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幼儿教师语言素养的实践研究

2024-06-03竺蕾

文理导航 2024年18期
关键词:语言素养提升幼儿教师

竺蕾

【摘  要】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幼儿教师语言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落实及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针对当前部分幼儿教师在语言方面存在发音不标准、语气词使用随意、指令使用不当等问题。幼儿教师要积极从规范性、人性化、形象化、艺术化语言掌握方面不断提升语言素养。融合日常教学过程,积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开展美文欣赏,在实践中强化语言训练,不断增强口语表达意识,积累有效的语言素材,辅以恰当的肢体语言,提升幼儿教师综合语言素养。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素养;实践;提升

幼儿与幼儿教师朝夕相处,幼儿教师不仅要对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更要通过言行举止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幼儿教师向幼儿答疑解惑、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语言习惯、提高幼儿综合素养的主要媒介。在幼儿园教学工作开展落实中,幼儿教师要结合工作需要,积极提升自身语言素养,鼓励幼儿参与多元学习实践活动,为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有效助力,切实提高幼儿保教工作综合质量。

一、幼儿园教师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幼儿园教师的重要能力包括了语言素养。教师的语言素养贯穿了沟通与合作、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知识等多个领域,对幼儿身心成长具有多重影响。当前,幼儿教师在语言素养发展方面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发音不标准

幼儿阶段是对幼儿进行语言启蒙的关键时期,但当前很多幼儿教师虽然已考取了二级乙等以上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但是在教学工作中,依然受方言的影响,在语言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发音不标准,平舌音、翘舌音不分,前鼻音、后鼻音不到位,表达受方言影响,不会讲普通话等问题,都影响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

(二)随意使用语气词

幼儿教师在与幼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恰当使用语气词可以增添语言表达的口语化色彩,让语气更加舒缓自然,但是在保教工作落实中,如果过度使用语气词,会影响幼儿良好表达习惯的形成。当前,部分幼儿教师在与幼儿沟通中出现了“孩子们过来排队呀!”“看谁跑得最快哇!”还有教师在家长会发言中出现了“孩子们的表现好啊”这些词句。其表述方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还极易被幼儿所模仿,影响幼儿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三)指令用语使用不当

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落实中恰当使用指令用语,可以有效规范幼儿的行为,也能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但当前,部分幼儿教师在指令与使用中存在语速、语调方面不适宜等问题。尤其是面对活泼吵闹的幼儿,很多幼儿教师不能科学控制音量,语气也显得不够礼貌。这些都会对幼儿规范语言的使用,产生不良影响。

二、幼儿教师语言素养要求分析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这一阶段幼儿有很强的模仿意识。幼儿教师规范标准的表达,其优秀语言素养可以对幼儿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也能培养幼儿健康心理,提高教育实效,在幼儿教学工作开展中,幼儿教师要融合实践过程提升语言素养。

(一)语言使用规范化

在幼儿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规范的语言使用意识,坚持在与幼儿进行日常交流的过程中规范使用普通话。幼儿教师自身要做到发音规范、吐字清晰,不使用方言、不念错字。同时,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避免出现过度的音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口语化语言,但是必须做到讲话有逻辑。幼儿教师要避免对幼儿进行过度随意性说教,这会削弱幼儿教师语言影响力。通过正面优美积极的语言去吸引幼儿、触动幼儿,给予幼儿正面的价值引导,让幼儿的心灵可以更加纯净澄澈。幼儿教师在与幼儿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到语言规范得体,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二)教学语言人性化

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语言接触能力,坚持蹲下来和幼儿说话的教育原则,抓住幼儿兴趣点,营造温馨和谐交流氛围。幼儿教师在幼儿取得成功时给予真心的鼓励,让语言更富感染力,促进幼儿潜能的进一步发展。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幼儿教师也可以通过人性化语言的运用,给予幼儿一定的激励,让幼儿获得更好的表现。坚持语言的人性化,用精彩教学语言让幼儿可以具备表达的自信,形成条理性思维,这样才可以使幼儿园育人成果进一步优化。

(三)语言表达形象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幼儿教师的语言修养将决定課堂教学综合效率。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来讲,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中要善于借助形象具体直观的语言,唤起幼儿认知的兴趣。在幼儿与幼儿沟通的过程中,尽量使用活泼的语言,提高说教效率,在尊重幼儿内心需求的同时,贴合幼儿的学习表现,可以恰当应用更富情感和具有画面感染力的一些语言,以激发幼儿创造的热情。幼儿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在语言表达中做到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感染幼儿,激发幼儿求知欲望。

(四)语言表达艺术化

为了培养幼儿健康心理,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幼儿教师在语言运用中要能节奏明快且富有诗意。让幼儿充分感知语言的韵律之美,并让幼儿接触各类带有活泼风格的艺术化语言,这样能真正将德育融入语言教学过程,在促进幼儿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为幼儿今后长远成长插上翅膀。将启迪智慧、知识技能掌握有机融合,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语言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三、幼儿教师语言素养提升的积极对策

