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

2024-05-24朱鑫汝唐果媛吕青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决策支持智库建设

朱鑫汝 唐果媛 吕青

摘要:[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解析“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的核心议题和专家观点,探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新时代背景下所承担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方法/过程]本文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组织举办的“2023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专家报告和圆桌论坛的专家观点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对其中重要的观点从时代责任、使命担当、实践路径3个层面进行总结、提炼和推荐。[结果/结论]中国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包括: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关键问题,促进科技创新;传播中国声音,促进国际形象;智力服务支撑,提升决策质量;支撑社会治理,促进文明进步。新时代下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使命需要做到五点创新,即智库国际化发展创新、智库理论方法创新、智库运行机制创新、智库治理能力创新以及智库信息化建设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实践路径则包括:制定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立足理论创新与方法论研究;构建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推动智库国际化与全球合作;实施智库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以及创新运行机制与优化结构治理。

关键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智库建设   《智库理论与实践》    决策支持

分类号:C93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4.02.11

1  引言

“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自2015年始,作为《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的重要学术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本次第九届研讨会不仅是智库领域内的学术交流盛会,更致力于推动智库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满足高质量决策的需求,并促进智库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由《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和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及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承办的“中国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2023 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智库相关研究和实践领域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和智库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与智库建设、智库研究的理论方法创新、智库运行机制与管理创新等主题,并采用专题报告和圆桌论坛相结合的方式。在研讨会上,各位专家的报告内容(表1)和圆桌论坛(表2)探讨内容丰富多样、观点独特。为了分享专家们对推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本文对专家们的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度整理和报道。以会议内容的主题为线索,本文分析了中国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担当,以及新时代中国智库建设的实践路径与发展建议。

2  时代责任——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新型智库建设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提出了战略构想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1]。2014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定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型智库建设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2]。2022年4月,我国发布了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即《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的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3]。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作为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4],这进一步强调了新型智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中国新型智库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独特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进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彰显五大总体目标,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他认为这五个问题是现代化智库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新型智库应承担起独特的时代责任,智库应当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作为政策研究与咨询的重要力量,既要引导理论创新和知识更新,又要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咨询。同时我国新型智库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专业的建议,推动科技创新进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2.1  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智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首要的时代责任是深度服务国家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刘细文提出,新型智库的发展需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以高标准的研究支撑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为改革发展聚智聚力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智库研究应贴合中国特色现代化的路径,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提供正确的智力支持[6]。

李刚认为,新时代赋予了我国新型智库新的历史坐标和发展蓝图。在国家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新型智库不仅要提供决策参考,更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成为国家战略服务的有力支点。目前,全球正经历着百年未见的大变局,我国也正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新型智库的发展必须紧扣国家战略的步伐,深入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解读政策导向,明确自身的方位和功能,从而以更加精准的视角和专业的智慧为国家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7]。

梁钧提出,智库作为思想理论的策源地,话语建设的场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进而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智库建设是为了满足国家战略、改革发展任务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需求是智库产品提供的风向标,智库治理能力现代化既作为战略需要的产品,同时也兼具自身的发展特点,要根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面临的问题作为智库建设的着力点。

2.2  聚焦关键问题,促进科技创新

中国新型智库的时代责任之一是要在国家发展的各个层面为科技创新提供思想库和智力支持,促进科技创新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为进而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科技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科技保障。新型智库研究应紧贴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为科技政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的分析,应通过深入研究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定位方向,提出应对策略,进而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撑。

武虹指出,科技战略咨询正在成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大报告中将科技智库工作纳入党的报告说明对于新型智库的要求是科技战略咨询,这也说明了科技智库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战略地位。科技战略咨询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科技政策的指导上,更在于其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预判、对创新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对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上。

杜志章深入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智库的责任,他认为高校智库需要将研究的焦点对准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需要超越传统的学术范畴,应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增强高校智库能力,提升高校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提高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竞争力。

2.3  传播中国声音,提高国际形象

新型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时代责任之一便是传递中国声音,塑造并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型智库的国际传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智库需要更好地传递中国理念、展现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通过发挥其学术权威性和思想深度,通过客观、理性的分析,塑造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际形象。

王文认为,当前形势下中国智库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并不如预期般显著,其国际影响力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声音需进一步放大,尤其是在西方与南方国家之间存在的认知差异之下,中国新型智库的角色显得尤为关键。中国智库需具备全球视角,主动“走出去”,通过国际合作拓展影响力,探寻海外资源,应借鉴国际品牌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升中国智库品牌的全球知名度。通过在国际社会上发声,智库将更好地解读中国故事,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

