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趋同化背景下留学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

2024-06-11张袁月孙璐璐

教育观察 2024年7期
关键词:趋同化一体化留学生

张袁月,孙璐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一、引言

近十余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趋同化培养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趋同化培养最初指“按照中国本科学生的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对留学生进行培养,即主要针对留学本科生。[1]2020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吸引优秀学生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完善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等管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留学生生源层次提升,而且意味着将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纳入中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2]国内研究生所需各项管理制度,留学研究生也需要,研究生趋同化培养也由此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倡导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生培养单位努力的发展目标。[3]《意见》还鼓励国内外高校建立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双向”“交流”的表述在思想上更新了趋同化理念,在实践上引导高校积极探索出一些成功经验,如“三同”模式[3]。

结合教育部门文件内容与高校探索实践,我们将趋同化培养定义为以中国学生的培养模式为参照,将留学生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在各环节采取与中国学生一致或基本一致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培养属于趋同化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但不强调生活方面的“同宿”管理,而更侧重以学业为中心的“同学”管理。从培养方向来看,主要涉及留学生入学前的招生、入学后的教学管理,要求为留学生制定的招生标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考核方式等应与中国学生基本一致;从培养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课程学习、论文写作、与导师及其他学生交流等,要求留学生能够融入中国学生群体,能基本无障碍地与中国师生交流,并达到不低于中国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水平。

然而,从培养实际来看,留学研究生培养相比留学本科生教育起步晚了近40年,相关的理论与经验还较为缺乏[3];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与学能差异,再加上留学研究生的“留学生”“研究生”双重身份带来的特殊性,都为留学研究生趋同化培养带来了挑战。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下简称我校)为例探索留学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模式,或可为研究生趋同化培养提供参考思路。

二、现实困境

尽管来华留学研究生连续10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各高校发展差距较大,生源地域分布与专业分布也不均衡,这加大了趋同化培养的难度。[4]此外,趋同化管理部门缺乏沟通与协调,在招生与培养、教学与管理、专业与语言学习及国际化等方面都凸显出一些问题。

(一)招生与培养方面

招生与培养是有序衔接、相互影响的。生源数量与质量会影响培养工作的效果。现阶段高校在招生与培养中常见的问题有:一是留学研究生吸引方式单一,多是以丰厚的奖学金为主;二是留学研究生的招收准入机制宽松;三是高校内部本研留学生转化率较低。根据现有统计数据,我校本科生转化为研究生的比例仅为3.8%。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使趋同化培养的目标难以达成。

招生与培养衔接性差是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或肇始于信息不对等,如某些区域生源质量不高,招生部门却因与其有合作而继续招生,导致后续培养愈发困难。相反,若招生与培养能有效衔接,则不仅有利于招收更多优质生源,而且能推动学位点建设发展。例如,我校将培养“一带一路”本土汉语教师列入学位点发展规划后,对汉语国际教育留学研究生的招生区域重心也转移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招生与培养沟通协同的重要性。

(二)教学与管理方面

教学和管理是留学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工作。其工作体系复杂而庞大,且留学研究生兼具“留学生”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教学与管理难度攀升。教学方面,留学研究生作为“留学生”,需要在学校设立的“国际教育学院”或“汉语言文化学院”等汉语教学部门学习语言;而作为“研究生”,他们需要到教学院部学习专业知识。这造成留学研究生管理出现了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教学院部等部门的交叠地带,导致留学研究生在办理事务或出现问题时不知应找哪个部门,部门间也容易相互推诿的情况。

与中国研究生的教学和管理相比,留学研究生人数较少,且缺少互联有效、权责清晰的共管机制。现阶段,一些高校将留学研究生的教学与管理独立归属于“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处”,其优点是便于统筹管理,弊端是管理体制边缘化,留学研究生管理未融入正常校园管理范畴。如在课堂考勤、成绩报送等环节,留学研究生都容易被遗漏。

信息化支撑不足是教学和管理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存在制度、系统、数据、使用各方面的协同困境。[5]在部分高校,留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未能与校内专业学院、各职能部门实现快捷的信息互通与数据共享,导致出现信息孤岛。加之各部门数据标准不统一,工作对接效率低下,由此,重复采集、数据缺失以及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时有出现,给留学生的培养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同时难以有效推进趋同化进程。

