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广西非遗文化影像的活态传承与发展路径探析
2024-06-03陈贝贝
陈贝贝
摘要:非遗文化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广西作为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数智时代背景下影像为非遗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然而当前广西非遗文化面临艰难传承的困境。该研究阐释数智技术在广西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和效能,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数智技术赋能非遗影像的创作,提出非遗影像传承的“数字共同体”发展策略,旨在拓宽现有关于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及数字技术应用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框架,为非遗影像的保存和传承提供创新的数字化路径和方法,推动非遗影像创作、传播与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从而提高广西非遗影像的传播力、影响力、向心力,推动广西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层面的影响力。
關键词:数智时代;数智化;非遗影像;非遗传播;广西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a)-0105-06
Digital Empowerment of Guangx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 Pathway for Dynamic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CHEN Beibei1,2
(1. Guangxi Arts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22, China; 2. Namseoul University, Cheonan Korea, 31020, Korea)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erves as a conduit for fostering interactions,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among various ethnic groups, thereby nurturing a sense of a unified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Guangxi, a region characterized by its ethnically diverse population, is home to a wealt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the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imagery has emerged as a vital medium for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 the preservation of Guangx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rrently fac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his study aims to uncover the applications and efficacy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the pro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Guangx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 delves into the strategic utilization of digital empowerment to enhance the creative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heritage imagery. The paper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of a "digital community" strategy for heritage imagery transmission and seeks to expand the academic perspective and framework regarding heritage transmission,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By offering innovative digital pathways and methodologies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heritage imagery, this research aims to foster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creation, dissemination, and education. Consequently, it endeavors to enhance the communicative power, influence, and appeal of Guangxi's intangible heritage imagery, thereby promoting the dynamic preservation and cultural impact of Guangx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Digital Age; Digitalization; Intangible heritage imagery; Heritage dissemination; Guangx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ynamic preservation
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以及文化环境的变迁,非遗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性、保护力度的不足及新技术的融合问题等。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数字化保护非遗的概念。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进一步明确了保护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1]。同年,国家图书馆启动“中国记忆”项目,运用有新媒体等手段加强非遗资源的保存与传播[2]。2015年,原国家文化部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2023年,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发布,我国明确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强调了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及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性[4]。一系列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策要求把握科技革命和数字化变革的机遇,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推动非遗保护的系统性新发展。
广西在多民族的交融中显现出其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丰富性,作为一个多元文化汇集之地,其非遗资源的丰富性不仅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广西在少数民族非遗数智传承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的非遗项目包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非遗数字化培训、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等[5]。在数智内容建设方面,通过打造虚拟影像体验中心,通过运用VR、AR、3D等数字技术,非遗项目以虚拟影像的形式呈现,增强了观众的互动体验和文化参与感。然而,非遗影像的活态传承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有效支持。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影像为载体的非遗文化保护已成为非遗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趋势。因此,深入研究数智赋能非遗影像与文化传承对广西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播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分析广西数智赋能非遗影像活态传承的现状及发展,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为数智时代背景下广西非遗文化系统性保护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 非遗影像与文化传承
