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高效的作文指导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024-06-12金春燕
[摘要]作文教学要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一是作文教学要做到细化体系,要厘清作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作文类别、技巧、生活素材、语言等方面。不能多方面纠缠在一起,缠成一个疙瘩。二是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有视频、有图片、有动画,这样就可以做到教师可言说,学生可看见。三是要求学生写作文在精而不在多。四是要有模式,可建模、可分解。
[关键词]精品文;时间保障;物质保障;训练模式
[作者简介]金春燕(1989),女,江苏省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实验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志码]A
中国传统写作理论强调学习写作依靠学习者的自我参悟。鲁迅先生曾说:“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1]鲁迅先生的这一“暗胡同”比喻,非常形象。
当前,还有很多语文老师受“暗胡同”理论的影响,只强调要多读多写,一任学生自己去参悟。但是,也有一些老师苦苦思索,大胆实践,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把作文教学搞得有声有色,他们透视学生写作的“黑箱”,让鲁迅先生所说的“暗胡同”大白于天下,教师不仅能说得清学生学写作文的过程,还能让学生自己看得见、感受得到,从而给予学生精准高效的作文指导。
一、必要条件:细化作文训练体系
要遵循作文教学规律,把学作文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要厘清作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作文类别、技巧、生活素材、语言等。如果多个环节,多个技巧,再加上生活素材、语言等很多方面纠缠在一起,缠成一个个疙瘩,说不清道不明,学生听不懂,这样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过程不起作用。因此,只有细化,才能讲清楚。
应试作文中有一类成长类作文。教学这一类作文,首先把成长作文细分为点上成长和线上成长两类。点上成长可分为:精神品质心理品质的成长、文化成绩上的成长、体育艺术类成长三类。教材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就是精神心理品质成长的范文。
在教学中首先通过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提炼出点上成长类作文的一般写作思路:困难来临(设计困难、困难最大化)——激励事件——挑战困难——获得成功——获得成长。然后再通过一篇同类的优秀学生作文印证这个思路。所有学生都掌握了这个思路后,就可以进行写作过程指导。先指导学生设计困难;再寻找激励事件,如可以用父母、同伴或陌生人,或老师讲的名言、故事激励了我,也可以是小草小花或其他小动物的表现激励了我;再设计挑战;最后设计自己获得的感悟(成长)。
写人作文可分为兴趣爱好类、精神品质类、情感类。只有这样细分,才能实现写作过程可视化。如指导学生写情感类写人作文。先是帮助学生确定写谁(亲人、老师、同伴、公众人物、陌生人),表达什么情感(喜爱、敬重、爱戴、敬佩、崇拜、思念、感恩、依恋、迷恋、热爱、向往);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感。
情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因外在形貌而生。人物外貌美丽英俊,事物形态唯美动人,就会唤起美好的情感;反之,就会产生讨厌、憎恨之情。第二,因内在品质而生。个人拥有勤劳、善良、宽容等优秀品质,往往能唤起人的喜爱、敬重之情;反之,则会生成轻视、鄙视等情感。第三,因双方行为相互作用而生。甲方在行为上,总是给予乙方关心、帮助、爱护等,乙方必然对甲方产生尊重、敬佩、喜爱等美好情感;反之,甲方总是以算计、欺骗、索取等行为对待乙方,乙方必然对甲方产生厌倦、厌恶、鄙视、憎恨等情感。
在写作时,如何写好人物,可以突出人物行为态度良好、行为目的纯正、给予作者的行为利益之大,可以表达作者对此人喜爱、感激、感恩之情。也可以突出人物行为态度之恶劣、行为目的之不可告人、行为损害之大,表达作者对此人的厌恶、痛恨、敌对之情。
最后教学生怎样表达情感,怎样才能让作文感人。人物表达情感,有两种形式:一是表白;二是表现。表白,就是不靠行动印证,把自己对对方的情感,直接说出来。表现,就是用事实印证情感,用具体行动让人感受到情感的真切存在,不做任何口头表达。怎样才能让作文感人?一是细节真实,二要有背景铺垫,三要有情境渲染。这样逐类、逐个环节细化,教学时才能讲得明白。
二、时间保障:指导学生写精品文
梁启超先生主张作文不要多写滥写,要写就把一篇文章写好。写精品文,就要对学生写作的过程进行更好的指导。
