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约束与突破路径研究
2024-06-20孙婷
孙婷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约束与突破路径研究”(23240041034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孙 婷(1984—),女,汉族,河南台前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社会文化。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主要体现在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具体规划。郑州市数字乡村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现实约束问题。为加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扎实推进郑州乡村振兴,文章提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突破路径。强化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要素保障,助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转型升级;丰富郑州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加快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培育郑州数字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突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特色;健全郑州数字乡村运行机制,推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郑州;数字乡村;现实约束;路径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1-005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章标识码:A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数字化的过程。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凸显,以及农民自身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能力的提高,推动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数字转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高质量发展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过程,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动力。
1 郑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实践
郑州市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数字乡村战略的各项要求,高度重视信息化、数字化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科技创新、技术赋能等重要作用,着力在河南数字乡村建设中打造“郑州样板”,为河南数字乡村建设提供“郑州实践”。
1.1政策鼎力扶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20年4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深度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信息化、数字化在拓展网络帮扶成果,推动郑州数字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发展短板,促进农业现代化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创新引领和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以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郑州乡村全面振兴。
由《意见》可知,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关键在于推进“互联网+农业”行动,在此行动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农村的价值重构、功能重构和空间重构,助力农民的生产、生活全方位变化,以智慧农业为发展主渠道,全面推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
1.2信息设施覆盖面广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5月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5G基站建设有序推进,扩大宽带在农村的普及率,并在提高网络速度、降低网络费用上下功夫。在“三农”问题数据资源整合方面,建立了“三农”问题专项数据库,为“三农”服务打造了“一张网”,可全覆盖式解决“三农”问题。在物联网建设方面,郑州乡村数字建设也在积极推进新型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等领域的运用,建成了一大批物联网应用标杆工程。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将大数据广泛运用于乡村治理中,在农村积极推广“互联网+党建”模式,村民通过网络参与党建知识学习,既方便又节约了学习成本。
郑州市中牟县万滩镇关家村作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示范点成效显著。该村已启动“三农”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农户家家户户拥有新型互联网机顶盒,在家就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终端获取关于“三农”问题的一揽子云端服务。农户、养殖户通过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农产品售卖价格、饲料价格等信息,同时通过智能软件即时获取养殖、农产品的湿度、温度和气压等数据,实现远程操控。在农忙时节,农户们还可以在农机合作社软件上预约农机机械,完成作物收割和脱粒服务,既节约了时间又极大地方便了农户。
1.3数字服务助力增收
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推进精准化、智能化农业农村建设。在林业方面,借助科技手段保护树木,促进生态平衡;在畜牧业方面,科学配比饲料,处理牲畜粪便,平衡生态链条;在种植业方面,通过智能化监控,精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在渔业养殖方面,饲料按照鱼类养殖比例智能配比,推广高科技水产养殖,增加农户收入。数字化、物联网以及智能化的设备在郑州乡村实现了广泛推广及应用,当地有些乡村已经成功建设了一批“数字渔业”“数字林业”“数字田园”“数字牧业”等具有郑州数字乡村特色的智慧型养殖和信息化示范园区,不仅增加了乡村居民的收入,还为农户增添了致富思路,拓宽了致富渠道。
1.4电商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郑州数字乡村产业的生产与销售充分发挥了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的优势,其将数字设备运用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提升了乡村各产业的生产效能,极大地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有效缩短了运输时间,拓宽了运输渠道。郑州数字乡村建设依托互联网将电商引入农村电子示范区,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乡村农产品及其他产品,打开了产品销售市场,不仅解决了农户买原料难、卖产品难的问题,还增加了乡村农户收入,激发了乡村农户的就业和创业积极性。
2 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现实约束
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还不够成熟,数字技术与乡村建设还存在不能完全融合发展的问题。
2.1数字乡村建设要素保障不够全面
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保障和资金扶持方面与发达城市之间存在差距,总体而言相对落后。在郑州乡村,新一代信息技术尚未进入生产经营与销售流程,仍旧依靠传统方式进行种植与养殖,这种方式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对自然灾害抵抗力较差,一旦遇上极端恶劣天气,损失严重。
2.2数字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充分
乡村数字产业融合是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中,产业间融合程度较低,关联性较少,采用独立运行模式等现象频发。有些乡村产业虽有所融合,但物联网、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度仍相对不足。
2.3数字乡村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力度不够强
郑州数字乡村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力度后劲不足,多数乡村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深度结合,更难以此为前提实现乡村旅游方式的线上、线下创新发展。郑州数字乡村在为农户提供快捷、有效的数字乡村销售模式方面还有待加强。
2.4数字乡村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衡量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其在组织领导、规划统筹、组织实施和评价考核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在整体规划方面,各层级规划衔接不够全面;数字乡村自评体系不够细化;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考核、奖惩制度与数字乡村科学评价体系不同步。