张志强认为,在世界面临大变局之际,全球治理体系的讨论中似乎缺少了中国的声音,而中国实际上已经在多个层面提出了全面而深刻的治理构想。如“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与“三通”(文化通、平安通、绿色通)[8]構成了一套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框架,旨在促进全球发展、安全与文明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智库需要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发挥更加活跃的作用,促进中国方案转化为全球治理的有效行动,展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

2.4  智力服务支撑,提升决策质量

在现代治理体系中,新型智库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为决策层提供智力服务支撑以提升决策质量方面。这要求智库要持续深化对国家治理的研究,提供符合现代治理要求的政策建议。智库研究应结合实践经验,不断创新决策咨询机制,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王文认为,在过去十年间,智库在提升写作能力、咨询报告编制及施政建议的形成方面似乎并未实现质的飞跃。尽管许多智库拥有为政府提供建言献策的潜力,但其研究报告未能引起决策者的足够关注,智库的资政能力难以转化成实际的影响力。这要求智库所产出的思想产品必须通过具备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智库报告的发布仅仅是一个起点,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后续对政策影响的持续跟踪和评估,确保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具体的政策行动和社会变革。

许正中认为,智库的研究与建议必须建立在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和理解上,确保策略建议的适应性与实效性。新型智库提供的策略建议不仅需要源于深厚的理论基础,更应深植于社会实践的沃土之中,紧密关联现实问题的解决。为确保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策略建议的有效性,智库的工作不应局限于理论的构建与推演,而应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案,提高决策的质量。

2.5  支撑社会治理,促进文明进步

在现代社会治理的多元复杂格局中,新型智库承担着不可或缺的时代责任,其中之一是深度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为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提供战略性的支撑。智库要深入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型,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推动知识创新与文化传播。新型智库应成为新思想的孵化器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为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杨亚琴认为,智库的研究成果与学术期刊论文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对社会实践的直接影响。智库报告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够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以实现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影响。智库需要打造自身智库品牌,优化传播策略,借鉴国际品牌管理的成功经验,强化营销与销售渠道,从而提高自身的影响力、确保思想产品被全社会广泛接受。

杜志章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校智库有责任维护和传播文化遗产,将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治理相结合,在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关注文化创新,探索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新表达和新应用,确保中华文化的活力和连续性。同时,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有责任将专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可理解的知识,增强公民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问题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助力国家建设更为民主、更为参与、更为透明的社会治理体系。

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时代责任为导向,通过服务国家战略、聚焦关键问题、传播中国声音、智力支撑决策以及支撑社会治理五大任务的有效执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独特的智慧与力量。这不仅是智库自身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其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途径。

3  使命担当——新时代下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创新需求

新时代赋予了中国智库新的使命。对于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创新已成为其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在驱动力。新型智库要想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科学决策、推动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实施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在理论、方法、机制、管理、国际化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刻的创新。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政策制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智库需要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3.1  智库国际化发展创新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智库国际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深化国际合作、扩大国际交流,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这不仅能促进中国智库与国际社会的知识交流,也有助于中国智库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李刚认为,随着全球南方智库的崛起,中国智库应积极抓住这一趋势成为南南合作的桥梁和促进者。通过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智库可以帮助南方国家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路径,促进共同发展。通过这些举措,中国智库不仅能够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积极、开放、合作的姿态,促进国际形象,还能够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徐宁认为,智库国际化发展的创新需求不仅表现为增强中国智库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体现在中国智库对多语种知识资源的获取与深度加工能力上。想深度参与国际对话和交流,必须突破语言的界限,将多语种的国际报告纳入研究视野,丰富了中国智库的研究素材,也使中国智库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国际动态和多元文化视角。

3.2  智库理论方法創新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创新需求不断涌现,其中理论方法创新尤为关键。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智库面临的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这要求智库在理论与方法上进行创新,探索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需求的新理论、新范式和新方法论,加强跨学科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提高研究的精准度和预见性,以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刘志光认为,理论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先导,理论不仅提供了研究的框架和方向,而且还指导了研究方法的选择和研究过程的推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智库应当注重理论创新,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和方法创新,以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朝乐门认为数据实验与洞察是智库在数字化时代进行研究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以数据为核心,运用数据科学和统计分析技术,提取信息,发现模式,验证假设,最终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3.3  智库运行机制创新

