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线上教学研究热点与发展分析

2024-06-14胡学英郑杰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知识图谱线上教学

摘要:利用软件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中自2015年至2021年479篇以“线上教学”为主题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研究发现:关键词共现网络共有211个关键词节点、14个聚类标签,且线上教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混合培养教学、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新生态、教学创新改革与信息素养教育、在线平台课堂教学以及线上人才培养等领域;研究作者、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松散,高产研究作者、机构集群尚未形成,鲜有跨省跨区域合作。从线上教学研究主题发展趋势来看,2020年疫情加剧了线上教学研究主题的爆发。未来应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推动不同研究作者、机构跨省跨区域合作;同时应集中于线上教学平台建设、教学素养提升以及教学模式优化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线上教学;知识图谱;CiteSpace;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24)06-0082-07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的一场人类超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把在线教育推向新的应用和检视之中[1。在此背景下,线上教学研究得到国内学者更为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对国内线上教学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归纳,把握整体发展态势,能够为后续学者的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然而现有文献却鲜有对国内线上教学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面对众多文献,仅通过主观的文献分析与归纳方法难免存在疏漏,缺乏客观定量化数据作为支撑。

为了跟进线上教学热点的研究与分析,并预测国内线上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近些年CNKI数据库中关于线上教学的文献进行梳理以及计量可视化分析,为国内线上教学研究的发展和演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的核心期刊为来源,以“线上教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将检索时间跨度设置为从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23日,时间区间为一年。经过筛选并手动剔除部分报刊类等文献,最终获得所需数据文献479篇。将全部有效文献以Reforks的格式导出,并作为可视化分析的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为了可视化“线上教学”热点信息,预测其发展趋势,选择CiteSpace(V.58.R2版本)进行数据分析。CiteSpace是一款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文献计量研究工具,能够对文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可视化图表观察文献的研究变化趋势,并对发展动向作出预测。

近年来,国内借助CiteSpace工具发表的文章数量众多,分布在图书馆与情报学、科技管理、计算机软件、企业经济学等学科的近百种期刊中。将479篇有效文献导入CiteSpace中,最终绘制出众多可视化图谱,进而直观地展示“线上教学”领域的研究动态、热点以及趋势,提供更加清晰的热点关键词以及发展脉络。

二、国内线上教学热点的分析

文章研究的中心思想以及主题内容往往可以用一个或者多个关键词来高度概括。一个领域的热点是关键词出现次数和关联程度等方面的联合呈现。借助CiteSpace分析“线上教学”领域的文献数据,得到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聚类程度等信息,便于对“线上教学”领域的热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关键词共现以及高频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是由各类关键词在论文之间共同出现的频次以及线条连接所形成的网络图谱。图谱的中心圆圈表示节点,节点数目表示关键词数目。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关键词出现频次挂钩,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出现于同一篇论文中,连线的粗细程度表示其共现强度以及联系程度。关键词节点上浮现的文字大小与中心性成正相关,字体越大表示中心性越强,中心性越强则表示该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的影响程度越大。根据现有的研究,通常中心度大于0.1 便可确定研究热点的临界点[2。将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导入CiteSpace(V.58.R2版本),设置时间区间为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23日,时间切片为一年,选择Keyword作为节点类型进行运算,得到线上教学高频关键词列表(见表1)。

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分析可知,本次处理所得共有211个关键词节点,其中,线上教学、在线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在线教育、疫情防控、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关键词节点较大,表明这些词在所选取的论文文献中出现的频次较高。其中,线上教学、在线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线上线下、翻转课堂以及 “O2O”的中心性都在0.1及以上,中心性与出现频次重合度较高,说明这些词汇是该领域的热点关键词。值得一提的是“O2O”,虽然出现频次较低,但其出现年份相对早些,且中心性也为0.1。“O2O”(Online To Offline,即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3。2020年,多个关键词的集中出现以及发文量的递增,表明了在“线上教学”缓慢推进过程中,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二)关键词聚类研究以及相关热点分析

CiteSpace软件能够基于所有关键词的内在属性,按照一定的数学计算方式处理各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最终将关键词进行聚类并展示于可视化图谱中。其中,图谱中所显示的数字数目越小,所包括的关键词越多,该热点主题也更为重要。在聚类图中,存在聚类模块值(简称Q值)和聚类平均轮廓值(简称S值)两个指标,一般认为Qgt;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Sgt;0.5聚类就是合理的,Sgt;0.7意味着聚类是令人信服的。

