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记·乐本篇》的音乐美学思想

2024-06-05张曦泽

今古文创 2024年18期
关键词:乐记

张曦泽

【摘要】本文以《乐记·乐本篇》为起点,深入探讨了其中蕴含的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理念。文章主要围绕三个核心观点展开:音乐与人的情感共鸣、音乐中“和谐”的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音乐哲学。文章旨在揭示《乐记·乐本篇》中所体现的深刻美学思想,进而深化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精髓的理解。

【关键词】《乐记》;《乐本篇》;音乐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8-009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8.030

一、关于《乐记》及《乐本篇》

《乐记》是《礼记》中的第十九篇,共包含十一个子篇,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领域中最为重要和系统的著作之一。有关《乐记》的源流,在过去的学界有许多种说法。

首先,需要探讨《乐记》来源的时代背景。众所周知,秦始皇统治时期焚书坑儒,想要使民众处于愚昧的状态,书籍大多被毁坏,在汉室兴复后,帝王为了改变民众无知的社会状态,鼓励各地献上书籍,《乐记》也是自这时重新出现。《汉书·艺文志》记载:“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 ①河间献王喜欢读书人,和毛生等人一起收集整理了《周官》以及各家与音乐有关的言论著作,编纂了《乐记》这本书。又说道:“献八佾之舞,与制氏不相远。” ②创作了八佾这种天子用的乐舞,基本接近了成熟的制度。最后说道:“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浸以益微。” ③刘向校正书籍,得到了《乐记》共二十三篇,和大禹的时期不同,这方面的学问越来越衰亡了。

其次,是关于《乐记》的作者问题。古往今来无数学者都讨论过《乐记》的作者到底是谁这一重要的问题,其中最广为接受的看法是由郭沫若先生提出的。郭沫若先生在其《青铜时代》十分肯定地认为《乐记》是由战国时期的音乐理论家公孙尼子所作。但郭沫若先生指出此《乐记》并不是今人所见的《乐记》,其认为当代现存的《乐记》是由汉代的儒家学者经过杂乱地抄写后杂糅而成,甚至已经造成了《乐记》原文顺序的混乱。但是,这也只是一家之言。著名音乐学学者孙尧年则认为《乐记》是在西汉时期编纂而成,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主要是荀子学派的作品,而不是公孙尼子所作。诸如此类关于《乐记》作者的探究和学说纷繁复杂,古往今来的学者各立一派,本文认为《乐记》这样具有高度音乐美学思想和高度系统化的论著显然不是一人所为,而是在原本的基础上经过汉代儒者不断编纂、补充而成。

《乐记》中广泛地探讨了音乐领域的各种问题,包括音乐理论、作曲方法、乐器演奏技巧、乐器的制造、音乐理论研究、音乐界的重要人物以及音乐相关的言论和观点。④《乐记》这一重要的作品吸纳了先秦时代的儒家音乐美学理念,成了先秦时代音乐美学的代表之作。此书对于过去两千年间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首章《乐本篇》构成了《乐记》的核心部分,它阐述了声、音和乐的起源及其作用,特别强调的是对于音乐实质的理解;同时也涵盖了音乐与政治权力的联系以及音乐在社会中的角色等多方面内容。本文将基于《乐记·乐本篇》的原文,深入分析古代中国对音乐美学的看法和理解。

二、《樂本篇》中的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一)音乐与人心的感应关系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⑤《乐本篇》的开篇深刻地揭示了声音的起源与人类内心情感之间的紧密关联。文章中提到,声音是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当外部事物触发人们的情绪时,这些情感波动会通过声音的形式展现出来。紧接着,文中阐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⑥,这句话进一步强调出“乐”来源于人们的心灵对于外界声音的感知能力,人的心中原本没有音乐,而音构成乐,人内心情感使声音得以显现,即音乐与人心相互感应,这种感应关系即是《乐本篇》提出的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之一。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⑦在《乐本篇》中,这段文字描述了六种不同类型的情感如何通过声音来表达。这六种声音并不是人类平常发出的,相反,它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从而导致内心的波动并最终转化为声音的形式。蔡仲德先生持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看法,在他看来,外界因素并不会创造新的情感,而只是触发了人们内在已有的情感,使之通过音乐得以表达。⑧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情感对音乐的重要性。

