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模式与国际传播研究

2024-06-13陈硕孙亚云

传媒 2024年10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硕 孙亚云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其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不能受限于传统翻译学的视角,而要基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重新考量。本文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为理论框架,从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客体和传播效果这五个维度出发,以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为案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模式和国际传播策略提供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译介模式 国际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瑰丽卷轴。非遗蕴藏着各民族、各群体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核心要素,是人类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的结晶。自2000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实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申报工作,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非遗申报、认定、保护和传承的热潮,使非遗成为国际传播领域的一大热点。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非遗文化博大精深,非遗项目数量全球领先,非遗译介和国际传播与我国国家形象塑造密切相关,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全国范围内在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和传播等方面加大投入,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相对于非遗大国的地位,我国非遗国际传播的效果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

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截至2022年6月,该市拥有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徐州剪纸,以及10项国家级、68项省级和159项市级非遗项目,可谓非遗大市。非遗传播不仅有助于非遗项目的开发、传承、保护与研究,还能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文化品牌,赋能文旅经济发展。然而目前,徐州的非遗传播主要局限于国内范围,国际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徐州非遗的译介和国际传播的研究与实践亟待加强。

一、译介模式与国际传播

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沉默的语言》中指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语言、文化、译介与传播之间天然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译介通过语码转换为文化传播筑路搭桥,是国际传播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之一。而国际传播作为译介的归宿,其根本宗旨之一是传播优秀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译介是中国非遗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行为,对非遗的译介实践和研究应当以传播学为基础,秉持以目标受众为中心、以传播效果为首要考量的原则。

现代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提出传播5W模式,较为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核心理念与过程。5W模式的要素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客体和传播效果。该模式揭示了传播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科学控制传播要素能够提升传播效果。非遗国际传播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过程,涉及文化的编码与解码。非遗蕴藏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基因,因此在编码过程中,仅仅考虑翻译技巧和策略等语言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解决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在选择传播主体、传播对象和传播渠道等方面要合理取舍,才能有效实现非遗译介和国际传播的目标。

二、徐州非遗的国际传播现状

基于5W传播模式的要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徐州非遗国际传播行动滞后、效果不佳的症结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传播主体的重视程度不够,传播力度不强,缺乏工作统筹。尽管一些研究机构和高校学者致力于徐州非遗的数字化整理、英译和外宣工作,但缺乏整合统筹,导致一些项目迟迟没有译本,而另一些项目虽有众多译本,却缺乏统一、规范的外文表述。总之,组织者的缺位导致非遗国际传播在规模化、规范化、统一化方面有较大的短板,这也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国际传播的内容丰富度有所欠缺。仅有少数几个非遗项目如剪纸、香包等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媒体曝光。可以说国际传播的内容种类单一、数量有限,信息碎片化,缺乏系统性。例如,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场馆以及一些非遗宣传网站几乎都没有提供中文之外的其他语言的展品讲解。有些网站虽然提供了展品名称的英语翻译,但过于简单随意,无法传达展品的特色内涵。有些网站甚至已经停更三年之久。

第三,国际传播渠道十分单一,缺乏创新性、复合性、立体性。目前的传播渠道主要局限于国内官方媒体和传统纸媒,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形式仍然以文本翻译为主,受众范围有限。同时,非遗的译介活动相对独立,与文旅宣传工作对接不足,导致传播效果欠佳。

第四,对传播客体的语言特点、风俗习惯等研究不足,忽视源语和目的语受众之间的文化差异。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其汉文化的典型性和完整性无可比拟,徐州非遗也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如何解决独有文化带来的语言空缺和文化冲突是国际传播的一大难点,再加上英汉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常常造成语境断裂,导致无效传播,甚至让外国受众对徐州非遗文化产生误解。

三、徐州非遗译介和国际传播的改善措施

根据5W传播要素理论,结合目前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为大力推动徐州非遗国际传播守正创新,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筑科学的战略传播体系,建议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1.传播主体通力合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非遗国际传播关乎国家形象的塑造,不能等闲视之。既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又要避免被别有用心者歪曲利用。尤其在自媒体时代,内宣外宣界限模糊,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非遗的传播者,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胜任非遗的国际传播工作。因此,必须严格把控传播主体的资格审核。此外,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非遗国际传播的实践和研究不能纸上谈兵,而要借助语料库、大数据等研究工具,结合翻译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非遗国际传播搭建桥梁,让非遗真正“走出去”,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大放光彩。同时,徐州非遗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其译介与国际传播是浩大的系统工程,仅凭个人难以保证质量。徐州非遗译介和国际传播绝对不能依靠散兵游勇,更不能各立山头,必须为建设国际传播队伍,促进传播主体通力合作。

第一,政府应巩固文化主体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履行组织和管理职责。各级政府应该组织好非遗项目的分类、编辑、整理工作,借鉴成功经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专家学者深度参与的翻译、研究、传播团队,出版发行规范明晰的高质量多语种非遗名录,为非遗的外文表述提供统一标准。同时,举办类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样的大型活动,吸引海外受众关注,搭建良好平台,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第二,构建非遗译介和对外传播人员队伍。既要有来自文化界、翻译界的专家学者,又要有自媒体从业者、海外留学生、海外工作人员,以及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友人,使各传播主体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发挥各自作用,通力配合。政府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资质管理,建立沟通渠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丰富、优化非遗传播内容。非遗国际传播研究应该细化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调研、历史考证的方式挖掘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使传播内容丰富化、趣味化、时代化、全球化。

