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4-06-17赖月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赖月莲

摘 要:闽南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在新时期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文本到影像,闽南民俗文化的表达方式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从纪实到表演,闽南民俗文化经由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影视剧作品的多维表达,得到更多的传播曝光和创新运用。在影像赋能下,短视频形式开拓了主位视角的个体实践,在现代产业理念和现代审美思维影响下,依托短视频技术的应用对闽南民俗文化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转化与发展,实现文化价值新的升华。

关键词:民俗影像;闽南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影像赋权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9.039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在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双向互动,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下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闽南民俗文化是闽南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传承和发展出来的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借助可持续的发展观来实现文化的价值升华和意义的再生产。

1 闽南民俗文化的内涵与表达方式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孕育了无数彰显华夏文明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风貌。闽南文化在朝代更迭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推陈出新,在闽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基础上杂糅了土著百越文化、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文化集合体。闽南民俗文化是在上述文化背景下,由闽南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传承和发展出来的文化,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并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与闽南地区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任何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都源于闽南人民的日常生活。

自1918年北大歌谣运动的歌谣征集活动开始,民俗爱好者和知识群体自发搜集民间文学,形成一股记录民俗的热潮,也揭开了现代中国民俗学的序幕。聚焦闽南地区,民国时期的闽南风俗调查主要兴于厦门大学,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早在1926年就曾在泉州调查民间信仰风俗,其成果《泉州的土地神—泉州风俗调查记之一》一文最早刊载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自此树立了泉州民俗学研究的里程碑;泉州本土学者吴堃编著的《泉州民间传说》共6集100多篇;谢云声深入民间生活广泛搜集民间文学,编《台湾情歌集》《闽歌甲集》《福建故事》等;除此之外,《民俗》周刊当时作为传播辑录闽文化的平台,共刊发60多篇文章,内容涉及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宗教信仰、节日、学术通信及消息通信等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前,民众对民俗文化的自发性搜集整理工作较为消沉;“文革”期间,我国的民俗调查和研究经历了10年的停滞;改革开放后,闽南地区的民俗工作迎来整体性的复苏,针对20世纪以来的泉州民俗研究,闽南文化学者陈桂炳曾进行较详尽的描述③。以民间文学为例,在被誉为“文化长城”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共收录了345篇故事,其中闽南故事占144篇,题材种类多元、文学资源丰富,民间搜集活动蔚然成风。这些民俗记录反映了闽南民众在节日习俗、人生礼俗、生产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审美取向与人生追求。可见,作品化的民俗文本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闽南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然而,以书面文本为中心的表达方式,容易忽视文本之外的民俗发生语境。早在1922年,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生动地记录了爱斯基摩人的传统生活方式,这种以运动的画面和语音旁边叙述的方式实现了人们认知范式的转变,民俗影像逐渐走进研究视野。但早期中国民俗影像并不是作为文化传播的形式而受到人们关注,而是从广义的人类学视角记录某一地区地理、生活习俗、语言、文学、艺术等。中华民族学工作者起初在田野中使用摄影的方式搜集资料,以便进行民族志的谱写,此时尚无“影视人类学”或“人类学电影”的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30年代凌纯声、芮逸夫等人有关湘西南部苗族、瑶族当地民族生活和社会状况的田野调查影像,但该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谱系式的民俗影像研究。随着现代影视产业和摄影技术的发展更迭,民俗记录方式呈现出更丰富的形态,民俗搜集和记录手段从文字、图像延伸到影像,民俗记录的实践主体和对象也更具普及性。于是闽南民俗影像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一道日常景观。

2 闽南民俗文化的多维影像表达

民俗影像,指的是“可以把所有记录并再现民俗活动的影像与音声作品统称为民俗影视(或民俗影像)作品,它们都是民俗影视研究的对象”④。一方面,民俗事象若要在集体记忆中传承下去,便需要以某种介质作为文化记忆的承载,方便后人在代际延续中重复和续写。另一方面,民俗记录需要结合人、事、物的时空组合,在综合语境中考察民俗生活,从而通过影像表达民俗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人们有机会通过声画同步的实况影像体会到庙会上人头攒动的拥挤场面和热闹情景,深入访谈中的传承人背景、欣赏传统文化的表演、与现场受众的心情氛围共情。乘着民俗影像的东风,闽南民俗文化得到更多曝光和传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再生产。

