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县地区汉代墓葬研究

2024-05-28苏雨露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6期
关键词:陕县随葬品

苏雨露

摘 要:秦汉时期陕县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拥有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陕县县城在先秦时期就已成为该地区中心城市,因而分布着大量秦汉墓葬。通过对陕县地区汉代墓葬的形制特征、埋葬方式、葬具、随葬品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分析陕县地区汉代墓葬的文化因素构成及发展情况。发现其文化因素除自身特色以外,亦有汉代以前文化因素,特别是对秦代文化因素的继承,还有其他民族文化因素带来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代墓葬文化。

关键词:陕县;汉代墓葬;墓葬形制;随葬品;文化因素分析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6.038

1 墓葬形制

1.1 秦至汉初墓葬

根据目前搜集到的陕县地区秦至西汉初年墓葬的发掘简报及报告,选取记录比较详细102座的墓葬进行分类,分布于铁路区(58座)、后川村(34座)和火电厂(10座),铁路区以秦墓为主,后川村多西汉墓,火电厂北区为战国时期秦墓、南区为秦至西汉初秦人墓。

根据墓葬形制的不同,分为二型。

A型:竖穴土坑墓,共33座,均为长方形墓坑,墓坑中多用花土作填,个别经过夯实。葬具均为木棺。木棺普遍腐朽但留有1~3厘米厚的板灰,朽迹可辨。有10座设置木椁。均为单棺葬,人骨保存较差,可统计的有屈肢葬18座,仰身直肢葬7座;大部分头向向西,约占总数的72.7%。随葬器物的多寡与墓葬大小成正比,且多置于墓室前端、棺外一侧或棺椁之间,少数墓葬中可见牛、马、狗等动物骨骼。如火电厂CM09102,墓口呈长方形,口大底小。墓底设生土二层台,在其北部偏西和西部台上散置有牛马羊的腿骨共16根、马头羊头共5只。葬具为一棺一椁,内置人骨一具,骨架散乱。人骨头向西,仰身直肢。棺内有厚达7厘米的草木灰,随葬品多为铜器和陶器。

B型:竖穴墓道土洞墓,共69座,绝大多数墓道为长方形,部分内设生土二层台。除后川村东南区墓3404为双棺合葬墓、火电厂AM02047为一椁二棺墓,其余多为木质单棺,保存情况较差。共有木椁墓7座,据朽痕可得椁四周紧靠墓壁。屈肢葬共25座,仰身直肢葬共19座。以墓道方向为准,有48座头向向西,约占总数的69.6%。

根据墓道、墓室间的大小关系将其分为二式。

Ⅰ式:墓道宽于墓室,共62座。墓室大部分比墓道短。墓道有斜直和竖井两种,部分墓葬墓道底部有生土二层台。墓葬中的随葬品较丰富。如火电厂M21,墓道斜直,墓壁整齐,南、西两壁上发现有供上下的近三角形脚窝。墓室平面呈梯形,可辨有墓门封堵。棺木人骨均已腐朽,根据骨渣分布情况判断墓主为仰身直肢,头向向西。内随葬器物较丰富,多为铜器,另有玉器、陶器等。

Ⅱ式:墓道与墓室同宽,共6座。墓室大一些,与墓道相比一般略长,墓道较A型稍窄。多数葬具不详,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大多为陶罐、陶盆、陶茧形壶等。

1.2 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墓葬

陕县地区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墓葬共计41座。主要分布于后川村(36座),多西汉墓;湖滨区(5座),多东汉墓。

这批墓仅有少数几座保存较好,其余大多遭到不同程度的盗掘。墓室多数塌毁,随葬器物多损坏破碎。残留人骨架30具,除2座合葬墓各1具屈肢葬外,全部为仰身直肢,头向不一,以向南为主。

墓葬均为洞室墓,根据其形制和结构的不同,分为二型。

A型:竖穴墓道洞室墓,共30座。绝大多数墓道为长方形,长在2.1~2.9米。共15座墓有封门,以土坯封堵和小砖封堵为主,还有用空心砖封堵。墓室平面均为长方形,按其结构分为土洞室、砖室、空心砖室三种,以土洞室为主,空心砖室最少。土洞室以拱形顶为主,另有平顶。砖室的垒砌法有并列券和平砖横券两种。空心砖室是在土洞的上、下及四周用空心砖叠构筑成墓室。有的墓设有壁龛或耳室用来陈放随葬品。木棺普遍腐朽,但一般留有厚1~3厘米厚板灰。根据板灰痕迹可知木棺一般长2米、宽0.7米左右,部分墓中见有铁棺钉,呈方锥体。可统计的单棺共21座,合葬双棺仅4座,其余不详。

