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刍议

2024-06-10黄祥科

大观 2024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文化自信

黄祥科

摘 要:四川大学教授曹萍在《把握文化主动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伟力》一文中分析了掌握“文化主动”需要做到的三大要点,即第一,坚持和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第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三,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将曹萍对第二个维度的阐释归结为“古为今用”以及“固本互鉴”两个课题,并结合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文艺原理及相关例证展开讨论,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合理性逻辑,强调这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关键词:“文化主动”;文化自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古为今用”:文化自觉的精神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早在其诗《戏为六绝句》中就已提道:“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这强调文艺家在进行文艺创作时既要“通融”,亦要“流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贵在自得;而由己所得,即為创新。换句话讲,文艺是历史传承的见证,是当代精神的新生。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吸收和接受的不仅仅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有传达性的艺术和人文。批判继承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展开方式。

第一,同一文艺风格的渐进式继承。在文学领域,宋诗的所有流派都以唐人为效法模范,如宋初王禹偁学白居易,九僧等人学贾岛、姚合,西昆派学李商隐,江西诗派学杜甫,等等。但宋人又以变革唐诗为自觉意识,不愿模仿倒袭唐诗,“不向如来行处行”。再如,从《诗经》到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再到明清的《水浒传》《红楼梦》,一直到近代鲁迅、老舍等人的作品,渐趋形成了现实主义创作的优良传统。

第二,不同文艺风格的断裂式继承。美学家宗白华在谈到艺术发展规律时说道:“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李、杜的天才,不忘转益多师。”我国唐代文学经过魏晋文学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但唐代的文学理论明显体现了“复古”的特点。而诗歌发展至清代,又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

谈及“创新”,传统的讨论范式多集中在文艺内容、文艺形式、文艺语言以及文艺的表现手法等审美性维度。本文试着结合当下语境,论述文化创新的意涵规律,即功能性、数字性和传播性。

首先,功能符号推进创新赋能。工艺美术的第一大特性便是实用,遵循以人为本的造器理念。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的红山玉龙出土于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平面形状如“C”形。《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这样描述它:“五千年前的风早已止息,而它还保留着在风中的姿态。”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地铁设计中,设计师将拉环设计成了玉龙的形象。作为地铁内饰,玉龙形象的拉环隐藏着红山文化的深刻内涵,是最能代表内蒙古文化的具象物件。

其次,数字科技推进创新转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游戏、动漫、AR、VR等被应用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让传统文化突破了固有形式,拓宽了传统文化传播的范围,使其不再拘泥于呆板模式。河南卫视近年来的节目频频出圈,原因就在于创作团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展现得淋漓尽致。《唐宫夜宴》(原名《唐俑》)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相结合,14位舞者扮演唐朝的宫廷少女乐师,营造出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唐宫景观,让沉寂1 500多年的唐乐舞俑“复活”。整个节目充满了力量感与科技感,被网友称为“中原的赛博朋克”。河南卫视的可贵之处在于长期的坚守,在把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特色的同时,还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全新的视觉呈现。

最后,传播普及推进创新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平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不断地优化着文化传播的形式。例如《逃出大英博物馆》在表演艺术的基础上,通过哔哩哔哩、抖音、微博等各大自媒体平台等的传播,使传统与现代高度融合,给人们带来形象生动的故事体验,加深人们的文化认同,加深文化感知,进而达成共情传播。由此可见,文化的传播性与产业化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

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继承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泥古不化”当不可取,“借古开今”转益可学。学古、用古、变古后,方可完成对他人和自己的超越。

二、“固本互鉴”:文化自信的终极追求

民族性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展现了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民族性是大众性的必然属性,大众性与民族性是中国当代文艺高峰构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块基石。

孟子曾说:“口之于味,有同嗜焉。”民族文艺之所以能够被全世界所共赏,是因为其表现出了民族精神。鲁迅说过:“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事实证明,为世界所共赏的中国文艺作品,绝不是模仿洋人的作品,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具体言之,要追求“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核,首先就需要具备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山东鼓子秧歌、腾冲皮影、苗族刺绣、蜡染、剪纸、雕刻,以及山西大同的面塑、临汾的锣鼓等,无不是文艺民族性的直观展现。

在文学艺术化层面,中国文人向来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022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压轴节目《千里共婵娟》中,身着汉服、可爱稚嫩的小朋友们用多国语言在河南代表性景观前,唱出对于家国团圆、世界和平的美好祝愿。搭配华夏古乐团悠扬悦耳的伴奏,以及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从太空送来的祝福,完美诠释了“寰宇共此时”的豁达情怀,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瑰丽的视听盛宴。

