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精准“追问”?助推思维发展

2024-06-17曾佳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核心素养

曾佳

【摘 要】追问是数学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手段,精准的追问有助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学习内容,发展数学思维。文章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为例,通过课上的五次“追问”,帮助学生理解方法、感受共性、把握本质、体会价值、发展思维。

【关键词】追问 核心素养 数学思维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多次的问、刨根究底的问。数学上的追问,指的是教师在教授某一教学内容时,为了能让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提问之后再次提问。追问是教师对课堂内容的“二次开发”,有效的追问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楚、从单一到丰富。教师在教学中精准的追问,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课,学生在学习这节课时,需要经历画线段图、分析线段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画图的策略的优点和价值。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画图策略的本质理解的更加透彻?在教学时,笔者特别注意五处“追问”,助推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课上追问,助推学生思维发展

(一)游戏中“追问”,孕伏方法

一节课中导入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好的进入新课的学习。本节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热身小游戏,在游戏中“追问”,为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好孕伏。

片段1:游戏处追问

谈话:小宁和小春喜欢收集邮票,我们用圆片表示他们收集的邮票的个数,怎样做能让他们的邮票同样多呢?

学生回答3种解决方法:(1)给小春添上2枚;(2)给小宁去掉2枚;(3)把小宁多的2枚中的1枚给小春。

基于以上的热身活动,教师提出第一个追问:

[追问1]为什么不能把多的2枚都给小春呢?

学生回答的三种方法中,前两种方法,无论是给小春添上两枚,还是给小宁去掉两枚,都是在其中一个人的邮票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另外一个人的邮票数,使两人的邮票数变得相等的。第三种方法更难理解,需要将多出来的两枚中的一半分给小春。在后面通过线段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点。笔者在游戏中提出追问,有助于学生在后面策略的学习中发散思维,更加精准的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探究中“追问”,感知共性

新知教学环节是教学的“关键处”。“关键处”适时的追问是对学生思维“再开发”的过程。知识的学习是从浅到深,层层递进的过程,往往需要通过一次次对关键问题的研究,才能体会到一类问题的共性所在,同时得到思维上的发展。

片段2:“关键处”追问

1.出示例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提问:现在两人邮票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如果要画图表示,现在还可以用圆片吗?为什么?

生:不知道小宁和小春邮票的具体数量,不能用圆片来表示。

提问:那么可以怎样表示小宁和小春的邮票数呢?

2.尝试画图:现在我们用两条线段表示出了两人的邮票数,你能在线段图上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吗?

3.列式解答:看着线段图分析,并尝试列式解答,并在小组中说一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4.展示方法:

至此,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添”“去”“移”,已经全部呈现给学生,课堂已经到了“关键处”,那么这三种方法的共性在哪儿呢?教师在此处提出了第二个追问:

[追问2]不管是给小宁添上12枚、给小春去掉12枚、将小春多的12枚分一半给小宁,目的都是什么?在变化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之处?

通过追问总结共性,虽然这三种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设法让两人邮票的枚数变得同样多,使两个原本不相等的数量转化成相等的数量。要特别注意的是,前两种方法在使两人邮票枚数变得同样多的过程中,邮票总枚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三种方法总数不变。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思维的发散,找到三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通过“追问”,将发散的思维再次聚焦,体会问题的本质。

(三)对比中“追问”,把握本质

策略属于方法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方法,而是一种“高级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实质是借助策略帮助学生寻求合适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比是让学生把握知识本质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对比和思辨,能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在“对比处”追问,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进一步能把握策略的本质。

片段3:“对比处”追问

1.对比体会:是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需要利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呢?老师带来了两道题。

2.讨论总结:第一道题,数量关系比较清晰,可以直接算出短花边的长度,再计算一共多少厘米,可以不画图。第二题,长花边和短花边的长度都不知道,画线段图整理条件能让问题变得更清晰。

学生尝试后交流方法,有的学生将总数105厘米加上15厘米,将短花边变成长花边;有的学生将总数105厘米减去15厘米,将长花边变成短花边。相较于之前的三种方法,这次没有学生用“移”的方法,这时候,教师追问:

[追问3]这里为什么没有人用“移”这种方法了呢?

