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化退隐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应对

2017-04-07安宝珍张洁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乡村学校乡土文化德育

安宝珍 张洁

摘要 乡土文化作为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原生态文化,其中所蕴含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娱乐活动等对乡村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之下乡土文化发生一系列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主要表现在: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无根,处境尴尬;优秀德育资源流失,导致价值失范;乡村学校德育生态网络遭到破坏,德育功能削弱等。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出路:重建乡土文化,给学校道德教育以精神支柱;开发乡土德育课程,促进儿童健康人格发展;多途径培养教师乡土情怀,用人格魅力感化儿童等。

关键词 乡土文化 退隐 乡村学校 德育

乡土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孕育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焕发生命力的重要源泉。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人类文化趋于融合的同时也在摧毁原有的文化形态的边界,导致“乡土文化离农村德育渐行渐远”,因此,重视乡土文化退隐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探寻乡村学校德育摆脱困境的出路,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土文化的内涵

“乡土”本义指家乡,故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贞观中,天下丰饶,士子皆乐乡土,不窥仕进。”这一概念可以推演为地方和区域之意,现代社会则成为与城市意义相对应的概念。文化,则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群体在其历史的发展中自觉与不自觉地所选取的有利于该民族或该群体生存、繁盛的物质与精神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不同形式。“乡土文化”是基于乡村的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契合,这种精神上的结合是扎根于乡土这个特定的区域环境,是乡土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同孕育出来的产物,“是一种纯原生态的文化,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风俗习惯,二是精神信仰,三是娱乐活动”。乡土文化因其内含和体现的精神伦理是区别于任何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和進取心的真正动因。

乡土文化是乡土人在其特定地域内受地理地貌、气温气候等影响,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积淀的生存方式,指导和规范着其社会实践,表现在其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意识、信念信仰、道德情操等方面,是乡土人共有的精神家园。乡土社会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以自己人认同为纽带构成的熟人社会,追根溯源是对祖先文化的崇拜,是对乡土深深的眷恋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的弥散性特征,从内在决定了乡土文化核心的文化价值观——乡土情怀和同根意识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乡土文化在乡村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民族的魂魄,是华夏民族精神寄托之所,能给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学校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对乡村学校德育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俗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校德育的生活化

道德源于生活。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小群体文化,有着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习惯主要表现在该地域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中:如元宵节舞狮子就是一种富有民风的习俗,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并且能够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精神;再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各地具有差异性的文化习俗都是对文化传统的传承,清明节、重阳节等教育孩子尊老敬老、缅怀祖先。这些节日习俗不仅传递了意识层面的道德规范、纪律规范等,还传递了潜意识层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生活在乡村的少年儿童在其风俗习惯的熏陶下,有着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能够将外在道德规范内化于个体内部,将德育的限制性功能转化为发展性功能,并在无形当中践行着一些优秀的道德准则,这是与我们所倡导的生活德育极为相符的。

2.精神信仰给予学校德育一定精神支撑

乡土文化内部存在的精神信仰和伦理原则是乡土人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已形成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系统。其精神信仰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对乡土古老传统的信仰。人们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就成为乡土社会机体的支撑。这种对祖辈文化的精神信仰无疑成为一种无形的手,调节着人们的行为,维持着稳定的社会秩序。其二,是“由存在人情往来的人群所构成的认同圈子”。在自己人的圈子内,按照圈内原则办事,有着共同的精神信仰。农民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成为农民精神世界的某种信仰,可以不问理由地把族人当成自己人,这是祖先崇拜与同根意识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映射。在这种对乡土古老传统和自己人的信仰下构成的网络结构中,有着共同的信仰,这种信仰是深深扎根于与其密切相关的生存环境之中的。此外,其伦理原则也成为乡土人行为处事所必须恪守的原则,体现在长幼有序、对长辈的尊称等,最为典型的就是乡土社会特有的长老制,充分体现出晚辈对长者的尊敬和爱戴。精神信仰不仅体现了乡土人的基本价值观、基本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人的精神发展需要即人们对品格提升、完善精神的渴望,给予了学校德育一定的精神支撑。

3.劳作和民间休闲娱乐活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1)田间共同劳作体现自身精神价值,促进自我发展

在乡土社会之中,儿童常常与成人共同劳作于田间家舍,不仅有助于获得丰富的劳作技能和快乐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为儿童营造一种自主成长的氛围,体现出儿童自身的精神价值状态。儿童的任何一项劳动,不仅是物质价值的创造,而且也是自身精神价值的体现。劳作能够帮助儿童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在劳动过程中获得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社会规则意识,促进自我的良好发展。

