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痰瘀论治食管癌经验总结 *

2024-06-08冯保荣周世繁郭志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噎膈痰气证型

冯保荣 周世繁 郭志忠

(河南省中医院肿瘤科,河南 郑州 454000)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8 位,在恶性肿瘤相关死因中居第6 位[1,2],食管癌在国内的主要病理分型是鳞癌,约占所有食管癌病例的90%,少数为腺癌[3,4]。食管癌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其对胃镜、组织病理等检查依从性较差,难以在临床开展常规筛查,故早期诊断食管癌较为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往往已经出现远处转移及广泛的淋巴结转移[5,6]。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食管癌术后复发率高,往往一年内会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中医药在癌症的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

1 病因病机

食管癌主要表现为进食哽咽感、食物通过缓慢并有流质感、胸骨后胀闷不适、食管内异物感等,这与中医学“噎膈”的食物吞咽困难或食入即吐症状极其相似,故将食管癌归于中医学“噎膈”的范畴[7]。各代医家在不同时期,对食管癌的病因病机有各自不同的认识与见解。《医碥·反胃噎膈》指出,过饮滚酒,可灼伤津液,使管腔干涩,而形成膈证,表明噎膈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有着密切的关系。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提出情志失调,导致气机阻滞而发为此病。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反胃噎塞》中不仅指出气血亏虚是食管癌发生的病因病机,且详细描述了气、血、痰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演变过程。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明代张景岳更是强调脾肾不足、虚弱之人更易形成积聚,皆强调了脏腑失衡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性。《脉因证治》曰:“膈噎,即翻胃也,噎病也。大概因血液俱耗,胃脘亦槁”,指出血液俱损,津随血脱,胃脘干槁为噎膈发病的重要病机。明代徐灵胎指出瘀血、顽痰、逆气为噎膈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近现代董叔良认为,食管癌的病机虽有气滞、血瘀、痰凝等不同,但临床往往表现为虚实夹杂,热盛与阴亏并见[8]。

2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在诊病、治病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9]。清代高锦庭言:“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表明五脏痰瘀阻滞发为癌病,临证时当以化痰开郁、消肿软坚方治之。张代钊教授总结自身经验,得出“痰、气、瘀、热”为食管癌发病的四大病因,并依据四大病因进一步将食管癌分为痰湿壅盛、肝郁气滞、血瘀热毒、热毒伤阴4 种基本证型[10]。刘嘉湘教授[11]根据食管癌不同时期正邪抗争情况将其分为痰气互结、气滞血瘀、脾虚痰湿、津亏热结4 种证型。陈玉琨等[12]根据食管癌患者的不同表现,追其病机,将食管癌分为各种证型,并分别给予启膈散以行气化痰、消肿散结,治疗痰气交阻型食管癌;通幽汤理气活血、祛瘀散结,治疗气滞血瘀型食管癌。孟金海等[13]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遂以滋阴养血、清热散结行瘀为原则对症治疗,对瘀血阻膈、津亏热结的患者,选用龙骨牡蛎汤、沙参麦冬汤、旋覆代赭汤序贯口服,17 例患者的总有效率达88.2%。黄烈平等[14]对116 例食管癌患者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其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痰气交阻型以高、中分化为主,津亏热结型和痰瘀互结型以中、低分化为主,气虚阳微型则以低分化为主;痰气交阻、津亏热结、痰瘀互结、气虚阳微,呈现出病情逐步进展的趋势。虽然每个医家对食管癌的证型分类持不同意见,但是数据挖掘分析表明痰瘀互结型认可度较高,且痰瘀互结型食管癌较为常见,是食管癌的主要证型[15-17]。

学者认为痰瘀互结证型的单证要素为痰凝和血瘀。此型患者临床表现除了进食不顺、吞咽困难之外,还可见胸膈疼痛,固定不移,呕吐赤豆汁样物,或呕吐痰涎,面色晦暗,身体消瘦,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暗少津,或有瘀斑瘀点,苔腻,脉细涩或细滑。在食管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邪正盛衰的变化影响着疾病病机的转变,即疾病的不同时期,证有不同。痰瘀互结证主要见于食管癌的中晚期[18]。黄烈平等[14]分析食管癌的病理分期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认为痰气交阻型常见于食管癌早期,痰瘀互结型常见于进展期。各种治疗对证型也有影响。术后证型以气虚痰湿为主。吴成亚[19]分析76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发现证型分布以气虚(50.0%)、痰湿(46.5%)为主,只有7 例辨证含血瘀证。放疗后证型主要为阴虚火旺合并不同程度的津亏血瘀[20]。黄金昶[21]认为化疗药物同样具有寒热属性,患者在化疗后,证型会发生变化。综上所述,手术、放疗患者出现痰瘀互结证的可能性较低,化疗后患者证型分布区间跨度较大,但还是以痰瘀为主[22,23]。