在“对比处”适时追问,学生可以选择出更优化的方法。将15厘米分一半给短花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牵涉到分数的除法,不好计算。对比中学生逐渐体会到有些方法并不是所有题目中都适用的,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也体现了数学中的“优化”思想。

理解一类问题的本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不断在问题的引领下探究,逐渐揭开本质的面纱。学生经历了探究两道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时候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这时候教师乘胜追击,继续追问:

[追问4]刚才利用画图的策略解决了两道问题,我们实际上在研究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谈论后总结,例题中小春的邮票比小宁多12枚,这道题中短花边比长花边少15厘米,两个量之间都存在着多和少的关系,并且知道它们的和。本节课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和差”问题,本质就在于想办法将两个量变得同样多,在“对比处”再次追问,促进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把握住一类问题的本质。

(四)拓展中“追问”,体会价值

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决定了在数学学习中,思考问题较为片面化、表层化,缺乏深度和广度。在教学设计时,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从由浅入深,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同时体会问题和策略的价值。

片段4:“拓展中”追问

尝试解决:李娟非常喜欢做花边,她又做了几条花边。尝试解决并想想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这时候花边由2条变成了4条,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仍然是设法将花边变得同样长,为了让学生理解策略的价值,教师追问:

[追问5]我们解决了两条花边的问题,又解决了四条花边的问题,如果花边的条数变得更多,你还有信心能解决吗?

策略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方法,更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教师在“拓展处”追问,从两条花边延伸到四条花边,再拓展到更多条花边,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此类问题的价值:不管多少个量,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借助线段图,将这些不相等的量变成相等的量来解决。

二、课下慎思,提高“追问”教育价值

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追问”,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将问题本质清晰化,同时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那么教师在设计“追问”时机和问题时,需要关注什么呢?笔者做了以下反思。

(一)从“散”到“串”,追问让内容结构化

一节数学课中,教师往往重点研究一道问题,解决几个练习,这些知识点和问题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需要将一些“问题”的探究串在一起,让内容结构化。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时,教师通过五次追问将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串成了一个问题链。从简单的一年级“如何将两个量变得同样多”问题解决开始,依次解决“两个量之间的和差问题”“多个量之间的和差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画线段图和看图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比和知识的迁移,把握这类问题的实质,从而获得对画图策略的整体认识。

(二)从“浅”到“深”,追问让本质清晰化

在数学课堂中,当学生解决完简单的问题时,很多教师往往会直接进入下一教学环节,错过了再次深入探讨“本质”的好时机,若能在这时通过“追问”往深处探究,必然能将问题本质清晰化。

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画图)”一课时,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策略解决问题之后,教师追问了三次,一次是教师通过“追问”,对比三种方法,帮助学生感受方法的共性;第二次是在以题组形式出现的练习题中,让学生在对比中辨别,从而把握策略的本质,第三次是方法上的对比优化,运用一种策略来解决问题,也会有方法上的不同,学生不仅要会借助策略来解决问题,同样也需要通过对比,灵活选择更为便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断的追问,迫使学生往深处思考,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三)从“窄”到“宽”,追问让思维广阔化

“就题讲题”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式,它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适当思考:通过这道问题,学生能学到什么?思维能得到发展吗?怎样设计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化?

在设计“解决问题策略(画图)”时,笔者将书上“练一练”的情境改成了李娟做花边的问题,和练习中“李娟做了四条花边”的问题成为了系列问题,目的是在同一个情境中拓宽学生的思维。学生研究完这两个问题后,通过“追问”再拓展到多条花边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追问”作为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精准“追问”是值得我们教师深入研究的话题。教学中,我们从学生思维特点出发,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精准设计“追问”,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把握本质、提升思维。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核心素养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