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实践探索
2024-06-19毛会敏
毛会敏
摘 要: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关乎农村改革发展,影响社会大局稳定。河南省长垣市作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探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智慧为手段、以网格为单元、以群众为主体的乡村治理模式,大力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实践探索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需要进一步选优配强“领头雁”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深化改革以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引导全员参与以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关键词:乡村治理效能;乡村振兴;长垣市;经验启示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不仅关系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更关乎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影响社会大局稳定。长期以来,乡村治理都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和薄弱点。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新形势下的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2019年,河南省长垣市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正式批准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近年来,面对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突出难题,长垣市探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智慧为手段、以网格为单元、以群众为主体的乡村治理模式,着力构建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智治为支撑的“四治”融合制度机制,形成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长垣实践”,对破解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共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长垣市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主要成效
长垣市市域面积1 051平方公里,辖11镇2乡5个街道,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596个建制村,19个社区,常住人口90.5万,其中从事农业生产人员35万。积极推进乡村治理试点工作,长垣市乡村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一)抓重点、促成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长垣市在试点中探索建立乡村治理与村集体经济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实施“归雁”工程,截至2022年,长垣市累计从外出经济“能人”中优招175人任村党支部书记,并通过“五个一批”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保证100%“一肩挑”,全市“双好双强”村党支部书记占70%以上,在承接改革、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中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不断将各项工作引向深入。为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截至2022年,长垣市组建了596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社,清产核实资产总额24.56亿元,确定集体经济成员64万人,量化资产2 277.64万元,成立县、乡、村三级集体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基础。通过建立形式多样的利益联结机制,长垣市形成了“农户+土地流转+务工+订单药材+集体经济”的利益联结模式,群众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如佘家镇高店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流转后的土地全部归整成方,整体出租用于种植中药材虎杖,发展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并驾齐驱”,大大提高了土地收益。每年生产虎杖中成药品2 000吨,为周边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50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87户贫困户年均分红2 000元,村集体经济有了稳定收入来源,群众收入也增加了。
(二)落实目标任务,完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
长垣市在试点中实施党建实事工程,每年确定全市基层党建十件实事,运用项目化思维,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定性”向“定量”转变。在干部选育中,长垣市建立完善“选育管奖调”工作机制,采取“五个一批”选干部、点面结合育干部、全员备案管干部、定标明责奖干部、能上能下调干部的方式,实现干部管理“全链条”。在农村环境治理中,长垣市推行“党员联户+积分管理”基层治理新模式,形成了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浓厚氛围。全市有564个建制村77.6万人累计生成积分137.1万分,推动党员群众广泛参与乡村治理。
(三)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手段,推动乡村治理迈上新台阶
长垣市在试点中创新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建设智慧长垣综合指挥信息平台,形成了扁平高效、上通下达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群众共建、社会共治、资源共享、部门联动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宅基地与农民自建房管理模式,长垣市出台《长垣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流转和退出暂行办法》《长垣市关于农村宅基地和农民自建房规范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等配套文件,收取有偿使用费6 784.22万元,腾退宅基地770.4公顷,有效解决了农村宅基地遗留问题多、退出难、管理乱和农民自建房审批难、建设布局乱等问题。
二、长垣市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主要做法
为推行“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长垣市以“三队三会”的创新举措,培养“五类明白人”,抓好“三个载体”,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初步实现了“有事共同干、有账共同算、有法共同守、有富共同享”的夙愿。
(一)召开“三会”,凝聚乡村治理共识
长垣市聚焦当下农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政策宣讲会”“个人谈心会”“群众议事会”,让群众通过唠家常、谈谈心的形式畅所欲言,找准切入点,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引导村民提出对乡村建设、村庄治理的思考与建议,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提升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蒲西街道向阳社区坚持问题导向,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先后探索了“五微”党建、“三社联动”服务创新和“五共”治理等工作模式,注重全面了解问题,剖析问题根源,正确引导把居民的事交由居民自己解决,广大居民的精神面貌、社区环境、公共秩序焕然一新,增强了社区治理内生动力,初步实现了社区居民“心向党”“一家亲”的美好愿景。
(二)组建“三队”,引领乡村治理新阶段
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模式,长垣市组建了法律服务队、道德讲评队、志愿服务队,以“三队”为抓手,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工作与推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扶贫扶志行动、扫黑除恶相结合,面对面为群众开展法律咨询、宣传等活动,推行“中心派单、群众点单、志愿者(组织)接单、政府买单、百姓评单”的“五单”式服务法,全面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蒲西街道宋庄探索出乡村治理“五四”工作法,即“群众议、上司调、法律服、乡风评、平安守”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上司用信、干部用理、矛盾用情、顾问用法”的工作机制,充分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