智库的运行机制是其高效运作的保障。新时代下中国新型智库应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运行机制,包括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的革新等。智库运行机制的创新是新时代中国新型智库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任务。它不仅关系到智库自身的发展,更影响到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

李会明认为,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运行实践来看,其流程缺乏有序性,存在智力服务成果的低水平重复较多,问题意识不强,统筹分类和智库梯队不够科学等问题。因此,新时代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使命担当之一是深入创新与优化智库的运行机制,这是提升其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

张怡认为,高校智库应该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专业型人才引力场、孵化器和蓄水池。高校智库应积极推动智库人事制度改革,培养一批心系国家发展、具备全球视野的高校智库专业型人才。

3.4  智库治理能力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新型智库建设中的智库治理能力创新被视为推动其深度发展的关键使命之一。智库治理能力的创新是提高智库整体效能的关键。这要求智库在治理结构、治理体系、治理效率上进行创新,通过优化智库内部管理与外部互动机制、完善内部决策机制、强化质量监控等措施,提升智库的自我管理和向上服务能力。同时要维护智库成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确保成果的政策适应性和实践指导性。

刘青认为,在治理能力创新的进程中,新型智库须致力于打造一个既专业可靠又被广泛认可的品牌形象,这将为智库的研究成果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平台,从而扩大其影响力。智库应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多元化渠道来构建和巩固其品牌。高校智库不仅要增强学术共同体内的交流合作,而且应当系统地策划与政府部门的定期沟通机制,以及与企业界的深入互动与合作模式。常态化交流平台和长期互动活动将有效提升智库的社会影响力和政策咨询能力。

沈进建认为,新时代下中国新型智库建设需要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揭示了智库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能力互动的重要性。包括鼓励智库合作融合使得智库之间的资源共享、专业互补及联合研究应成为常态;支持智库加强与决策部门沟通联系,确保研究成果能够被决策者及时了解并参考;支持科技含量和构建数据库和相关平台,及时获取和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从而进行数据分析以形成科学的研究结论。

3.5  智库信息化建设创新

在新时代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创新需求中,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占据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智库应积极拥抱信息技术,通过构建智慧型智库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和高效利用。智库需要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线上研讨、远程协作和数据驱动的研究,以此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并更好地服务于政策制定和公共决策。

武虹认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库若要有效地进行科技战略分析,必须要进行数据驱动科技智库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而关键点就是高质量的数据积累。数据本身作为智库研究和决策支持的基础性资源,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智库分析和预测的准确性及可靠性。通过建立科技战略分析实验平台,智库能够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中进行数据驱动的研究和实验,这样的平台可以支持研究人员验证假设、探索数据内在联系、预测未来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深刻的见解。

陈忆金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智库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数字化赋能,以增强智库的研究、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智库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扩大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在新时代下,中国新型智库肩负着更大的使命担当,智库建设的创新需求在多个层面上展现出新的特点和方向。智库的国际化发展需要着重构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增强中国智库的全球影响力;理论方法创新要求智库在坚持理论自信的同时,积极探索切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求的研究方法;运行机制创新则是智库提高自身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关键;而治理能力创新则要求智库提高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则是智库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支持的重要途径。在这些关键领域不断实现创新,有助于中国新型智库更好地履行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为中国的发展和全球治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4 实践路径——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方向

为肩负起中国智库建设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担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深刻理解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积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仅需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进行科学规划,更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环境和决策需求。在本次会议上,多位专家提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新型智库建设的方法和路径,本文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将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践路径凝练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制定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

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应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制定明确的顶层设计。这要求智库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设立研究方向和专题。通過科学规划,新型智库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决策,配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1)明确新型智库的角色并创新研究路径。程宏认为,新的时代背景要求新型智库明确自身在新时代的角色与责任,并将其转化为实践路径。智库需要深化新的研究范式,以技术革新为中心,着眼于国家战略科技决策的需求,强化创新的战略定位,以回应并引领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

(2)深化新型智库的战略服务意识。李忠尚强调,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仅服务于国家战略、改革与发展的任务、省市级的宏观决策,而且要确保研究活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方法创新,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智库作为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的平台,其建设应紧密围绕国家的长远规划和当前发展需求。智库的研究成果应当反映出专家团队的专业性和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蔡常青指出,智库的主要功能是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服务,其关键途径包括专报和内参,鉴于此,智库报告的撰写流程和规范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专报和内参的效果,因此,研究和优化智库报告的攥写流程和规范,确保其质量和创新性,是提升智库影响力和决策参考价值的关键。

