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媒介叙事:阿加莎小说《逆我者亡》的两次影视改编研究

2024-06-05陈启元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7期
关键词:影视改编阿加莎

陈启元

[摘要] 被誉为“侦探小说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创造了欧美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1939年出版的《逆我者亡》是其经典之作。虽然《逆我者亡》并非阿加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这部小说已被多次搬上荧幕,在读者和观众中广受欢迎。本文将以文本之间的差异为立足点,选取《逆我者亡》2008年ITV改编版和2023年BBC改编版进行研究,旨在探索跨媒介叙事下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阿加莎 《逆我者亡》 影视改编 跨媒介叙事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07-0120-04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是备受瞩目的英国小说家和剧作家,被认为是世界三大侦探小说大师之一。她以编织复杂情节、刻画深刻角色以及营造出人意料的转折而闻名,同时也成为历史上作品最畅销的小说家之一。

阿加莎一生创作了80余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数部剧本和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为笔名的6部爱情小说等[1],她的众多著作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除此之外,阿加莎的文学作品多次在不同时代被不同国家的创作者重新进行诠释,从而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和观众,使得其作品在影视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与关注。

《逆我者亡》是阿加莎于1939年出版的小说,故事以退休的殖民地警官卢克·菲茨威廉为中心展开。从马扬海峡归来的卢克在返回伦敦的列车上遇见了一位名为拉维尼亚·平克顿的老妇人。在聊天中,拉维尼亚告诉卢克,她察觉到自己所生活的小村庄威奇伍德之中有一个连环杀手。尽管卢克起初未予重视,将之视为是老妇人的臆想,但抵达伦敦后,卢克便在报纸上得知拉维尼亚在一场意外交通事故中丧生,此噩耗使他相信这位老妇人的言论可能有些许真实。因此,卢克决定前往威奇伍德查明真相。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同样对村庄中接连发生意外死亡事件持怀疑态度的年轻女子布丽吉特·康威。在布丽吉特的帮助下,卢克列出了包括托马斯医生、艾伯特先生、霍顿少校、埃尔斯沃思先生和维克先生在内的嫌疑人名单。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真正的凶手最终浮出水面。

一、《逆我者亡》的历次改编情况

1982年,华纳兄弟公司首次将《逆我者亡》以电影的方式搬上银幕。该影片在遵循小说基本情节的基础上,对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人物设定进行了一些改动。例如,1982版将故事背景由20世纪30年代移至20世纪80年代,主人公卢克·菲茨威廉也从原著中的退休警察,摇身一变为计算机专家。新的时代背景和人物重塑不仅更加顺应美国80年代的“计算机热”,还成功借用卢克的身份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1993年,《逆我者亡》由克莱夫·埃克斯顿改编为话剧,并在伦敦约克公爵剧院进行首演。

2008年,英国独立电视台(ITV)将《逆我者亡》改编为马普尔小姐的案件,并在《马普尔小姐探案第四季》第二集中呈现。除了在故事中引入马普尔小姐这一角色外,2008版在剧情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其中包括改变角色、添加支线故事以及变更凶手动机等。

2023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圣诞节档期以迷你剧的形式推出了《逆我者亡》的最新改编版本。该版本同样大刀阔斧地对故事背景和角色进行了重构。例如,将故事设定在20世纪50年代,而非20世纪30年代。除了重新设定背景外,主人公卢克·菲茨威廉被刻画成了黑人形象,身份也由原先的英国退休殖民地警察改變为前往英国担任白厅职务的尼日利亚外交随员。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次在对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进行重新演绎时将黑人角色设定为主角。

本文拟选取《逆我者亡》2008年ITV改编版和2023年BBC改编版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两部剧集在人物塑造、情节构成和主题呈现方面与原著之间的相异之处,以深入探讨“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文学作品如何在不同时代被不同的创作者进行重新诠释和定位,从而进一步探索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成功之道。

