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一线四维”探索与实践
2024-06-11黄民燕
黄民燕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0)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通过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对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职业教育技术含量有重要意义。[2]
高职公共英语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修或限定选修课程,目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学用分离”,主要体现在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欠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之间的脱节、学生无法获得与岗位核心素养相匹配的英语技能等方面。“岗课赛证”可以通过整合实际工作需求、课程内容、竞赛活动和专业证书,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动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满足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本文探究高职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内涵价值和实践方式,这一模式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学生未来实际职业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更具英语综合素养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一、“岗课赛证”分析
要探究“岗课赛证”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综合育人路径和成效,首先要厘清其演变和内涵。
(一)“岗课赛证”的演变
“岗课赛证”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课岗证赛”“课岗赛证”“岗课证赛”等表述方式开始出现,但并未形成统一的表述。各种表述方式都强调了工作岗位、课堂教学、职业证书和职业技能比赛等关键环节,但具体的顺序和重点略有不同。
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开始深入研究和探讨“岗课证赛”等表述方式,并逐渐形成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理解。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以“课”为逻辑起点、以“证”为逻辑终点的说法,同时将“岗”和“赛”置于中间环节,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统一阶段: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明确提出了要贯彻落实“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教育理念,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自此“岗课赛证”的表述和概念得到统一,“岗”指工作岗位,“课”指课程体系,“赛”指职业技能大赛,“证”指专业资格证书。此举旨在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满足社会需求。
(二)“岗课赛证”的内涵
具体来说,“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以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逻辑终点,课程和技能大赛作为衔接的中心环节,形成更加系统化、更契合职业教育理念、更符合技术人才培养规律的育人模式。通过精准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与工作岗位,确保了教育与职业需求的一致性;将能力本位的评价作为职业教育的出口,确保培养出的学生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并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通过课程体系和职业技能大赛的锻炼,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能力的展示和提升。这种育人理念更加符合技术人才的培养规律,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3]
“岗课赛证”是一种综合性的育人模式,涵盖了实际工作岗位(岗)、学校教育课程(课)、竞赛活动(赛)以及专业能力证书(证)四个方面。其中“岗”指具体工作岗位和人才需求,强调对行业和具体岗位的观察和了解;“课”指课程内容,特别是与职业资格相关的专业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现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赛”指竞赛活动,通过参加不同类型的竞赛活动,提升实践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证”指专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专业能力资格的认证,有利于其未来的就业发展。该综合育人模式具有前瞻性,涵盖了从了解职业市场需求、优化职教课堂教育、参加竞赛实践活动到获取职业专业资格证书等各个环节,能够实现学校教育阶段与未来就业发展的有效衔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二、模式分析
要提升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效果,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教师协同发力,构建岗位、课程、竞赛和证书四个内容要素融为一体的育人体系,引导高职院校管理方和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职业核心素养为主线的“三全育人”融通机制和“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育人体系为提升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公共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效果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
(一)构建“三全育人”机制
形成“三全育人”的融通机制,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应共同明确岗位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提高岗位相关比赛和证书培训的质量与参与度。政府在协调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统筹协调的角色,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行业、企业和学校提供支持与保障。行业与企业应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和指导作用,及时发布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学校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场所,需积极优化教学内容,将英语与专业结合起来,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学校还需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联系,了解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此外,学校还应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场涉外沟通素养。在教学管理和学生指导机制方面,学校需不断探索有效的方法,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二)构建综合英语育人体系
构建岗位、课程、竞赛和证书四个内容要素融为一体的育人体系,要整合教学内容,关注岗位与课程的对接,通过设置与职业相关的岗位和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配套开设计算机英语、软件开发英语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实践能力。组织与职业相关的英语比赛或考核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实践技能。举办计算机英语词汇竞赛、软件开发英语口语比赛等活动,或者开展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的英语考核,以检验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建立与职业技能要求匹配的英语证书体系,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引入与计算机行业相关的英语证书,如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软件开发英语等级证书等,以证明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三)聚焦职场涉外沟通,关注职业核心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明确指出,职场涉外沟通能力是高职公共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4]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更加聚焦于高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紧密关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行业动态和企业需求,深入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职业要求以及涉外沟通的趋势,以更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融入真实的职场情境,强调职场涉外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创设模拟项目汇报、客户沟通、团队合作等真实的职场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设计课程评价时,可引入与行业相关的评价标准,如模拟项目的评估、职场沟通技能的考核等,以确保学生的能力能够切实满足实际职业要求。随着计算机行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需时刻更新学科知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紧密契合新兴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
三、模式构建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培养目标、教学材料、教师素质、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整体实践研究。
(一)深度融合英语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公共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培养目标需要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这一融合可以通过整合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以及突出职业素养来实现。