(三)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方面

留学生在专业学习与论文写作方面能否达到中国学生同等水平,是研究生趋同化培养的关键。一方面,为了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来华生活,适应专业学习,国内高校通常会为留学生开设汉语课程。但汉语教学一般侧重于交际常用语且课时数量有限,很难有效支撑留学生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相比专门学习汉语的语言生,学历生对于语言学习往往也不够重视,由此导致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互不相通。

与留学本科生可以成班建制进行英文授课相比,留学研究生因总体数量较少,往往需要作为插班生与中国研究生一起进行专业学习,语言成为其融入课堂教学的一大门槛。尽管汉语授课专业在招生时一般要求留学研究生入学汉语水平达到HSK五级,但这并不能保证他们能够完全听懂汉语授课、用汉语撰写学术论文。对我校留学研究生进行调查发现,不少留学研究生表示他们在学习专业课程时仍感到吃力,对专业理论及相关术语不太理解。在与课程相关的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环节中,留学研究生往往参与不积极或难以有效参与。

此外,在趋同化培养的背景下,留学研究生与中国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和标准基本一致。然而据调查,很多留学研究生对自己的听读说能力较为自信,对写作水平评价则普遍较低。[6]对某些专业而言,毕业论文甚至超过专业学习和课堂表达成为导致留学研究生焦虑的首位因素。[7]笔者对2017—2022年青岛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留学生撰写的73篇硕士学位论文的调查分析显示,88%的论文摘要不规范或不合格,正文各类偏误则多达1485条,反映出留学研究生汉语论文写作能力的不足。而对导师的调查显示,71.43%的导师认为留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一般,还有28.57%的导师认为其论文质量很差。可见,留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想达到与中国学生一致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现实困难。

(四)教育国际化方面

2018年,教育部出台《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不仅明确指出高校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上应逐步趋同化,也对国际化课程及师资建设提出了要求。[8]在趋同化培养背景下,国际化课程及师资将由中外学生共享,因此其国际化水平会影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可以成班建制的留学生本科专业要远远多于研究生专业,因此留学研究生在教育国际化方面较为受限。

一方面,针对留学研究生的国际化课程总门数偏少,即使有中外学生同班的国际化课程,也往往为知识性课程,以外文授课的专业课程不多。与此相应,原版外文教材引进率偏低。在高校开设的全英文授课专业与课程中,多数又集中在基础学科专业[9],不能满足留学研究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至于针对研究生学术需求的相关课程与教材的开发和应用,则显得更为不足。

另一方面,面向留学研究生的国际化师资较少。尽管不少高校会通过组织教师赴海外研修等方式强化国际化师资力量,然而其占比仍偏低,且通常会因学生数量等因素分配到全英文授课本科生专业,导致面向研究生的国际化师资更为不足。此外,教授留学生的教师需兼具外语流利、多元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这使优秀的国际化师资更为稀缺。

三、培养模式

针对趋同化培养中出现的上述困境,我校正在探索一种留学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模式。所谓“一体化”,就是将研究生培养涉及的各部门各环节纳入一个整体体系,培养环节有机衔接,培养主体有效协同,培养对象中外融合,使招生培养形成线性有序的体系,教学管理构成并行交织的环节,在融合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中强化留学生研究生专业能力,在促进中外学生互动交流中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

(一)招生—培养一体化

1.建立纵向培养体系,储备校内自有生源

在“生少校多”的背景下,高校不能局限于招收优质生源,而应着力于培养优质生源,即招生—培养一体化。具体做法是建立贯穿预科—本科—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即建立预科制度,为本科储备优质生源,而本科培养也为研究生提供优质生源,条件成熟时可与中国学生一样实行本硕连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体系化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向招生的压力。

2.建设孔子学院基地,输送海外优质生源

很多高校在海外共建孔子学院,并派出志愿教师赴海外教学,通常其招生和教学与国内相对独立。如果以招生—培养一体化的方式来建设孔子学院,则孔子学院可作为向国内高校输送优质生源的基地。以我校为例,赴任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兼任国际教育学院招生办主任,可在孔子学院中选拔优秀学生到本校攻读研究生。由于学生在孔子学院期间的学习和思想等都可被中方院长直接了解,他们推荐的学生质量自然也更有保障。由此,孔子学院不再游离于高校课程体系之外。另一方面,依托海外的招生平台,高校也可实现国内与海外的联动教学与培养,在深化合作的同时也促进了“招生—培养一体化”的协同发展。

