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改编与文学作品再创造
2016-10-31罗芳
罗芳
【摘 要】文字和影像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既需要把握文学的意蕴内涵又要充分展现影视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小说《无人生还》的主题、人物、结构入手,探寻影视改编的关键,即立足于不同的文化语境,对文学作品进行合乎当下审美习惯的再创造,寻找到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实现改编作品艺术品格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
【关键词】影视改编;文学作品;《无人生还》
中图分类号:I05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133-02
当今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和品牌建构的重要途径依旧是对文学经典的改编。商业报酬、市场需求、经济利益等是决定一部文学作品能否被改编和如何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关键因素,但改编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则是要看创作者能否借助各种影视制作手段,根据影视自身的艺术特性对文学作品进行有意识的再创造。
一、《无人生还》的影视改编现状
“并不是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渴望被搬上银幕”[1],因而选对作品是影视改编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侦探小说所具备的悬疑、推理等要素都是类型电影所需要的,也是观众所喜爱的。《无人生还》开创了童谣杀人和孤岛模式,作为阿加莎侦探小说中的佼佼者,改编热度从未消减过。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被改编为影视剧二十余次,同名话剧常演不衰。2015年BBC为庆祝阿加莎诞辰125周年推出了三集迷你剧,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也买下了该作品的改编权,找来《模仿游戏》的导演莫滕·泰杜姆执导,由肖恩·利维的制片公司21laps制作,将于2018年上映该书的电影版。
《无人生还》讲述的是十个身份各异的人收到邀请信,受邀前往一座名为“士兵岛”的独岛上做客。但邀请人“欧文夫妇”迟迟没有出现,在第一顿晚餐后,一个“神秘声音”对十个人发出指控,控诉他们各自不可饶恕的罪行,随后客人们一位接一位的离奇身亡,那首“十个小士兵”的童谣仿佛成了死亡咒语,最终暴风雨退去的孤岛上,无人生还。这部小说在注重故事讲述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独白,将人物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每一个角色都个性鲜明。故事情节繁复,但剧情发展走向清晰,案件发生不仅奇巧,人性剖析也鞭辟入里。克里斯蒂在自传中提到该书时也称其“线索既清晰明快又令人迷惑不解,可解释又合情合理。”[2]可以说,《无人生还》虽是一本侦探小说,却有着深刻的主题内容,被围困于孤岛的十个人,代表了社会上的各类角色,而孤岛俨然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人们互相依赖又互相猜疑。
因为该书主题的复杂性,至今所翻拍的影视剧中并没有特别优秀的作品。1965年英国拍摄的《童谣谋杀案》保留了两人生还,将结局“光明化”,完全失去了原小说的神韵;1974年四国合拍的版本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伊朗沙漠中的旅馆,只借用了小说的故事概念;1987年苏联版本的《十个小黑人》,虽然故事忠于原著,但人物主次不清,刻画无力。2015年BBC创作的三集电视剧,成为第一个采用原著结局的英语国家影视改编版本。虽然这个版本因为团队、经费以及电视剧篇幅的扩展和摄制技术的发展等原因,比以往翻拍的作品都显得更加精良,建筑和服装颇具英伦气息,但整部剧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地还原了故事,人设和推理上都比较弱,让该剧只见“故事”不见“悬念”,失去了原小说中呈现出的每个环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特点。
二、影视改编的关键因素
“几乎每一部改编作品面世时,观众都会有意无意地将它与原著进行‘似与‘不似的比较,而结果也是惊人的一致:改编不如原作。”[3]因此要打动观众,只是按部就班地将文字转化成影像是不行的。文学作品与影视是两种全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用文字来描绘,更具深度和广度,可以抽象地向任何一个层面延展,细腻刻画人物的外貌、心性,在时空地域间自由转换。影视则更讲究的是直观和具象,凡是不能直观可见的情感都必须找到合适的载体表现出来,因此也造就了影像的多义性和象征性。当一部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时,就意味着文字中不能具象表现的东西需要创作者加以取舍,在对作品主题意蕴把握的基础上增减人物、梳理故事、架构情节,在尽可能再现原作品的基础上展现影视本身的艺术魅力。
首先,在改编影视的时候需要把能够让受众感同身受的主题表达出来,好的作品在立意上往往能反映出时代性和民族性,在改编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受众的审美习惯,用符合当下审美的艺术手法对作品的主题进行把握。《无人生还》作为一部英式小说,具有英国的民俗特点,包括一些俚语的使用、生活习惯的描写和英国不同阶层的价值观的体现等等,但其主题最根本的还是对人性的剖析。小说让一群人在极端状态下表现对生的渴望,从一系列求生的行为中展现出人性复杂的一面。这一主题是能让所有受众都能理解和接受的,也是让奇巧的杀人事件变得合情合理的重要缘由。影视改编的“成功”往往就在于创作者对原作品主题的理解程度和表达程度。其次,“优秀剧本的关键在于人物”[4]。一部文学作品要改编成影视剧,必须在剧本阶段将剧中角色分化出主次,强调关键人物,删减配角,将人物性格特征具象化,使其生动丰满。《无人生还》除去一些配角以外,登上孤岛的十个人各有特点:法官沉着冷静,将军气性高傲,女教师聪慧敏感,医生软弱轻信……最后死去的四人又是主角中的主角,他们承担着解谜的功能,同时又在解谜的过程中死去,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而最后的杀手自述才是解谜的真正环节,这部分在影视剧中需要在“法官”身上埋下伏笔,为解谜做铺垫,才能让推理上更加缜密,让观众更具参与感。最后,相比于影视作品,“小说读者可以重看小说的任何一部分,并且可以根据章节的难易来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因此,电影和小说相比,势必偏重于简单明了的情节结构。”[5]《无人生还》采用童谣杀人和孤岛模式,改编为影视剧应采用封闭空间叙事模式,将散漫复杂的故事情节浓缩到几次重要冲突中,以童谣的顺序为时间线索和案情发展线索,每一句童谣都是一句预言,需要在剧情中通过特定镜头来予以暗示,让观众能够以最快速度明白剧情设置,参与案情推理。
三、结语
“文学经典影视改编过程既可以看成是复述与重新创造的文化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人文精神的提升过程。”[6]最重要的是既能还原文学的神韵又能体现出创作者的独特见解和构思。而最大限度的“还原”,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主题立意的把握、人物角色的刻画以及情节结构的合理安排。这种“还原”能帮助影视剧依据文学作品建立起让原读者群产生共鸣,且同时吸引更多新受众的一个故事框架,而创作者对作品的深层解读和对生活的感悟是这个框架内的核心元素,是使整个剧有其独特风格的关键。其次,影视也是商业与艺术的交融共舞,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只有在改编影视作品的过程有保持艺术品格的坚守和美学特征的显现,才能使一部改编剧作完成文字到影像的成功联姻。
参考文献:
[1]何世剑.试论文化产业“倍增”战略视野中文学经典改编与影视品牌建设[J].电影文学,2014,7.
[2][英]阿加莎·克里斯蒂.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M].詹晓宁,李晓群,田玲等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48.
[3]陈林侠.从小说到电影——影视改编的综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2.
[4][美]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优秀剧本的关键在于人物[J].世界电影,1989(6).
[5][英]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28.
[6]高淮生.关于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人文精神建构的思考[J].电影评介,2008,(14):60.
作者简介:
罗 芳,女,汉族,贵州安顺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