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以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这个环节为例。学生写好后,教师首先对其思路上指导修改,丰富或删掉一些内容。让学生反复阅读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接着提供两到三篇范文,结合范文的优点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这一过程中,有部分学生还需要面批,教师当面提出修改的方向,有些学生可能要反复多次面批。
然后是语言上的修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诗词、名言,供学生引用,也可以找一些好词好句,供学生模仿使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美化自己作文的语言。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更仔细地观察,或者是换一个角度观察,拓展学生思维,从而帮助学生丰富和深化思想认识。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紫薇花》的语言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15个好词,15个好句,8首写紫薇花的古诗词。有了这些好词好句,不仅可以美化语言,还可以弥补学生自己观察的不足。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文输入电脑,变成电子版,这样方便反复修改。在训练学生写成长类作文时,老师提供了线上成长、点上成长两类近20篇范文,有的作为写前引导,有的作为写后借鉴之用。另外,针对激勵事件,还准备了很多名人故事和名言,修改时适时提供给学生。在语言上的修改,不仅可以学习模仿别人的好词好句,还可以添加诗词,美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三、物质保障:丰富的作文教学资源
传统写作教学受到技术条件限制,教师对写作过程无法言说,也很难让学生看见。随着强大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让写作指导过程教师可以言说,学生可以看见,借助视频和图像,教师可以把生活搬进课堂,现场指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选材,现场设计练习环节。
在指导学生写《激烈的篮球比赛》时,教师设计了以下环节:
①导入:先请学生看一段篮球比赛视频,看完,请几个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教师指导:篮球比赛主要是由无数次的进攻与防守组成,当然还包括犯规、比分的交替上升、观众的反应等。
②请学生思考:怎么写出篮球比赛的精彩与激烈?
教师指导:当然要写防守、进攻,还可以写犯规,观众的反应。进攻有单人进攻、多人配合进攻,防守有一对一防守、多人夹击防守。单人进攻:先抢断或抢篮板或发球,然后运球过人,突破防守,最后投篮得分。配合进攻有传球、挡拆等。
③请学生思考:整场比赛,每一次进攻防守都写吗?
教师指导:显然不可能,怎么办?当然用点面结合技法。
④下面我们来看一篇作文。出示范文。(略)
⑤分析范文归纳写作思路。
开头:介绍比赛双方及赛前情况。
主体:按照比赛程序划分,开始阶段、比赛中的一些精彩片段、结尾阶段,每个阶段注意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结尾:写比赛结果及感受总结全文。
⑥指导学生怎么写一次进攻,怎么写一次防守。
例1: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教师指导:这是一次单人进攻,包括三个部分:运球、突破防守、上篮。写的时候要注意招式术语、动作、神态、心理,当然还可以写观众反应(侧面人)、篮球、球场、球筐(这些是侧面物),还可以写空气、天气等(侧面景)。最重要的是要会分解步骤,分解动作:持球、运球、上篮。
例2:胡燕抢到了球,她就往我这儿扔,当时我身边一个人也没有,我便顺利地带球前进,不一会儿对手便涌上来,顿时,我身边涌满了人,我看见王霞那儿没有对手就把球传给王霞,当一年三班的队员回头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王霞已经把球投进了篮筐,我们得到了宝贵的2分。
教师指导:这是一次多人配合进攻,也包括几个部分,运球、传球、突破防守、上篮。写的时候要注意人物的招式术语、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当然还可以写观众反应(侧面人)、篮球、球场、球筐(这些是侧面物),还可以写空气、天气等(侧面景)。
⑦学生思考:招式术语有哪些呢?我们来熟悉一些。
教师指导:介绍关于篮球比赛的规则和术语(课件出示)。进攻有单人进攻、多人配合进攻。单人进攻:抢断,抢篮板,还有发球;然后运球过人,突破防守,投篮(三步篮、定点跳投,补篮)。配合进攻:传球,挡拆,助攻。防守有一对一防守、多人夹击防守。犯规有走步、打手、阻挡等。
例3:这时,李雾抢前一步,断到了对方的球。对方一看球被截走了,就跑上来阻拦,李弄迅速把球传给张清方。三班的杜玲和周静左右夹攻,拦住了正要投篮的张清方。只见张清方的脸涨得通红,迅速运球,左躲右闪,躲开了三班队员的阻拦,接着“噌!噌!噌!”三大步跑到篮板前,一个跳跃,手腕一压,篮球应声入网!
