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文字深处的文本个性

2024-06-09杨乔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3期
关键词:天都峰蜻蜓王维

杨乔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以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之美,感受人性之美,从而在学习、生活中创造美,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师倡导审美化的文本解读,探寻文字深处的文本个性,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同时,美育也是落实2022年版课标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倡导审美课堂,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课堂充满才、思、情、趣,从而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美”的磁场。虽然语文学科不是美育的主阵地,但语文课堂的美育对音乐、美术等学科起着促进、辅助、整合的作用。

一、细读文本,体悟文本之“美”

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小诗,以“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场景来表现童年生活的真、善、美,以跳跃的镜头抓捕童年生活的快乐瞬间,充满童趣,富有画面感。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充满诗意的句子,想象其中的画面,苍翠的山林染绿了溪水,溪水染绿了人影,人影又让山林更显清幽,多么美妙的意境。而在绿色笼罩的山林之中,竟然冒出了蜻蜓的一点红,红绿相间,色彩明丽,一幅俏丽的水墨画浮现心头。一个“立”字,更是巧妙。蜻蜓的动作不是“飞”,也不是“停”,而是“立”,是杨方里诗中“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立”,但又区别“立”在小荷上的蜻蜓。这里蜻蜓的“立”还有人的参与,显得更加灵动,更有生气。蜻蜓立于钓竿上,是钓竿的平稳,没有打扰到蜻蜓的悠闲,也是童年的平静,更是静坐钓鱼台的紧张让钓竿如此稳重。一个“立”字,反映出整个画面中的树、水、蜻蜓都处于一派平静之中,再融入钓鱼人即儿童注视的目光,生怕惊扰到鱼儿,活脱脱的水墨画跃然纸上。再与“扑腾”“蹦跳”等动词相呼应,让画面有静有动,有紧张有欢乐,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童年的水墨画浑然天成。

三年级下册《小虾》一文以孩子的视角写小虾的活泼、可爱、有趣,言语间充满着童趣和新鲜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观察得很细致。开篇一个“漏”字,并不指雨水从屋顶渗透下来,而是指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大大小小的圆镜从头顶将阳光倾泻下来。这是“我”为小虾挑选的住处,显得特别骄傲而满足。

细读文本,深入体会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往往会让学生在不经意之处发现文本的獨特个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完全敞开的心灵去阅读,去感受,把阅读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

二、知人论世,感悟文本之“美”

六年级上册的《好的故事》一文,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创作于现代文学初期。其语言形式处于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过渡阶段,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文言的表达形式。对小学生来说,有些语句比较晦涩难懂,须反复诵读。

鲁迅的不少作品,有着对故乡的美好情愫,《故乡》如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此,《社戏》如此,《好的故事》亦是如此。《好的故事》所依托的梦境中的景物原形,都有着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的影子。“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小河两岸的风土人情,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质。故乡的“美丽、幽雅,有趣”,深深印刻在鲁迅先生的心上。故乡情怀是作家最深的灵魂烙印,当我们以此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本身的美育因素,对文本、对作家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又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对当代社会来说不是大节,但在先秦两汉时期,清明和中秋还没有形成,九月九的重阳节和三月三的上巳节相对,一春一秋,都很有影响。延续到隋唐时期,重阳节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两个节日都有消灾避难的祈求,也都有着顺应天时的意思。三月三正是莺飞草长的时候,人们蛰伏了一冬,此时都要走出家门赏花问柳,踏青去。而九月九重阳节,则是草木凋零的深秋,再往后就是寒冬了,又该蛰伏起来。这时人们三五成群,携老扶小,举家出门,登高望远,后来才逐渐形成了三大活动:登高山、佩茱萸、赏菊花。再回到作品,山东,秦朝一般指崤山或者华山以东的地区,到了唐代,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不是现在的山东省。从背景来看,王维是河东蒲州人,当时在长安求取功名。蒲州和长安之间隔着华山,所以他这里的山东其实用的是古意(即自己的家乡),重阳佳节,怀念远在华山以东的蒲州老家的兄弟们。

与王维后期风格的诗作不同,此诗乃王维17岁时的作品。意气风发的少年才俊,功成名就的青年王维,虽名满京城,但思乡之情也很浓郁,很直接。这时的王维,作品的风格没有真正形成,显得质朴直率而又情真意切。了解了以上背景,少年王维求取功名之心切、佳节怀念亲人之心切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从作家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内化,感悟其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审美化的课堂教学,外化于学生的成长,结合其成长的经验,进一步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文字作品。内化和外化的过程相互融合、相互转化,让学生走进作品,感悟语言文字构成的情感世界,学生去理解它、欣赏它,再用语言或文字把对作品的感受和评价表现出来。

三、思维冲突,发掘文本之“美”

文学作品之精妙,既来源于生活之本真,也是作家精巧构思的结晶。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寻找作品中的思维冲突,并且解读其用意,往往能发现作品的独特个性。

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文中,事中有情,情中有事。“事”“情”穿插,互相交融。文章以平实的语言,巧妙地介绍了“我”、爸爸以及素昧平生的老爷爷,大家互相鼓励,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爬上天都峰的事情。

根据文章的题目,普通读者都会按照“爬天都峰”前的期待—“爬天都峰”时的艰辛—“爬天都峰”后的感想的“思维三部曲”探寻文本的线索,学生的思维也该如此。但从文章来看,作者对爬天都峰时的艰辛几乎是一句带过,并且只字不提成功爬上天都峰之后的兴奋与激动,也不提天都峰的美景。为什么呢?课文运用“我”与老爷爷的交流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我”的犹豫、害怕、紧张在老爷爷的鼓励下,变成自信,变成精神财富。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并非“爬之艰辛”,也非“天都峰之美景”,而是“一起爬的互相影响、彼此温暖、共同扶持的人文情怀”。事情虽小,却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好的人生体验。

又如《咏柳》中的“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跟剪刀之间是没有可比之处的。春风偏暖,剪刀偏冷;春风无形,剪刀有形。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但是它千古传诵,何以出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的动词“裁”和“剪刀”是呼应的,两者合起来解读,引发思维的冲突,还原到作品创作之初,便能与作者进行有效对话,感受语言之美。

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一文,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第1自然段作者写“到天上去‘盗取火种”,“盗”字加上了引号。为什么,不加可以吗?作者站在老百姓的立场,火种原本就属全体人民所有,而不是天庭所独有。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种,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从天庭取回天火,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光明和温暖,也因此遭受到宙斯的折磨。“盗”字加上引号,正是作者对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的充分肯定。如果我们不加以关注,很容易忽视这个“美”的细节。

教材中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流淌着生命的激情,都是美的代名词,需要教师用心灵去感悟:从审美的角度解读文本,细读文本关键词句,探寻文字深处的文本个性;以思维冲突的激发,感悟文本之精妙;通过知人论世,挖掘作家心灵深处的微妙心境。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美育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2YQJK1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深圳中学龙岗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天都峰蜻蜓王维
“群仙所都”——天都峰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爬天都峰
蜻蜓
蜻蜓点水
蜻蜓
紧扣题眼领悟全篇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