3 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突破路径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1],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基于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实践现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新实践”,助力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3.1强化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要素保障,助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转型升级
第一,提升数字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郑州乡村高速宽带网络、4G网络全覆盖;加强农业农村物联网、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郑州乡村地区的建设;积极推进北斗卫星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加快郑州乡村全方位监测预警、一体化信息采集等新型数字资源在郑州乡村的推广[2];利用地理信息数字资源开发农村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参与全市农业农村、农产品物流等信息化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实现“数字政府”资源共享[3]。
第二,加大农村信息人才引进与培养。在郑州乡村打造一批专业型和管理型人才梯队。依托科研院所、高校优质资源,聘请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持郑州数字乡村建设[4]。充分发挥职业学校、企业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对乡村高素质农民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和农业知识传授,打造一支热爱农村、善于经营和掌握技术的新型农民队伍。给予符合回乡创业条件的企业家、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一定的政策支持,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拓宽数字乡村建设投资渠道。多路径、多方协同加大对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和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建设基金、专项经费补贴、项目经费、小额免息贷款、低息贷款等形式,探索财政支持与社会融资联动模式,给予郑州数字乡村金融投资多方面支持。
3.2丰富郑州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加快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发展
第一,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郑州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运用。依托乡村数字农业建设项目,打造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等农作物物联网示范基地,实现乡村农业产业智能化;建立林业、果业、畜牧业和渔业智能化产业模式和现代信息服务体系;提高郑州乡村农产品加工业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
第二,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管理融合效能。推行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果业精准化生产,逐步实现郑州乡村生产管理智能化。全方位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设备、农机作业和农业机械管理的融合应用[5]。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有机的追溯管理体系,为发展绿色农业、打造郑州数字乡村农业品牌提供生产管理保障。
第三,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经营服务相结合。在郑州乡村推行“互联网+农户”计划,培养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在郑州乡村购入农产品物流设备,搭建仓储保鲜冷链。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网络平台为郑州数字乡村提供气象、市场、农产品供应、农业病虫害防治等全方位的农业资讯服务,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经营服务保障。
第四,创新治理格局,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在郑州乡村网格化社会治理中注重智能化应用,提升郑州乡村的现代信息技术社会治理水平。力促智慧社区向农村延伸,提升郑州乡村基层党建信息化素养。在郑州乡村建立“互联网+党建”智慧融合平台,推行数字化党建,推广网络党课新模式,创新基层组织与活动方式。通过建立数字乡村治理平台,推进“数字政务”,实现郑州乡村政务、财务公开。依托“豫事办”平台,实现郑州乡村行政许可事项全面线上受理。
3.3培育郑州数字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突出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特色
第一,培育数字乡村新业态。在郑州乡村打造集健康养生、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认养农业和观光农业等为一体的“百园千村万点”休闲农业精品。大力实施数字化赋能乡村旅游、认养农业,创新线上、线下对乡村旅游方式,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体验,促进健康养生、休闲观光、创意民宿等郑州数字乡村新业态新发展。
第二,孵化数字乡村新模式。依托省、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将县、乡电子商务实体机构打造成上下联通、协同高效、服务快捷的线上、线下数字乡村销售新实体。向与郑州乡村建设和乡村快递点密切联系的智慧物流配送中心借力,解决郑州乡村农产品进城难的问题,同时构建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条,在郑州乡村推广绿色物流,形成郑州乡村物流、配送等的新局面。在郑州乡村发展一批直播带货知名度较高,且保有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特色的优质农村电商品牌,助推郑州数字乡村取得新突破。
3.4健全郑州数字乡村运行机制,推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成立郑州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小组。在郑州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在郑州乡村建立党员干部带头贯彻落实、广大村民积极响应的建设格局,全方位调动郑州数字乡村主体的积极性。
第二,明确建设目标,做好整体规划。以郑州数字乡村需求为导向,加强各层级的规划衔接力度。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梳理好数字乡村的重要事项和重要时间节点,明确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短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实施步骤以及相关负责部门,完善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系统,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第三,规范数字乡村建设评价体系。各省要根据中央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编制数字乡村自评价体系,同时各市、县(区)要建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考核、奖惩制度与数字乡村科学评价体系。在编制郑州数字乡村评价体系过程中,要首先确定郑州数字乡村数据指标,以便长期动态监测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将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纳入各县(区)的政府评价工作体系中,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定期开展有关郑州数字乡村建设的监督、评价工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郑州数字乡村科学评价体系。
数字乡村要求乡村网络化和数字化全面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做出的具体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支持和重要的战略支撑。
4 结束语
数字乡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有效调节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村居环境。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有利于农村农业现代化,还有利于农业产业间的融合,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
参考文献:
[1]唐世浩,朱启疆,闫广建,等.关于数字农业的基本构想[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03):183-187.
[2]王宁.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及其特点探析[J].理论月刊,2003(06):29-30.
[3]徐天祥,晏雄.关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4(07):107-109.
[4]沈艳兵.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服务业发展探究[J].北方经济,2007(08):13-14.
[5]杜志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瓶颈约束:豫省例证与政策选择[J].东岳论丛,2013,34(01):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