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力让网络研修“真实发生”
2024-06-16罗亚辉何胜
随着“国培计划”项目的有效实施,尤其是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力,网络研修的资源丰富、移动快捷、即时灵活以及成本较低等优势不断彰显,有效缓解了乡村教师培训学习的时空不便、资源不足、交流不畅、师资短缺、工学相冲等矛盾,已成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受到了乡村学校及教师的关注和青睐。网络研修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在一些地方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存在挂网研修、盲目研修、跟风研修、被迫研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研修生态。因此,还网络研修以本真,让广大教师在网络中真学、真懂、真做、真练,已迫在眉睫。影响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真实发生”的原因很多,但只要聚焦关键要素,是可以让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真实发生”的。
聚焦吸引力,资源优质且遴选得当是必要前提
教师研修离不开资源,虽然网上资源很丰富,但大多数不是以教师为特定对象且庞杂无序。只有优质且教师需要、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源,才能吸引教师参与真实的研修,增强网络研修的吸引力。
优质资源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标准。一是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时效性,根据教育发展形势和教育改革趋势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不可以旧代新,不能滥竽充数。二是高度契合特定的研修主题和既定的研修对象,兼顾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参训教师。三是有适切的呈现形式,即尽可能数字化,可视、可传、可移动,例如课堂教学实录、经典的评课议课场景以及名师教学点评等数字化资源。
网络资源是一种备选资源,遴选时要以教师需求为前提,精准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教师遴选出最需要的网络研修资源。一是标准筛选法。以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和研修培训目标等作为标准,审核、筛选优质研修资源。二是评价参考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对现有网络研修资源进行评价,结合研修项目需要,参考评价情况遴选最优资源。三是课程填充法。根据网络研修学习的课程设置情况,遴选与培训目标、形式、内容和课程最为适切的研修资源。还可以根据研修主题目标,聚焦问题解决,组织参训教师推荐研修资源,培训机构组织评审和适当提炼,遴选个性化、本土化和针对性的研修资源。四是问题倒逼法。根据教师的共性、突出问题,遴选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路径、策略,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聚焦学习力,打造“数字化场景”是关键环节
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网络研修,其目标是解决问题与改善行为,内容是行动研究与主题研究,模式是“互联网+”学习型组织。这就决定网络研修的内容除理论更新外,重点是实践性知识学习和主题式探究实践。因其中生成性和不确定性的成分很大,对学习培训的“场景化”要求很高,所以网络研修“真实发生”离不开“数字化场景”的打造。
“数字化场景”,即由人、地点、时间等多重维度界定出来的一个“小世界”。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具体而言,就是针对教师需求,营造研修活动场景,让参与者身临其境,互动交流,感受体验,提升自己。
网络研修的“场景化”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场景的形式必须虚实互切。没有真实场景和活动的网络研修,是一盘散沙式的观看课程和提交作业的“散漫聚会”。所以,网络研修需要根据研修任务和目标设计主题研修活动,且坊主的及时引导和跟进管理至关重要。如果坊主主题研修活动设计不精心、准备不充分、步骤不清晰、要求不具体,或者只发布活动任务,没有后续的及时指导、跟踪管理、考核评价,完全是“放羊式”,最终网络研修活动就会流于形式,成为教师的过重负担。
场景的设置必须精心策划。优秀的网络研修活动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聚焦问题、主题引领,环节合理、步骤清晰,目标明确、成果可期,要求具体、互动充分,素材丰富、现场感强,形式灵活、便于参与,关注节点、精准引导,定期通报、考核评价。
场景的成员必须充分参与。场景成员围绕关注或客观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优秀的主题活动,参与研修,谈看法、说体会、献妙计、优策略、享成果,聚集学科人气,汇聚学科力量。一群人集中研究解决一个问题、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这才是专业的研修。
聚焦内驱力,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是必备条件
如今教师“被培训”现象依然存在,网络研修也是如此。解决策略除前文论及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培训形式外,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是让网络研修“真实发生”的必备条件。
提高网络研修认识。由于教师专业发展成效不是马上见效或被社会认可,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热度与激情,乡村教师对网络研修的认知还存在知识非己所需、难以实践应用、不能解决问题等误区。重要即价值,需要即动力。网络研修要克服功利急躁倾向,树立正确导向,强化研修赋能,增加教师网络研修的内驱力,促进网络研修真实发生。
促进研修学用结合。研修的根本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学知有用、学法能用、学以致用。学知有用就是要求机构能提供教师需要的、针对性的课程,学法能用要求研修组织方搭建学用融合、解决问题的研讨平台,学以致用要求学校出台促进知识运用和效果评价的保障机制,促进教师真心学、真实用的意识和习惯。
完善测试考评制度。网络研修的考评不能仅凭网络平台记录的参训率、学习率、时长、作业等数据,还应该对作业质量进行甄别,对研修成果进行筛选,对交流话题进行赏析,对互动反馈进行点评,对研修效果进行测试,对教师主题研修活动的参与度、贡献度等因素都进行考核,要关注人的思考和情感的传递。
建立督查通报制度。网络研修具有较强的时空异域性,教师工作任务重,会出现研修不及时的情况,培训机构、管理员、坊主需定期进行通报提醒。通报要根据研修任务和管理需要而发,对研修共性问题进行专业思考并提供改进策略,对研修阶段转换衔接和关键节点注意事项要进行提醒建议,做到客观公正、典型真实可信、经验可学可用。
创新制约激励制度。很多学校和教师参加网络研修的项目不少,但指导跟进不及时、总结提炼不专业、成果展示不到位、表彰推介不给力,导致成果被湮没、经验被封存、效果未显现,教师研修获得感和自信心不足,学校的成就感和持续力不强。这就需要定期总结、交流展示、评选表彰,甚至邀请专家支持指导,打磨出优秀成果和特色经验,彰显研修效果和魅力。
聚焦凝聚力,构建高效的服务团队是支撑保障
教师网络研修的“真实发生”,还要有合理、高效的服务团队支撑,才能示范引领教师在研修中找到自我价值。
机构要服务好。切忌准备不充分就启动网络研修,机构要精心做好方案解读、学员分坊、信息导入、坊主选定以及管理员确定、平台讲解、操作方法等准备。及时对教师研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否则教师可能因不能或不会研修而产生抱怨和抵触情绪,直至放弃研修。反之,耐心地解答和帮助,会让教师感觉被重视,甚至被感动而主动参与研修,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坊主要示范引领好。网络研修的实际产出与坊主引领能力密切相关。坊主要勤于巡查、善于沟通、优于指导,定期网络巡查,准确发现问题并提供改进策略,聚焦研修难题并示范引领,把控研修进度并科学指导。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答,对精妙话题及时捕捉,对突出典型及时挖掘,对优秀成果及时推介。
管理员要管理协调好。管理员在网络研修中起着关键作用。管理员不仅要统计和发布参训率、通报研修、组织开会、提出要求,还要亲自参与管理,做好机构、学校、坊主和学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管理员不仅要熟悉研修平台和培训业务,做一个网络研修的指导专家,还要参与方案研制、监控研修全程、组织线下活动、落实考核评价、提炼研修成果、协调各方关系,做一个全能的指挥官。
归根到底,网络研修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自主愿望、自觉能力和自律意识。只有真正唤醒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激发教师研修动力,网络研修才能真实发生,真实有效。
责任编辑/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