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探究

2024-06-14刘天平潘嘉颖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乡村学校学习动机

刘天平 潘嘉颖

[摘 要] 专递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旨在促进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回应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需求。通过深度创设真实的学习化情境,专递课堂为解决互动频率不高、实践性较弱等问题提供了可能。而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着重探讨专递课堂在偏远地区薄弱学校与城区学校同步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其基本特征包括交互性和弥补性。通过融入情境学习理论,专递课堂教学实践以现实学习情境的创设为核心,以激发师生参与互动实践为学习本质,借助知识专递的过程,建构专递课堂教学评价新机制,从而有效开展高质量的常态化专递课堂教学活动,最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关键词] 专递课堂教学;乡村学校;情境学习理论;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674 - 6120( 2024)06 - 0044 - 12

科技引领和教育革新有助于乡村教育的振兴与发展。乡村学校运用专递课堂教学成为落实国家教育发展、乡村教育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2年12月20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召开的“基础教育同步课堂”现场会中“专递课堂”被提及开始,关于专递课堂教学的研究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均有涉及,主要为专递课堂的教学现状、乡村学校运用专递课堂教学的问题解决和发展方向等。当前,在教学研究范围内,专递课堂教学还处在发展初期,许多乡村学校开始探索运用专递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然而,由于其课堂情境创设落实还不到位,如信息化设备配备不齐、教师资源不足等,导致主分课堂师生之间互动存在延迟、课堂互动性不足、分课堂学生课堂临场感不强、课堂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研究发现,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交互性和补偿性[1],与专递课堂教学之间存在较强的契合点。情境学习理论运用在专递课堂教学中,为解决当前专递课堂互动频率不高、实践性较弱等问题提供了可能。

一、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

1990年前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Jean Lave)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是指在需要学习的知识或技能的应用情境中学习。情境学习理论提出了两个核心概念,即“实践共同体”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2]。也就是说,每一位学习者在有经验参与者的指导下参与特定情境中的实践活动,从“边缘参与”过渡到“深入地合法地参与”,相互之间组成实践共同体深度完成学习任务。

(二)专递课堂的基本内涵

专递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其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3]。偏远地区的薄弱学校运用专递课堂教学,指的是薄弱学校与城区学校之间利用互联网等高新信息技术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薄弱学校分课堂借助此平台连接城区学校主课堂进行同步教学,城区学校主讲教师与薄弱学校教师紧密配合,专门为薄弱学校学生传授不同学科的优质课程,解决薄弱学校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课程的难题。与此同时,主分课堂师生之间存在实时互动,这充分体现出专递课堂教学的优势。

(三)情境学习理论中的专递课堂教学

在偏远地区的薄弱学校由于远离市区、地域复杂等原因往往教育资源匮乏,乡村学生无法接受到与城区学生同样的优质教育课程,因此在其专递课堂教学中尤其需要创设与城区中心学校同步的课堂情境。通过对情境学习理论、专递课堂基本内涵的阐释,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可以把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理解为偏远地区薄弱学校在与城区学校进行同步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主题的课堂创设真实的学习化情境。有学者把情境学习理论分为学习动机、学习本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等五个方面[4]。这五个方面也可以视为专递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因此,这五个方面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互相渗透的,需要各级参与主体共同建设,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强调“深入地合法地参与”,即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的过程,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首先,由“学习动机一学习本质一学习内容一学习过程一学习评价”组成的专递课堂教学过程揭示了建构的层次,是教育教学的实践主线;其次,由“城区学校一乡村学校”形成两端连接点,其间“主讲教师一城区学生一乡村学生一辅助教师”互相配合、互动协作以形成协作机制;再次,基于制度支持、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实施跨区域同步开课,实现真实的学习化情境再现;最后,在情境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专递课堂教学实践,形成“专递课堂实践共同体”,并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促进师生深度参与其中,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在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因其地理位置偏远、教育资源紧缺,导致其教学质量相对较差。因此,依据情境学习理论运用专递课堂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解决课堂情境创设不够真实等问题。不同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自提出之日起就非常关注“提供有意义的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学习的隐喻也从“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意义的制定”转向了“学习是社会协商”,将学习活动带入具体的社会文化情境当中加以考察[5]。而乡村学校运用专递课堂教学同样需要创设与传统课堂类似的真实的学习情境,从而呈现出交互性、补偿性两个显著特征。