幼儿教师语言素养的提升需要从理论层面加强学习,更要在实践中有效揣摩科学积累,展现幼儿教师自身良好的语言修养。

(一)提高幼儿教师学习意识促进语言规范

要想提高幼儿教师语言素养,首先,幼儿教师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在教学工作开展之余,要从多个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开展语言素养专业化培训,引导幼儿教师有效阅读《现代语言学》《教师言语表达》等专业书籍,并做好学习笔记,深刻理解语言表达的技巧,积累一些优质词汇,并从语法方面有效解读,避免出现用词不当、语句不通、语言使用不规范、语句有歧义等不良现象。幼儿教师自身要坚持多读书、读好书,树立大语言观,对一些语言教育理念深刻掌握,并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的学习,对一些教育的理论知识也要加强掌握。幼儿教师要从语言、社会、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拓展语言知识网络,形成多元交织的文化体系。同时,幼儿教师自身还要关注美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一些书籍。以广播的知识积累、高效的提炼表达,促进幼儿教师语言规范。另外,幼儿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看新闻,收听广播,对一些专业播音员的语言表达进行模仿和借鉴。幼儿教师应以良好的语言规范,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示范引导,向幼儿展示教师良好的人文修养,并引导幼儿树立科学的语言学习观,为幼儿标准规范语言学习提供有效示范。

(二)欣赏经典美文丰富文化底蕴

幼儿教师不仅要有效掌握一些语言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多欣赏一些经典美文,从提高幼儿教师艺术修养的角度,丰富幼儿教师自身文化底蕴。结合教学工作的开展,幼儿教师应学会从经典美文中受到有效的启迪,让幼儿可以充分感受文学艺术之美。幼儿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工作中融入一些优质的语篇语段,通过艺术欣赏为幼儿带来良好审美体验。另外,还有一些儿童散文诗,也非常适宜幼儿学习和了解。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直接朗读、配乐朗读、弹奏演唱相结合的方式,为幼儿展示好听的声音、优美的诗句,并适当融入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这既能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也能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在课堂恰当融入一些诗意语言,可有效增强幼儿教师语言的感染力,也能让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建立认同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扎实提高幼儿教师语言素养。

(三)结合实践活动不断强化语言训练

幼儿教师语言素养的提升,需要从自身入手,加强学习与揣摩,更要落实到实践中,以幼儿教师良好的发音技巧、充实的词汇、灵动的表达,锤炼教学机智,提高幼儿教师语言应对意识。而在课堂教学中,幼儿教师对一些意外情况的巧妙处理,也是彰显幼儿教师修养的重要过程,可以真正化平淡为神奇,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幼儿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对教学中的一些意外恰当处理。例如,在体育游戏活动组织过程中,有一个游戏叫齐心协力,需要多名幼儿积极协调配合。在游戏过程中,一个幼儿突然指着另一个小女孩说她太矮,小女孩觉得非常害羞,甚至哭了。这时幼儿教师就要锤炼机智的教学语言,引导幼儿增强合作意识。幼儿教师可以及时对大家说:“幼儿阶段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要想长得高,同学们都要积极参与活动来,跳一跳、蹦一蹦、跑一跑,同时在吃饭时也要不挑食、不偏食,吃得多才能长高高,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她一起长高。”教师智慧语言的应用,既化解了幼儿之间的矛盾,还向他们传递了正确的健康理念,游戏后续推进过程也变得更加融洽。

(四)打磨动听诗意化语言促进高效沟通

在幼儿园教学育人工作中,语言的使用无处不在。融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幼儿教师也要善于应用浅显易懂且充满情趣的话语,与幼儿进行亲切沟通。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避免幼儿教师机械地喊叫,激发幼儿叛逆心理。幼儿教师在与幼儿沟通过程中要运用一些亲切的语言,让幼儿更乐于配合,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落实。例如,在做早操时,有的幼儿能够跟随旋律动起来,还有一些幼儿动作不规范,行为也很散漫,幼儿教师就可以在旁边引导幼儿积極做动作。在就餐时幼儿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进行一些餐前互动。“饭菜香喷喷,营养又美味,小手洗干净,才能赶快吃。”这些语言形象生动且富有诗意,避免了枯燥的说教,

也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良好育人氛围的

营造。

幼儿教师在与幼儿进行沟通时,除了开口表达,还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进一步提升沟通效果。尤其是面对大量幼儿时单纯地喊叫往往适得其反,恰当的肢体语言反而容易锦上添花。如在一些汇报表演中,很多幼儿会走神说小话,幼儿教师就可以配上恰当的肢体语言声情并茂地演讲,并引导幼儿及时鼓掌、点头,对幼儿教师的发言进行回应。对个别幼儿注意不集中,教师可以用眼神、手势进行鼓励,让幼儿可以从幼儿教师的身体上行为、动作、眼神中捕捉各类信息,积极察言观色,也是沟通的有效方式,可以让语言表达更具魅力。

总之,幼儿教师语言素养与教学能力发展共为一体。面对童真活泼的幼儿,幼儿教师不仅要在理论层面加强学习,更要融于实践中锤炼打磨,实现语言综合素养的循序提升。幼儿教师要真正机智地使用教学语言,取得幼儿信任,让沟通过程更加灵动,辅以身体语言展现沟通魅力。综合语言素养的提升可以拨动幼儿心弦,让幼儿乐学进步。

【参考文献】

[1]谢燕.提升幼儿教师语言素养的实践研究[J].教师,2023(12):126-128.

猜你喜欢

语言素养提升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回归阅读本味
词语教学的智慧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