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复习阶段记叙文写作升格策略举隅

2024-06-12高晖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序列化总复习大概念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书面表达提出了最新要求,学生反馈记叙文写作缺乏规律性知识的指导,这些都亟需写作升格策略辅助,给予学生符合其能力水平的方法指导。本文试从记叙文训练序列前后升格、文章水平前后升格两个角度解决总复习阶段记叙文写作升格的难题,并举例加以说明。其中,记叙文训练序列前后升格以“大概念”引领,拟打通学科思维、学科原理和思维方法,最终形成成果,达成由理解到应用的目标。文章水平前后升格从切题能力、认识水平、叙事方法、描写水平角度展开说明。

[关键词]总复习;记叙文升格;序列化;大概念

[作者简介]高晖(1992),女,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志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必修课程要求中指出了书面表达的目标:“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1]

高三学生记叙文写作虽然已有了一定的功底,但学生对记叙文的驾驭能力似乎仍然不理想。在以M中学高三年级两个班同学为对象的调查问卷当中,“记叙文写作面临困难的原因”(多选)这一项,有19%的学生认为,对记叙文写作没有兴趣;有25.7%的学生认为,记叙文教学没有受到足夠重视;有57.2%的同学认为,记叙文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训练;有62.3%的学生认为,记叙文写作无规律可循,知识技巧难以迁移。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对于记叙文写作有兴趣,但缺乏方法和规律指导。

基于新课标对写作表达的要求和学生记叙文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亟需突破总复习阶段记叙文“升格”的困境,给予学生符合其能力水平的方法指导。

所谓作文“升格”策略,是指激励、引导、训练学生改变原有的写作面貌,达到更高水平、更高境界的作文策略。抛却学生文学积淀、对文学的兴趣及成长环境这些无法短时间内改变的影响因素不谈,总复习阶段,学生记叙文写作升格的核心问题无非两点:记叙文训练序列前后升格和文章水平前后升格。

一、记叙文训练序列前后升格

从文学理论层面来看,记叙文并不是某种文学体裁,而是语文教学中一种特定的问题分类,记叙文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细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传记记叙文、游记记叙文等。高三阶段不同类型的记叙文都有相对典型的写作序列,教师可以依据此分类开展各类记叙文的写作序列的训练,序列训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笔者以“状物记叙文”为例,说明记叙文训练序列的前后升格方式:

“大概念就是一个概念、主题或问题,它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2]语文学科大概念,指蕴含在语文学科事实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学科思想、学科原理和思维方法。[3]结合“大概念”理论,笔者试图打通学生所学过的“状物类”文章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初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紫藤萝瀑布》《小狗包弟》《哦,香雪》《百合花》等。虽然文体不同,但文章都有“状物”的属性,根据已学内容搭建支架,让学生分别总结文章中的典型物象、描写重点、运用的手法和突出物的特点有哪些,由物的特点关联出的情感和哲理,以及如何表达这些情感。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典型的物象分别是紫藤萝、小狗、铅笔盒、百合花被子;描写的重点分别是颜色、气味、质地、功能、动作等;运用的手法分别有拟人、比喻、对比、象征、反复;关联的情感分别是坚韧、旺盛的生命力、单纯、战胜恐惧、纯洁而崇高的品格等;表达情感的手法分别有以景写情、直抒胸臆、寓情于物等。根据回忆以前学过的“状物”文章,引导学生总结“状物”写作规律:物—物的某种特点—象征/寄寓某种情感—抒情/寄寓哲理成文。随后练习2020年海淀高三期末《留一把时光的钥匙》、2016年北京高考题《神奇的书签》,请学生模仿以上训练内容的思维方式、学科思想,结合记叙文的其他要素和要求完成文章。

因此,学生完成了回顾旧知—总结规律—根据规律仿写—形成文章的过程。这种序列化的训练过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可以在总复习阶段打通学科思维、学科原理和思维方法,最终形成成果,达成由理解到应用的目标。

二、文章水平前后升格

如果说训练序列前后升格是从训练过程提出思考,那么文章水平前后升格则更多是从成文过程、成文后的修改提升方面思考。包括故事与题有据——切题能力升格,故事有意义——认识水平的升格,故事有意思——叙事方法的升格,故事有画面——描写水平的升格。

(一)切题能力的升格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不再以曲折复杂甚至模糊晦涩的故事为命题素材,代之以鲜活明确的生活现象、生活问题,便于考生在第一时间通晓命题意图、接受试题任务,并通过题目要求获得清晰的构思抓手。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出题人的意图,完成由物象到意念,由意念到文字的切题转化。

如在2023年海淀区第二学期期末记叙文《这一次,没有标准答案》的写作当中,有的同学书写了以下故事:一位老师要求学生画一幅“蓬勃发展的中国”的画作,不同学生画出了不同的答案,有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场景,还有大熊猫憨顽、高铁奔驰、扫码支付的场景……老师展示了自己的空白画板,并说明同学们都画出了蓬勃发展中的中国的一部分,并揭示主题——这一次,没有标准答案。