根据墓道和墓室的大小关系将其分为三式。

Ⅰ式:墓道宽于墓室,仅2座,均为土洞墓。陶器基本组合为缶、罐或鼎、缶、茧形壶。

Ⅱ式:墓道和墓室同宽,共16座。其中土洞墓15座,空心砖墓1座。以墓3115甲、乙和墓3106甲、乙比较特殊,这两座墓在墓道的两端各开了一个墓室。以墓3115甲、乙为例简要说明。

墓3115甲、乙为南北向。墓道南北两端各一墓室,两室的门、顶均为拱形,墓门皆用土坯以横排错缝平铺方式封堵。甲室墓口呈长方形,内置人骨一具,保存较为完整,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北,面向上。在室前西侧开一壁龛,内放随葬品。乙室墓室比墓道宽0.8米。东西两侧各发现一具人骨架,保存较差。随葬品以灰陶器为主。

Ⅲ式:墓道窄于墓室,共12座。其中砖室墓7座,土洞墓5座。以墓3117为例。

墓3117墓道底长2.84米,宽1.14米。小砖封门。墓室长5.06米,宽2.1~2.02米。墓室的左右侧壁在高于底约0.58米处各嵌一排插砖,形成砖台用以陈放随葬器物,墓室底部以砖采用直排连缝法铺地。

B型:斜坡墓道洞室墓,共11座。墓道长度多数在12米以上,最长达到29米。其中僅有1座带有二层台。封门一般采用横砖错缝平铺、并向外突作弧面形的砌法。墓室按平面形制可分为单穹隆顶墓、双穹隆顶墓、横前室丁字形墓和横前室Ⅱ形墓。墓室按结构可分为砖室墓和土洞墓两种。土洞室顶除平顶、拱形顶外还有穹隆顶。以湖墓2054为例,该墓为砖室墓,扰乱严重。墓道长29米,宽1.3米。墓室由3个主室和2个侧室组成。室顶已全部塌毁,根据残存痕迹分析,前、后室平面近正方形,为穹隆顶,中室为弧券顶。中室、后室的左、右壁及后壁都微向外鼓呈弧面形。各室间有甬道相通。甬道壁和墓室壁均用横砖错缝密砌,底部为横人字纹砖铺底。随葬品多集中在中室,器物大多残缺破碎,以陶器为主,未见骨架。

2 随葬品

随葬品的数量与墓葬大小普遍呈正相关关系。墓葬随葬品数量一般在15件左右,最多者达90余件,最少者仅1件。小墓因墓室狭小,随葬器物多放置于棺外一侧或人骨的头侧、脚旁。较大墓的随葬器物较多,多放置于墓室前端、棺的周围和棺上。设有甬道和壁龛的墓,随葬品多放置其内,小件器物一般随身放置。

①陶器。各墓葬出土陶器多者达49件,少者仅1件。主要器类有罐、瓿、壶、仓、耳杯、盆、缶、甗、盘、釜、勺等,另有泥弹丸和泥珠。在这些陶器中,绝大多数是专门随葬用的明器,也有部分是日常实用器。以泥质灰陶为主,还有部分泥质红胎釉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陶大多土质较细,火候较高。泥质红胎釉陶火候极高,质地坚硬。夹砂陶所用陶土内含砂粒较多,灰陶火候甚高,红陶火候稍差。泥质红胎釉陶表面多施绿釉,另有黄绿、墨绿和酱色釉。由于施釉不匀,在一件器物上往往出现浓淡不一的现象。泥珠、泥弹丸所用陶土较细腻,呈圆形或扁平圆形,表面为土黄色。

陶器制法以轮制为主,少部分模制,还有器物两者兼用。此外,有部分小件器物或器物的附件,系用手工捏制而成。有的器物要经过分段轮制然后粘合成器,如茧形壶。除少数器物表面无纹饰或略加磨光外,绝大多数器物表面都施有纹饰,有的还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纹饰。纹饰主要有弦纹、绳纹、篮纹、暗纹、宽带纹、划纹、模印纹以及彩绘等多种。同时,还有一些器物带有朱砂。

②铜器。共有68座墓发现随葬铜器。一座墓葬出土铜器一般在4件左右。最多者多达79件,少者仅1件。器类有壶、钫、鼎、甗、鍪、勺、弩机、铜镞、铜镜、带钩、铜铃、附件。秦至汉初墓葬大多带有纹饰。常见的纹饰有宽带纹、连弧纹、弦纹、瓦纹、草叶纹、云雷纹、夔纹、蟠螭纹、龙凤纹、方格纹、乳钉纹等多种。少数铜器在器身上镶嵌孔雀石或异色金属等,工艺技巧高超。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墓葬出土铜器多为素面,少量器身饰有弦纹、宽带纹、瓦纹、涡纹等纹饰。此外,个别铜器有嵌螺壳,使用错金银、镂空等手法,鎏金仅限于车马器。