首先,提高非遗项目的丰富性,努力涵盖我国非遗的六大领域十大门类,树立宏观、立体的国际形象。例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徐州市举办了各县(市)区部分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戏剧、曲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演,其中包括徐州市非遗项目的图文展示,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作品陈列和现场操作展示,还有徐州唢呐展示等特色活动。此次展演内容十分丰富,为多方位、立体化展示徐州非遗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其次,应该关注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流传区域、人文价值等信息,发掘其精神内涵,凸显文化底蕴,要把中国故事、徐州故事充分挖掘、具体讲述。例如,2022年,徐州市围绕国家级非遗项目徐州伏羊食俗,举办了“水润江苏——彭祖伏羊节”活动。在国际传播时,不能仅着眼于消费促进和社会推广,更应深入挖掘、推广华夏烹饪鼻祖彭祖、伏天吃伏羊等徐州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习俗,做到吃得雅致,吃得文明,吃得有文化。

最后,秉承“中国立场、世界眼光”的理念,基于时代性与世界性相融合的原则,选取兼具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审美理念的非遗项目,使传播内容贴近人类共同的生活本质,体现全人类价值,实现民心相通。同时要改变传统的“政治话语”,采用“民间话语”,兼顾语言的趣味性、简洁性与感染力,以打动海外受众,引起共鸣。

3.整合多重渠道,增加受众群体。从多模态传播的角度来看,非遗译介应突破语言文字翻译的限制,整合多样化的渠道与手段,将传统的单模态文字转换扩展为融合文字、图片、声音、颜色、字体等多种符号的多模态翻译,以促进国际传播,让更多的国外受众了解非遗项目的具体内容,提升传播效果。

第一,通过深化文化交往实现非遗国际传播。例如,可以与驻外使馆、孔子学院、徐州当地大型企业海外事业部等机构合作,在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有关徐州非遗的专题讲座、博览会、文化周等交流活动,帮助国外受众深入了解徐州非遗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内涵;加强面向在华国际留学生及外籍工作人员的传播,如开展“非遗进课堂进企业”、国际文化节等活动,主动创造机会使国际人士了解徐州非遗文化,使其成为徐州非遗国际传播的中介。要增设一些项目,推动文化间有效互动,鼓励国际人士从传播客体转变为传播主体,提高徐州非遗在国际交往中的认同度。

第二,利用新技术提升徐州非遗的跨文化传播与外译。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单单依靠文本典籍、新闻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渠道已经无法满足提升非遗国际传播效能的要求。要积极拓宽思路,寻求新的传播增长点。比如,技术赋能非遗国际传播,通过互联网、APP软件、VR、AR等提升传播的可视化、数字化、互动性,扩大非遗的国际影响力。此外,开拓面向海外儿童受众的传播渠道,出版非遗外文儿童读物,制作外文儿童歌曲,研制儿童友好的非遗互动平台等。

目前,徐州市在拓宽国内非遗传播渠道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例如,2022年,举办了“非你不可”首届沛县非遗购物节,结合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增加网上直播、网红带货、云上非遗展销等传播手段,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具有徐州特色的非遗文化盛宴。非遗国际传播工作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国内传播经验,拓宽国际传播渠道,结合印刷品、自媒体、电视电影、文创IP、文旅宣传营销等多种传播方式,形成立体多元、增效多赢的对外传播体系。

4.重视文化差异,重视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的合作。为了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传播主体需要充分了解受众的文化背景、认知习惯、兴趣爱好等,从而尽可能地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更需要充分考虑传播客体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风俗等因素,才能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文化误解,并引起国际受众的共鸣。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中外合作来促进非遗国际传播。目前,文化部已经提出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的顶层设计,实施“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译介人才发展计划。徐州市可以邀请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进行实地考察和文化交流,与国内翻译者合作从事非遗文本的外译,可以先由国内翻译者完成初稿,再由国外专家进行润色,最后由国内学者进行总体把关。中外传播者的通力合作,可以最大程度保障译文的质量和传播效果。除了文本译介之外,在其他传播渠道中,这种中外合作也十分必要。例如,可以积极寻求与国外官方媒体和个人媒体展开合作,共同撰写有关徐州非遗的文章,制作介绍徐州非遗的视频节目。

四、结语

当前,非遗的国际传播方兴未艾。中国是非遗大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多维度、多层次、多频次、多样化地将中国非遗文化推介出去,让更多的海外受众产生了解、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非遗文化“走出去”。只有以政府主导为前提,丰富、优化非遗传播内容,整合多重渠道手段,才能建立起非遗传播的长效发展机制;只有以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的通力合作为基础,才能优化非遗国际传播的效果;只有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进行交融和碰撞,才能为我国的非遗传承与创新不断注入活力。

作者陈硕系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孙亚云系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

本文系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非遗传承背景下新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120019)、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文明互鉴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3SWC-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HALL E T.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 Anchor Books,1973.

[3]李金兰.“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与对外传播[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01).

[4]田亚亚,付丹亚.基于5W传播模式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21(06).

[5]许敏,王军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概念的英译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02) .

【编辑:陈文沁】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刍议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
唐山皮影在新媒体网络中的传播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