非遗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现代社会,非遗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数智时代如何保持活态生命力。非遗影像是指用影像形式来解释和表现非遗文化的历史起源、传承体系、实物场所、文化记忆等内容,包括非遗纪录片、非遗影像志、网络非遗记录视频等多种形式。同时,“非遗影像化”指的是利用动态影像表现非遗文化内涵的过程。在我国,非遗影像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将其作为记录工具、传播载体、影视人类学等方面[6]。非遗影像化是当代文化书写的一个重要方面,其通过影像手段进行的文化、环境、人物、事件的演绎,展现了一种赋予经验以意义的过程。非遗影像的定义不仅局限于对非遗的直观记录和再现,还包括对非遗背后深层文化、历史渊源、传承人的生活状态及创作过程的深入解读和表现。这些影像类型可大致分为四类:一是纪实型,通过记录非遗项目传承的现状和发展历程,反映其在社会变迁中的位置和作用;二是教育型,旨在传授非遗技艺和知识,强调传承与教育功能,通常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中;三是体验型,利用VR、AR等技术,为大众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空间与感受;四是互动型,结合新媒体技术,如互动视频、网络直播等,增强观众参与感和互动性。影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播载体,不仅满足了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消费期待,还使非遗资源得以更深入地融入现代生活。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元素的交叉融合,更全面、真实地展现非遗的活态形态。影像制作团队通过近距离感知非遗资源,将传统非遗精神转化为视觉语言,制作出大众喜爱的影像作品,提升了非遗在大众文化消费中的地位。同时,规范化的非遗影像资源库建设和管理,优化其档案功能,以实现非遗数字化传承作用。
影像可以为非遗影像记录深层次的反映非物质文化内涵与价值提供学科引导[7]。影像技术不仅为非遗的记录和传播提供了新途径,还为非遗的活态保护和创新性传承打开了新局面。影像与非遗文化传承的互动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记录与保护,影像技术使得非遗的保存更为系统和全面,有助于保护易逝的文化遗产;其次,传播与普及,通过影像的广泛传播,非遗文化能够更快速、更广泛地传达给公众,提高其社会认知度;再次,教育与学习,影像资料成为非遗教育和学习的重要资源,尤其对年轻一代具有吸引力;最后,创新与发展,影像技术的应用为非遗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如数字艺术、互动展览等。自2009年以来,我国在非遗影像项目的实施和学术研讨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并强调了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关键作用。此外,数字化传播平台的利用,如“云游非遗·影像展”,拓展了非遗传播的渠道。
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影视手段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不仅作为记录和保存的工具,更是激活非遗文化的重要媒介,使非遗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生机。目前,我国非遗影像的理论研究已在某些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但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非遗与影像相结合的创新研究仍有待加强。影像技术的应用不仅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未来研究应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影像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为非遗文化的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2 数智赋能非遗影像传承的应用
数智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AI)、云计算等在赋能非遗文化影像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非遗影像的数字化传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起始阶段(2006—2010年),学界主要关注将数字化技术作为抢救性保护的新手段,研究内容涵盖数字图书馆、非遗数据库、多媒体平台、数字档案管理和新媒体传播等方面;其次,深入阶段(2011—2014年),研究重点转向技术标准、路径探索、应用案例和综合效应的系统性研究,同时非遗数字化传承的区域发展案例和特色资源保护方式也得到深入探讨;最后,繁盛阶段(2015—至今),此阶段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不仅关注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应用,还涵盖了文旅融合、产教联合、场景重构和跨媒介传播等领域[8]。总体来说,非遗文化与影像媒介的关系经历了合、分、合三个发展阶段。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尤其是互联网媒体的出现,使得影像成為记录和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数智时代背景下,非遗影像研究揭示了其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的多维贡献,为非遗传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视角。同时,数字技术与非遗文化间的结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极大拓展了非遗影像记录的边界。AI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辅助设计或机械地执行任务,而且已经演变为非遗传承人的“合伙人”,在非遗影像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AI技术能够突破语言壁垒,成为“虚拟传承者”,通过识别和翻译不同民族、地区的方言、俚语,将非遗内容更加广泛地传播给不同语言的受众。此外,AI在音视频素材的识别、分类及处理方面的应用,也为非遗项目中的史诗、神话、传统音乐等素材的高效采集和整理提供了可能,极大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非遗数字化传承的成果转换和产业融合是数智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数智技术不仅促进了非遗文化产业的内容转型和升级,而且有助于跨越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实现数字红利的转换。博物馆在非遗文化呈现的记忆工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融入非遗元素和应用“在场”技术,使非遗内容实现超越时空的沉浸式效果和感知。同时,结合AR等技术的应用,非遗内容的数字化转换和市场化也变得更加可行,为非遗文化产业的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在实践层面,数智技术在非遗影像记录与传播中的应用已经呈现出多种成功的案例。例如:广西文旅元宇宙“元境空间”项目运用了多种元宇宙沉浸式交互技术,将文化与旅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这不仅是非遗传承的创新形式,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和普及开辟了新途径。
通过科技赋能非遗,实现了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区块链技术等新媒体手段为非遗传播推广提供了新动力。《传承》人文纪录片运用了微距摄影、虚拟扫描、航拍等多种视觉表达手段,为观众提供了新颖的视听体验。这一案例展示了数智技术在丰富非遗影像表现形式和提高其吸引力方面的作用。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利用了当地自然景观和高科技灯光效果,将非遗与现代影像技术完美结合。这不仅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也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旅游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数智技术在非遗影像记录与传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不仅能够更加高效和广泛,还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结合,创造新的价值和意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预期数智技术将在非遗传承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保护和传播人类的文化遗产贡献更多的力量。