2.1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影像纪实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以文化事象和民俗活动为主题,展现某一民族或地区的节日、风俗和整体生活面貌,兼顾纪实和电影艺术的运用,受到影像工作者的广泛推崇。21世纪以来,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我国对纪录片电影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营造出良好的纪录片生存环境,如国家广电总局在201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高度上对纪录片的制作与生产进行了有力指导,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正式开播,更多制作精良的民俗纪录片涌入观众视野,如《中华民俗大观》《中国民俗》《中国手艺》,还有近年来爆红的饮食风俗系列作品《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以及聚焦专业性工艺民俗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伴随着风靡全国的纪录片热潮,聚焦闽南民俗文化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诞生了大量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运用与创新的纪录片,如大型系列微纪录片《精彩闽南》、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绽放吧非遗》、解码世界遗产泉州的《重返刺桐城》等。上述纪录片主要由地方电视台和官方文化相关部门制作出品,具有浓厚的宣传色彩。以《重返刺桐城》为例,这部纪录片通过梳理泉州城的演变史,回忆了从古刺桐到当代泉州的文化变迁,再现泉州古人的生活状态,联系当下泉州的日常生活,展露出闽南的海洋文化、民俗事象、商贸景观等。正如闽地歌谣所唱,“刺桐花,年年红;红砖厝,一世人;船出港,海茫茫,平安回来看情人”。通过纪录片的画面与旁白,将观众带入这句闽南古谣所唱的闽海意境中,这正是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旨趣所在。随着泉州申请世遗成功,影片在历史、地理、文化的知识科普背后,隐藏的是当地民俗生活的潜流,顺着影片身临其境地感知民俗,完成一次城市在旅游目的地意义上的“带货”和“出圈”。

2.2 影视剧作品的文化表演

电影和电视剧作品是影像中受众最广泛、受欢迎程度最高的类型。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剧作品,从文字到影像的异质媒介转换中再现或虚构了民俗元素,借助民俗事象来建构导演想要表达的意义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民俗事象是作为影片叙事的母题或情节单元而发挥作用的,为叙事提供了故事进行所需要的背景、细节、道具等,并始终服务于故事的叙事和剧情。这类影像作品主要基于扎根某一民俗背景的剧本展开故事,民俗文化在电影中与剧情互为依存、互相渗透,导演借此构建以民俗化的意义世界为核心的电影创作理念。

首先,以闽南方言、闽南文化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要属台湾电影居多。台湾的根在福建,两岸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其中的民间风俗、戏曲音乐、宗教信仰等文化关系一脉相承。在思乡情结和身份认同的双重作用下,闽南语既是传承族群记忆的共同媒介,又是串联民俗文化、保持文化整体性的重要因素。在这里,方言建构的声音空间就是导演想象的民俗文化空间。其次,影视剧作品中运用闽南文化元素的不乏一些两岸合拍的电影如《云水谣》《金门新娘》等。在这类电影中,闽南民俗编织起海峡两岸同胞的文化情结,通过共同的集体记忆和民俗事象引起两岸观众的共鸣,打开了一扇了解闽台文缘的影像窗口。再次,福建本土独立出品的闽南民俗影视作品也将闽南元素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荧幕。例如,《番薯浇米》作为内地第一部闽南语电影,将传统闽南民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番薯浇米”是闽南语的音译,意为“地瓜稀饭”,该片讲述了闽南乡村两位女性的晚年生活,形象再现了人神和谐共存的闽南信仰习俗、日常传统饮食的物质民俗、歌仔戏《陈三五娘》的戏曲文化、惠安女子坚毅奋斗的人物形象等。在这里,民俗文化通常作为一种传统元素植入现代语境,并通过怀旧的叙事表现出时代更迭下对前现代生活的追思。闽南本土农村的民间日常生活代表着一种前现代的生活方式,在商业电影制造的都市景观泛滥的情况下,聚焦本土乡村的影像让人们看到了被边缘的、去标准化的民俗景观,从主角人物对现代性冲击下的主体性拷问中,反观闽南地区作为家园的存在何以弥合传统与现代的裂隙。总而言之,闽南民俗电影在利用民俗元素进行符号表征和思想隐喻的同时,更带给受众关于民俗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而这类影视作品在中国电影市场所占份额寥寥无几,与闽南丰富的文化资源总量形成强烈反差,亟待发掘、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来反哺贫瘠的本土电影市场。

3 短视频赋能闽南民俗影像的传播与发展

对民俗影像进行个体实践上的传播路径探索,是对民俗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影像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此提供了契机,技术赋权实现了人人得以拍摄记录并传播的可能,民俗影像的记录主体实现全民式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全新的、非正式体裁的影视作品—移动短视频。

3.1 闽南民俗影像的视野拓展

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看来,截至2023年8月,我国网民规模数量为10.79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数量高达10.44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26亿,占网民整体的95.2%⑤。人们用移动设备拍摄短视频记录生活或表演,你方唱罢我登场,聚合成一个庞大的移动视频用户群体,民俗活动画面在微信、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上传播分享,形成一种以民俗文化为底色、以主位传播为途径的个体实践。自此,主位的视角成了一种惯常,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人有机会从主位角度传播民俗、发展民俗。来自影像的赋权让人们看到更多主人公身体在场的主位视角,将宏观影像叙事中的生活整体透过微观个人的存在而联结在一起,“人”的主观色彩寓于“俗”的符号形象之中,并通过记录的画面表现出来。除了满足民众的一般文化娱乐需求,移动短视频还能记录被主流镜头边缘化的日常生活,每一个独立创作者用琐碎的、分散的、普遍的影像拼凑民间的集体记忆,摆脱了眼光一味向过去的怀旧式记录,将朝向当下的生活态度搬上荧幕。