在荀子的《乐论》一书中也阐述道:“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⑨他强调,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情绪的方法,是每个人类情感所需的基本元素,因而没有人能脱离音乐的存在。当人们的喜悦心情被激发时,人们一定会用某种方式将其展现出来,无论是通过声响还是行为举止,这都是人性的一种体现。这也正说明因为音乐与人心相互感应,所以音乐对人心也有一定的反作用。例如古代帝王将音乐作为辅佐朝政的工具,“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性,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⑩。先王非常注意对人民的感化,而音乐的作用就是调和人民的性情,以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乐记》作为古代儒家音乐审美观念的核心体现,其理念深深植根于儒家学派的精神世界中,其中以“礼乐”为核心的思考模式毫无疑问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持久影响力的一种思维方式。论语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 ?,意为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和规矩,那么他就不懂得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而另一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人们在《诗经》的诗歌中获得启发,在个人修养的旅程中,音乐教育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能深刻影响和塑造人们的品格。音乐能够修身养性,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个性和情操的提升。《论语》中的这两句话是对西周时期礼乐制度的一个概括,这种融合了礼和乐的方式不仅是君子的修养方式,也是维护古时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然而,究其根本,礼乐制在古代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本质就是音乐与人心的感应关系。

(二)音乐中“和”的观念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性,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在古代,君主们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引导和团结人民,通过实施统一的政策来协调民众的行为,并运用刑罚来防止违法乱纪的行为。这些手段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达到“礼、乐、刑、政”四者的和谐统一,从而凝聚人心,铺展治理的新篇章。?这些手段用来统一人民的思想,从而使社会安宁、天下太平,古代帝王以“乐和”来促进“政和”,以“政和”来实现天下太平的“和”。

儒家学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中和”为天地万物之根本,同时它也代表着通用于世界的普遍之道。“中和”一词始见于《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孔子认为“中和”为美,他注重声音的高低强弱是否合适,排斥过度的声音。

在《乐本篇》中,儒家的核心美学理念“中和之美”得到了深刻的阐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 ?,先儒都强调进雅乐而远郑声,正是因为郑卫之音过于细腻,违背儒学“中和”思想而遭到排斥。因此,修海林先生讲道“从美学思想史的角度看,《乐记》讲的‘中和,更接近于孔子讲的‘中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本文认为,儒家学说无论是在《乐记》产生时的社会还是自古以来的历史洪流之中,都一度是通达于天下的显赫学派,在许多朝代都作为官方学说来推崇,儒家学说站在如此的阶级社会的背景之下,主张“中和”为美,主张用音乐及其礼乐制度教化人类是十分合理的。这种社会主流思想可以使民众自觉遵守社会准则与制度,遵循社会纲常伦理,以此来实现天下的和谐,这种思想与《乐记》中对音乐功能的表述是高度相似的。

在此处,本文认为嵇康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和”与《乐本篇》中“和”的音乐美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一位三国时期魏晋的哲学家、音乐大师及文坛巨匠,嵇康对音乐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解,尤其对古琴这一文人雅士都推崇的乐器展现出了由衷的热爱,他的著作《琴赋》也是与古琴高度相关。嵇康在音乐和文学领域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创作了众多作品,其中包括《琴赋》和《声无哀乐论》等,尤其是《声无哀乐论》,被大众认为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的开创性作品。

在嵇康的作品《声无哀乐论》中,他提出了一个关键的理念:“声音本身并不固有忧伤或欢愉的特质。”他坚持认为“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他还进一步解释说:“这种和谐的精神充实于内部,和谐的气氛就表现到外部来,所以用歌唱来叙述心意,用舞蹈来表达感情,然后用文采来修饰它,用‘风‘雅来发扬它,用音乐来传播它,用‘太和来感召它,引导它的精神,涵养而成就它,适应它的情性,使它明显起来,使心和理互相顺应,气和声互相和应,融会贯通,从而构成它的美妙。”这句话揭示了如果我们能保持内心的宁静,那么我们的情绪也会表现出一种安详的外部状态,这有可能导致产生优美的音乐,利用“太和”的力量去影响人们,引导他们的精神走向平衡,培育他们直到达到完美的境界,让声音和心灵相互呼应,使得心境、道理和声音能够融为一体,从而实现音乐之美。“太和”引导人内心的平和,以成就音乐的和谐美,这与《乐本篇》的以“乐和”促进“政和”有相似之处。

