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田径课余训练机制优化研究
2024-06-17万仕选
万仕选
【摘 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学校逐渐重视体育课余训练。但在许多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缺少课余体育训练开展经验,导致体育课余训练效果不佳。文章依据江阴市农村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总结训练经验与教训,论述适合农村小学田径课余训练开展模式,为小学开展田径课余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训练 学校体育管理 小学体育
长期以来,农村学校采用“经验式”或“粗放型”的田径训练机制,难以适应学生训练发展需要。为更好地履行学校体育工作职责,完善课余训练机制,提高体育教师训练水平,学校应引入先进管理理念,优化运行流程,理顺管理关系,推动课余训练向体系化、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以下结合江阴市农村小学的做法,论述田径课余训练机制的优化。
一、促成家校共建:建立田径课余训练管理机制
(一)管理机制及工作方式
为了更好地组织田径课余训练,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更好地对全镇学校体育工作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评定,学校可建立以乡镇中心小学分管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卫生管理中心组”,具体人员结构见图1。
其工作方式主要分为以下方面:
(1)中心组定期召开由主管校长召集的田径课余训练会议,部署、指导训练工作。体育教研组长是课余训练的直接负责人、具体工作的布置者并对阶段性情况定时反馈。
(2)中心校教研组长根据实际需要到各分校检查指导训练具体工作,解决疑难问题。
(3)在组建镇队的同时组建集训教练组,每天都要召开集训例会,当日问题当日提出解决方案。
(二)转变家长与主课教师的观念
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认为: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就是对立的,参与训练一定影响文化学习。
1. 消除学生家长顾虑
队员不能及时参训,导致教练制订的训练计划无法完成。绝大多数情况是家长有顾虑,阻止学生参与训练。主要原因:一是家长认为参加训练会“损伤身体”;二是怕课余训练挤压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体育教师要真诚地换位思考家长的心理,多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认识到体育与智育的相互促进作用,让家长了解学校课余训练的体系从而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获得主课教师支持
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到队员的学习情况,文化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训练动态,两者要建立起有效沟通机制:使文化课教师 (特别是班主任老师) 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传播“正能量”,适时给运动员“开小灶”,及时为学生因训练或比赛缺失的课务或作业进行补习,也可安排学习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和运动员结对学习,帮本班田径训练队员整理书包和传递作业信息等,利用班、晨、夕会创设“荣耀时刻”,激励队员更好的学习和训练,力求学生在训练和文化学习上取得双丰收。
二、推行以赛促练:创设条件开展多样化训练
(一)训练时间安排
中心校坚持长年训练,各分校的训练周期约为6个月,即以4月份的镇春季运动会为界,前2个月在各分校分散训练,镇运会后到中心校集中训练4~5个月。
周一~周五早上课前1个小时,下午课后1.5小时,双休日和节假日上午2小时,这体现了学校课余训练的特点:不占用学习时间且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二)比赛周期安排
作用:通过比赛可以及时检验学生的课余训练成果,学生在多次的此赛中,也能够适应比赛的环境与节奏,提高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1)基本前提是根据江阴市常规竞赛的时间安排本镇或各校的训练、比赛(市每年9月份或10月份举行田径运动会)(1月冬运会)。
(2)镇及校比赛安排如下(这里是指选拔性比赛)。
镇级比赛安排在4月、5月份(春季)、11、12月份(冬季),各校参赛项目设置与市里的参赛项目一致。人数是大于等于市参赛人数,组别与市级比赛一致。
校级比赛安排在秋季10月、11月份,冬季的比赛项目与市里一致,组别要多于市级比赛设立。
(3)每年举行一次旨在选拔运动员的春、冬季运动会。
具体操作:
班级按年龄由班主任为领队选拔并组织训练队员参与各分校运动会(设两个组别);校级比赛,应兼顾参与性原则,放宽设置“高龄组”“低龄组”让每个年级都参与比赛。
(三)训练资料收集
1.资料内容
教练员的训练计划积累,如周期划分,目标制订,训练方法,强度量等;队员各项成绩积累,如不同周期成绩变化特点,同一运动员不同年龄,成绩变化等,身体素质,机能档案等。
2.资料作用
(1)能够总结训练过程中的经验及问题并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训练计划。
(2)监测运动员的训练变化,能够有效地控制训练,为后续新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3.资料使用
(1)训练计划的调整
学校课余训练与竞技体育专业训练存在着很大差异,现有许多训练资料都是以竞技体育专业训练为参考制订的,因而学校课余训练的教练员就必须积累、总结具有学校训练特点的方法。负荷安排法,周期分配法等要在不断调整中完善。