二、人物形象的丰满与重塑

在对卢克·菲茨威廉这一角色的改编上,2008版呈现了对原著设定的显著改编。阿加莎笔下的卢克是一位经历过殖民地生活、皮肤晒得黝黑的中年警官,2008年ITV的改编则将他重新塑造为一位更年轻、更英俊且充满魅力的男性。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出色演绎不仅令卢克的形象更加现代化,还极大地提升了角色的吸引力,成功拉近了与年轻观众之间的距离。然而,由于2008版《逆我者亡》明显偏向于“马普尔化”,在故事的后半部分,马普尔小姐甚至协助里德警官进行嫌疑人问话,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相较于原著,2008版中马普尔小姐的角色得到了显著的强化与突出,而原本作为主角的卢克在整个故事中所起的作用则被明显削弱,显得相对次要。

2023年BBC改编版对卢克·菲茨威廉的塑造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尝试。该版本中,卢克的角色被赋予尼日利亚血统,由大卫·琼森饰演。正如前文所提,这一创新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改编作品中首次将黑人角色设定为主角。阿加莎的曾孙詹姆斯·普里查德对此表示欣慰,认为“如果曾祖母还在世,她也会支持改编的多样性”。实际上,将卢克刻画为来自尼日利亚的黑人男性具有重要的历史因素。该版本的故事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恰逢尼日利亚去殖民化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尼日利亚人开始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要求自治和独立。作为回应,英国政府开始与尼日利亚领导人进行友好谈判,随即放弃其在尼日利亚的殖民政策,并开始建立新的政治框架[2]。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卢克的种族改变是具有合理性且符合时代特点的。

此外,近年来西方影视行业“政治正确”的倾向愈发明显,催生出一大批以黑人为核心的影片,并在商业市场、艺术成就、社会影响等方面均取得不凡的表现[3]。这种趋势不仅符合当下观众对媒体中多样性和代表性的迫切需求,还与促进种族平等社会运动的倡导相契合。因此,卢克的种族改变既反映了当代媒体推动包容性的努力,也肯定了尼日利亚去殖民化的历史意义,从而向着更多元、更真实的叙述迈出积极一步。

另一位主角布丽吉特·康威在影视改编中同样经历了巨大的改变,布丽吉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物身份的转变上。在2008版中,她不再是威奇伍德的本地居民,而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外来者。身为异乡人的布丽吉特踏入威奇伍德,并非出于纯粹的旅游目的,而是怀着解开自己身世之谜的渴望。

与原著不同,2008版的布丽吉特并未和卢克携手展开谋杀案件的调查。相反,她在威奇伍德独立地与当地居民建立联系,积极寻找可能与自己过去有关联的人,试图挖掘关于身世的线索。故事的结尾,布丽吉特终于揭开了这个神秘面纱:原来她是霍诺丽娅被自己的亲弟弟性侵后所生的孩子。正是布丽吉特的突然造访,促使霍诺丽娅采取一系列极端行为来掩藏自己的秘密。尽管布丽吉特并未直接参与威奇伍德谋杀案件的调查,但她的身世谜团在2008版中对推动情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情节构成的再现与延展

在情节构成方面,2008版的主创团队选择用一种颇具创新性和颠覆性的方法对原著进行了重构,仅仅保留了原始故事中一个小村庄内连续发生意外死亡事件这一核心情节框架以及主要角色的设定,创造出了一个与原著截然不同的全新版本。相较而言,2023版则采取更为保守和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方式,在诠释原著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再现。

1.霍诺丽娅的动机

原著中的霍诺丽娅在年轻时被惠特菲尔德勋爵所抛弃,嫉妒和复仇心理驱使她展开了一连串令人发指的极端行为。她精心策划杀害掉所有与勋爵有过争吵或冲突的人,并将他们的死亡都嫁祸于勋爵,以谋求心灵上的满足。然而,2008版对霍诺丽娅这一角色的刻画更为复杂,她被成功地塑造为一个邪恶却又可悲的人,曾遭受自己亲弟弟的性侵,这一经历使她的心灵承受了极大的创伤。为了掩盖这个羞耻的秘密,霍诺丽娅选择将无辜的知情人全部杀死。

这样的情节改编为霍诺丽娅的杀人动机提供了更明确和合理的解释,在增加原始故事复杂性的同时,还为该角色带来了情感深度。从观众的角度看,2008版更加注重探索霍诺丽娅内心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悲剧性,她的罪行并非完全出于人性之恶,而是受无法忍受的痛苦和难以摆脱的心理阴影所驱使。因此,霍诺丽娅在该版中不再只是简单的恶人,而是一个备受折磨、心理扭曲的角色,观众也由此对她的遭遇感到唏嘘。

