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4-06-17贺玉文
贺玉文
摘 要:本文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针对史料辨析能力培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指出该项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分别从师生角度,剖析史料教学开展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史料采集、史料辨析、史料解读等能力的培养策略。力求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多角度思考、掌握解题技巧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以客观、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促进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策略;核心素养;史料辨析
近年来,高考改革不断深入,史料辨析在试卷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处理与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史料辨析属于主要学习能力之一,是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从所给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通过加工整理,形成科学、准确的历史认知的能力。但在实际解题时,学生面对史料习题常常不够自信,存在畏难心理,回答无法切中要害,导致失分。对此,教师应革新教学思想,将学生史料采集、辨析、解读等能力培养贯穿整个课堂,使其克服心理障碍,理性构思,游刃有余地解答,提高历史成绩。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表示,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可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更易取得好成绩。对此,历史教师应把握这一特点,在史料教学中革新思想、优化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将历史事件、过程与结果陈述给学生,并不关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被动地记忆各种历史事件、主要事件等,很容易产生厌倦、懈怠情绪,且很容易遗忘。对于历史知识,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更重要的是引导其探寻这些知识的来源,以质疑的态度去鉴别史料的真伪,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才能够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的方式,使知识入脑入心。通过故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新模式应用,可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历史,阅读史料,主动探索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游刃有余地解题,对历史拥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二)有助于增强心中历史真实感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并不能重现,因此学生很难做到真实感知。许多史实与结论是在先辈的挖掘或教师讲解下知晓,无从探究。史料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记录仪”,教师可通过营造氛围,将学生引入创设的历史情境中,拉近二者距离,使其产生强烈的历史感知,深切意识到历史的真实存在的、有灵魂的,由此激发自身情感,更好地学习掌握历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除课本中的图片、资料之外,教师可利用电影、幻灯片、录像等资料,丰富史料内容,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红色遗址等,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历史真实感、使命感,不但能加深记忆,还可培养其历史情感与价值观。
(三)有助于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历史与高速发展的今天很遥远,学生因缺乏亲身经历,学习难度较大,要想弄清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势必要加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图像史料的搜集、辨析,可使上述问题得到良好解决。例如,通过展示周恩来的图片,搭配声音或者播放关于周恩来的影片,可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学生对其印象更加深刻,这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要求。在历史课堂上,还要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等,这都需要在史料搜集、挖掘、辨析中培养,使学生易于学习,不断提升思维能力[1]。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辨析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方面
学生史料辨析能力培养是由师生共同努力来完成,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初步掌握史料搜集、鉴别、解读与应用等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因历史课堂以传统讲授为主,侧重教材的细致解析,由教师归纳出重点内容,学生被动记忆,很少有参与感。在新课改背景下,许多历史教师开始认识到史料教学的价值,尽管客观上加强了史料辨析能力培养,但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为了应对考试,很容易陷入功利化、表面化的循环之中。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理念,忽视史料辨析能力培养,不但会影响学生历史成绩,还会阻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提升,且这一负面影响具有长远性,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此外,日常教学缺乏史料的引入,学生接触和积累的史料较少,辨析、解读能力得不到良好训练,更谈不上史料的灵活应用,整体史料处理能力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对此,如何开展高效科学的史料辨析能力培养,成为每位历史教师应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
(二)学生方面
根据高中生史料辨析能力现状可知,在态度层面,部分学生能够对史料辨析题给予应有重视,但潜意识中对此类题型的解读兴趣不高、信心不足,重视是迫于考试的无奈之举。对此,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引导其主动进取是提升史料辨析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方法层面,部分学生对史料的认知不足,在面对史料辨析题时,对基本要素的把握不充分,解析步骤不清晰,尚未真正掌握辨析题的解题技巧。在能力层面,部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薄弱,历史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训练,对史料内容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很难快速准确地提取关键信息,课本知识应用能力不足,导致历史成绩始终无法显著提升[2]。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优化策略
(一)自主搜集史料,提高探究思考能力
史料作为历史教学的源泉,是历史再现的基本依据,其类型众多,体系复杂。在学生史料辨析能力培养中,首先要学会自主搜集史料,丰富对历史材料的认知,掌握常见的史料类型与搜集方法,并在采集与探究中不断提升思考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1.了解史料类型
史料类型较为丰富,有文字、图片、音像、口述等,教师可围绕课本内容,选取不同类型史料辅助教学,使学生丰富历史认知,为史料辨析能力培养打好基础。为提升史料的应用效果,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历史基础、本节课教学内容等,选择与之适配的史料类型。例如,当学生处于低级阶段时,教师多用图片、音像类史料,简单易懂,还可吸引学生注意,将历史情况直观、清楚地展现出来;当学生有一定历史积累、学习能力提升后,再引入文字、口述等高难度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理解与辨析能力。
2.掌握史料搜集方法