(2)民间游戏给予积极情感体验,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

民间游戏植根于儿童生活,能够帮助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道德中感受幸福。乡间的儿童少年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跳格子、滚铁环、捉迷藏、打沙包、打弹弓、剪纸等民间游戏,还有摸鱼、爬树、将柳枝拧下来编帽子、吹哨子等一系列活动,滋润着孩子们的闲暇时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制作玩具,比如缝包、造弹弓、做剪纸等,儿童共同协定游戏规则,自己体验劳作的价值,享受共同游戏的快乐,无师自通地把社会现象转化为游戏内容,学会了与人友好相处的法则,其创造力和社会性在快乐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3)民间故事引起情感共鸣,促进品格发展

乡村课外书少,听老一辈讲述民间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作为一种口耳相传的文化,民间故事讲述过程声情并茂,更具有感染力,更是两代人之间的一种情感共享和交流。此外,还有很多民间故事含有英雄人物事迹、诚信故事等,这些优秀的民间故事能激发儿童的爱国情怀,促进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培养审美情趣等,塑造其良好品格。

总之,有效开发我们身边的乡土文化资源,可以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高乡村少年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德育源于生活,个体的德性也在生活中形成。乡土文化最大的优点就是让德育回归于生活,通过个体的亲身参与和体验,激发内心的道德情感并逐步转化为道德行为,让儿童自主自觉地选择过有道德的生活。

三、乡土文化退隐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

在当前现代化背景之下,乡土文化的退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被各种西方节日所替代。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即便处于乡土文化的小圈子,人们对于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堪比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孩子只知圣诞老人、情人节,而不知曹娥、二十四节气。其二,功利主义、价值相对主义瓦解着传统的精神信仰。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为谋取利益和自身发展,将仁慈孝道、诚信等优良品质弃之不顾。乡土人的精神信仰逐渐解体,乡土意识逐渐淡化,充满乡土气息的熟人社会正在被功利主义解构。其三,传统的民间游戏、民间故事被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现代化娱乐方式逼退。网络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微博、微信取代了民间游戏和民间故事,民间艺术如剪纸、戏曲等被流行音乐取代。乡土传统渐行渐远,各种民间艺术瑰宝日趋流失。

综上所述,乡土文化正在发生退隐,并逐渐失去了其立足之根。这种变化给乡村学校德育带来一系列的問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学校道德教育无根,处境尴尬

(1)根植于乡土的精神信仰被悬置,出现身份焦虑

乡土文化是深深扎根于乡土人生活之中并与之血脉相连的文化根基,是乡土人的“生命精神支柱”,包含着乡土人对泥土深深的眷恋之情。乡土文化中所蕴含的乡情、乡恋、乡愁,正是乡土中国的精神所在。但是,这种乡土的精神寄托正在逐步瓦解。随着城市化的脚步,农民及其子女们无不受到影响,远离土地,背井离乡,表面上被城市化,骨子里却没有办法,在“亦城亦乡”中漂泊不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被割裂,失去平衡。根植于乡土的精神信仰被悬置,与其现实生活渐行渐远,致使他们的所谓城市生活不伦不类。此外,农村的少年儿童接受现代化如电子网络等的精神根基是肤浅的,缺乏乡土文化对其真实的日常生活的全面浸润,这种精神根基犹如浮萍,这就导致少年儿童精神上发育不良且水平低劣,出现严重的身份焦虑现象。

乡土文化是乡土人精神信仰的母体,但是却被城市化发展逼退。作为有责任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学校,在此状况下,教育的力量被大打折扣。

(2)乡土文化主体地位被动摇,造成文化认同危机

伴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多元化及现代化,各种外来思想冲击着人们的乡土情怀,动摇了乡土文化的主体地位。此外,社会的进步和政策的倾斜,使得城市文化日益成为主流文化,乡土文化趋于弱势地位,出现甚至加剧了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则造就了城市文化的绝对吸引力。但是,在农村,城市文化终究是作为一副生面孔出现,乡土人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真正的文化认同。因而,当下的格局是,乡土人一方面认为乡土文化与时代格格不入而拒绝接受,另一方面却在追逐他们认为相对时尚的城市文化时遭遇尴尬,这就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危机,失去了归属感和自豪感的乡土人自然就产生了自卑、低落和消极无助的心理。