2.受害者及死亡原因

由于2008版霍诺丽娅杀人动机的变更,该版改编中的六位受害者都是知晓霍诺丽娅秘密的人。死亡序列中第一位受害者是弗洛丽·吉布斯,霍诺丽娅曾向她求助进行堕胎。霍诺丽娅利用机会,在弗洛丽正在炖汤的锅中投放了有毒的蘑菇。弗洛丽食用后,蘑菇里的毒素在她的身体中产生了剧烈反应,最终被误认为是因食物中毒身亡。第二位受害者是明欽牧师,他曾是霍诺丽娅坦白堕胎罪行的倾听者。在牧师抽空打理花园的时候,霍诺丽娅趁机潜入将其防护面具破坏。由于面具的破损,蜜蜂得以穿过洞口注入致命的毒液,最终导致牧师不幸身亡。第三位受害者是拉维尼亚·平克顿,她率先怀疑威奇伍德接连发生的死亡事件并非意外,随即将自己的猜想告知霍诺丽娅。即便是彼此引为知己的朋友,为了保守住自己羞于启齿的秘密,霍诺丽娅还是毅然决然地将拉维尼亚推下电梯,导致其身亡。第四位受害者是亨伯比医生,布丽吉特曾向他打听过堕胎的事情。为了保险起见,霍诺丽娅将猫得病后积攒的脓液制成膏药,帮助亨伯比医生贴在了受伤的指头上,导致其感染而死。第五位受害者是艾米·吉布斯,她是第一位受害者弗洛丽·吉布斯的孙女。艾米在与艾伯特先生交往的过程中不幸怀孕,为了打掉未出世的孩子,她威胁霍诺丽娅告诉自己堕胎的方法,否则就会将霍诺丽娅的事情告诉整个威奇伍德的人。艾米对外表柔弱但心狠手辣的霍诺丽娅的真实面目全然不知,没有想到竟会因此丢掉性命。霍诺丽娅将染发剂与艾米的止咳药剂进行调换,致使艾米误饮染发剂而中毒身亡。最后一位受害者是利迪亚夫人,她在教堂认出了布丽吉特的胎记,而布丽吉特正是利迪亚在赫胥黎会堂边发现的弃婴。于是,霍诺丽娅找准机会将过量的肾上腺素注入利迪亚体内,导致其身亡。

在2023版中,受害者及死因基本与原著保持一致,不过也进行了一些细微调整:将亨伯比医生的身份改为牧师,并新增了一个受害者托马斯医生。2023版中,共有八名受害者。除了拉维尼亚·平克顿外,其余受害者都曾与惠特菲尔德勋爵发生过争吵或冲突。这些受害者包括利迪亚夫人、小男孩汤姆、酒店老板哈利、老妇人平克顿、保姆艾米、亨伯比牧师和托马斯医生。

四、主题呈现的深化与探索

2008版和2023版在主题呈现上有着不同的侧重。2008版着重探讨原著中触及尚浅的创伤议题,并通过角色塑造和情节构成展现出来。2023版则加入了切合当下热点议题的讨论,如阶级斗争、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相关话题。

1. 2008版对创伤主题的深化

2008版通过修改霍诺丽娅的动机,深入探讨了创伤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在这个版本中,霍诺丽娅经历过心理和身体伤害,并因此采取极端行为。故事通过着重展示霍诺丽娅内心深处的苦楚与矛盾,进一步揭示了人类心理深处的脆弱性和复杂性。不幸的遭遇使霍诺丽娅感到绝望,驱使她采取极端的行为来保护自己,以求摆脱内心的恐惧。在某种程度上,她所做的一切可以被解释为对过去伤害的一种反击,是内心深处创伤的外在表现。这样的主题探索不仅丰富了原作故事的内涵,更是引导观众对社会现实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与探讨。