在艺术文学化层面,动画电影《雄狮少年》把国粹中的醒狮文化融入少年追梦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唐代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道“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在电影中,醒狮既是具有东方文化风韵的竞技,又是现实与梦想的隐喻。《雄狮少年》将传统舞狮魅力与现实主义题材融合,表达了对永不放弃精神的礼赞,激活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应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深化文化自信和身份归属。

然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是否适用于当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笔者认为非也。民族文艺世界化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具体来说,要在做到“走出去”的同时,不忘“引进来”。

第一,“走出去”。文艺民族性的发展需要世界性的视野。文化传播不能局限于本国,使文化“走出去”才是实现文化全球化的根本旨归。于动画而言,水墨动画短片《秋实》以一只蝈蝈为切入点,展現了秋实之际的丰盈之景与自然生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哲学思辨,由景至情,饱含东方古典的哲思与灵韵。2020年2月,《秋实》代表“中国动画学派”再次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全片虽无一句台词,但在展映现场,观众伴随着蝈蝈的命运起伏,或屏息凝神,或欢笑满堂,并为8K超高清显示技术下中国古典水墨的气韵生动所深深折服。由此可见,中国动画之所以能够“走出去”,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得到了世界共鸣。

在舞蹈艺术方面,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自创的原生态舞蹈《云南映象》荣获中国舞蹈最高奖项。此舞的服饰道具、动作素材、音乐等均取自于云南各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将最原生的歌舞精髓进行全新整合重构,为观众展现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2004年,《云南映象》作为纪录片在世界范围内上映,广受好评。《云南映象》表演团队也随即开始了世界巡演,其国际影响力不容小觑。再如,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芒果TV推出游学探访节目《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在节目中,演员迪丽热巴身着维吾尔族传统服饰表演了新疆少数民族舞蹈,惊艳四座,并被多个中国驻外使馆推荐,不少中国及海外观众纷纷点赞,称“感受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如何“走出去”?是像赛义德在其文化学经典巨著《东方学》一书所说的那样,按照东方主义的叙事框架来捏造一个迎合西方审美期待的视野来“走出去”,还是固守自己原有的民族精神文化气质“走出去”?答案很明确,必然是后者,民族自我认同的坚定理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二,“引进来”。在这一点上,当代杰出的雕塑家吴为山做出了表率。在传统观念中,雕塑以写实为主,然而,吴为山在深研中国传统文化之后,认为写意性更具中国艺术的民族性,因此提出“写意性雕塑”这个学术概念。事实上,“写意性雕塑”的提出体现了吴为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此外,他还与西方主流雕塑界进行多次对话、交流,这也是其雕塑作品既具有中国传统特点又能得到国际同行认可的原因。也就是说,吴为山“写意性雕塑”这个学术概念的生成基于对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深刻把握。

以时下电视生态领域中节目模式引进热为例,由于节目本身已经经过市场检验并获得良好口碑,并在节目制作、发行、营销等环节趋于完善、成熟,因此备受其他国家电视台的青睐,如深圳卫视的《年代秀》引自比利时、央视的《谢天谢地你来啦》引自澳大利亚。引进绝不等于简单的克隆、移植、嫁接,而是要将源于西方文化背景的节目模式进行再创造、再发现和深加工,要将符合本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自然融合、贯穿于节目之中,并通过节目内容、参与者选择、结构编排、后期制作、运营推广等各个环节来进行有效的呈现。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被世界观众看到,是因为创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蕴含本土意味。

总而言之,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在艺术创作、艺术交流、艺术思考时都需要注意的方面。相关人员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民族性艺术理念,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同时,传承民族性艺术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洋为中用,要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有利于艺术创作的内容,最终在深刻把握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结语

笔者将曹萍对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一要求的阐释归结为“古为今用”以及“固本互鉴”。经讨论,这两大课题皆有艺术学原理对应,第一,文艺继承与文艺创新的关系;第二,民族文艺与世界文艺的关系。要实现“双创”具象化,就必须坚持革故鼎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共赏面貌。对于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来说,应努力创作出思想精深、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通过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参考文献:

[1]曹萍.把握文化主动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伟力[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5):18-23,157.

[2]郝立新,陈世珍.我们为什么需要历史唯物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4]杨婕,段友文.平遥纱阁戏人遗产的“雅俗困境”与超越[J].文化遗产,2023(4):23-30.

[5]夏侯南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本质及举措[J].湘南学院学报,2023(3):116-120.

[6]刘振辞.数字化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J].汉字文化,2022(增刊1):291-292.

[7]鲁迅.鲁迅全集(全18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校外事工作管理的思考与创新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
“源原之辨”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