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研究

2024-06-17蒋乔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9期
关键词:古民居

蒋乔琳

摘 要:东阳卢宅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拥有供居民生活的物质外壳,同时还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极具保护价值。文章主要对东阳卢宅古民居进行概述,指出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价值,详细分析了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现状,并总结了促进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工作效率,更好地彰显出东阳卢宅古民居的文化内涵及时代价值。

关键词: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价值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9.015

0 前言

卢宅位于浙江省东阳市,1988年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江南久负盛名的明清古建筑群。卢宅古建筑群古朴典雅、宽敞秀丽、气势非凡,显示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卢氏宗族聚居结构,是典型地反映了东阳木雕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封建士大夫传统风水意识的厅堂宅第,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遗产”。在时代的洪流中,东阳卢宅古民居因多方面因素的冲击,已陷入濒危的文化遗址之境,亟需加大保护的力度,以期恢复昔日风采。对东阳卢宅古民居的保护研究,不仅能为文化遗产实践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指导,更能协调古民居、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考虑保护、利用、延续的平衡,并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意见。

1 东阳卢宅古民居概述

卢宅选址遵循淳朴的风水理论,讲究“面屏、环水、枕山”,南峙东岘、笔架、西岘三峰,位于雅溪西河和中河的环抱之中,依山傍水,避寒向阳①。卢宅的格局形成于明代中后期,以明朝永乐年间卢氏第十三世卢睿、卢圭、卢章为祖,形成了以复荆堂、肃雍堂、树德堂三大宗支主脉,在卢宅街南北和雅溪河东西逐渐发展成为三大聚落群,各有多座厅堂宅院,其中以肃雍堂一支为最盛,另两支树德堂和复荆堂发展较为式微。卢宅古民居注重整体布局,功能齐全,以卢氏大宗祠(家庙)为核心向四周有序展开,四十余处园林、书院、寺观及二十余座牌坊错落有致分布其间,规制严谨,虚实相间,增加了空间层次感,体现了主次分明的设计理念。经过历史的沧桑,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的“大跃进”、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以及1989年东阳百年难遇的特大水灾,卢宅的古建筑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幸运的是,肃雍堂中路的院落和厅堂这些精华部分得以基本保存。为了更好地保护其他残存的古建筑,它们被统一移址到雅溪中河内,与肃雍堂形成了今天卢宅古民居的三条主轴线格局,让我们今天仍然得以窥见卢宅古民居复杂的空间变化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卢宅古民居装修以木雕为主,辅以石雕、砖雕、彩绘,极为精美。喜好对彻上露明造建筑的梁架和外檐廊做重点木雕装饰,以清水白木雕为主,即雕刻后只上桐油,不做任何染色上漆处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采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手法,题材选取华而不俗,技艺精湛,格调高雅。正所谓镂空牛腿浮雕廊,阴刻雀替龙须梁,风景人物雕满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肃雍堂是卢宅古建筑群的核心主轴,起始于卢宅街南的大照壁,内砌翰林台,前设栏杆封口,由此向北,人们会依次经过风纪世家、大方伯、旌表贞节之门三座石坊,这三座石坊显示了卢氏家族的尊贵与威严,也反映出封建礼制在建筑设计中的渗透与影响。沿甬道折而向西,可行至肃雍堂头门,整条轴线类似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前堂后寝”格局,其中前堂部分建于明代景泰、天顺年间,后寝部分则由其后人建于清初,前后九进,纵深320米,是现存古民居中保存纵深最长的一条轴线②。这样的跨朝代建筑,不仅体现了卢氏家族的长久繁荣,也展现了其在建筑艺术上的保护与创新。

2 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价值及现状分析

东阳是木雕、建筑、教育之乡,卢宅古民居所反映的儒家礼乐思想、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都是东阳三乡文化的最好诠释,内涵丰富,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是社会、民俗、工艺美术等各学科不可多得的研究范本。

2.1 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价值

首先是历史价值。在特定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下构建的东阳卢宅古民居,其特色化的建筑风格和特征得到了很好的保留,真实呈现出浙江省东阳市的历史背景、人民生活习俗及文化传统等内容。东阳卢宅古民居的产生、发展及变化贯穿了中国明清时期建筑发展史,通过探究东阳卢宅古民居的景观布局艺术与文化特点,便于更加深入、透彻掌握和了解古代建筑的形制、技术水平和装饰技艺。在明清时期完成大部分建造任务的东阳卢宅古民居,揭示出东阳民居在不同历史阶段下的建筑风格及变化创新,作为重要的物质载体有效重现了东阳的乡土生活,是传统工艺美术、建筑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珍贵范本,极具历史研究意义。