由关键词聚类可知,Modularity Q=0.4986gt;0.3,证明该关键词聚类结构显著;Silhouette S=0.8317gt;0.7,表明该聚类不仅合理而且令人信服,两个数值指标都表明此处聚类结果较好。由聚类图(图略,如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可知,共得14个聚类标签,其中,由于#9、#11、#12离散程度较大以及所含节点数目较少,图中并未显示。结合上述聚类结果以及各聚类所含关键词,将国内线上教学归为四个部分进行解读,即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混合培养教学的研究、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新生态的研究、教学创新改革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在线平台课堂教学以及线上人才培养的研究。

1.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混合培养教学的研究。所涉及的聚类为#0“线下教学”和#6“线上线下”。涵盖的关键词主要有线上教学、在线教学、线上线下、案例研究、线下课堂、实验教学和双线教学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已经迎来变革。特别是疫情得到了有效防控之后,线上教学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内教学回归常态化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就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在经历了应对危机时的教育改革实践后,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更加关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4

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非简单地使得线上与线下教学叠加重复。它要求在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资源便捷性和方式灵活性的基础上,与线下教学的实践性有机结合。而促进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则是线上线下与教学现场的融合,为教师提升混合式教学能力,从而创设情境化、体验式的学习环境[5。混合式学习坚持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文化主义理论的整合,强调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辅相成、有机统一6。线上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不单方面强调学习者或者教师的作用以及收获。它既要求强化学习者自身的参与积极性以及能动性,也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对未来教育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新生态的研究。所涉及的聚类为#3“在线教学”和#13“高校思政课”。涵盖的关键词主要有在线教学、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家校协同、新媒体、高效、深度融合等。

信息技术为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使线上教学的发展拥有立足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了整个教育环境,也影响了教育生态。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教育生态是人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下的教育生活状态[7。新冠肺炎疫情是此次教学模式变化的助推力,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却是更深一步的动力。疫情让线上教学在全国各地开展。“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让家校协同进一步完善。也正是这次线上教学的广泛开展,使得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为大众所接受。改变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教育新生态并不能只依靠信息技术的调整。疫情防控期间因空间而产生的距离感,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面对面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无法进行线下的交流沟通,都让教育生态出现了紊乱。集体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形成的是一种教育环境和教育生态。若个体的学习、教育不能与环境和生态达成和谐与平衡,那就不是一种健康的教育[7。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入点以及关键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例如,优化教育者所处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者学科素养和网络信息技术;改善受教育者的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推行思政课的传授,实时关注双方思想变化。

高校思政课的开放以及推行也是当下教育热点的一部分。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利用网络课程进行思想的调节。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对促进思政课资源共享、推动新技术手段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8。通过鼓励并持续推行思政课,跟进国家对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教育需要实现国内线上思政课的创新,在线上教学的发展过程中依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毋庸置疑的是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教育新生态的形成,目前对线上教学具有较大的影响。适应新的变化和新的生态,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3.教学创新改革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所涉及的聚类为#4“教学改革”、#5“教学模式”和#10“信息素养”。涵盖的关键词主要有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混合教学、互联网+、O2O、信息素养、信息化和实施路径等。

在教学创新改革方面:“互联网+”时代让整个社会进行了一次结构性创新,万物互联正在慢慢实现。教育教学通过与互联网相结合,衍生出慕课、网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线上教学模式。教学创新改革也随之而发生。“互联网+”“人工智能+”催生出新的教育生产力,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知识呈现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管理以及校园学习环境[9。多元的教学创新、深度的教学改革使得当前线上教学的体系更加完整。而O2O教学模式结合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对其进行深度的融合与创新。依托O2O 教学云平台,基于动机、目标、互动、课程体系和评价等五个维度,构建O2O 教学模式[10。要想实现教育创新改革,就要打破常规的线上教学形式,利用双向联动的教学新模式,使得课程更具有个性化。这要求能够有效分配教学资源,发挥师资力量,从而完成教学创新改革。