4.2  立足理论创新与方法论研究

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需注重理论创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现代智库理论紧密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库发展理论。同时,新型智库建设应开展方法论的创新,采用多学科、跨领域、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加强对智库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李龙认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新型智库的构建亟需重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方法的创新。高校在撰写智库专报时,其话语体系需要转变,不能将学术研究的写法直接套在专报上,要加入预测性的内容,需要有跨学科的视角。

加强对智库运营和管理方式的研究。武虹认为,在宏观战略层面,新型智库建设应致力于成为国家高端科技决策的智囊团,提供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在微观方面,新型智库需要依托信息技术,通过流程化、规范化手段加强研究管理,提升研究活动的快速响应能力,从而建设数据驱动的科技智库。

加强对智库产品传播渠道的研究与探索。初景利指出,预印本(preprints)在智库研究领域提供了一种快速而开放的学术交流途径。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预印本使最新研究发现能够迅速地通达决策者和公众,从而提高政策相关研究的时效性和相关性。

加强对智库报告撰写流程和规范的研究。周湘智指出,一套完整的智库报告撰写方法应该包含多样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式,用合适的方法找到题目,了解原则,需要抓住问题,同时需要吃透政策,明晰文章结构,写出有深度的报告。

4.3  构建高素质多层次人才队伍

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建设新型智库需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多层次、高素质的智库人才队伍。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和智库人才流动机制的创新,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形成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智库研究团队。

(1)确立智库人才培养的独立性与多元化。张怡认为,为推进智库人才配置的多元化,有必要确立智库人才培养的独立性与自决性。应构建一个综合学术研究、政策分析、产业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立体化人才培训体系。同时,应当为青年人才提供赋能机会,通过扩大人才评估的维度,设计一套与其职业发展相协调的智库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致力于发掘和培养具备潜力的后备政策制定者。这样做有助于识别并支持引领未来政策导向的领军人物。

(2)构建高素质专家人才队伍以提升智库影响力。于建荣指出,无论智库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的驱动作用。专家人才队伍的构建和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对智库的研究质量和政策建议的影响力至关重要。新型智库需要设立机制以构建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进而提升其对政策制定的贡献度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4.4  实施智库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智库应加快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步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智库研究、决策咨询、成果传播的效率和效果。智库信息化建设应与国家信息化发展同步,为智库工作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和平台支撑。

(1)利用大型语言模型提升智库研究的数据驱动能力。熊励认为,人工智能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在新型智库构建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大型语言模型,智库能够自动化地聚合和分析针对特定决策需求的信息,提升研究的速度和质量,从而促进智库政策研究的数据驱动化,为决策者提供基于数据的洞见。

(2)应用新信息技术优化智库工作流程和知识生成。赵淦森提出,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改变了智库工作范式,可使用新技术替代人工,将内容转换为知识,进而依托知识实现内容生成,达到精细尺度的知识提取的目的。

(3)实现智库数字化转型以适应信息时代需求。霍国庆指出,智库专家需要将自己的思想变为数字智库的算法、将数字技术应用在决策领域、将数字技术应用在智库数字化转型上,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时代,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

4.5  推动智库国际化与全球合作

为增强国际影响力,新型智库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国际合作网络。通过国际会议、合作研究、人才交流等方式,智库能够及时掌握国际发展趋势,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国际影响力。

李军凯提出,需要加强多边智库合作以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了促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加强多边智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不同国家的智库合作,可以促进知识、政策、以及治理经验的交流,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多边智库合作不仅提升了国际话语权,还促进了跨文化理解和政策协同,促进国内政策环境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和谐共进。

柯银斌认为,在推动智库国际化的过程中,还应关注智库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提升智库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智库可以作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全球问题的集体解决。智库的国际合作不仅能够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资源,也能推动形成统一且有效的全球应对策略。

4.6  创新运行机制与优化治理结构

新型智库建设需要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和治理结构。应通过机制创新,建立高效的决策、管理、评估和激励机制,确保智库研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同时,优化治理结构,提高智库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增强智库的社会信誉和影响力。