(一)交互性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抽象的,而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人类实践行动,是个体与环境、个体与个体在交互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6。与传统的线下课堂相比较,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更加注重“交互性”,不同地域的学校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交互,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师生互动不受地域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的交互性是指在课堂中“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是影响课堂教与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7]。本文所指的“交互性”体现在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即体现在同步互动课堂之中。事实上,在探索专递课堂教学如何在乡村学校运用的过程中,初期的专递课堂教学出现了缺乏学习情境化的问题,如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8]、玉溪市华宁县[9]、湖北省崇阳县[10]等地区部分学校运用专递课堂教学时都存在此问题。以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第四中学为例,在部分学科课堂中,教师多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存在一定的距离感[11]。总而言之,相对于传统的线上课堂而言,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是一种更加适合乡村学校、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专递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以线上课堂为载体传授知识,而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共享“师资力量”与“课程资源”,实现即时互动的“双师”课堂。

情境学习理论下的专递课堂教学就是基于信息技术与现有的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创设真实的师生互动的学习化情境,通过互联网、流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搭建视频直播传输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建立起教学点与优质学校之间的联系。将资源共享范围扩大到学校场域外,经过学校间的通力合作,共享更多的优质学习资源[12]。例如在课堂中,5G网络保障主分课堂两端同步板书、同步指导、同步练习与交互等,增强临场感,辅助教师在课堂观察量化表上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课后就上课存在的真实问题开展教学研讨,做好学生学习的“支架”[13]。而情境学习理论指出了情境学习的重点是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知识应用场景,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下组织教学,并要求学习者参与具体、真实的任务,使其能够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和技能14]。由此可见,情境学习理论应用于专递课堂教学的指向性明确,聚焦于创设真实的师生互动的学习情境,主讲教师与辅助教师可以结合情境学习理论来深度创设专递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境。

(二)补偿性

一方面,情境学习理论指明了建构真实学习情境的过程,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学校及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乡村学校运用专递课堂教学可以即时关切教学点学生的心理发展。通过同步互动课堂的形式,教学点学生可以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主讲教师也能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到教学点学生的学习表现与心理发展情况,及时对教学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等,对解决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可见,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具有补偿性。主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所在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评价等融人教学过程中,不仅帮助教学点学生提升学习的效果,还能关注到学生的个性与共性,打开教学点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与外界互动交流,弥补心理落差。因此,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展开教学,是把专递课堂教学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方法,如基于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辅教师同时教学、多个课堂跨区域在线开课、主分课堂知识专递等。着眼于将情境学习理论应用于专递课堂教学,对提升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

现阶段,专递课堂教学处在不断更新理念、优化程序、完善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在实践中建构更深层次、更适切的教学模式。因此,借鉴应方淦和高志敏等对情境学习理论的应用解读[4],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间进一步完善专递课堂教学在乡村学校及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运用过程至少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掌握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专递课堂教学的深刻内涵,二是构建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的实践共同体。这个过程可以在确定动机前实施,也可以贯穿于建构实践共同体的整个过程。

因此,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是以“确定学习动机”为前提,将学习情境理论与专递课堂教学整体结构适切融合,以进一步完善乡村学校及偏远地区薄弱学校专递课堂教学为目标,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为主要任务,形成以“城区学校一主讲教师一城区学生一乡村学生一辅助教师一乡村学校”为主体的专递课堂实践共同体,如图2所示。