请学生自己分析写法。
⑧口头练习描写一次进攻。要求:请大家看视频,然后模仿前面的示例,口头描写一下视频里的这一次进攻。
教师指导:分解步骤,罚球未进,抢到篮板,传球、运球推进,到篮下球丢了,被对方抢下。对方队员运球到篮下,三步上篮,投篮,对方得分。侧面:观众的反应,还有侧面景,侧面物都可以写。运动员的心理、神态可以模拟推测。
⑨学生思考:整场比赛有无数次的进攻与防守,每一次都要写吗?当然不可能,怎么办呢?
教师指导:运用“点面结合”的技法。第一,点面结合,怎样选点?点,就是一次进攻或防守,一场比赛选三到四个点。怎样选点?选点的时候应配合主体部分的思路安排。可选第一次进攻(一般是开始阶段);可选最精彩的进攻与防守(比赛过程中);可选锁定胜局的一次进攻(比赛结尾阶段);可选比赛结束前的最后一次进攻(比赛结尾阶段)。第二,点面结合,怎样写面?写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概写双方的进攻与防守,另一种是略写几个点,连点成面。
请看示例(示例略)。
这一课教学需要三段不同的篮球比赛视频,需要三句进攻的例句,三句防守的例句,三句面上描写的例句,两句写观众的例句,篮球比赛的相关规则和术语资料。学生写之前需要两篇范文,写好之后修改时需要三篇范文,大量的好词好句,还需要一段篮球比赛视频。特别是在当堂练习的时候,要有一个一次进攻的视频。
要实现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必须要有大量合适的资料,如关于写人物的素材(事例、名言)、状物的素材、经典范文等。如训练学生写先抑后扬、设置悬念、铺垫渲染、前后对比、一线串珠这些技巧的作文,必须有展示这些技巧的范文提供给学生。
四、指导路径:要有训练模式
作文教学和很多学科一样也需要构建模式,学生要先掌握基本模式然后才能有创新突破的根基。只有建立一些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笔者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学生要悟,悟需要通过创造、灵感、直觉。而过分强调新颖独特,强调创造性,这样不仅会把学生难住,更可怕的是会吓退一些学生写作文的勇气,这样不可能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作文教学要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这个写作过程必须是可以言说的,是可视化的。当然我们不是不要创新,而是在学习阶段先学习一些模式,为创新打基础。学习作文,基本的招式、套路必须有。这些套路招式,教师是可以言说的,学生是可視的。
学生学习写植物作文,首先细化模式类型,写植物作文的主体部分思路模型有:一是按照干、枝、叶、花、果逐步分写;二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顺序写;三是把精神品质分成三到四个方面,分类别来写;四是专门讲讲怎样写花海,即写成片的花的植物,如菊展、樱花花海等。
在学习过程中,再细化过程环节。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写干、枝、叶,如何写花、写果,这就是写作过程的指导。
以指导学生写水仙花为例。可以写花的形状、颜色、姿态、香味。要想对植物做更细腻的描写,我们还要学会多级分解和多角度描写。关于多级分解,以水仙花为例[2](如图1所示):
关于多角度描写:从动静角度看,可分为动景与静景;从虚实角度看,可分为实写与虚写(比喻、夸张、比拟等);从时间角度看,可分为早晨、白天、黄昏、夜晚或春、夏、秋、冬等;从生长角度看,可分为含苞、半开、全开等。
同样的,写人作文、写事作文、写景作文都有模式,而且各种模式都不同,各种模式里又可细分为多种模式。这样看来模式也是很复杂的,这也正是作文复杂难教的地方。如果放弃模式,那就是不可言说的,不利于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张悦群.“分解”使水仙更加美丽——从整体写景到分解写景[J].中学语文,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