抖音平台作为一个了解互联网行为的天然观察点,基于IP定位、大数据和AI算法推荐等新兴技术,充分展示了闽南民俗文化的短视频创作。例如,在抖音平台搜索框输入“闽南信仰民俗”,随即跳出词条包括但不限于“游神”“抬神明”“乩童”“梨园戏”“妈祖”“送王船”等地道的闽南习俗内容。经过初步筛选与甄别,从中不仅可以发现闽南各县市之间民俗文化的异同,许多城市生活中罕见但仍然流行于农村地区的文化现象也得以一窥究竟。一般来说,囿于受众范围、内容差异和传播成本费用等局限,大多数民间创作内容所塑造的恰恰是难以进入官方主流传播渠道的画面,正是大众的短视频创作行为制造了这种传播的可能。抖音平台不乏此类典型的传播案例,以获赞量88.7万的抖音用户“声说”为例,其用户签名标榜的是“记录咱厝的声说”,以科普地道闽南语词汇用法、创意展演和剪辑泉州非遗木偶戏为主要内容,将这些较少被年轻人群体关注的民间艺术和逐渐流失的方言魅力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受到广大网友的好评。除此之外,大多数网友则是通过随手记录的方式,将民间生活具有特殊意义、文化价值的精彩内容发布到个人平台上,主要追求文化娱乐和即时消遣,这类影像通常不具备流量作品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但基数庞大的用户群体却能捕捉最广泛的民俗影像,能够通过词条搜索找到对应的相关素材。还有用户专门以搜集素材为目的,将零碎的影像片段集合成针对某一专题的作品,如抖音用户“福建趣事”以迎神进香为主题,大量搜罗来自闽南各地的信仰习俗现场视频,并利用自己的平台影响力发布出来,为集体记忆的留存和民俗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3.2 闽南民俗影像的创新转型

随着短视频“掌镜人”成分的拓宽,文化产业市场得到广大用户的追捧。诚然,民俗文化在商业资本的运作下难免会被文化消费体系所裹挟,投入大众文化的怀抱,容易导致部分文化失真。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其一,民俗文化的变异化。在大行其道的影像实践中,难免出现民俗主义式的“变异”,即民俗事象被纳入视频消费产业的生产逻辑中,由于过分改造、迎合媚俗等因素使得民俗文化脱离本生态、成为一种观众凝视的结果。其二,民俗欣赏的同质化。大数据技术支撑的推荐分享机制,将观众的目光限定于日常喜好和大众倾向的作品,形成同质化的影像景观,甚至将文化低俗化和底层化,同时埋没了许多边缘题材的优秀作品,如闽地客家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其三,民俗展演的表面化。囿于短视频的时长与节奏,短视频场景下的民俗展示存在着简略化和表面化的倾向,人们往往看到的是民俗展演中具有观赏性、富有体验感的内容,这部分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和欢迎,而其背后潜在的、隐晦的内容和民间智慧则可能被打上“落后”和“传统”的标签,尚未从“文化遗留物”的阴霾中抽身而退,融入现代的语境中。

对此,需要保持乐观的是,民俗文化选择和拥抱了新兴的影像媒介,完成了自身从“怀旧”到“创新”的嬗变。所谓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用现代产业理念和现代审美思维,依托现代科技对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实现价值的新升华。随着国际和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进展,一直以来以“博物馆式”保护和“原生态”保护的保护观逐步让位于“生产性保护”和“生活性保护”的保护观,进而推动了民俗文化转化为文化资源的过程。在影视产业中,民俗文化改变了静态的、刻板的过去式印象,逐渐成为有生机、有活力的文化资源,更作为一种特色的影视题材促进文化和技术的深度融合。闽南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可被开发的文化资源,不仅要在尊重历史规律、适应时代更迭中进行活态传承,更要发掘其极具潜力的当代文化价值和产业经济价值,通过创新创意赋能文化内容,利用新兴科技助推形式转化,让民俗在不断变化的语境中实现意义的生产和价值的升华。

4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⑥。随着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更新迭代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优秀的文化内容抢占消费市场的份额,人民群众对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表现出迫切的渴求,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亟待开发的、具备挖掘潜力的文化资源中,民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我们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中汲取养分的天然源泉。步入自媒体时代,从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风潮中可以看到,以民俗影像发展民俗文化的传播路径得到了质的创新。

注释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②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J].文化遗产,2019(4):105-113.

③陈桂炳.20世纪的泉州民俗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6):141-143.

④张举文.民俗影视记录与数字时代的民俗学研究[J].民间文化论坛,2021(3):5-13.

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BE/OL].(2023-08-28)[2023-11-01].https://www.cnnic.net.cn/n4/2023/0828/c88-10829.html.

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BE/OL].(2022-10-25)[2023-11-01].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猜你喜欢

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分析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校外事工作管理的思考与创新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
“源原之辨”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