(一)学习动机:源自专递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境

情境学习理论对于专递课堂教学的运用具有促进作用,乡村教师应该积极了解情境学习的动机,在对情境学习理论有所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运用,创设好专递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境。学习动机与其所在情境紧密联系,乡村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专递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境下推动发展的,源自其真实的现实情境,为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支持服务。因此,在专递课堂教学的运用初期,应加强对专递课堂教学现实情境的创设。乡村学校和城区学校可以通过跨区域同步开课、搭建专递课堂教学平台、“双师”在线教学等方式创设专递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境;促进乡村教师适应并创新运用专递课堂教学,激发乡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实现专递课堂教学在乡村学校的进一步推进与运用提供动力支持。

确立学习动机的前提是需要创设关于专递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准备。在这样虚实结合的环境下展开的学习变得开放且易于控制[15]。图3是由硬件和软件构成专递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环境系统。下面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一课为例,展开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

主分课堂所在的学校提前准备好相对应的信息化设备,在主课堂与分课堂都装有高清摄像头与适切的同频显示器,用于实现课件等同步展示,主讲教师借助麦克风进行授课,专递课堂教学通过专有的平台连接主分课堂的教师与学生。此外,在语文课堂《山居秋暝》的学习中,主讲教师、主课堂学生、辅助教师和分课堂学生通过远程互助助手进行实时互动,让分课堂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投入课堂[16]。

新课讲授之活动一“触摸诗歌意境”

师:品读自然山水,感受诗意哲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王维,走进王维的诗歌。

主课堂与分课堂学生举手介绍王维。

师:老师在搜集王维的资料时,发现他创作诗歌的一些秘密,大家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先读王维的几首诗,相信大家也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同步展示。

师:读完这几首诗,你会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师生一同探讨问题:“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禅”。

策略分析:此处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借助主分课堂信息化设备同时展示课件,且在主分课堂中学生实时与教师进行互动。真实的学习化情境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主分课堂中教师时刻关注学生,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产生来自于专递课堂的学习动力,能够迅速投入到语文学科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这充分体现了专递课堂能实现远距离情境教学的特征。

(二)学习本质:参与专递课堂同步互动的实践

学习本质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专递课堂教学运用过程中,借助所创设的真实学习情境充分理解并有效参与课堂的同步互动,从而获取知识与技能,但低效的同步互动会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专递课堂教学作为一项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其表现特征中的交互性在专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一是知识的传递,即主讲教师与乡村学校学生课堂在线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开阔学生的视野。二是技能的培养,即在开课过程中师师、师生、生生同步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养成健康的品格和良好的性格。三是价值观念的引导,即通过同步互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语文课堂《山居秋暝》的学习中,主讲教师先借助“激趣导入”吸引学生兴趣并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接着在新课讲授中多次与学生进行互动。

新课讲授之活动二“反复诵读,有声有味有韵”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朗诵”小游戏。你觉得王维这首诗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那种寄情山水的感情和作者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的感情呢?你觉得按字音、节奏、韵味、意韵来读,你会怎么读呢?请同学们尽情展现自己的朗读才华,有谁想要上来挑战一下的?挑战完后可以“开火车”继续点一位同学接着上台朗读,看谁读得更好。(两个学校的教师分别请一位学生到屏幕前进行朗读)

学生按要求进行游戏。

师:两位同学太棒了,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策略分析:此处使用了互动游戏的方法。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互动游戏可以促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巩固。另外,对参与朗读小游戏以及积极配合、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鼓励,使其懂得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勇于挑战自我,以强化学生正向行为的出现。

新课讲授之活动三“对比古诗,感受‘静”

师:读完之后整首诗给你什么样感受?用一个字或者词来形容。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同步展示。

师:对比李白、杜甫、白居易之诗景,感受《山居秋暝》诗之“静”。

课件同步展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诗景。

师:自己静静地再读一读、找一找,诗中哪一句让你有这样的“静”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同步展示。