其次是文化价值。以东阳卢宅古民居中的肃雍堂组群为例,其匾额题名、空间序列及建筑形式等均彰显出伦理道德、宗法血缘亲情、理学思想,体现出地方社会要求人民遵守的封建伦理观以及社会对礼乐思想的极度推崇,侧面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牢固统治,表示君臣思想、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的影响下,卢氏一方面设置了公共性的仪典空间供人们进行聚会、祭祀,另一方面还重视耕读,提倡钻研理学,这就使后代子女树立了修身齐家的信念,能够高度自觉地尊崇和践行礼制秩序。在研究东阳卢宅古民居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该时期社会文化环境及卢氏的正统儒家立场。

再次是艺术价值。卢宅古民居建筑群无疑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杰作,其疏密有致的布局赋予整体建筑群一种戏剧性的视觉效果。中心区的宅院集中,人气聚拢,而四周的宗祠、园林、牌坊和书院等建筑元素,如同点缀的星辰,与中心区形成鲜明而和谐的对比。卢宅中的厅堂建筑是江南民居的典型代表,风格和气质独特。肃雍堂庄严肃穆,东吟堂小巧雅致,而树德堂更是高大巍峨,其高度是江南民居之最。这些厅堂的空间大小、明暗对比鲜明,充满了动态与节奏感。东阳木雕享誉天下,而卢宅中的木雕作品更是汇集了东阳木雕诸多名家的智慧与匠心。梁枋、斗栱、牛腿、门窗都进行了雕刻装饰,题材涉及花鸟鱼虫、珍禽猛兽、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颇具研究价值。

最后是科学价值。卢宅肃雍堂的防洪防涝规划体现了极高的智慧和前瞻性。在东阳1989年的特大洪灾中,其内部四通八达的排水明沟和阴沟迅速将积水排出,确保了古民居主体建筑的安全③。这不仅展示了卢氏族人在建筑设计上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生活安全的追求。肃雍堂的屋顶设计—大厅上方为两跨的坡屋顶,中间设有天沟,以石头基槽为支撑体,防水层采用经久耐用的锡板,做到了五百多年无漏雨。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东阳卢宅古民居粗大的用材和硕大的体型凸显了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性,可以发现它们既延续了宋代的建筑制式风格,又在牌科形制上展现了独特的南方地区特征,并与该时期的官式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为江南地区木结构体系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例。

2.2 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工作现状分析

由于历史原因,卢宅的大部分牌坊、园林、书院都遭到了严重毁坏,1989年的水灾更是加速了卢宅大量厅堂的消失,一些未遭破坏的古民居也在人们“拆旧建新”的冲动下逐渐被蚕食,重建或新建的民房在建筑形式、空间肌理上没有与卢宅相互融合,历史风貌消失,生态功能退化,古村落日益凋敝。随着东阳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向四周扩展,卢宅原有的古村落风格特色被逐渐侵蚀,风水格局也不复存在。城市的道路切断了卢宅与东阳江之间的联系,高耸的楼房阻断了卢宅与笔架山之间的风水视廊,卢宅已经成为城市社区的一部分,周围已无田园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密集的建筑群。卢宅从一个原生态的古村落变成了一个被现代建筑包围的没有生命力的古民居残迹,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东阳市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就重视卢宅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并在浙江省文物局的指导下,先后开展了多期修缮保护工程和整治工程,以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中,针对卢宅主轴线的修缮保护工程已经完成了三期,旨在保护和修复古民居的核心部分;针对卢宅老街的整治工程也已经完成了两期,旨在改善周边环境,提升整体风貌。2012年,东阳市启动卢宅保护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将肃雍堂西侧、老街以北区域建成商业街区,引入了商业、餐饮、娱乐项目等,使传统业态与现代业态相结合,打造综合性文化创意街区。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古民居周边地区历史风貌不协调。卢宅保护利用项目的二期建设未如期开展,肃雍堂东侧和老街以南仍是各类农民自建房屋,这些房屋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其建筑高度、形式、色彩等方面均和卢宅古民居风貌有很大的冲突,建筑密度高,绿化率接近零,居住环境恶劣。其次是卢宅传统聚落文化正在消失,卢宅古民居的灵魂不在厅堂宅院,而在卢氏人家。现在卢宅古村落格局不存,大部分村民外迁,留在原址的村民老龄化严重。最后是卢宅古民居的开发利用问题。卢宅古民居侧重旅游开发,但是旅游供给质量不高且游玩项目数量少,虽有设置一些特色非遗体验,但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游客来到卢宅活动单一,即买票进入古民居景区观光,经济贡献度低。新建的仿古商业街还有一些商铺空置未出租,业态布局零散,不能留住游客,整体效益不佳。东阳作为中国影视文化的重要名城,拥有丰富的影视资源和拍摄经验,但是由于卢宅各方利益主体意见不一致,导致影视拍摄数量骤减,影响了卢宅古民居旅游宣传效果。