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信息素养教育在线上教学创新发展推进中,也逐步体现其重要性。信息素养是开展线上教育的基石,线上网络虚拟教学要求教学双方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伦理和信息能力,而信息能力是核心[11。一方面,如何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如何在教学中提高信息设计的能力、如何将教学内容信息化并展示给学生便于吸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等问题,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由于线上教学的时空距离感以及受教育者的信息素养水平不一,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受教育者能够快速适应线上教学的模式,能够自主从中获得所需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受教育者不能及时处理好网络平台所出现的问题,无法独立完成网络信息的获取以及转化都容易降低线上教学的质量。教师以及学生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提升尤为重要,而这只是教学创新改革在“互联网+”方面的部分要求。

4.在线平台课堂教学以及线上人才培养的研究。所涉及的聚类为#1“线上教育”、#2“教育”、#7“人才培养”和#8“雨课堂”。涵盖的关键词主要有线上学习、在线教育、翻转课堂、教育、慕课、云课堂、课程思政、雨课堂和人才培养等。

在在线平台课堂教学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平台服务技术以及线上课程模式对线上教学的发展进行推进,是当下亟待注意并且需要支持的策略。在线教学平台的更新是多方面创新的结合。“慕课”的持续发展、“雨课堂”的广泛运用以及翻转课堂模式的创新使用等,是在线平台课堂逐渐发展的体现。以“雨课堂”为主和以“腾讯课堂”为辅的双平台联用有机化学教学模式创造了良好的师生线上互动环境[12,也为日后线上平台之间互补使用作出示范。线上教学平台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便能优化网络教学平台,从而促进线上教学的发展。采用基于雨课堂直播的翻转互动教学和微信群讨论、答疑相结合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教学大纲实施多种形式教学,采用多种教学工具13是线上教学平台和创新模式结合的一次尝试。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和模式优势进行教学,提高参与者的参与程度,是未来教学模式发展的范例。

在线上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建设线上教学平台并打造创新教学模式能够为线上教学提供发展动力,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在线教育体系,达到线上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的目的便是育人。线上教学能够广泛普及优质教育,共享高质量课程和教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实现优质教学全民普及。正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登入界面所展示的“好的大学,没有围墙”,线上教学与线下教育的关系依然是研究的热点。有效处理二者关系有助于优化教学模式和进行人才培养。发展在线教育不应该以替代线下课堂为目的,而应该满足时代和现实的迫切需求,实现推动教育变革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更高目标[14。完备管理体系、提供优质教育、充分利用资源、结合平台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等措施能够缓解由于空间距离感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线上教学使得网络优质资源得以快速共享,推动教育进一步发展。优化线上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使得线上教学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国内线上教学研究发展的演化分析

(一)线上教学发文数量增长趋势

分析国内线上教学领域相关文献发文量的时间分布(见下页图1),能有效反映出该领域特定时期的研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所选取的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23日的时间内,有关“线上教学”的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历程可分为缓慢增加(2015—2019年)和断层式上升(2020—2021年)两个阶段。关于“线上教学”热点的研究仍在升温,并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热度。

在第一阶段,该领域有关线上教学的研究数目较少,且增加的速度较慢。这说明互联网对线上教学的推进具有一定作用,但线下教学依然是主流教学模式。在第二阶段,该领域发文呈现爆发式增长: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隔离,线上教学不得不进行;二是互联网所提供平台的支持,让线上教学得以普遍开展,从而发文量和研究热度断层式上升。可以发现,自2015年至今,国内线上教学领域研究热点不断攀升。该领域学术研究受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与国内政策环境“同向而行”的特点。虽然2021年以后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弱,但教学模式以及相关教学改革的提出使有关“线上教学”的热点研究持续稳步推进,发文量将平稳增长。

(二)线上教学发文作者分析

发文作者共现分析能够挖掘某个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反映众多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对发文作者之间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可以直观地了解相关领域领军者对热点的研究情况以及合作情况。利用CiteSpace对发文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得到发文作者共现图谱,其中,节点与字体的大小反映研究作者发文数量,连线的数量与粗细则反映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及强度(图略,如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