乍一看,此考生切题,深入思考之后,我们认为,没有标准答案不意味着“空白答案”“没有答案”,因此,这位考生对题目当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没有做到切题与应题。升格建议:准确理解题目当中的关键字眼,包括“这一次”“标准”等,根据对题目中关键词语的理性分析、准确定义构思成文。升格后的文章结尾可改成:老师将同学们的画作汇总为一幅图,并向大家阐明:这一次,没有标准答案。

(二)认识水平的升格

当学生在考场中构思出一篇只与自己普通日常有关的故事时,我常常会在修改中追问:“你希望用这件事情说明什么问题?观照现实,这件事情的背后有没有可以再深入挖掘的价值?”简而言之,认识水平的升格要求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在文章中表现一个深刻的主题,在故事中提出自己的思考。

如2023年海淀区二模记叙文《和解》,有的同学描写了自己与爷爷在生活中存在的冲突和差异,后来因为一件事,祖孙二人理解发生扭转,矛盾得以化解,二人完成了由冲突到和解的转变。

在看到这篇文章时,我问了学生几个问题,爷爷和“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方面除了能体现“亲情回归”这个主题,还能有什么更深层的思考。

学生答:冲突主要体现在“我”与爷爷对手机的态度上,爷爷认为手机会耽误学习和生活,因此不仅自己拒绝学习使用智能机,也禁止“我”使用智能手机,而“我”作为当代高中生,日常不仅可以用手机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而且还可以利用手机了解外面的世界,不使用手机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与爷爷对待“手机”观念的不同,实质上反映出更深层的“新与旧”“潮流与保守”“未来与过去”的冲突,那么文章就应该在原有基础上,着力展现这对矛盾冲突,并提炼升华,最终将“和解”的主题立意确定在此。

(三)叙事方法的升格

同样的故事,运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和技巧,会实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实现文章升格的有效手段。

2023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考试记叙文《扫码》,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发挥想象,想象信息时代所有人都有给别人扫码评分的权利,个人得分高低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一天,一个年轻人在上班途中遇到老人跌倒求助,而他因为怕上班迟到而影响了自己的评分,放弃了救助老人。

这篇文章对“人性”主题思考得较为深刻,但故事大量篇幅用在了介绍背景上。情节设计方面,平铺直叙,缺少波澜,主人公似乎只是从这种“利己”的行为当中获得了好处,结局难以引发读者的认同感和更深的思考。

通过让学生试图运用记叙文写作的技巧方法对文章进行修改:制造矛盾(突转、误会)、设置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抑扬交错、改变人称(角色转换)、改变顺序(倒叙、插叙)……

升格修改后,这篇文章简单呈现了背景,增加了次要人物“老人的小孙子”,作者在放弃帮助老人的同时,看到了陪伴老人的小孙子,他的脸上有一颗鲜明的胎记,40年后,文中“我”也突发疾病倒地需要帮助,一位脸上有鲜明胎记的年轻人也因为某些原因,放弃了对“我”的帮助。修改后,“小孙子”就成了串起文章的一个角色,这种前伏笔、后照应的巧妙的情节构思让文章一波三折,结局充满深刻的意味,引发了人们关于“扫码评分”能否真的能评价人性的思考,呼唤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四)描写水平的升格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对于突出主题和人物的重点场景要精描细写,力求场景有画面感、有层次感;人、物有形象感、立体感。而大部分低分记叙文重在“交待”和“記叙”,忽略“描写”。

要写“热”,就不能说感到热,而要写“执热卧北窗,淋漓汗流注”;要写“不舍”,就不能喊口号,要写“执手相看泪眼”。要写父女之间由误解到体谅、和解,就不能只是泛泛交待“爸爸每天下班回家很辛苦”,取而代之的应该是:

我看见向来庞大的父亲佝偻下腰,拿着酒杯一位一位敬着。即便庞大如父亲,此刻看着却也只像个漫步在残羹冷炙间的“小矮人”。不知过了多久,我看见父亲面露醉态——“小矮人”快要倒下了。

酒席散去后,我扶着父亲坐在出租车上,他醉醺醺地倒在椅子上,毫无姿态可言。当我搀着他走在回家路上时,我感受着他压来的重量,心想他又变回了那座大山。

推开门的一刹,他脚步虚浮地走向沙发——那座将倾的大山轰然倒塌在了沙发上。妈妈拿来被子,我这才久违地细细端详我的父亲。他蜷缩在沙发上,身形仿佛突然变得极小。他仿佛还没完全醉,嘴里喃喃念着什么……

他说,又谈成了几个项目;他说,可以给老婆换个新手机;他说,有钱给闺女交画室集训的学费了……

在调动了多种感官完成的一系列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和作者自己的心理描写的过程中,作者内心发生了对“高大”父亲“瑕疵”的理解,完成了与父亲的和解。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作文升格指导不仅要关注以上几点,还要根据学生作文实际进行升格修改,如切题作文当中由平庸制作到优秀之作的升格指导,作文取材的升格指导,文章结构的升格等多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33-34.

[2](美)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9.

[3]徐鹏.基于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教学转化[J].中学语文教学,2020(03).

猜你喜欢

序列化总复习大概念
如何建构序列化阅读教学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法研究
浅谈初中数学分层复习教学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高中语文总复习技巧的研究
Java 反序列化漏洞研究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
Java序列化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