3 广西非遗影像“活态”化传承及其创新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历史传统的关键。特别是在广西这样的多民族地区,借助现代数智技术,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化”传承,已成为文化工作的重要方向。非遗“活态化”传承的核心在于真实、全面地拓宽其独特价值的传播。数智技术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展示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图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非遗文化得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传播,生动地反映其活态性和魅力。构建非遗活化资源库,通过纪录影像将非遗资源如工艺、表演等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影像化的非遗产品如影像动漫、音像传媒、曲艺表演等,结合数智技术,能够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精神的数字影像产品。例如:2023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第9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201项入选,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多个类别,这些非遗项目通过数字化影像记录和传播,不仅为保存这些文化遗产提供了手段,也为其创新性的利用和传承开辟了新路径[9]。
广西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工作,积极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文化保护成果丰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如组织举办壮族三月三“桂风壮韵浓”板块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和广西非遗特色美食大赛、广西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在非遗文化的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2009年启动的“中国节日志”项目不仅包括文本记录,还涉及影像记录和文化数据库建设,为非遗的系统性研究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自2012年创办的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展示和研究广西非遗影像的重要平台,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全面的推动作用。此外,非遗影像产品的创新也是非遗活态化传承的重要领域。通过结合数字技术,如影像动漫、音像传媒、曲艺表演等形式,可以创建既具有地域特色又蕴含民族精神的数字影像产品。例如:广西非遗特色美食大赛、广西非遗购物节等活动,不仅活跃了文化市场,也为非遗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新的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数智赋能让这里珍贵而神秘的文物更加生动立体,使得观众获得沉浸式的影像体验,更好地感受历史文明的魅力。在纪录片创作上,广西非遗题材的纪录片展现了地域维度和文化多样性。例如:非遗纪录片《传承》中,不仅展示了技艺的传承,也加强了对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认同。这些纪实影像不仅深入发掘了不同地区、民族的在地关系,还促进了与相关的地域特色非遗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的互动。获得第27届“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的《苗寨八年》中记录了广西融水县元宝山的苗族村寨里几个年轻人的生活轨迹,通过鲜活生动、曲折感人的故事,反映了八年来元宝山的苗族人在生产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展现了广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10]。
数字时代为非遗的传播和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构建非遗文化活化资源库,实现非遗传播路径的创新,不仅为真实、全面地呈现非遗文化的活态形态提供了条件,也为非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创造了可能。通过多媒体和数字平台的结合,非遗的传播不仅限于实物展示,还通过更加生动、多元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了文化和经济价值的双重提升。通过影像技术的“活态”化传承,广西非遗文化不仅得以保存和传播,还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一进程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数智技术赋能的非遗影像将在广西乃至全国的非遗文化传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4 数智赋能非遗影像的文化传承价值
非遗影像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和记录手段,在弘扬民族文化、纪录传统技艺之美,以及弘扬传承人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非遗影像如何具体实现这些功能,及其在传达民族文化内涵方面的学术价值。非遗影像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影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能够生动地再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风貌,如节日庆典、民间艺术、传统仪式等。通过纪录片、短视频等形式,非遗影像不仅能够记录这些文化活动的现场,更能深入挖掘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脉络,使人感受到民族文化氛围。非遗影像在纪录传统技艺之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技艺如刺绣、陶艺、木雕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精湛的工艺水平。非遗影像通过捕捉技艺的制作过程、展示成品的精细之处,不仅为这些技艺的保存提供了视觉证据,更是对这些传统技艺美学价值的一种传播和赞美。非遗影像在弘扬传承人精神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传承人是非遗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非遗影像通过纪录传承人的日常生活、创作场景和口述历史,不仅展示了传承人的艺术才华和工艺技能,更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的决心。非遗影像在传达民族文化内涵方面展现了其学术性和全面性。非遗影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记录,更是对文化内涵的深入解读和学术性探索。通过结合历史资料、专家访谈和在地调研,非遗影像能够全面地反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复雜性,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素材。综上所述,非遗影像在弘扬民族文化、纪录传统技艺之美,以及弘扬传承人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传达民族文化内涵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化,非遗影像将在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数智技术为非遗影像的全面性和学术性提供了新的可能。在传统技艺的纪录中,通过高清影像捕捉技艺的细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像分析,可以更深入地探究技艺的内涵和历史背景。例如:广西的壮锦织造、侗族大歌等非遗项目,数字化影像不仅记录了技艺的表面形态,更能捕捉到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人的精神。数智技术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展现了独特的价值,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可以创建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使观众在虚拟环境中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利用VR技术重现广西的山水景观和民俗活动,可以让用户跨越时空限制,深入了解壮族的三月三节庆等文化活动。数智技术赋能的非遗影像在传达民族文化内涵方面具有本真性。在纪录片创作中,运用数智技术可以更真实地再现非遗项目的原貌和传承场景,让观众感受非遗文化的真实气息。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可以挖掘非遗文化的深层次意义,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此外,非遗影像的创新应用也是数智技术的重要体现。例如:结合影像识别和人工智能,可以创作出结合非遗元素的动画和影视作品,使非遗文化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于公众面前。这不仅使非遗文化得以在新媒体时代获得更广泛的传播,也为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总之,数智技术的运用在非遗影像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不仅提升了非遗影像的学术性和全面性,而且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技艺和传达民族文化内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深入,预期数智技术将在非遗影像文化传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保护和传播人类的文化遗产贡献更多的力量。