图谱显示:从2015年至2018年,绿色线条所连接的作者发文时间为2019年,黄色线条所连接的作者发文时间为2020年,红色线条所连接的作者发文时间为2021年。部分作者由于发文频次较低并未显现。从合作关系来看,图谱中连线密集,零散的节点相对较少,表明多数研究学者处于合作研究阶段。其中,康文远、何婀妮、许浩坤、田敏、杨平、于世宾、孔亮、徐鹏、侯晓冲以及张铭等学者所形成的合作研究团队正在逐步形成,联系网络尤为突出。李政涛、钟秉林、汪长中、吴大强等学者的节点较大,发文频次较高,是影响力较大的核心作者。他们与其他学者不断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线上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团队逐渐形成,未来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线上教学发文机构以及合作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线上教学”领域的研究机构分布以及合作机构之间关系,对数据来源进行研究机构共现分析。

从发文数量来看,国内线上教学研究以高校为主体,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所发文献数目最高为21篇。其次为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发文量分别为18篇、16篇、11篇。这四所高校的发文量都在10篇以上,是研究线上教学领域的主要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居于线上教学领域发文量的首位,在该领域拥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和较高的研究参与程度。从区域角度来看,国内线上教学研究机构东部和中部地区居多,西部地区较少;高发文量的研究机构集中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这是因为北京教育资源实力较强,有着国内最早及较多的从事线上教育研究的“985”“211”高校, 有强大的科研力量作支撑。这样虽形成较大的研究集群,但局限于同一地区,缺乏跨区域合作,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该领域研究进一步发展。

“线上教学”领域的研究机构多为国内高校以及部分研究中心、研究院等。网络图中节点共有139个,节点的连线共有93条,节点布局较为分散,且节点连线较少(图略,如有需要,请与作者联系)。这表明各机构间的合作联系并不密切。华东师范大学以及江浙沪一带高校联合而成的合作网络,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主的合作网络,以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为主的合作网络,由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北京市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等机构所形成的合作网络,这四大合作网络是由当前在“线上教学”领域合作较为密切的机构所形成的,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仍待加强。这与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厦门大学等高校发文量角度相对应,这也表明其他高校之间学术的合作交流亟待提高。

(四)线上教学研究主题发展趋势

通过利用CiteSpace中的Time-Zone 视图功能对热点进行时区分析,将不同时间阶段的关键词可视化,进而整体把握近些年线上教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我国线上教学发展脉络在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23日之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15—2019年。在此阶段,由于互联网平台尚未发展完全,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和实践经验,该领域研究在学术界中所受关注较低,研究成果产出较少。研读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该阶段研究内容分散,涉及人才培养、线上教学、教学模式、在线教育、慕课、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同时,关键词节点的面积较大,颜色较深,与后出现关键词节点的连线较密集,这表明在该研究阶段,这些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并且与后续的研究热点紧密联系。此外,就研究深度而言,仅停留在对国内线上教学表象的思考,缺乏深层次的钻研与探讨。整体来看该阶段研究缓慢增加,虽然相对粗糙,但为国内线上教学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为2020—2021年,此阶段出现的关键词主要有在线课程、教学方法、疫情防控、在线教学、线上学习、线下课堂、双线教学、融合等。此阶段出现的关键词的节点数较多,且节点之间的连线比较密切复杂。可知在此阶段,线上教学研究断层式上升,成果不断增多,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线上教学”领域近些年的发展状况如下:第一阶段出现的关键词为研究时段的重点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上教育、线上线下都为近些年线上教学的热点研究话题。后续研究大多基于第一阶段的研究主题。第二阶段“线上教学”研究开始升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线上教学开启全民化时代。线上教学相关研究开始高速发展,学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也逐步扩大。有关线上教学平台和相关教学方法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从整体进行分析:在第一阶段出现的线上教学以及线上教育,是该领域研究发展的中心,并不断出现于后续研究中。这表明后续研究的根本立足点是线上教学。第二阶段的“在线课程”“在线教学”“双线教学”等都是围绕线上教学展开的。从发展速度分析:线上教学在第一阶段发展速度适中,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发展;第二阶段的热点涌起,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了线下教学,使得线上教学得以普遍进入大众视野,这也是近些年线上教学平台发展积累的结果。第二阶段热点涌现的原因是:线上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让人们在教学方法和问题前瞻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提出线上线下结合课程、翻转课堂等热点,推动线上教学更好发展,但在未来,“线上教学”主题研究的变化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现在不可轻易作出判断。