3 治法治则

痰瘀互结证的基本治法为行气、化痰、活血、消瘀。孙桂芝教授认为痰瘀互结证多见于食管癌后期,痰阻和血瘀病机贯穿始终,所以治疗上无论何种证型都要适当应用化痰消瘀药物,常用鳖甲软坚消瘀散结,生蒲黄、血余炭活血消瘀,海浮石、旋覆花化痰散结[24]。林丽珠教授治疗血瘀痰结证常用自拟祛瘀化痰方,曾诊治一例辨证为血瘀痰结的食管癌全身多发转移患者,用此方加减治疗,随访3 年后病灶仍然稳定,KPS 90 分,治疗期间未行放化疗,常用的药物有土鳖虫、桃仁、壁虎、瓜蒌皮等[25]。徐荷芬教授认为痰和瘀既是食管癌的发病诱因又是病理产物;辨证为痰瘀阻滞型的食管癌患者要痰、瘀、气三者并治;常用的化痰散瘀药物有仙鹤草、石打穿、瓦楞子、九香虫、莪术等[26]。沈舒文教授认为痰湿瘀毒证的典型特征性表现是进行性吞咽困难,解毒以硇砂、石见穿,消痰以威灵仙、山慈菇、急性子,散结常用夏枯草、贝母、天南星、海藻、昆布等,若出现胸骨后疼痛则用蜈蚣、全蝎通络[27]。刘万里教授认为食管癌是气结、痰瘀、津亏三大病理因素错杂,本虚标实之疾,其治疗应以痰为核心,理气为重,有瘀则化瘀,常用药为瓜蒌、浙贝母、香附、枳实、石见穿、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三棱、莪术等[28]。曾普华教授认为食管癌的发生多因痰瘀毒结,日久则吞咽困难,梗阻呕恶加重,在治疗时应从根本上改变人体“土壤”才能有效抑制肿瘤进展,故治疗强调活血化瘀,佐以理气化痰之品,常用药为急性子、丹参、三七、桃仁、红花、法半夏、制天南星、旋覆花等[29]。

从上可知,中医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藏象学说之气血津液,强调辨证分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者认为痰瘀是食管癌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且在食管癌辨证中占主导,关于痰瘀互结型食管癌的治疗,各医家都有自己的认知,但总不离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之法。中药复方在食管癌的治疗中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具有增强化疗效果的协同作用,且可以减轻化疗所产生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30,31]。食管癌中医治疗在临床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研究[32-34]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验案举隅

杨某,男,73 岁。患者2021 年10 月无明显原因出现腹部胀满不适,遂就诊于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CT示:(1)腹膜后占位;(2)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后至河南省中医院全面检查,头颅磁共振未见明确异常强化病变;骨扫描示未见典型骨转移征象。后于2021 年10 月27 日行“腹腔深部组织活检术”,病理示:(食管门齿约33~66 cm)考虑鳞状细胞癌,需做免疫组化检查协诊;(食管门齿40 cm)考虑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变,需做免疫组化检查协诊。10月31日免疫组化结果示:(腹膜后淋巴结穿刺)鳞状上皮癌。注:恶性肿瘤,免疫组化表达鳞状上皮特征。肠镜未见明显异常。胃镜示:(1)食管癌(已取活检);(2)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胃镜免疫组化结果示:(食管33~36 cm 及40 cm)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结果示:KI67(+90%),细胞角蛋白(CK)(-),CK5∕6 (+),P40(+)。

初诊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腹胀满不适,进食哽咽不顺,纳食减少,眠可,二便正常,体质量近1 年下降5 kg。舌质淡、苔黄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食管鳞癌腹膜后转移;中医诊断:噎膈;证候:痰气阻滞、瘀血阻膈;治则:化痰降气、解毒散结化瘀;方药:党参30 g,白术15 g,熟地黄20 g,清半夏20 g,赤芍15 g,当归15 g,茯苓15 g,炙甘草10 g,醋三棱20 g,醋莪术20 g,三七粉5 g,桂枝10 g,陈皮12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15 g,威灵仙20 g,醋郁金15 g,黄芪45 g,焦神曲15 g,炒麦芽15 g,蜈蚣2 条,砂仁(后下)10 g。水煎取汁400 mL,每日2次,每次200 mL

按语:患者老年男性,平素体质虚弱,后天脾胃之气不足,气血化生乏源,气不行津则成痰,痰气相搏,阻于食道,故患者进食哽咽不顺,纳食减少;胃气和降,有赖于肝之条达,患者自诉平时性情急躁,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气滞痰凝日久,可见血瘀,故患者腹部胀满不适;患者初诊时精神欠佳、腹部胀满不适,进食哽咽不顺,纳食差,故给予自拟方口服。方中清半夏、陈皮燥湿化痰、散结降逆,三七活血理气、散结化瘀,共为君药;《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又《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益气扶正需贯穿噎膈治疗之始终,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健脾,熟地黄、当归补血活血,白术、茯苓健脾燥湿为臣药。噎膈的发生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处理好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常用的祛邪治疗法则如行气、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医林改错》曰:“今请问肚腹能结块者是何物……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方中郁金可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可助三七之功;气血凝滞者可用醋三棱、醋莪术以破血祛瘀,化积消块,同时方中黄芪、党参使其补破之力皆可相敌,不仅患者气血不受损,还可加快其化瘀之力;白花蛇舌草及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与威灵仙、蜈蚣共奏抗肿瘤之效;患者舌苔白厚腻,方中桂枝、砂仁温阳化湿;患者纳差,焦神曲、炒麦芽以消食化积,全方共奏行气化瘀、消痰软坚、解毒散结之功。

猜你喜欢

噎膈痰气证型
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不同证型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气郁结型癫病30例疗效观察*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中医眼中的3种“痰”
吴门医派噎膈辨治思想探微
李发枝运用经验方治疗痰气郁结型甲状腺功能亢进1则
噎膈源流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