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情境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4-06-08管凤娇

教育界·A 2024年10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学习任务群是承载语文课程内容、架构课程体系、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的若干相互关联的语文学习任务的集合体。教师开展语文大单元教学时,需对标学习任务群,创设内容丰富、新颖有趣的任务情境,设计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任务情境;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学习召唤力导向的小学语文‘大任务教学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JY2021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管凤娇(1995—),女,江苏省启东市惠萍小学。

2022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学习任务群由学习主题统领下的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交流与表达等在内的相互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基于任务情境的大单元教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既吸纳了传统教学结构化的优点,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育改革中的单元组织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以真实的任务情境统整单元学习内容,利用高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1]。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基于任务情境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统整单元内容,确定核心任务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建构单元内容的两大核心因素,课文、语文园地、习作等各个板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尽管统编版教材具有普适性,但毕竟不是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还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单元内容进行适当的添、删、调、改,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核心任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中华传统文化”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三首古诗、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和一个“语文园地”板块。其中《古诗三首》分别描绘了春节、清明、重阳这三个传统节日的节日情景,介绍了相关的民风民俗;《纸的发明》介绍了造纸术的由来和演变历程,赞扬了祖先的聪明才智;《赵州桥》展现了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展现的是传统绘画艺术。

四篇课文分别从节日、发明、建筑、艺术四个方面介绍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遥相呼应。“语文园地”板块通过多种类型的练习题引导学生体会“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综合性学习活动紧紧围绕“过节”展开,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本单元的各个板块紧密关联,意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对照语文课程标准,可以发现本单元属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个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学生在低年段教材中已经接触过部分关于中华美景、传统节日、汉字、中华美食的内容,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因此,开展本次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依托单元整体内容,教师将本单元的核心学习任务设定为“寻根传统文化,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具体分为三个子任务:1.阅读课文,开启寻根之旅,感受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2.跨科联课,拓展寻根旅程,尝试用“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介绍传统文化;3.整理资料,总结寻根收获,用丰富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二、制订学习目标,创设真实情境

进行大单元教学,首先要制订统整各个板块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学习。而创设真实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应先制订学习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2]。

综合教材各个板块的内容,教师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制订为:1.积累与运用本单元的生字和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2.学习课文中“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方法,并尝试将其运用到某一次具体的过节经历描写中;3.积累与传统节日、古代发明、传统建筑、古代艺术等相关的课内外资料,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习笔记,逐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4.参与实践活动,完成一次寻根之旅,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5.小组合力,共享学习资源,举办一场形式丰富、内容新颖的实践活动成果展。

学习任务群的情境设计应贯穿整个单元学习活动的始终,因此,在落实各个板块内容的教学时,教师根据具体的文本特点、学习目标创设了相应的任务情境。比如:《古诗三首》的任务情境是“穿越时空去过节”;《纸的发明》的任务情境是“做中华造纸文化的小宣讲员”;《赵州桥》的任务情境是“共话古代桥梁科技成就”;《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任务情境是“古典名画我代言”;等等。

单元学习目标的制订为任务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依据,同时,任务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落实,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搭建学习支架,设计研究活动

学习支架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三年级学生爱动脑、爱钻研,搭建合适的学习支架,能够促使学生在支架的指导下高效开展学习探究,从而提升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基于“寻根传统文化”的核心任务和具体的任务情境,围绕学习目标,搭建了如下支架。

(一)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文,开启寻根之旅,感受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活动一:微课导学,明确寻根方向

1.教师制作并组织学生观看介绍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微视频,让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要点,为即将开展的寻根之旅做好心理准备;2.学生根据微课提示,找到各自的兴趣点,并在班级中寻找学习伙伴,组成四人学习小组;3.小组成员交流自学微课时掌握的信息,相互补充,梳理出资料搜集的要点。