(二)教学—管理一体化

1.提升导师胜任力,多元主体协同管理

不同于中国研究生和留学本科生的班级制,留学研究生常因为双重身份处于边缘地带。一些应用于中国研究生与留学本科生的措施并不适用于留学研究生。因此,一方面,要确立以研究生院为主要负责部门、教学院部和国际教育学院协同教学管理的定位;另一方面,还需找到能兼顾留学研究生教学与管理的主体。研究生导师作为授课教师与指导教师,是促进教学—管理一体化的最佳主体。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导师胜任力,使导师不应仅局限于指导论文,还需要具备包括管理、组织、跨文化交际等在内的多维能力,能够了解留学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政策、流程与环节,协助管理部门落实培养措施,组织研究生团队互促共进等,从而推动各方协同合作。

2.强化过程性评估,教学管理双向促进

在学生学业评估和考核上,不应只偏向教学成果而忽视管理成效,因此需要强化过程评估。对于留学研究生的能力评估,除了课程成绩,还可通过学术研讨、学术报告等促使评估途径多元化。

此外,二级学院需为留学研究生提供平台,多维立体地提升过程性评价效果。例如,将面向中国学生的“第二课堂”引入留学生教育,赋予转换学分,建立激励机制。基于留学生不同于中国学生的特点,管理与教学部门可联动组织语言文化类竞赛和活动。例如,我校的汉语教师与学生事务办公室合作指导留学生文化实践活动,对教学和学生活动有双向促进。同时,基于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学术性特点,可适当向创新型、学术型的比赛及项目倾斜,并对指导留学生参赛获奖的教师给予与指导中国学生同等的奖励。

(三)语言学习—专业学习一体化

1.开展专业汉语教学

由于总量偏低,目前的留学研究生还难以像本科生那样按专业成班编制进行教学,但就汉语教学而言,可以按专业大类来分模块教学,学生既可以选择所有模块全面提高汉语水平,也可以选择与自己专业学科属性最接近的模块进行学习。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前期探索,根据本校留学研究生的专业分布,设置了三大类专业模块:文学文化类、商务类和科技类。一名柬埔寨的留学研究生反馈说,他在商务汉语课程中学到的词汇、句型等,在上经管专业课时都用上了,这说明开展大类的专业汉语教学是可行有效的。

近几年预科专业汉语教材由小类(如专门的石油汉语、铁路汉语)转向覆盖大类(如将经贸专业外的语言、文学、法律等合为文科汉语),以必选模块+可选模块的体例来编制,这一新趋势也从侧面证明了模块化专业汉语教学的可行性。[10]此外,学界也开始探讨通用汉语与专业汉语的衔接方案,这将进一步推动语言学习—专业学习的一体化。[11]

2.渗入学术汉语训练

《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鼓励和支持来华留学生使用中文撰写学位论文,高校通常要求汉语授课专业留学生用中文写作论文,英文授课专业留学生需撰写中文摘要。然而,学术规范意识薄弱,缺乏学术训练,不会使用学术语言等因素导致留学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普遍偏低。在目前的留学研究生规模下,除了开设中外学生共同参加的学术汉语写作课程,还需要在通用汉语教学中渗入学术汉语训练。例如,将教材以往的新闻、故事等阅读材料替换为一些结构层次清晰、语言表述不艰深的论文来做阅读训练,在达到语言课程目标的同时培养留学研究生文献阅读的基本功。此外,通过为主课文补充阅读材料的“阅读加”以及辨析词汇等方式来掌握用法等,也可帮助留学研究生在学习通用汉语时积累学术汉语基础。[12]

(四)国际学生—中国学生一体化

1.建立国际化课程体系

趋同化培养并非单向趋向,其实质是中外学生的协同培养,目的在于产生“1+1>2”的协同效应。[13]高校以国际化视野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趋同化培养的发力点,需考察留学研究生与中国研究生的共性需求及差异化需求。具体可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增加全英文授课的研究生课程。这不仅可以使留学研究生突破语言障碍,更好地吸收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同步提升中国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外语能力。第二,同时开设学术汉语与学术英语课程。学术汉语课程可以帮助汉语授课留学生提高学术汉语水平,学术英语课程可服务于非英语母语学生,提高其学术英语能力,也有助于提升中国研究生阅读国际文献的效率,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第三,建立留学生国际化必修选修课程体系。[14]必修课程用以丰富留学生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选修课程兼顾留学生学习需求和培养目标。例如,中国文化的选修课程呈现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以生活融入增强趋同化培养效果。