师:同学们刚才说到了自己感受到静的诗句,但老师发现诗句里分明有好多动态的画面。这么多动态的词,怎么就显得静了呢?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同步展示。

师:通过以上的对比学习,我们知道了“蝉噪林逾静,鸟呜山更幽”。这就叫: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策略分析:此处使用了提问引导法。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常用方法。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通过教师的设问,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乡村学校及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分课堂学生也渴望与主讲教师、主课堂学生互动交流,但若没有充足的课程准备条件,就会让他们没有互动的强烈冲动,使课堂参与度低,课堂效率不高。而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课堂同步互动通过影响课堂氛围、课堂效率等直接使专递课堂教学的运用效果得到提升,并且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学习本质上需要将专递课堂教学融人情境学习理论,让师生积极参与同步互动的过程,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这是专递课堂“专递”教学内容的主要过程。在同步互动过程中,教师只能通过实践掌握和提升专递课堂教学技能,以检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习内容:具有专递课堂鲜明的特性

学习内容即在乡村学校运用专递课堂教学时应该利用专递课堂鲜明的特性来开展教学活动,跨区域专递教学内容。专递课堂因其具有特殊的专门性、共享性、协同性、交互性,而与其他传统课堂有所区别。专门性,即专递课堂教学的运用是专门面向乡村学校等薄弱地区学校而开展的;共享性,即主分课堂学生知识共享、主辅教师教学资源共享等;协同性,即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同时同步开课,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交互性,即城区主讲教师与乡村学校学生在线同步交流互动。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具备专递课堂鲜明的特性,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对乡村学校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在《山居秋暝》一课中,是以学生熟悉的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切入点进行引导。按照专递课堂教学模式设计,通过引导主分课堂学生了解近体诗的常识,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节奏、韵律,把握重点词语,并且反复吟诵、联想品味,了解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使主分课堂学生能够品味到中国文化的精华,感受唐诗的情感美和音韵美,从中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

结合上述课文分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会写“孙”字。

(2)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词内容和诗人情感,体会诗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为写好景物的变化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积累古诗词的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

(1)重点:学生能够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2)难点:学生能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王维寄情山水、乐于归隐的情趣。

策略分析:贴切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获得知识的关键之处。当教师在教授《山居秋暝》这一课时,三维学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了专递课堂教学实践内容鲜明的特性之一——专门性,有针对性地为分课堂学生专门开设了主题鲜明的语文诗词课,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知识。

(四)学习过程:建立专递课堂实践共同体

学习过程是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主讲教师与辅助教师、主分课堂学生共同构建起专递课堂实践共同体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主体将实现从独立体到共同体的转变过程。与传统课堂的参与主体相比,乡村学校运用专递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各级教育部门、学校等需要达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共识,构建专递课堂实践共同体。在构建过程中要紧扣坚持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是实践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17]。

建立专递课堂实践共同体时,在理解学习动机、学习本质、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根据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的异同点进行实际对比分析,需要结合专递课堂教学内容制定相关运行或管理制度,在专递课堂教学运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应视为制定解决对策的导向。专递课堂实践共同体的建立会促进共同体内部的协调发展,通过不断实践促使专递课堂教学创新。当专递课堂实践共同体与乡村教育融合时,会有效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

在《山居秋暝》教学中,在学校制度和信息化设备的支持下,主讲教师与辅助教师协同工作任务细分表明确了各自的教学任务,且每一环节都环环相扣,主辅教师配合默契,主分课堂学生在专递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课后形成评价体系,即流畅地实现了“专递课堂实践共同体”的学习任务。

在课前准备的环节中,主讲教师需要准备好上课需要用的课件并确认课件可放映,辅助教师需要检查好学生本节课要用到的教材并视情况强调上课秩序。

在导入环节中,主讲教师先出示一副对联“亦诗亦佛,佛性为诗,诗人佛境;半隐半仕,仕不碍隐,隐在仕林。”请主分课堂的学生猜猜这副对联写的是哪位诗人,学生对其表示好奇并积极回答,主讲教师顺势引入课题,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辅助教师负责纪律的维持。