活动二:自读自查,了解寻根内容

1.小组成员自主研读四篇课文,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感受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感兴趣的内容,互相分享新发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活动三:使用笔记,记录美好印象

1.每位学生都要准备一本记录本,在观看微课、自读课文、搜集课外资料和小组交流时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形成宝贵的学习资料;2.组员之间畅想本单元的寻根之旅,说一说具体的学习打算,并制订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

(二)学习任务二:跨科联课,拓展寻根旅程,尝试用“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介绍传统文化

活动四:读古诗,过传统节日

1.研读《古诗三首》,感受古人过传统节日时的场景,借助图片和视频资料再现当时的过节情景;2.根据诗句内容展开想象,以诗人的视角讲述过节的精彩场面;3.与当下的过节场景进行对比,找出古今习俗的继承和变迁;4.挑选一个传统节日,集小组之力,搜集与该节日相关的古诗,为古诗补充创作背景等信息;5.回忆自己的过节经历,在学习笔记上以习作形式写出过节的过程和感受。

活动五:学造纸,玩古代发明

1.研读《纸的发明》,根据课后习题1的提示,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背景和社會意义,以及造纸术的步骤;2.各小组讨论模拟造纸实验需要准备的原料和器材,课后分工准备;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造纸实验,各小组指定一名宣传员解说蔡伦造纸术的每一个步骤,解释其中的科学奥秘;4.学生畅谈实验感受,分享再现古代发明的真切体会,并将实验经历以图片和习作的形式记录到学习笔记上。

活动六:搭桥梁,赏建筑之美

1.研读《赵州桥》,抓住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快速理解整段话的意思,明晰赵州桥的建筑特色;2.聚焦课文内容,各组尝试绘制赵州桥的草图,各组宣传员依托草图口头介绍赵州桥的特点;3.搜集古代桥梁的建造过程,了解隋朝时期桥梁的主要特色,感受赵州桥不凡的历史价值;4.各小组在校内外寻找一处可以修建石桥的合适地点,并绘制石桥草图,运用已经学会的“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总分写法论述造桥的必要性。

活动七:绘山水,观书画作品

1.研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一说《清明上河图》的绘画内容以及名扬中外的原因,以围绕中心句进行详细分述的方法,口头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构图艺术特点;2.观看介绍古代书画作品的电视节目,进一步感受古代书画艺术的高明之处;3.课后搜集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尝试用水墨绘画法画一幅结构简单的山川河流图;4.了解题画诗的绘画注意点,结合绘画要求,以小组名义在画上落款。

(三)学习任务三:整理资料,总结寻根收获,用丰富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活动八:汇总材料,梳理小组实践成果

1.各小组成员在组内分享自己本单元所做的学习笔记,介绍自己的实践作品,互相交流在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有趣发现,畅谈对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真实感悟;2.由组长负责汇总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富有个性的作品,作为展示内容。

活动九:确定方式,丰富成果汇报内容

1.各组明确展示内容后,合作制订具体的展示方案,设计成果展示环节;2.确定成果汇报方式,如朗诵、演讲、演唱、制作模型、绘画等,进行组员分工和排练。

活动十:汇报表演,提升成果汇报效果

1.举办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展,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成果汇报,邀请师生与家长一同参加;2.本单元学习活动结束之际,学生开展自评互评,教师和家长给予中肯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使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四、拟定评价量规,提高学习质量

评价量规是一种非常清晰的评价工具,能够为学生提供详细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要求。拟定评价量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发现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3]。为了考量学生在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学习情况,笔者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表。

这张评价量规表针对单元的语言运用素养这部分内容的目标完成情况制订详细的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用星级量化,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己、学习同伴、教师和家长,使评价的范围更广,评价的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薛如芳.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22):47-49.

[2]王楠.通过任务情境,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

[J].中小学班主任,2023(18):64-66.

[3]陈晨.大单元教学设计下的小学语文单篇教学[J].现代教学,2023(S2):33-34.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小学语文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