③铁、铅器。墓葬中共发现随葬铁、铅器133件。铁器多数是当时的实用器,主要有釜、勺、灯、刀、剑、矛、戟、抓钉、带钩、铺首等。铅器大多是专为随葬而制作的明器。由于铁、铅器不易保存,锈蚀严重,残断破碎的不少,故大部分经过修复。其中部分器物经用金相学方法测定。

④漆器及其金属附件。漆器因难以保存已全部腐朽,只能根据出土时的痕迹或一些附件推测,器形大体可归为卮、尊、盒、扁壶、小壶、奁、案、盘、四叶蒂形漆器饰件。

⑤玉石骨蚌器。器形有环、玦、佩、片饰、带钩、印章、鼻塞、珠、蜓等。玉器大部分色泽晶莹呈半透明状,以淡黄色居多,少量白、青和褐色,多数器物呈现有不同颜色的斑纹。石器的质料有汉白玉、大理岩和细砂岩。骨蚌器出土数量较少,有骨瑱、骨环、骨管、六博棋子、蚌壳等。

⑥钱币。随葬钱币的墓共52座。钱币多五铢钱和半两钱,还有少量新莽钱。现存出土于41座墓中的铜钱2603枚、铁钱4枚。每座墓葬随葬钱币的数目不等,最少3枚,最多达908枚,铜钱的薄厚、轻重也多不一致。大多出自人骨的头部、脚下或胸腰处。

3 文化因素分析

陕县汉墓作为三门峡秦汉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它的文化因素时,应将其置于三门峡及其周边地区的大环境中来综合探讨。三门峡地区地处陕、晋、豫三省交界地带,依据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设置有多个关隘津渡,其中位于三门峡西部的函谷关是连接关中平原与洛阳盆地的重要枢纽。战国时期,三门峡地区曾属于韩魏等国的势力范围。在战国末期,秦着手统一六国,其中一条重要线路—崤函通道(又称豫西通道)为其征战打开了第一道门,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随秦人的迁移传播进来。秦文化的影响在地缘上表现为越向东影响越小,陕县在三门峡西部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而秦大一统后只延续了15年,所以在汉初,陕县地区的墓葬文化表现出来的仍是带有很多秦文化因素,包括战国时期的秦国以及秦代,从时间跨度上体现为随汉代统治的稳固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下面从墓葬内涵的各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3.1 墓葬形制

陕县汉代墓葬呈现出由土圹墓向洞室墓发展且墓室逐渐变宽的特点。洞室墓普遍出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关中地区,为关中地区的秦人广泛使用,而后秦国综合实力大涨,伴随征战等形式被传入中原地区。通过前文数据可知,早在西汉初期,竖穴土圹墓仍占有一定比重,但由于洞室墓能够更好地对逝者遗体起到保护作用,便很快被当地居民接受,使在西汉初年,土圹墓就退居次要地位。这种变化体现出汉代人逐步形成的“视死如生”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墓葬日趋“宅第化”,越來越重视死者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质量。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墓室大小的变化。汉初陕县地区墓葬的墓道宽度大于墓室宽度是直接从秦墓葬制度中吸收过来的,之后墓道变窄,二者的宽度大体相当,墓室的空间逐渐变大,这是希望死者灵魂能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有学者认为汉代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来讲属于后轴心时代,这种墓葬文化内涵的形成可能受儒家学派的影响,即将先人视为对在世之人的庇佑,人们对逝者的“孝”也扩充到对其葬礼的奢华上来。汉代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对秦代二十等爵制的基本继承,在墓葬上也有所体现,通过阅读文献可知汉代的墓葬从诸侯王到平民百姓大体分成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秦墓葬中等级分化也十分明显,由国君到庶民分为一至四四个等级。虽然就陕县地区墓葬的随葬情况以及形制等方面来看不是特别典型,但联系史实及河南其他地区的墓葬情况可以推测出陕县地区部分秦至汉初的墓葬是参与征伐的士兵以及当地的一些平民,只有少数几座在建造形制上略显考究,随葬器物上更为奢华。但这种差距的体现仍是阶级分化的代表,是吸收了秦文化的结果。