2.优秀德育资源流失,导致价值失范

乡土文化的退隐直接导致了优秀德育资源的流失。由于乡土文化中包含有大量的优秀品质,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但是由于对现代文明的盲从,乡土文明常常被视为落后、陈旧、保守的东西被人们所鄙视甚至抛弃,优秀的德育资源淡出人们的生活,世俗取代理想、奢华取代朴实、利益取代道德,最终导致青少年道德水平滑坡,生活没有理想,生命没有价值。这种现象使得学校德育失去丰富的优质社会资源背景,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教育实效。

3.乡村学校德育生态网络遭到破坏,德育功能削弱

德育网络是实施德育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组织体系,是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组合,以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教育作用。德育生态网络是秉持“天人合一”的精神主旨,将天文、地理、人情置于德育网络之中所构建的一个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网络系统,具有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特点,并内含有一整套的德育价值观。

(1)主导核心价值缺位,统一的德育观被瓦解

道德及其教育总是与一个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乡土社会是建立在乡土自然环境与村民生存方式基础上的充满浓厚人情味的社群。乡土文化的退变直接导致了儿童无法扎根于乡土去感悟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温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致使天人合一价值观瓦解,统一的德育观因核心价值观的缺位而难以形成,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原有的和谐共生状态被打破。

(2)学校、家庭、社会整合性减弱,德育功能降低

德育生态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乡土文化退变之后,由乡土文化凝结而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有序状态被打破,各部分之间彼此孤立,变得松散甚至解体,彼其整合性、包容性随之减弱,处于无序运行状态。与学校德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各系统在文化上的约束力就会下降,德育功能随之被弱化。

综上,乡土文化退隐带来的是学校德育与少年儿童生活的脱离,学校德育缺乏应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道德成为了空洞的说教,致使学校德育无法真正、全面地实现其功能和作用。

四、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措施

面对乡村德育资源流失和核心价值观受冲击的现状,乡土文化趋于退隐已成不可避免的事实,然而乡土文化对乡村学校德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又当如何作为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

1.重建乡土文化,给乡村学校德育以精神支柱

重建乡土文化,需要基于乡土文化的内在更新发展,努力保持其原有的活力,并不是用其他文化将其代替。重建乡土文化的根本途径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增强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政府部门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加大对乡土文化的支持力度,给予政策倾斜,予以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同等程度的重视;第二,加强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保护乡土原生态文化。尤其是邀请专家加入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之中,在不失其基本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创新,使其焕发青春,更美丽。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提高乡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调动社会各界加入到乡土文化重建和保护的队伍之中,找回蕴藏在乡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给乡村学校德育以精神支柱。

2.开发乡土德育课程.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以乡土文化为依托,开发乡土德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积极的乡土文化认知、健康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是文化化的德育,文化是包含德育的文化,文化与德育本性一致,功能上相互承载,它们不可避免地是一种辩证的互动或交互中介关系。”学校德育就是运用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学习,能够激发道德情感,找回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开发乡土德育课程时,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如家乡的历史文化、英雄人物事迹等,激发学生对于乡土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其归属感。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乡土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学生通过参与乡土实践活动,了解其家乡淳朴的民风、浓厚的乡土人情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发学生灵魂深处的思考,激发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教师的乡土情怀。用人格魅力感化儿童

陶行知先生曾说:“乡村教育改造之根本,在于乡村教师。”“好的乡村教师,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旧因此,要改变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必须建设一支极具鄉土情怀的教师队伍。教师对于乡土文化的情感能够直接影响乡村少年儿童对于乡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一位优秀的乡村教师,能够克服乡村文化和都市文化的阻隔,去挖掘乡村社会中有益的教育资源,懂得如何与乡村社会融合为一,真正实现乡村的教育而不是在乡村的教育。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富有乡土情怀的师资,有利于发展乡村教育、弘扬和传承乡土文化,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能充分利用乡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健康的道德环境需要与个体血脉相连的文化氛围去营造,才能引发心灵深处的情感,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乡土文化植根于少年儿童生活,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对少年儿童道德成长和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强化乡土文化的优势,以增强学校德育功能的实效性,造就一代代健康和谐的道德人。但值得注意的是,乡土文化并非都是积极有益的,需要进行扬弃,以更好地发挥文化的德育功能。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乡村学校乡土文化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新时代乡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乡村学校开展义工服务活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重要途径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