從《琴赋》全篇的核心内容来看,“它强调的当在指出琴声是‘总中和以统物,咸日用而不失,特色是‘感天地以致和,人应以心体验之” ?。嵇康认为琴以中庸之道统领一切,相同于儒学对中庸之道的拥趸,“感天地以致和”这一理念深刻地揭示了通过古琴这一乐器,实现天地间阴阳相融的和谐。这种和谐不仅是外在的音乐之美,更是一种需要人们用心灵去感受和领悟的内在和谐。

(三)音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概念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巅峰,同时也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生活哲学。它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广泛认可的宇宙观、人生观和自然观。这一理念跨越了不同思想流派,成了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天人合一”思想自古以来就是儒、释、道等诸家谈论和阐述的重要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原生自自然的音乐观就是建立在“天人合一”这一世界观的基石之上,而这种思想在《乐本篇》中也有体现。

《乐本篇》中阐述道:“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 ?通过用五种声音来类比君主、大臣、民众、事务和物品,这是对五音和谐性的强调,也是一种阴阳五行的思考方式。正如把角、徵、商、羽分别对应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又把八音分配给八个方向的风,最后再把十二律配合十二个月份,这种做法都是基于古代阴阳五行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观念融入其中,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哲学的深奥理念,也体现了汉人音乐思想中的神秘观念。

《东方艺术哲学》中提到:“古人认为‘五音的象征意义可以延伸、扩展为一个复杂的象征的网络;可以同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人的心肝脾脏肺、酸甜苦辣咸、君民臣事物等相对应。古代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人世间则追求和谐共处,‘五音的象征性网络结构正表达了这种和谐的精神或状态。” ?

五音所代表的“天人合一”理念也得以体现在“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这五大因素一旦失去平衡并相互侵扰,就构成了怠惰的状态,这样的情况若持续下去,那么这个国家的衰落也就为期不远了。                                         《乐本篇》在此处对五音之中的每个音混乱后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从而得出五音皆乱“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以国家灭亡来突出五音所象征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三、结语

本文从《乐记·乐本篇》出发,从《乐本篇》中的音乐与人心的感应关系、音乐中“和”的观念、音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这三点音乐美学思想进行论述,辅以音乐美学相关文献支撑论点,力图论述清晰有据。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和观念的全面展现,《乐记·乐本篇》深刻剖析了音乐的根源、情感与音乐的紧密联系,以及音乐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五音含义的延展,展现出古代极为重视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这种思考模式至今仍在现代社会的伦理教育方面产生着积极影响。因此,应该继续推动《乐记》里的音乐审美观念的发展,同时也要运用批判的角度来审视先前的理论,吸收其中的精髓摒弃无用的部分,从而让这些先秦的音乐美学观念能在现今时代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注释:

①②③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④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⑤⑥⑦⑩??????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中华书局2017年版。

⑧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⑨吉聯抗译注:《孔子孟子荀子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

??姜春香:《四书五经》第一卷《论语》,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刘振维:《论嵇康〈琴赋〉的音乐思想》,《止善学报》2007年第2期,第139页。

?潘世东、邱紫华:《“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的终极理想设定》,《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3期,第12页。

??邱紫华:《东方艺术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参考文献:

[1]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2]吉联抗.孔子孟子荀子乐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

[3]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潘世东,邱紫华.论“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的终极理想设定[J].中国文化研究,2000,(03):12-16+3.

[5]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修订版)第2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6]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7]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8]刘振维.论嵇康《琴赋》的音乐思想[J].止善学报,

2007,(2):129-155.

[9]栗劲.白话四书五经(上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尚书》[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

[10]胡平生,张萌.四书五经:全本全注全译.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9.

[11]邱紫华.东方艺术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7.

猜你喜欢

乐记
乐籍西译:五种《乐记》西文译本、译者及其传播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论《乐记》的辩证思维
试论《乐记》研究文献述评
《庄子》与《乐记》关于音乐本源的思考及相互联系
综述现当代学者对《乐记》中音乐美学的研究
2006—2015年《乐记》问题研究综述
《乐记》哲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值得肯定的《乐记》两版本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