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24-06-08曾令华

教育界·A 2024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课堂教学

【摘要】区别于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注重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其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深度学习,能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核心素养。文章运用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在整理深度学习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可以依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课程设计,通过创设情境、探索交流、迁移应用、巩固反思等方式落实深度学习,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曾令华(1974—),女,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雩山中小学校。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能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高阶思维主动进行深度探究,学习新知识、新思想,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最终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其他情境,解决具体问题。目前,部分学生在参与小学数学学习期间仍存在过度依赖教师、缺乏主动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深入分析深度学习理念的具体内涵,积极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解读深度学习理念

(一)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学科思想本质及思想方法、获得积极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思维层面,学生在深度学习中需要实现学思结合,主动参与、创造,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比较高的要求[1]。

(二)深度学习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实作用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逐渐将眼光投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深度学习,具有以下现实作用。

第一,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传统学习中,学生通常习惯按照教师的提示按部就班地参与训练,其思维停留在表面,即为浅层学习。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与思想,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获取有用的线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其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逐步增强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与应用性。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才的必备素养。深度学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热情。久而久之,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积累知识、获得经验,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第三,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数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活动,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深度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延伸,促使学生在不断探究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形成学科整合的基本能力。

第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热点。通过深度学习,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文化、数学思想,还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有助于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2]。

二、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研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既能丰富数学教学理论、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以具体案例说明落实深度学习理念的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参考借鉴。

(一)以创设情境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深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倡导学生学思结合。为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斟酌,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有趣的导入手段,围绕真实的生活情境設计问题,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参与深度学习做好准备[3]。

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教学为例。本课包含年、月、日等时间单位以及24时计时法等知识,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等知识解决问题。在讲解“年、月、日”期间,笔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日历作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日历的组成以及各月份的天数,初步了解年、月、日的基本特征。在讲解“24时计时法”期间,为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激活其参与数学探究的兴趣,笔者创设生活情境进行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关注。笔者提问学生:“奶奶在接到小刚的电话后立刻购买当天上午9点出发的火车,预计经过8个小时到达小刚家。小刚为迎接奶奶,需要早早地做准备。请问奶奶到达的时间为几点?”笔者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对时间的探究兴趣。此后,笔者鼓励学生进行讨论,结合生活经验以及所学知识预计奶奶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现象。此外,笔者还为学生提供钟表等教具,指导学生尝试拨动时针,对时针走过的格数进行观察,继而顺利导入“24时计时法”。学生通过探究,直接将出发时间与经过时间相加,得到17,进而将17转化为下午5点。为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笔者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奶奶上午9点出发,下午7点到达,那么奶奶途中经历了几小时?”由此,学生可以进行深度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上述课例中,笔者在指导学生参与深度学习期间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并提出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从而提升导入环节的有效性。

(二)以探索交流为保障,活跃学生的思维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丰富的活动,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探索交流。

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根据圆的特点掌握其周长以及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启发学生结合学习成果解决生活问题,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围绕教学目标,笔者根据学生过往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组建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小组开展关于“认识圆”的相关活动。活动任务一:尝试借助身边的物品在白纸上绘制圆,比一比哪个同学画得最好。活动任务二:将你绘制圆的方法在小组中进行分享,找出能将圆画得最好的方案。基于这两项活动任务,学生积极投入,通过交流、实践的方式提出自己画圆的方法。有的学生直接用圆形的胶带作为辅助画圆;有的学生用线缠绕图钉,将图钉固定在某一点上,将线的另一端系在笔上画圆……根据学生的反馈,笔者为他们提供圆规这一作图工具,指导他们运用工具画圆,帮助他们找到用圆规画圆的诀窍。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学习定点、定长的方法。在各组学生完成画圆的任务后,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圆,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提示思考圆各部分的名称,标注圆心、半径、直径。接下来,笔者提出问题:“圆的半径与直径的数量是无限的吗?圆的半径与直径二者之间具有哪些联系?”笔者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索交流,帮助他们思考圆的特征,为他们后续探索圆的周长、面积公式奠定基础。

在上述课例中,笔者先利用动手操作活动指导学生画圆,让学生体会圆的特征;再通过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探讨,驱动学生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深度学习背景下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以迁移应用为根本,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深度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用结合意识,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掌握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4]。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科学设计练习题,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重视程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迁移应用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的教学为例。笔者带领学生探寻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继而借助“天平游戏”讲解等式的性质,促使学生在做一做、想一想的过程中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在深度学习背景下,为促进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笔者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其设计以下题目。

题一:小刘在参与校级运动会中荣获男子跳高的第一名,并打破尘封已久的纪录。根据裁判认定,小刘的最好成绩为1.67米,比原记录成绩高0.09米,请求出原纪录成绩为多少米?

题二:王奶奶去超市购物,购买香蕉和苹果各2千克,一共花费16.4元。现在已知香蕉每千克价格为3.8元,请你帮助王奶奶计算每千克苹果的价钱。

题三:刘老师带班级的18名小朋友去公园游玩。已知购买19张门票一共花了100元,而成人的门票是10元,請问儿童票每张多少元?

题四:小赵和小李家相距4.5千米,周一早上二人约好7点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再一同前往学校。已知小赵每分钟骑行200米,小李每分钟骑行250米,请问二人何时相遇?

以上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需要理清题目中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基于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来解决问题,以不变应万变。通过练习,学生能发展高阶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在上述课例中,笔者借助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顺利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

(四)以巩固反思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在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启发学生尝试借助思维导图搭建知识框架,反思、整理学习的过程,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散思维,感悟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在巩固、反思阶段提高归纳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效果[5]。

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为例。笔者带领学生通过折一折、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还带领学生运用表格整理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在基础教学任务结束后,笔者指导学生学后反思,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的知识以及产生的问题,从而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此外,为确保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发展逻辑思维,笔者还向学生提供思维导图框架(如图1所示)。

在上述课例中,笔者利用思维导图作为工具,为学生提供思维支架,指导学生反思归纳,为学生后续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相信在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将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其明.行进有序,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更具实效性[J].大学,2022(S1):73-75.

[2]惠卓萍.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2(36):14-16.

[3]郭夕军.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深度学习”实现路径[J].新课程导学,2022(36):52-54.

[4]王慧敏.“让学引思”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读写算,2022(36):138-140.

[5]郑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6):107-10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课堂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Passage Four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