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界那些响亮的声音
2024-06-16孙利秋
经典的教育文章,凝结了无数教育研究者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不仅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刻反思,更是对教育经验的宝贵总结。这些文章,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脉络,映照出不同时期教育界的探索与追求。一个人的教育思考,或许只是星星之火,但一个民族的持续继承与创新,却能汇聚成燎原之势,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教育成果,共同筑牢中国教育的未来。
《教育奠基未来——新中国教育70年70篇教育文章》(周洪宇总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精选了新中国成立以来70篇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文章。这些文章,是对我国教育研究发展历程的一次深情回顾,它们或推动教育理论创新,或促进教育学科建设,或引领教育实践发展,在中国教育研究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此书,仿佛置身于一幅新中国教育研究事业的长卷之中。无数先辈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教育学的内涵,更将中国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峰。梳理和总结这70年来的教育事业和教育研究成果,对于新时代中国教育的继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奠基未来——新中国教育70年70篇教育文章》一书,如同一部浓墨重彩的史诗,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育事业的波澜壮阔。它以教育学科的发展为主线,深入挖掘教育本质问题,探索教育学科自身建设,直面教育现实困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壮丽画卷。这部著作不仅是对我国70年教育成果的精彩呈现,更是一部基础性、本质性教育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它用丰富的文献、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经验,展示了我国在不同时期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与宝贵经验。同时,它也毫不避讳地反思了我国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展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坚韧顽强。对于教育研究者们而言,这部著作无疑是一座宝库。它不仅可以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资源,更可以激发研究者们的创新思维,开拓新的研究空间。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培养能力的过程。它关乎国家的未来,关乎民族的命运。此外,这部著作的作者们都是既有卓越理论贡献又有丰富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家。他们选取的文章既具有代表性又影响力巨大,每一篇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了70年来中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成果。
《教育奠基未来——新中国教育70年70篇教育文章》一共有五编,分别从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史学和比较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五大领域,全面系统地展示了70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和成就。该书从纲目编写中就呈现出教育研究中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系统性统筹,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这一编是教育的宏观探究,剩下的编目则能够从教育二级学科切入,从更为微观的视角研究中国教育70年来的发展全貌。该书还体现了教育视角纵向历史变化与横向要素联系,纵向历史变化表现在每一编的文章构成都具有时间历程性,呈现出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研究的成果,也梳理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与成果;横向的要素联系体现在书中呈现的教育学科与历史学、伦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科学的交叉交融、深层整合,用丰富的研究方法和扎实的数据展现了对教育学发展的全景式思考。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中国的教育研究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扎根在教育教学的一线教育实践者们,他们通过教育实践发现问题,又通过理论思考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实践的水平,推动了教育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使得教育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譬如,在第二编对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中,汤敏根据扩大内需来启动经济的动机,提出了切实将高校招生量扩大一倍的建议,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对于提高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竞争力有深远的影响;朱永新、谈松华等人认识到了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前提,在做了大量的现状调研与困难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对新农村的教育建设进行了全局性的思考与规划,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孙绵涛在对教育管理学的著作体系和教材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翔实地论述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结构,为中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谢维和等学者在其基础之上,对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纵向的比较,找到了在实践层面上的三大走向,并列举了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和矛盾,比较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差异性,增强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性。这些文章不仅体现了教育研究者对教育现实问题的关注,同时也在实践层面上促进了相关教育政策的出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升级以及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新的教育挑战、教育问题及教育诉求不断涌现,我国也产生了许多源自本土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本土的教育实践。在教育研究层面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体现了我国的教育自信,深扎本土,实现教育创新。本书聚焦过去70年中国产生的本土教育问题,诸如农村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等,这些问题既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教育公共话题,也是教育实践中亟须解决的本土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与成果标志着新时代的中国教育理论发展已经进入本土化创新的新阶段,中国的教育学在国际教育研究中也必将且开始逐渐“发出自己的声音”,实现自我的教育突破与创新,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同时,该书不同于传统教育研究的宏大体系,在编选文章的过程中注重宏观的理论研究与微观的中国教育实践研究相结合,既呈现了教育学者对教育本质问题、伦理问题的探讨,也呈现了许多学者细致的关乎教育“民生”、教育历史细节的思考,实现了教育由陈述总结、理论研究到实践创新的上升,展现了中国教育名家坚定不移的教育理想和心系国家教育发展的家国情怀。
总之,《教育奠基未来——新中国教育70年70篇教育文章》一书,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它用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对于广大教育研究者而言,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宝贵的研究资料,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奋斗史诗。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或者你是关心教育的人,那么就请捧起它认真阅读,用心听听中国教育学界那些响亮的声音吧!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19年项目(2019YQJK112)、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专项科研项目(BQW2021JGW022)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王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