3 促进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的有效策略探究

卢宅古民居承载了重大的历史价值,是东阳的一张金名片,需要发挥其融入社会文化的作用。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一直不断探索工作方法和总结经验教训,为卢宅古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实现卢宅古民居的有效保护。

3.1 明确古民居保护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保护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的可持续性,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地把握工作的基本原则,从而制定出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工作方案,以帮助卢宅古民居摆脱当前的困境。

坚持依法保护,建立完善机制。结合文物法规和相关行政部门出台的政策制度对卢宅古建筑群划定的保护范围加强监管,文物本体做好及时修复和日常预防性保养维护工作,帮助其延长寿命发挥其历史价值。建设控制地带需保护古民居的历史风貌,确保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注重科学规划,强化环境治理。加快落实卢宅二期保护利用项目,通过景观重构开发肃雍堂东侧和老街南侧区域,规划布局需遵循传统卢宅历史脉络,道路、街巷、水系等人文和自然环境要素,努力打造一个文物环境和谐、人居环境优美,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理想聚居地,满足卢氏后裔回迁家园的情感需求。

协调开发利用,提升公众参与度。卢宅保护要与东阳城市发展协调配合,在保护古民居的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其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民众的保护意识也至关重要,应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卢宅保护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如可以建立保护利用监督员队伍,构建公众沟通良性机制,增强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政府引导,探索多元的古民居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模式

卢宅古民居的开发利用一直都是政府部门主导的,文物建筑产权国有和过去开放利用的经济回报低是两个主要因素。然而,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和古民居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关注到了古民居的文化价值所在。卢宅古民居的下一步开发利用应由政府占主体引导地位,优化调整当前的业态格局。根据卢宅的建筑空间和文化特色,筛选与之相符的业态,并多方利用资源,探索多元化的运营可控模式,确保其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能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避免了政府一手包办搞成形象面子工程。

可以尝试多渠道的资金筹措:通过政府补贴、企业投资、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保障古民居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政企共建合作管理:政府可以与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和管理建设控制地带的古民居。企业可以负责古民居的修缮、维护、宣传推广等工作,政府则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更加透明规范。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提高古民居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引导原住民参与治理:鼓励原住民参与古民居的开发利用,卢氏族人对卢宅有着特殊的故里情结,更能发掘内在的原生态文化,提升人文环境的原真性,也能让他们找到价值归属感。

3.3 旅游、创意、影视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卢宅古民居品牌效应

政府部门还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卢宅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旅游业创意业融合发展,结合高质量的影视拍摄提升知名度,打造卢宅独有的品牌效应,赋予东阳卢宅古民居恒久的生命力④。

首先,根据卢宅空间结构和布局,科学设计旅游路线,打造爆款网红拍照打卡点。选择卢宅古民居中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建筑,如甬道、庭院、廊道等,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打造独特的视觉效果;或者利用卢宅古民居作为影视拍摄场地的优势,重现一些经典的影视拍摄场景;或者在卢宅古民居内或周边设置创意艺术装置,如雕塑、彩绘、灯光装置等,为游客提供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打卡体验,配合社交媒体推广提高曝光度。在拍照打卡的同时也帮助游客领悟卢宅的大气之美、装饰之美和形式之美。

其次,推出创意体验式游览活动,如沉浸式穿越游览互动,可以提升游客的主动性,近距离感受卢宅古民居的原真性。在包价旅游规模日益下降、自主性旅游比例逐步上升的未来,旅游趋向个性化多样化,如何盘活整合静态旅游资源提升竞争力值得我们长期探索。

最后是衍生商业产品的开发,卢宅游客消费欲望低,不存在必吃的美食、必玩的项目、必买的纪念品,商业街人气不足。政府引导社会各界群策群力,深入挖掘古民居游客的深层次消费欲望,引入与古民居内容相契合的非遗体验、民俗节庆仪式活动,研发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强化正向消费体验,拉动卢宅经济效益,实现古民居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理想的保护效果。

4 结语

东阳卢宅古民居拥有较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国乡土民居聚落环境、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为东阳文化底蕴的充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展东阳卢宅古民居保护工作不仅是促进东阳卢宅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根本需求,同时也是继承历史文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瑰宝的有效举措。对此,应采取明确古民居保护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古民居保护工作方案,在政府引导下探索多元的古民居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模式,促进旅游、创意及影视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卢宅古民居品牌效应等策略,促进东阳卢宅古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赋予东阳卢宅古民居强大的生命力。

注释

①韦锡龙.卢宅营造技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②东阳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东阳民居[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

③洪铁城.经典卢宅[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④张苗萤.“旅游+”视野下江南古镇遗产旅游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古民居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简述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天水明清古民居: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下)
史论 Art History & Art Theory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上)
拿什么拯救你,古民居?
饮食身份及文化探索者
——许文英教授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