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影视改编研究

2016-12-17徐俊洁

人间 2016年31期
关键词:影视改编西游记

徐俊洁

摘要:2016年春节期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火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中,由郑保瑞导演,郭富城、巩俐等人主演的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下简称《三打》)正是三大主力之一。影片是以国人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改编而来,不仅拉开了春节档国产电影鏖战的序幕,同时还应景了“猴年看猴戏”的好彩头,票房也是一路飙升突破十亿大关。本文针对此电影展开几点论述。

关键词:西游记;影视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24-01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不朽的生命力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一部老少皆宜的魔幻现实主义历险小说。近年来,大银幕掀起“西游热”,似乎只要搭上西游题材,票房就可以大卖。《三打》正是以传统文学名著为蓝本创作的电影,不仅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还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的进行改编。本文试图以改编的角度对影片《三打》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两个方面,对其改编进行深入梳理和阐释。

一、情节设置改编

大家对“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应该都非常熟悉,这是在西天取经路途中最具有重要意义的章回,是师徒四人聚首后遇见的第一个妖,同时三打白骨精也是唐僧和孙悟空真正建立师徒关系的开始。电影用前20分钟的时间来讲述收降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过程,在简短的时间内展现出孙悟空的暴戾、猪八戒的好色和沙和尚的痴呆,也利于推动情节快速发展,人物定位非常准确。但是在情节设置上又过于荒诞和粗糙,并没有给出人物的来龙去脉缺少逻辑。

白骨精的出场方式改编的很精彩,黑衣人伪装成白骨精的手下出现强抓小孩,所有人都以为白骨精也应当是如此冷漠凶残,这时真正的白骨精出场,她吃掉黑衣人除掉坏人,给人一种在替天行道的感觉,临走时偏偏又让三个小妖吃掉那对父女,给了观众会心一击。这个出场的设置也为后面皇帝抓走小孩埋下伏笔。白骨洞中,正式引出白骨精和唐僧师徒的冲突,人物的欲望非常明确,但是纵观全片,导演并没有将白骨精前世为人时的苦难遭遇表现出来,试图通过人物的语言“说”出身世。

相对于原著来讲,整个三打白骨精过程的改编都是非常彻底的,之前86年版《西游记》中花了一集的时间来讲这个章回,侧重点并不在“三打”而是在师徒反目和孙悟空的去而复返上面,重在结果。但是《三打》将“三打”着重描写,第一打依旧是打死“老太太”师徒关系变得紧张;第二打白骨精诱惑孙悟空联手,使白骨精的故事和国王的故事很好的衔接在一起,高潮在于白骨精幻化成小孩要刺杀唐僧被孙悟空打死,唐僧不能接受结局在这里提前驱赶走孙悟空,将孙悟空的回归设置在三打更显师徒情谊;第三打是加上山崩地裂特效的终极BOSS之战,打的却是师傅唐僧,这应该是影片中最大胆的改编部分,白骨精的真身是一堆白骷髅,迎合观众对特效的期待在第三打上制作大场面,也体现出国产电影特效的水平。将打白骨精改编成打师父,用“弑师”的方式来完成对白骨精的超度,师徒关系真正磨合。“打三遍”的改编不得不说很成功,这使故事更加立体化,节奏也松弛有度。但是影片在叙事层面上还需打磨,情节过于虚假拖沓,白骨精的前世遭遇并不能引起观众共鸣,国王因为一只手中毒而喝小孩的血也没有交代中毒原因等。

二、人物形象改编

电影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主要可以体现在唐僧、白骨精、国王这三个人物身上。

首先是对于唐僧的塑造。电影中在塑造唐僧的时候,愚昧的善良是其性格的主要特点,但是加入了爱管闲事等“接地气”的人物性格,使整个人物变得具有真实感。前两次孙悟空打死白骨精的化身时,唐僧对于孙悟空的惩罚以及不理解,基本上是符合了原著中的描写,但是电影的点睛之笔是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选择超度白骨精这里。这一点虽然看似有塑造唐僧光辉形象的嫌疑,但是在细节的处理方面以及对话可以看出,唐僧可能已经知道白骨精是妖怪,而他多次阻止孙悟空打死白骨精的化身,不是愚昧的善良,而是在他心里不管是人还是妖怪都是有生命的,和这世间的一草一木一样都是自己不能伤害的,正所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世间的万物都平等。唐僧能透过人性恶的一面去度化,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大爱,是他存在于世间去取真经的真谛。这是导演加入了自己的思考,给原著中唐僧莫名的“愚昧”方面做出了一个解释,也是现在观众可以接受、理解的。

其次是对于白骨精这一形象的改编。古典小说中容易将人物形象做的片面化,白骨精在原著中也是单面的恶,仅仅只是为了促进唐僧师徒四人关系的变化。但是在电影中,前世部分,讲述了白骨精生前作为一个人所受的折磨,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的同时,也为她宁愿灰飞烟灭也不愿为人的想法做出了解释。当妖怪有了让人同情的前史,观众们该如何去定位妖的善与恶?这一点是导演抛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思考的。虽然在原著中孙悟空三师兄弟代表的是唐僧嗔贪痴三个方面,但是孙悟空的原型仍是妖,借白骨精的话说出来就让这个人物变得立体,一个人人都以为是恶的妖和一个人人都以为是善的妖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那么决定这一切的又是什么呢?这也是导演抛给观众的问题。

最后国王的形象塑造比较薄弱,但是人物的反差性在影片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孙悟空要打国王,被唐僧制止,孙悟空问道“这人比妖还恶,不可杀吗?”唐僧答“不可杀”。这一点看似很小,但是点明了整部影片的主题。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护送师徒三人西去取经,他打的是妖,在电影中“人比妖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不禁思考,何为恶?何为善?而唐僧的坚持又是为了什么?就好像国王质问唐僧“你度的是什么人?取得是什么经?”似乎正邪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无疑《西游记》是一个超级大IP,它具有高度开放性的潜质,《三打》的编剧显然也很勇敢,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从人性的制高点重新编排故事,在创新的道路上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如何能够将故事从旧的传统中脱颖而出,还能自然的融入现代社会方面,编剧还需谨慎处理,在情节、人物、背景等方面仔细打磨才会更符合当下人们的观影心态。

参考文献:

[1]秦俊香:《从改编的四要素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当代性》.[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许波:《<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国产魔幻类型片的新高度》.[J].中国电影报.2016.03

[3]邵将男:《西游IP孵化下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J].《新媒体与信息科技》(2016年06期)

猜你喜欢

影视改编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消费时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弊端分析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浅析网络小说改编策略
浅谈影视改编与文学作品再创造
从“梦幻”情节看古典小说的影视改编
论《狼图腾》电影产业研究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