2. 2023版对阶级斗争、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的探索

2023版进一步突出和强化了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之间的矛盾。惠特菲尔德勋爵代表着上层阶级,而里弗斯则代表着下层阶级,二者之间的对抗贯穿始终。值得注意的是,惠特菲尔德勋爵最初也来自下层阶级,但后来通过战争敛财,迅速跻身于百万富翁的行列。他对于提升自身地位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也导致了他最终辜负霍诺丽娅的信任,进而引发威奇伍德的一系列悲剧。在裁决庭上,法官承诺对亨伯比先生的死亡展开进一步调查,但对下城区居民的死亡却轻描淡写地归类为意外事件。当里弗斯询问为何没有对艾米进行尸检时,法官却以浪费公共资源为由加以推脱。里弗斯对此提出抗议,指出下城区的人死亡就被简单地当作意外事件处理,而上城区的死亡案件却严格按照合理的程序展开调查,这种双重标准是不公正的。类似的阶级歧视也体现在托马斯医生这一角色上,他不仅拒绝为付不起治疗费用的病人提供医治,还对来自下城区的逝者持冷漠态度,认为他们的死亡对于社会是大有益处的。可以说,在威奇伍德,阶级冲突无处不在。

在殖民主义方面,2023版通过卢克反复梦见伊肯加(尼日利亚的一种工艺品)这一情节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另一层深度。在尼日利亚,伊肯加代表着右手、个人神灵以及选择自己命运的力量[4]。在卢克的梦中,伊肯加掉落并燃烧的部分象征着他内心的困惑。这个象征性的场景通过梦境传递给卢克一种强烈的信息,引导他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当卢克终于解开梦境之谜后,他意识到这是神灵在提醒他应该回到尼日利亚而不是继续与布丽吉特生活在一起。在影片中,伊肯加不仅出现在卢克的梦境中,还作为展示物出现在惠特菲尔德勋爵家里的陈列柜中,隐喻着惠特菲尔德勋爵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他原本不应拥有的财富。此外,在卢克与两位尼日利亚朋友的对话中,也反映了殖民主义的主题。当卢克决定前往威奇伍德查明连环凶杀案的真相时,他的朋友们指责他是自我殖民主义者,暗指他与压迫者们合作。这些关于殖民主义的讨论既深化了故事的主题,也影射了20世纪50年代英国社会的现实。

女性角色对独立和自由的追求在2023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霍诺丽娅的犯罪行为根源于惠特菲尔德勋爵间接中断了她想要摆脱家庭、前往剑桥学习的愿望,这激起了她内心的无奈与愤怒,因而对惠特菲尔德勋爵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尽管霍诺丽娅的行为不被道德所认可,但却揭示了社会结构对于个体追求独立的压抑和扭曲。她所展现出的愤怒和无奈情绪,是许多被束缚在传统观念和规范下的女性所共有的内心挣扎。布丽吉特则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了对自由的追求。她拒绝了传统的爱情观念和社会期待,毅然决定不与盧克继续在一起,勇敢地去追寻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生活。布丽吉特的选择彰显了她坚持真实自我、勇于探索未知的勇气,也激励着观众去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勇敢地踏出舒适区,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五、结语

小说与其影视改编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尽管二者属于截然不同的媒介形式,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一种亲缘关系。许多文学作品通过影视改编得以焕发新生,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逆我者亡》便是一个鲜明的典范。该作品先后两次改编都成功实现了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其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巧妙地迎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旨趣。在改编过程中,创作团队对人物塑造、情节构成、主题呈现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升华,使之更贴近当代观众的品位。另一个成功因素是与当下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契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感需求也在不断演变。因此,影视作品需要与时俱进,反映出当代社会特征和人们内心的需求。《逆我者亡》的两次改编都成功地为这部文学作品注入了时代气息,使其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何琪.阿加莎·克里斯蒂影视作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2] Oduntan O,Rotimi K.Tensional decolonization and public order in Western Nigeria,1957-1960[J].Decolonization:Indigeneity,Education&Society,2015,4(2).

[3] 张勇.近年来好莱坞黑人电影的生成机制研究[J].当代电影,2023(2).

[4] Ejizu C I. RITUAL ENACTMENT OF ACHIEVEMENT: IKENGA SYMBOL IN IGBOLAND[J].Paideuma,1991(37).

[5] 阿加莎·克里斯蒂.逆我者亡[M].聂婷,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夏    波)

猜你喜欢

影视改编阿加莎
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
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获荣誉
用一支笔歌唱
用一支笔歌唱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影视改编研究
大众文化语境下影视艺术对文学经典的改编初探
浅析网络小说改编策略
浅谈影视改编与文学作品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