首先,应明确高职公共英语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目标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和协调性,确保以培养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专业素养的综合型人才为共同目标。具体的培养目标包括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技术文档中的英语表达,熟悉计算机专业领域的英语专业术语等。其次,根据培养目标优化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体系。不同阶段的英语课程需要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相衔接,涵盖计算机专业词汇、基础语法和语言应用情境等方面。同时,可以通过增加与职业和岗位相关的英语实践考核项目、英语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最后,可以通过借鉴职业素养课程、职业规划教育以及向企业导师学习等方式,增加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的职业核心素养内容。这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计算机专业职场的要求。
(二)教材设计以实践为导向
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要素,是实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的关键载体。在高职英语的教材开发和设计中,应贯彻“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理念,将职业和岗位核心素养作为主线,对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应以岗位需求为基础,引入与职场工作场景相关的典型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选择与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突出实践应用在英语学习中的关键性,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
同时,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结构化和可视化处理,以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图谱体系。运用图表、图像、思维导图等手段将抽象知识直观化,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效率。此外,教材应从单纯的阐述知识转变为与学生的对话式交流,使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其思维与创新能力。结合竞赛元素,通过竞赛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将证书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既能提升学习效果,又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持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这一系列优化有助于提供更具实用性和吸引力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化与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教师与其他类型的教师有所不同,需要具备特定的个人品格、道德、专业和教学资格,并具备充分的上岗准备。职业教育公共课教师的角色不应仅限于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他们需要关注行业动态和职业要求,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职公共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构建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优化。要推动教师和技师的职业融合,促进教师具备技师的实践技能,技师则兼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而优化教师的能力结构。以“岗课赛证”为导向,组建高水平且结构化的教学团队,优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为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全面培养提供有力的策略支持和师资保障。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业要求。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模式实践
(一)智能化支持教学实践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强调职业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要实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应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以教学材料为载体,加强课堂模拟、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并举办技能竞赛,融合证书与课程。
此外,要加快构建支持智能化教学的环境,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推动传统课堂教学向智能化、个性化转变,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例如,可以在高职公共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中引入人工智能,帮助教师智能筛选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材、网络资料、企业案例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成绩,根据评估结果,智能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分配,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及时的反馈机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支持。[5]前沿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字化素质。
(二)构建全面客观的四维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在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其效果,需要构建全面客观的“岗课赛证”四维评价模式。[6]该模式由岗位适应能力、课程实际应用能力、竞赛表现和证书取得四个维度组成。
首先,在岗位适应能力维度,要包括工作表现评估和职业素养测评,以全面评价学生在真实职场中的适应能力。其次,在课程实际应用能力维度,通过实际项目和案例分析测评,考查学生对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第三,在竞赛表现维度,通过考查学生的竞赛成绩和竞赛经历进行评价,要综合考虑比赛层次和所获奖项等因素。最后,在证书取得维度的评估中,要包括对英语证书和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的考查,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实际职业素养。
在进行四维评价时,要注意整合和权重分配,以确保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公正。同时,整合四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评价档案。此外,要注重对评价进行反馈和调整,不断更新评价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需求和教学环境。四维评价模式有助于更全面客观地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学生具备符合职业需求的综合素养。
(三) “一线四维”的综合育人成效
以职业核心素养为主线,以“岗”位的实际需求为起点,优化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提升教师素质,并举办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口语、演讲等竞“赛”赛项,引入与计算机行业相关的英语 “证”书以证明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构建“一线四维”的高职公共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
这一综合育人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计算机岗位招聘中,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通过引入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竞赛和证书,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确保教育与实际需求的有机结合,推动产学合作的发展。着眼于“一线四维”路径,注重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提升其实践能力。然而,由于行业的快速变化,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内容和设计需要频繁更新,这对高职院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高职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解决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学用分离”问题的有益尝试。本文聚焦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与计算机专业以及未来工作岗位相关的职业核心素养,探讨了通过教学理念的更新,“岗课赛证”四大基础内容要素的整合以及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协同发力,将高职公共英语“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培养目标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度融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材料进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整体设计,建设符合“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搭建“岗课赛证”相结合的四维评价模式,构建“一线四维”综合育人模式来提升高职公共英语的综合育人成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于聚焦岗位需求可能导致学生在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从而影响其整体素养。同时,过分追求与行业相关的竞赛和证书可能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变得过度具有“实用性”,应在实践中保持教育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平衡。因此,在实施“一线四维”综合育人模式时,需要在职业导向和综合素养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这将有助于确保高职公共英语教育既能满足行业需求,又能培养具备广泛知识和综合素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