四、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基于中国知网(CNKI)2015—2021年发表的以“线上教学”为主题词的479条引文数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线上教学研究进展、热点以及趋势进行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线上教学研究历程大致分为缓慢增加(2015—2019年)和断层式上升(2020—2021年)。研究作者与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图谱密度较小,连线稀疏,二者内部均缺乏合作。第二,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混合培养教学、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新生态、教学创新改革与信息素养教育、在线平台课堂教学以及线上人才培养为该领域的四大研究热点。第三,我国线上教学研究呈现出以国内环境为导向、研究不断深入、热点主题不断转化的阶段性特征。

(二)展望

1.研究作者、研究机构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注重多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虽然目前在作者与作者、高校与高校之间形成了小范围合作的网络,但从总体来看,在“线上教学”领域仍然缺乏大规模的研究合作网络。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以及互联网普及程度等原因,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线上教学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作者以及研究机构之间亟待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国内各地区的线上教学研究的发展,使各地区线上教学的研究水平更加紧密化、均匀化。同时,线上教学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各机构各学者在交流合作中需注重彼此的交叉融合,找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共性与特性,使得线上教学领域更进一步发展。

2.我国线上教学研究仍需补充不同的研究方法。国内的线上教学的研究大多围绕定性分析,基于某一现象展开研究,根据各地的案例进行特定的论证,而在实证分析上仍有所不足,缺乏数据对某些客观现象进行支持,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补充更多的研究方法,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综合分析线上教学的发展,建立模型来评价线上教学措施的实施效果,从而实现线上教学领域的长远发展。

3.在我国线上教学发展过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将逐渐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研究者对线上教学的研究不局限于线上,同时也关注着与传统线下教学的结合。在研究发展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传统教学模式能否与线上教学有机结合并进一步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未来将演化出什么样的新型教学模式,各学科领域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匹配相适应的程度等,正在成为研究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2020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21(3):26-40.

[2]黄贵辉,许正中.国内行政改革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长白学刊,2021(5):65-74.

[3]范晓丽,葛佳丽,孔玺霖,等. 中高端服装品牌O2O营销模式创新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3):96-98.

[4]田媛,席玉婷.高校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0(8):78-86+96.

[5]冯晓英,郭婉瑢,宋佳欣.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发展模型:原则、准备与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21(5):53-62.

[6]胡杰辉.混合式外语教学的理论内涵与研究范式[J].外语界,2021(4):2-10.

[7]杨扬,张志强,吴冠军,等.“疫情下的信息技术与在线教学”笔谈[J].基础教育,2020(3):48-60.

[8]王林平,高云涌.对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现状与改进方向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6):80-83.

[9]韩筠.“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新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9(12):4-7.

[10]王亮,龚雄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O2O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16):155-160.

[11]王辉.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国际中文教育:问题与对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4):11-22.

[12]梁俊,肖锡林,刘婧靖.雨课堂与腾讯课堂联用的“有机化学”线上教学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16):33-37.

[13]邱定荣,陈燕华,杨雯荔,等.基于雨课堂直播的翻转互动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1(8):56-58.

[14]王竹立.替代课堂,还是超越课堂?——关于在线教育的争鸣与反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5):35-45.

Research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Online Teaching in China

——A Perspec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CiteSpace Knowledge Map Method

Hu Xueying1 Zheng Jie2

[1.School of Marxism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 Shenzhen 518118,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China]

Abstract:The software CiteSpace is used in this paper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hot- spots and trends of 479 articles with “Online Teaching” as the subject words collected by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from 2015 to 2021.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has a total of 211 keyword nodes and 14 clustering labels; The hotspots of online teaching research a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four areas: online teaching and offline practice of mixed training teaching,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new ecology of education,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reform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on online platforms and online talent cultivation. Cooperation among research author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is loose, and clusters of highly productive research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have not yet been formed, with little cross-provincial and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erms of online pedagogical research trends, the 2020 epidemic has intensified the explosion of online pedagogical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uture, in the online teaching research field,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grated research, cross-provincial and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mong different research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with a focus on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teaching literacy enhancement, and teaching mode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Online teaching; Knowledge map; CiteSpace; Flipped Classroom; Blend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l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模式知识图谱线上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近十五年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对策
基于慕课具有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