2.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国际化师资的培养和引进是建好国际化课程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保障,应着重考察教师是否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和英文授课水平,是否具备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能力;还可邀请校外或海外知名学者进行授课或实行联合培养,构建中外联合导师队伍。

此外,还应充分发掘留学研究生中的优秀人才,助力其转型为能够服务于国际化教学的师资力量。例如,一名伊朗籍“国际杰青”在我校读博期间曾讲授课程,毕业后现任高校副教授;另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研究生在校时也曾进行汉语教学,如今也成为汉语教师。因此,如果善于将国际学生转换为国际教师,那么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也将有助于缓解国际化师资培养引进的压力。

3.开展中外学生学业互助

为国际学生提供学业伙伴等个性化助学是不少高校在趋同化培养中会采取的举措,但一般侧重于专业课程学习。[15]对于留学研究生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论文方面的帮助。因此,可利用导师组环境,成立中外互助小组。在文献检索时,中国研究生可帮助留学研究生熟悉使用国内的学术搜索引擎,克服操作困难;留学研究生可为中国研究生提供外文文献的获取渠道,使中国学生弥补国际文献不足的短板。在论文修改环节,中国研究生可帮助留学研究生理顺文字和逻辑,而留学生同样可帮助中国学生检查文法问题。例如,中国学生经常会出现“欧化”汉语却习焉不察,留学生因学习的是标准汉语,反而能发现这类问题。这样,中外学生在帮助对方的过程中,自己也熟悉了学术写作方法,锻炼了语言表述能力,从而共同获得提高。

四、实施保障

上文提出的“一体化”培养模式为留学研究生的趋同化培养提供了整体方略,然而在实际施行过程中还需联通各部门、各主体、各阶段,实现培养的全方位、协同性、一体化。以下是可采取的一些方式。

(一)多部门联动

多部门联动是指校内多个部门在留学研究生的培养管理中加强沟通、相互合作,改变过去各部门事务因相互独立所造成的培养管理脱节问题。通常招生部门仅负责招生,尽可能扩大招生规模,学籍教务等部门负责培养管理。而“多部门联动”则是将培养目标前置至招生环节,招生部门和培养部门协调沟通,实现部门联动。例如,孔子学院与国内高校通常各自独立招生和教学,如果各高校在海外的孔子学院能与校内部门联动,则既能使孔子学院教学更具实用性,增强吸引力,也能为校内部门输送优质生源,缓解招生压力。

(二)全方位协同

全方位协同是指在留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管理人员为主安排和协调各项事务,由专业导师、汉语教师、中国研究生等多方角色共同参与、全面协同。例如,汉语教师除了给留学研究生教授日常汉语,还可通过与专业教师合作增加专业汉语模块,使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班学习时不至于吃力。同样,中国研究生如果从学习者角色转换为协同管理的角色,也可在实现中国研究生与留学研究生学业互助的同时,使留学研究生的培养管理事半功倍。

(三)各阶段贯穿

各阶段贯穿是指留学研究生培养管理贯穿留学生在校学习的各阶段。在语言学习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加入专业汉语和学术汉语的内容;在专业学习阶段,培养留学研究生的阅读习惯,增加文献检索、阅读及分析训练;在论文写作阶段,留学研究生已具备基本的学术思维和能力,可再强化其学术规范意识,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学术训练,从而避免以往留学研究生由于零散、无目的性学习所造成的缺乏能力、不懂学术规范等问题。

五、结语

以往论者在谈到“趋同化”时,潜在逻辑多是以中国学生管理标准和方式为参照,但这实际上是“中国化”而非“国际化”。为留学本科生建立的全英文课程与教学体系,是“国际化”却非“趋同化”,让留学研究生以插班形式与中国研究生同班学习,是“趋同化”却未体现“国际化”。而留学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在尊重多元性的基础上实行中外学生融合教育,形成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新模式。由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的趋同化培养也将不再局限于国际学生向中国学生的单向趋同,而成为中外国际教育的双向促进。

猜你喜欢

趋同化一体化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制度环境视角下高校基金会趋同化影响研究
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趋同是否正在发生?——欧盟公司治理趋同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