(2)稳定的经过多次检验的训练计划可推广至全镇或下一届训练中去,提高训练效率。
(3)下一任教练可以根据运动员之前的训练方法,负荷,成绩变化等,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
(4)同一项目队员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训练计划。
(5)根据运动员运动成绩变化,检验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主张分类培养:根据学生特点分流输送
(一)从小培养逐年筛选
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特征,落实相应的田径知识技能学习,为田径课余训练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一点不详细论述)。目前苏南地区都在贯彻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运动员选拔流程为各班选拔运动员参加校运会,各校又选拔运动员参加镇运会,中心校再选拔参加市运会的运动员,这就调动了全镇训练资源,建立了完整的梯队结构。
具体结构体系见图2。
(二)分类输送各尽其才
根据我市现行“输送加分,并可回原单位比赛”政策,加之学校对学生田径运动员发展的长远考虑,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制订以下两个原则:
(1)文化成绩优秀、运动天赋偏弱的学生:输送至高一级(学校),延续田径兴趣,并能保证文化成绩。
(2)身体素质优秀,有良好运动潜能的学生:输送至市以上体校培训,向专业运动员方向发展。
四、实行理论培训:促进教练理论储备与执教水平双提升
提高教练员训练水平与能力,认真贯彻科学训练方法,能够提高训练效率与运动成绩。
(一)理论培训原因
教练员在田径课余训练中起主导作用,是田径课余训练的策划者、组织者,是运动员的教育者和指导者。因此,教练员的知识和才能对于田径课余训练的成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人才储备现状
全市各乡镇小学有专职体育教师每个镇只有5~9人,而学生人数在3500~4500。除中心校外,部分分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不足50%,且上级已多年未有田径教练员培训安排,因此,有必要建立镇级培训网络,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与能力。
(三)培训具体操作
培训采取定期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办法灵活进行,让其“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田径教练员必备的训练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按计划选配到培训中去)。
(1)一般训练理论如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专项训练理论,如短跑、垒球、跨栏等专项。
(2)体育生物学基础理论,如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损伤处理、急救方法)、运动营养学。
(3)体育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法等。
(4)运动心理学,科学方法论。
除此之外,教练员要常利用便捷的信息媒体学习,不断提升理论和业务水平。
五、建立奖惩机制:以绩效激发全员参与动机
制订和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奖励是促进运动训练的直接动力,也是促进运动训练竞赛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调查,大部分学校都是把考核奖励机制停留在精神层面上,久而久之削弱了各带队教练、参赛队员以及队员所在班级教师的积极性。
笔者所在镇实行的奖励措施切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教代会”审核通过了体育教师带队参加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比赛奖励办法。其中按级别规定了田径带队教师的奖励方式、奖金数额。
(2)校长室按照惯例根据队员的贡献程度和训练出勤指标,量化考核,给学生颁发奖金和奖品。
(3)对于队员所在班级的学科教师(语文、数学、英语等)根据队员数量分别给予奖励。
六、完善后勤保障:创造良好的训练条件
学校要高度重视后勤保障机制,解决训练“后顾之忧”,方可让其全身心投入训练。
(1)设立体育专项资金,确保田径训练经费,如日常训练和比赛经费等的投入。
(2)具有良好的设施设备场地、器材、服装、专业鞋等。
(3)提供营养的训练食材,如比赛食品、饮水等。
七、加强医务监督:保证训练健康进行
田径课余训练要注重医务监督,训练中有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意外事件,需要正确、及时地处理,使得损伤降到最小。
(1)学校需配备专业的校医,具有良好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医护能力。
(2)储备必须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如急救箱、纱布、夹板、碘伏、云南白药、酒精棉球等。
(3)体育教师要学会运动损伤地基本知识与简单的急救方法,并能识别队员身体健康状况并采取措施。
综上所述,学校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课余训练机制,促进农村小学田径训练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瑞林.体育管理学(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于海.农村青少年田径体育训练与教学[J].核农学报,2021(2).
[3]余维立.对田径训练理念的认识与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