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方法研究

2024-06-08张生明

教育界·A 2024年10期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

【摘要】文章以导学案为优化和调整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关键方法,探讨分析了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将数学导学案分别与初中数学新知课、练习课及复习课三种核心教学课型结合的策略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导学案的合理运用与有效实践,切实推动学生主动、深入地进行数学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应用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张生明(1971—),男,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仁寿中学。

导学案是一种以学案为关键实施载体,让学生在契合自身认知水平、思维习惯的学习方案的引导下,展开多元化学习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当下,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数学课程教学的核心育人方向。初中数学教师立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与普及性,将导学案紧密融入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之中,有利于学生“四基”的巩固、“四能”的发展及“三会”的实现,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新知课中的应用

数学新知课是初中数学课程中基础且关键的课型,是一种以引领学生建构数学新知为中心的课程[1]。数学是一门以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为主要内容的学科,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学习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的数学概念、定理及公式时,往往会出现低效理解、浅表认识或混淆记忆等新知建构障碍。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将导学案与新知课教学结合时,应把学案设计的重点集中在数学知识抽象性的削弱以及新知与旧知关联性的增强两方面上。这样,既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对数学新知的抵触、排斥等消极情绪,又可以让学生在多元化导学案的作用下,更为自觉与积极地进行数学探究,使其在感受数学新知生成过程中,实现深度数学学习。

例如,在应用导学案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直线、射线、线段”一课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应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研读,从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入手,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与直线、射线、线段有关的数学新知,并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绘图、测量等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正确规范的尺规作图方法,促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意识的形成与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的良好发展[2]。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技术为学生制作时长为6~8分钟的导学视频。如,从生活现象与实际情境中提取直线、射线、线段模型;以三维动画的形式直观、动态地演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基本几何知识与“交点”“中点”“距离”等数学定义;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用“尺规画图法”作一条线段的过程等。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导学视频发布到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自行规划时间线上观看微课导学视频,阅读与思考数学教材内容,从而对所需掌握的几何知识以及尺规作图法形成初步认识。在微课导学视频的结尾,教师可以表格的形式为学生设计如下新知导学案(如表1),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经验的迁移与应用。

以新知导学案的形式驱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对数学新知、旧识之间的关联形成理性、客觀的认识,进而推动学生的知识迁移。

在学生完成新知导学案的各项预习活动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与课前自主预习情况,定位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活动设计方向与思路。

与此同时,教师可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学生行为分析”功能将学生划分成基础、中等与优秀三个层次,并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数学探究学习小组。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尺规作图的正确方法,归纳梳理直线、射线、线段的相关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数学导学案的启发下,实现对数学新知的建构与内化,进而逐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推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3]。

二、导学案在初中数学练习课中的应用

数学练习课是初中数学课程中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课型[4]。其中,典型的数学例题是初中数学练习课中的核心知识内容,是数学学科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与学习策略的关键载体。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长远层面上来看,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应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助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与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将导学案与练习课教学结合时,应以引导学生用灵活、发散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为出发点,设计更具开放性与自由度的数学练习导学案。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寓教于乐”思想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将趣味元素、数学思想融入导学案,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启发下学会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地思考分析数学问题,运用多元策略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基本掌握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以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为出发点,结合任务驱动法与提问教学法为学生设计以下练习导学方案(如表2),启发学生以自主独立的学习方式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简便解法[4]。

“鸡兔同笼”问题是经典的数学问题,具有较强的数学推理性。在启发与引领学生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过程中,将“鸡兔同笼”问题纳入数学练习导学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深入探索与多元思考。同时,教师将框图的应用融入导学任务项目之中,有利于促使学生进行思考过程与思维方式可视化、直观化的实践。这样,学生在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的适用情况时,便会展开批判质疑、归纳推理、分析比较与演绎概括等高阶数学思维活动,以灵活的思维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数学解题能力、学习能力的锻炼。

三、导学案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在数学知识巩固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所学内容,掌握正确运用数学技能的方法,提高他们自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复习导学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复习活动。首先,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程的重难点知识,设计多个数学复习任务;而后,让学生选择一个任务,并自行组成学习合作小组,按照复习导学案的要求,以协同合作的方式完成复习任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统计调查”一课的复习中,教师可以根据“统计调查”的重点知识设计以下复习导学案(如表3),以锻炼学生对数据搜集、整理、描述的能力,培养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上述复习导学案,有的学生选择复习任务二,自行组成合作小组进行统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该组成员先按照座位列表确定各自的调查范围,而后进行实际询问调查与记录。小组成员各自完成调查后,共同汇总调查的信息,按照运动项目整理数据,确定每个项目具体的喜爱人数。之后,该组成员分别制作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以图表方式呈现每项体育运动的喜爱人数及人数比例。最后,该组成员根据统计结果提出课间活动建议。如,开展跳绳活动、开展篮球比赛等。可见,教师利用导学案布置复习任务,能够帮助学生确定复习的方向,扎实记忆相关知识,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复习任务的过程中,能够锻炼沟通与组织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在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将导学案与多种教学课型密切融合起来,坚持“学为中心”的理念,在充分彰显数学学科育人价值及作用优势的同时,推动学生主动、深入地进行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时珊珊.生学为主 师导为辅:使用导学案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J].小学生(下旬刊),2022(12):103-105.

[2]郭格秀.以“导”为中心:谈初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2(35):78-79.

[3]李娇.基于数学阅读的初中数学复习导学案研究[J].中学数学,2022(22):39-41.

[4]伍静.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为例[J].中学数学,2022(18):3-5.

猜你喜欢

导学案初中数学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析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