3.2 墓葬方向

秦墓中大部分墓主人头向西,这一点在西汉初期的墓葬中也能找到痕迹,且时间越早西首向比例越高。关于西首向的传统,秦人并没有留下文献记载,但在《汉书·郊祀志》中有提到“灵总言凡神灵以东北为居,西方为冢墓之所”“日出东北,舍谓阳谷;日没于西,故曰墓”。简言之,认为西方是日落的地方,也是灵魂的归宿。对于西首向墓葬方向的起源,在此不做深入讨论。根据我们调查的秦至西汉初期102座墓葬中西向者72座,约占70.6%,可见陕县地区汉初墓葬方向也沿袭了秦葬俗,在后期有所发展。从西汉中期到东汉末期,可供调查的墓葬数据显示墓主人头向更为复杂,不再以西首向为主。

3.3 葬具葬式

秦代中小型墓葬中常见木制葬具,多为一棺一椁和一棺。陕县地区汉初墓葬绝大多数为木制单棺,少数墓葬有木椁,且木椁也没有较大的发展,基本上沿袭秦墓制。在葬式方面,战国晚期秦国墓葬以屈肢葬为主,秦代建立后直肢葬在数量上逐渐增加,但屈肢葬仍占主流。学界对屈肢葬的起源以及它所代表的特定丧葬观念的解读有很多说法,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是直肢葬与屈肢葬之间有着等级高下的差别,有可能是族群、文化之间相融合的结果。就陕县地区汉初墓葬的葬式情况来看,虽然直肢葬较多,但仍有一部分墓葬为屈肢葬。如三门峡火电厂南区墓葬群,小型墓多为屈肢葬,大中型墓多为直肢葬。这种葬式应该是受到了秦文化的影响。这里所指的秦文化是从战国时期秦国开始,在经历扩张、融合了多种文化因素,对原有的秦文化进行发展之后的产物。而陕县作为秦入主中原的咽喉之地,自然对其进行吸收。

3.4 随葬器物

西汉初出土的器物类型与战国末至秦代的基本相同,主要有鼎、壶等铜器,罐、釜、俑头等陶器,总体上多生活明器,偏实用化。这种器物组合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一直沿用至西汉中期左右,有些器类只是在器型上稍有改变,仍存在非常明显的继承关系。同时,战国末至秦代非常典型的器物如茧形壶、蒜头壶等,在西汉早期墓葬中也多有发现。例如,在后川村汉墓M21中出土的铜蒜头壶(M21∶3)与秦M3410中出土的铜蒜头壶(M3410∶15)十分相似。铜镜方面出土有弦纹镜、草叶纹镜等镜式,均为战国末开始流行至西汉前期。另外在部分墓葬中出土有铜鍪和铜甗,被认为属于巴蜀文化。

4 结语

对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的遗存展开对比分析来研究其涵盖了哪些文化类型,以达到确定其文化属性的目的,是我们进行调查的初衷。通过对陕县地区汉代墓葬内涵、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对秦文化有着直接的继承。在汉初并未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是在汉朝军事、政治等方面相对稳定之后才逐步成形。在形成过程中,也融合了一部分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这是陕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也正因如此,其反映出的文化过渡性得到了广泛关注,对研究秦汉文化的时代性和地区性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黄河水库考古报告之五[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14-200,131-132,160,161-164.

[2]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市火电厂秦人墓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1993(4):54-67,34.

[3]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河南三门峡市火电厂西汉墓[J].考古,1996(6):6-15,100-101.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三门峡市后川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8(2):31-43.

[5]李伯谦.论文化因素分析方法[N].中国文物报,1988-11-04(002).

[6]陳双艺.汉初长安地区的墓葬文化因素简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3):54-55.

[7]张怀银.谈“陕”与陕县[J].华夏考古,1998(1):46-47.

[8]滕铭予.论关中秦墓中洞室墓的年代[J].华夏考古,1993(2):90-97.

[9]张翔宇.河南中小型汉墓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02.

[10]胡慧民,齐佳萌,胡佳微.汉代墓葬形制研究:以西安、洛阳为研究地[J].中国民族博览,2015(7):171-172,175.

[11]滕铭予.关中秦墓研究[J].考古学报,1992(3):281-300.

[12]班固.汉书:郊祀志:第五上:卷二五[M].北京:中华书局,1962:1213.

[13]梁云.从秦墓葬俗看秦文化的形成[J].考古与文物,2008(1):54-61.

[14]赵丹.河南地区秦墓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陕县随葬品
豫西陕县尚黑剪纸及其含义表达研究
试析中国古代厚葬之风盛行的成因
合水县板桥镇马洼宋墓发掘简报
西安公园上城(一期)考古发掘简报
蒙元墓葬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从陕县成功救援谈应急决策的科学性
浅谈汉代厚葬风俗
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
安徽江淮地区汉墓文化因素分析
陕县计生预约、无休日服务制度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