(三)培育“五类明白人”,传递乡村治理新风尚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中,长垣市重点培育了“五类明白人”:一是有号召力的党建引领明白人,二是对市场定政策、做决策的经济发展明白人,三是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明白人,四是乡村事务明白人,五是乡村管理明白人。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基层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樊相镇留村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组织根基,全村42名党员分成文明建设、矛盾调解、经济发展、便民服务、廉政监督5个小组,积极参与村务自治管理,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魏庄街道王庄村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将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九定为王庄村的“老人节”,村内的爱心人士、经济“能人”自发捐款捐物为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品。通过举办“老人节”凝聚乡贤力量,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四)抓好“三载体”,筑牢乡村治理根基
近年来,长垣市以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载体,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一是扎实推动“五星”党支部创建。截至2022年,长垣市596个村中,创建“五星”党支部13个、“四星”党支部66个、“三星”党支部207个、“二星”党支部238个、“一星”党支部51个,21个软弱涣散村经过整顿全部退出序列。二是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截至2022年,长垣市共建成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581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00%全覆盖。建成融媒体中心——云上长垣。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功能融合,普及新思想、新政策、新理论、新文化,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显著提升。三是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2022年,长垣市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清零,村均达43万元。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了资源,积累了资金,凝聚了人心,乡村面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也享受到了发展成果。
三、长垣市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经验启示
(一)选优配强“领头雁”,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创新乡村治理、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有效、最直接的力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书记更是发挥着“领头雁”的重要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结构变化,党支部的设立要有所创新,要将支部创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实现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与乡村治理机制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同时,要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关键引领作用,注重从有为青年、乡贤能手、创业人才中选拔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真正实现“选对一个人,带强一个村”。
(二)深化改革,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乡村治理需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只有夯实乡村治理的经济基础,才能确保乡村有为善治。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支撑。一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打好优势牌,走活特色路,重点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项目。坚持因村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在巩固提升传统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域。二是把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突破口。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利用宅基地、承包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腾出的空间、资金和活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由村党组织统领,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群众参与,共同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治理与村集体经济协调发展。三是激发党员群众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参与项目实施、资金监管等工作环节,做到过程群众参与、效果群众评价、利益群众共享,强化村民对集体的向心力。
(三)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我国已经进入数字社会快速发展阶段,乡村治理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革。现代乡村治理体制离不开科技支撑,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引入数字化手段。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应顺应数字时代治理规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大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的优势,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使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治理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建立数字乡村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数字政务、数字监管等数字化管理服务。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使党务管理平台与党员微信群成为村民党员了解党务的重要途径,有效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效率。在便民服务领域,建立一体化的数字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增强服务内容的精准性和服务手段的有效性,纾解传统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四)引导全员参与,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乡村治理离不开群众参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根本目的是让广大农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推进乡村治理工作,最终要靠广大农民去奋斗。要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依靠农民、组织农民,健全自下而上、农民参与的长效治理机制,激发全体农民的内生动力和创造伟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婧.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助力和美乡村建设[N].农民日报,2023-03-28(001).
[2]李三辉.乡村治理现代化:基本内涵、发展困境与推进路径[J].中州学刊,2021(3):75-81.
[3]长垣市多措并举做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EB/OL].(2022-10-21)[2024-04-06].http://www.changyuan.gov.cn/sitesources/cyxrmzf/page_pc/xxgk/bmxxgkznhml/zwxx/articleaed604e6ad2f4fc0ae31c03fb26648d6.html.
[4]吴琪.新时代乡村治理创新的多维依据、实践表达及优化路径:以第三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J].山西农经,2022(12):5-9.
[5]河南省精心组织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J].农村经营管理,2022(5):8-9.
[责任编辑:朱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