在历史教学期间,教师应尝试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行搜集材料,鉴别史料真实性,判断价值,并依靠史料提升自我的历史认知,逐渐形成历史情感与价值观。对此,可采取任务教学、问题探究等方式,鼓励学生围绕课本知识,课下自主搜集史料,可通过上网、查阅文献、参观历史博物馆等途径完成,将所采集的资料整合起来,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资料采集与重点内容提炼能力。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可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如学习“三省六部制”相关内容时,可结合渤海国的相关史料,得知坐落于牡丹江地区,实施与唐朝相似的中央官制。课上学习完毕,教师可组织参观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使学生利用实物史料增加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
3.提升史料探究能力
在史料采集完毕后,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对所采集史料的价值、真实性进行讨论。可根据史料来源、性质进行分类,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成因、过程、结果与影响力等,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认识历史,在考察、验证中独立思考、学会质疑,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实证精神。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相关内容后,教师可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在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向南移动到长江流域的背景下,从经济贸易、教育、政治、文化等角度入手,鼓励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在史料搜集与探究期间,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根本原因、社会影响等知识,了解到南移后江南劳动力得到充实,并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具,大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可见,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史料搜集、背景调查等,可使历史知识记忆更加全面、深刻,对史料实证素养提升具有促进作用[3]。
(二)多角度思考,提升鉴别史料真伪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真伪的能力,能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事件,得出客观的结论。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史料真伪鉴别、价值判断能力,学会将人物、事件放到特定的背景下分析,不可人云亦云,准确找出真实的、高价值的史料用于历史研究。
1.准确鉴别史料真伪
在史料搜集中,对于同一事件常常获得大量史料,但史料内容真伪错杂,不可直接应用到历史教学中。郭沫若曾言:“无论开展何种研究,首先是要鉴别搜集材料的真伪,如若盲目选择,不加以分辨,比缺少材料还要可怕。”对此,学生在采集史料后,不可拿来就用,而是开展求证工作,保证其真实可靠,这就需要掌握多种史料鉴别方法,才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常用方式如下。一是看逻辑,学生应学会关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也可跨学科交叉印证,判断史料的合理性,而不单纯关注某个记载碎片。例如,某史料中说某国出兵几百万,可先从经济层面看当时该国的人口数量、粮食产量等,是否能够支撑这一战争数据的记载。二是看人性,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尽管衣食住行发生改变,但从古至今人性不变,在史料真伪考察中,学生应学会从人性角度判断,真实的史料必然是符合人性的、带有详细数据的。例如,戚继光所描述的火器在实战中如何不堪用,肯定比《武备志》中对火器的天花乱坠描述更加符合真实情况。三是以考古发现为依据,当前国内考古研究取得明显进步,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面貌,加上考古从业者、爱好者数量增加,将考古发现与史料之间相互印证,可使真实的历史情况被最大限度地还原出来[4]。
2.客观判定史料价值
因史料来源的不同,所拥有的价值也有所区别,在历史教学期间,教师应培养学生判定史料价值的能力。根据史料获取方式不同,可分为一手、二手,前者是指历史事件发生时产生,可直接用于历史研究,普遍时间久远,不利于留存,但史料价值极高;后者是通过目击者叙述,间接获得的史料,与事件发生事件间隔较远,可信度有限,需要经过真伪辨析后酌情使用。并非所有二手史料的价值都低于一手,一些原始史料因记录者的主观原因,也会成为“伪料”,记录人员片面呈现出后人想要了解的内容,如日记、回忆录等,而抹去了客观事实。一些二手史料经过后人的鉴别、整理与研究,同样可拥有较高的价值。
(三)明晰解题步骤,强化史料解读能力
史料是对特定时期历史事件的反馈资料,通过阅读和学习可使学生做出更加科学的评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史料兴趣并不是最终目标,而是要在兴趣驱使下,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此期间提升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史料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思维激活、学法指导,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史料辨析题的解题技巧,由此达到提升辨析能力的目标。部分高中生对漫画作品兴趣度较高,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漫画史料,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其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国际关系”相关知识时,可借助多媒体展示一幅漫画,题目为“一战后德、英、法与美国间的经济关系”,要求联系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图中表现的四国经济关系如何?
问题二:上图说明了哪个历史事件?图中核心问题是什么?最后结果怎样?
在上述史料辨析期间,首先根据所提供的漫画与题目要求,细致观察漫画内容,找到关键词,不可单纯凭借一词半语或者某一信息点便妄下结论、随意作答,很容易落入出题者的“圈套”。其次,联系课本知识,寻找突破口。先确定所给材料的范围,将史料放入特定历史背景中展开分析,尽可能地采集有效信息。通过漫画与教材的综合分析,整体回忆作答,将事件确定为“美国利用战争发横财,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结合一战的发生背景、最终结果,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最后,梳理思路。根据问题理性构思后写出答案,根据史料分析要求,抓住关键语句,经过归纳后写出正确、鲜明的观点,不要将整段史料全盘照抄。通过上述解题思路分析,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长此以往,能够逐渐克服对辨析题的畏难心理,历史学习信心进一步增强[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立足于课本,从史料搜集、辨析和解读等环节入手,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再采取正确的方法、科学的训练,逐步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思想束缚,消除对史料解析题的畏难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行挖掘和采集历史资料,并多角度探究与思考,掌握解题技巧,使史料辨析难题被迎刃而解,学生的实证、辨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范有稳.浅谈高一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6):143.
[2]胡泽美.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0(5):206.
[3]苏世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J].高考,2019(36):80.
[4]刘彦春.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辨析史料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1(11):126.
[5]盛险峰.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途径[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1(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