5 非遗影像的“数字共同体”发展策略
“活态”传承的关键在于非遗文化的持续生命力和创新活力。数智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记录非遗项目的传统形态,更能够推动其创新发展。因此,本文基于数智时代背景提出非遗影像“活态”传承模式及发展策略。
5.1 非遗影像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优化
当前,数智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机等为非遗影像的采集与展示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高清、4K甚至8K的视频技术,使非遗影像内容更为细致和真实,为观众带来近乎现场般的体验。而云存储、分布式技术等为非遗影像提供了巨大的存储空间。如何利用最新数智技术提升非遗影像的质量与多样性,保证非遗影像的长期安全存储和方便检索,通过数智化手段提升非遗影像的展示与体验是关键所在。采集与保存的数字技术研究与优化,非遗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简单的数字存储,更是對非遗内容、形态和传承方式的一种重塑与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采集技术为非遗影像的采集与保存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深入分析无人机拍摄、360度全景技术、VR技术,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先进技术为非遗影像的采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非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探索非遗影像的数字化展示与交互体验设计,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非遗影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文和视频形式,而是可以通过VR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为真实的体验,运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音频、动画等,可以为非遗提供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展现形式。
5.2 非遗影像的活态传承模型构建
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非遗文化的传播、教育、保护和创新等多个方面。在数字时代,这一工程面临着更多的变数和可能性。从非遗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每一个环节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一个既能保护非遗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体验需求的活态传承模型。利用数字技术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与受众,确保非遗文化在传承中的活态性和创新性,探讨活态传承与数字技术的结合路径。数智技术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非遗文化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交流和创新。基于数智技术的非遗教育与传承策略研究,数智技术为非遗教育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非遗文化可以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传播。非遗影像的传播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基石,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为非遗影像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如何利用这些平台进行有效的宣传与推广,使非遗文化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与传承,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5.3 非遗文化与数智技术的融合创新
非遗文化与数智科技的融合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涉及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播、数字化再现和互动体验等多个方面。利用数智科技,为非遗文化提供更广泛的传播渠道、更高效的保护手段和更丰富的体验形式。在数字时代,传统的书面记录、口头传承等方法正在与现代的数字技术相结合,为非遗文化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直观的传播途径。通过数字技术,如互动体验、游戏化设计等,为非遗文化内容提供更具吸引力和传播力的新形式是关键。探索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跨界融合实践路径,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正发生着跨界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互动体验。如何将传统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的科技元素相结合,形成全新的文化产品与体验,是非遗在数字时代的创新方向之一。随着非遗影像内容的广泛传播,其商业价值也逐渐凸显,非遗文化与数智技术的融合创新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展示、教育、创意产业、传播和旅游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6 结束语
广西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其中包括壮族歌仙、瑶族刺绣、侗族大歌等,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身份。数智技术,特别是影像技术在记录、保护和传播这些非遗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期为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及数字技术应用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框架提供有益参考。同时,透过实践案例分析和策略探讨,能够为非遗影像的数字化传播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跨学科的理论构建和发展,为非遗影像的保存和传承提供创新的数字化路径和方法,推动民族地区非遗影像创作、传播与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丰富非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提高其在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影响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美群,周小芹.近二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1):65-74,184.
[2] 唐光庭,杨璐.数智化产业环境下非遗传承人记录影像的创新研究[J].电影文学,2023(12):80-84.
[3] 刘丹,杨会.影像为载体的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模式研究[J].电影文学,2019(3):31-33.
[4]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 03)[2024-01-11].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5] 孙传明,程强,谈国新.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7(3):124-132.
[6] 高冬娟.主体—影像:中国非遗影像化中的经验互动与意义书写[J].电影评介,2023(2):95-99.
[7] 王晓峰,骆韬颖.非遗记录影像中的文化内涵表达与审美意蕴呈现[J].四川戏剧,2023(1):107-110.
[8] 赵红云.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书写及传播[J].南方文坛,2022(6):67-70.
[9] 蒋颖.广西新增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1项[N].广西日报,2023-10-27(12).
[10]刘梦婕.2022广西民族志影展暨非遗影像展开幕[EB/OL].(2022-11-22)[2024-01-22].http://wlt.gxzf.gov.cn/zwdt/gzdt/ t137433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