好的茶叶种植条件,也是我省茶叶种植的重要区域。2015年起,紫阳县出台扶持茶叶新型电商销售模式政策[6-7]。在茶叶产业方面,由于当地茶园长期缺乏管护,茶园退化,产量低。通过协助管护茶园、建设新茶园,对茶园进行地膜全覆盖并开展其他茶园管理技术指导[8-9]。针对病虫发生情况及管理技术水平,在田间现场对当地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开展无公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发挥研究领域特长,组织发展农户种植天南星[10],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与培训。
4.2.3发展食用菌产业
在考虑了沔浴河村的地理面貌、气候以及林地覆盖情况后,工作队专家为当地农户提供了食用菌种植指导服务[11-12]。具体而言,他们开展了木耳[13]、天麻[14]和羊肚菌的种植。
木耳是沔浴河村发展的重点产业,年均培育250架,每架平均产量约15千克,增加农户收入和就业机会。天麻管护要求高,专家定期指导确保高产和质量。结合沔浴河村的地理、气候和林地覆盖情况,专家指导农户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在河沟林下闲置土地种植适合的羊肚菌品种。
4.2.4开展玉米新品种和复合种植示范
经过2017年、2018年沔浴河村连续两年开展特种玉米试种,筛选出适合当地的玉米品种——黑糯玉米,于2019年推广种植[15-16]。少部分农户于4月至5月间,大部分农户在6月中旬油菜收割后开始种植。年均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约40次,覆盖农民近200人。
4.3农业科技服务
工作队加强农民科技服务,通过讲座和田间指导,普及微生物肥料和农药知识,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农民200余人次。同时,与县科技局合作,提供技术咨询,筛选富硒微生物菌株80余株,为后续生产实践做准备。
5 高质量发展成效
近年来,沔浴河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高附加值农业项目、开展科技服务和教育扶持,经济发展显著提速,可持续发展基础稳固。科技队伍在帮扶当地的同时,自身科研能力得到锻炼,科研成果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科技示范作用显著。2022年发展特种玉米产业推广,搭建产业链,保障农户收入。在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鲜食玉米试验示范基地的帮助下,村民收获了种植的鲜食玉米和黑糯玉米籽粒、玉米芯等。在夏季高温干旱灾害的情况下,特种玉米种植户保持增收。发展木耳种植和羊肚菌种植也取得良好效益。科学院通过自身科学技术和科学声誉打造乡村振兴品牌,形成农业科学技术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品牌和科技文化符号[17]。
6 结束语
政府引导和支持村域经济发展,提供场地、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创新推动村域经济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和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知名度。促进产业融合是推动多元化发展的关键,结合当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民宿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罗长礼,江兴.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十三五”精准脱贫的思考——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06):92-96.
[2]赵芳芳,周屏香,杨通朗,等.乡村振兴背景下黄平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J].贵州畜牧兽医,2022,46(05):4-7.
[3]方琦,郭卉宁,杨力子.陕西省紫阳茶叶电商平台发展问题及提升策略[J].全国流通经济,2022(16):12-15.
[4]张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N].陕西日报,2022-01-06(10).
[5]苏华,苏本营,许宏,等.畜禽草耦合模式探索——牧鸡对退化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49(06):761-772.
[6]徐娟.硒对绿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富硒绿茶的抗氧化和抗肝癌作用[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3.
[7]唐波岐,赵临龙.欠发达地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安康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06):144-147+151.
[8]段勇,邱红英,苏京晶.基于DB61/T 307.6-2021的紫阳富硒白茶质量等级标准解读[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2(06):72-75.
[9]赵妍,马爱军,宗良纲,等.不同调控措施在强酸性高硒茶园土壤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11):2306-2312.
[10]胡浩,戴佳锟,王璐,等.中药天南星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J].生命的化学,2020,40(12):2216-2225.
[11]张彩妮,邓百万.几种富硒食用菌的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2021,41(21):4-6.
[12]王裕霞,廖焕琴,陈新宇,等.丛生竹林下竹荪富硒菌棒覆土栽培技术[J].世界竹藤通讯,2021,19(04):21-27.
[13]孙向东,兰静,张瑞英,等.我国普通和富硒黑木耳及香菇硒含量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1(01):38-41.
[14]张彩妮.富硒天麻栽培技术初步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22.
[15]陆睿杰.硒对玉米生长发育和小斑病发生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22.
[16]张超,史红丽,戴佳锟,等.鲜食黑糯玉米新品种陕K8143的选育[J].中国种业,2023(03):106-108.
[17]张行勇.中科院西安分院科技扶贫结硕果[N].中国科学报,2018-08-2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