在新课讲授环节的活动一中,主讲教师进行提问并请几位学生回答,辅助教师配合主讲教师的点名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在新课讲授环节的活动二中,主讲教师介绍规则并组织开展游戏,辅助教师选择一位学生进行游戏;在新课讲授环节的活动三中,主讲教师进行提问并请几位学生回答,辅助教师配合主讲教师的点名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在新课讲授环节的活动四中,主讲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给所出示的每幅绘画作品拟名字,辅助教师负责维持班级纪律。

在任务发布环节中,学生按照要求画出自己所体会到作者笔下“静”的绘画作品,主讲教师先说明作业要求与注意点,并且提醒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表达进行想象创作,辅助教师在维持纪律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创作情况。

在展示评价环节中,主讲教师可提醒辅助教师收集学生成果,辅助教师需要将已经完成的学生作品拍照上传。然后,主讲教师根据课堂剩余时间选择几位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辅助教师配合主讲教师点名并维持课堂纪律。最后,主讲教师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

本节课结束后,主讲教师应及时进行学情回收:了解学生的作品完成情况,并收集作品,询问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辅助教师对主讲教师遗漏的作品评价进行补充,另外也需要及时做好学情反馈:向主讲教师反馈学生学情,并告知教学环节中需要注意或调整的地方。

(五)学习评价:建构专递课堂评价新机制

专递课堂教学在乡村学校试点的基础上,就专递课堂效果不佳、课堂效率不高、课堂效益不好、教师教学积极性不强等问题而需重新建构新的评价机制。建构专递课堂评价新机制,可以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以及专递课堂的特性,新的评价机制可以切实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从而缩小城乡差距,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为确保专递课堂教学持续运用,需要深化专递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改革。如《山居秋暝》展示评价环节:

1.展示

辅助教师将已经完成的学生作品拍照上传。

2.评价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可从内容、色彩、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悟和设计等方面进行说明,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诗词的深层次理解。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策略分析:展示性评价: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将自己的成果充分展示出来,有助于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过程中不要求学生使用多么专业的语言,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即可,同时教师适当给予点评。

在专递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形成系统性的专递课堂教学评价新机制,可依据评价对象如主讲教师、辅助教师、主课堂学生、分课堂学生、管理人员等制定相应且详尽的评价标准并形成规范的评价体系。如对分课堂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可从其对专递课堂教学的适应性、临场感、学业情绪、课堂表现、学习力、学习绩效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且运用智能化信息设备及软件等进行智能检测评价,并上传系统统一分析,然后反馈给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分析,且让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也意识到自身教学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不断改进优化教学方式并有针对性地展开积极的措施以帮助学生成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运用情境学习理论可以为解决专递课堂的“去情境化”问题提供很好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环境、层层递进促进学生的互动与合作以及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在乡村学校运用专递课堂教学是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需要,是推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更是助力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一课为例,根据情境学习理论的定义借助信息化设备等条件依照不同主题的课堂创设真实的学习化情境;依据专递课堂教学专门性的特征,围绕学习本质确立每课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专递课堂教学的“专f-]性传递”的鲜明特色;将学习内容实现双重共享;在评价环节紧扣课堂,依据评价对象实施详尽的且相互联系的评价及反馈。当然,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专递课堂教学的完善远不止于此,还需要更进一步地掌握情境学习理论与在乡村学校及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学的深刻联系,探究情境学习理论如何在乡村学校的专递课堂教学中克服实际困难。尽管现阶段乡村学校运用专递课堂教学面临许多困境,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策略来突破困境。如各级教育部门可以完善切合专递课堂教学方案,为专递课堂信息化运用提供合理化指引,加快主体协作一体化;创设学习情境化专递课堂,加强师师、师生、生生互动,关注学生心理,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管理,整合各地优质教学资源,推出科学合理的方案,确保课堂正常开展;全面完善保障机制,通过增加经费、创设平台、出台政策等切实保障专递课堂教学有序化运用;优化专递课堂评价机制,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化改革和创新,使评价机制清晰明了;在各个方面为专递课堂教学提供政策、设施、理论等支持。

参考文献:

[1]蓝华英,宋东伟,房静,等.情境学习理论视域 下的专业社团建设:以化学实验室技术社团为 例[J].天津化工,2022(2):151- 153.

[2]李萌,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与教学应用研究 [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4):31- 3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三 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 EB/OL].(2020 - 03 - 05)[ 2023 - 09 - 04]. http://www. moe. gov. cn/ srcsite/A16/s3342/202003/t20200316—431659. ht- ml.

[4]应方淦,高志敏,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中的成人 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7(3):10 - 13.

[5]邱德峰,王思宇,于泽元,学生素养发展为什么 要以实践为本位:情境学习理论视角的考察 [Jl.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3(2):66 - 72.

[6]叶海智,丁楠.关于情境学习理论与PBL的关 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 (11):118 - 119.

[7]王萱,高婷婷,田俊,等,强交互专递课堂设计 与师生接受度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1 (12):95 - 102,138.

[8]覃彤.高中专递课堂辅班学生在线临场感研 究:以云南省宜良县Y中学为例[D].昆明:云 南师范大学,2022.

[9]王笑农,少数民族地区专递课堂辅班师生适应 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玉溪市H学区的调 查[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

[10]田曼曼,同步互动专递课堂应用实践研究:以崇阳县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11]王惠玲,王晓玲,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专递 课堂”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徽县第四 中学辐射点为例[J].新课程,2022( 27):34 - 36.

[12]吴金航,何玉兰,智慧课堂视域下学生学习: 特征、问题与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 (1):37 - 46.

[13]汪滢,陈文峰,汪基德,等,“三个课堂”常态化 按需应用的县域推进机制:以河南省叶县教 育信息化PPP模式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 2022(9):73 - 79,97.

[14]吉峰,李新春,罗驱波,多元学习理论融合视角下的业界专家协同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9):54 - 57.

[15]谯小兵,智慧课堂引领课堂变革:机理、表现与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8):57 -65.

[16]王硕.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22。

[17]梁林梅,沈芸,耿倩倩.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 共同体:本土实施与机制创新:以教育部2018 年度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 共同体”项目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2 (2):114 - 121.

(责任编辑:彭文彬)

Exploration of Specialized Delivery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Situational Learning Theory-Taking the Lesson "Autumn Dusk in Mountain Dwelling" in the Fifth Grade of the Unified Chinese Textbook as an Example

LIU Tianping PAN Jiaying

(LingT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 China)

Abstract: A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 the specialized delivery classroom aim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and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respond to the contemporary deman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high-quality curriculum system. By deeply creating authentic learning contexts, the specialized delivery classroom providesthe possi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such as low interaction frequency and weak practicality. The specialized delivery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situational leaming theory focuses on exploring its application in synchronous teaching activitiesbetween weak schools in remote areas and schools in urban areas .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interactivity and com-pensatory features. By integrating situational learning theory,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specialized delivery classrooms iscentered around creating real-life leaming situations, with the essence of stimulating teacher-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inter-active practic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delivery, a new mechanism for evaluating specialized delivery classroomteaching is constructed, effectively carrying out high-quality and normalized "specialized delivery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ultimately achieving the sharing of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Key words : specialized delivery classroom; rural schools; situational leaming theory; leaming motivation

猜你喜欢

乡村学校学习动机
大学生韩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乡土文化退隐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应对
美术教师做好下乡支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
新时代乡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乡村学校开展义工服务活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