李国强认为,创新运行机制和优化治理结构可以增强智库效能。为了有效地推进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这些管理办法应当涵盖咨政服务的课题管理、成果管理以及智库专职研究人员的管理等关键方面。这些管理办法的出台和实施对提升智库整体运营效率、加强智库内部治理、保障研究质量和促进智库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王玉波认为,高校智库在推动决策咨询机制创新方面具有独到之处,需要发挥高校智库优势以促进运行机制创新与协作效能。通过跨学科研究,整合整合经济、政治、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高校智库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和人才支持。同时,高校智库还可以利用其学术网络,促进国内外学术机构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通过持续践行实践路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将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参与国际高端智力对话、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第二个百年最重要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进行各项研究服务时必须紧密围绕的总体战略框架。要根据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要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4]这个逻辑起点,设定智库的研究议题和议程,并确立开展研究及提供智力成果的基本原则。刘细文在会议总结中指出,第九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通过深入探讨,凝聚了智库建设的共识,明确了智库在新时代中的责任与使命。针对智库的新使命、智库建设之中的文化、机制、人才、平台,都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設中去。

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和智力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积极响应时代的呼唤,更要主动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时代责任和使命。通过创新智库的理论、方法、运行机制和治理能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传播中国声音,支撑社会治理,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担当。未来,智库的发展不仅将深刻影响中国,也将在全球知识创新和国际政策制定中发挥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013-11-15)[2024-03-05]. https://www.gov.cn/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several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EB/OL]. (2013-11-15)[2024-03-05]. https://www.gov.cn/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

[2]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中新网[EB/OL]. (2014-10-27)[2024-03-05].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14/10-27/6721856.shtml.

Xi Jinping presided over the sixth meeting of the Central Leading Group for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s[EB/OL]. (2014-10-27)[2024-03-05].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14/10-27/6721856.shtml.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EB/OL]. (2022-04-27)[2024-03-05].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7/content_5687532.htm.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ssued the national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EB/ OL]. (2022-04-27)[2024-03-05].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7/content_5687532.htm.

[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EB/OL]. (2012-10-25)[2024-03-05].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Xi Jinping: Hold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in unity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modernized country — report on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EB/OL]. (2012-10-25)[2024-03-05].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EB/OL]. (2023-12-12)[2024-03-05].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syxwfb/202312/20231203460264.shtml.

Xi Jinping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at the 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 in Beijing. [EB/OL]. (2023-12-12)[2024-03-05].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syxwfb/202312/20231203460264.shtml.

[6] 劉细文. 走新型智库研究的高质量发展道路[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4, 9(1):1.

LIU X W. Taking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path of new think tank research[J]. Think Tank: Theory & Practice. 2024, 9(1): 1.

[7] 吕诚诚, 李刚. 以“智库之质”助力“中国之治”——兼评《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2, 7(1): 135-142.

LYU C C, LI G. Contributing to "governance of china" through "quality of think tanks": A review on Quality Improvement of New Think Tank and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J]. Think Tank: Theory & Practice, 2022, 7(1): 135-142

[8] “五通”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EB/OL]. (2023-10-20)[2024-03-11]. 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310/t20231020_1361360.html.

The "five links" contribute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EB/OL]. (2023-10-20)[2024-03-11]. 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310/20231020_1361360.html.

作者贡献说明:

朱鑫汝:提出论文初步框架,撰写论文;

唐果媛:提出论文选题,修改和完善论文;

吕  青:指导、修改论文。

Preprint and Preprint Platform Literacy: Concepts, Composition, and Competencies

Zhu Xinru1,2,3  Tang Guoyuan1  Lyu Qing1,3

1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2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3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ore issues and expert opinions of the “2023 Notification of the 9th Symposiu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and to discus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new type of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Method/Process] This paper interprets and analyzes the expert reports and roundtable forums of the “2023 Notification of the 9th Symposiu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organized by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ink Tank: Theory & Practice, and summarizes, refines and recommends the important points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imes, mission, and practice paths. Recommendation. [Result/Conclusion]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tim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think tanks include: serving national strategies and empowering Chinese modernization, focusing on key issues and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isseminating Chinas voice and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image;, providing intellectual services and support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decision-making, and supporting social governance and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The mission of building a new type of Chinese think tank in the new era requires five innovations, namely, innov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ized development of think tanks, innovation in the theoretical methodology of think tanks, innovation i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ink tanks, innovation in the governance capacity of think tanks, and innovation in th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ink tanks. The practical pat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ncludes: formulating top-level design and strategic planning, basing on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research, building a high-quality and multi-level talent team,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ink tanks and global cooperation, implementing the informationization and digita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ink tanks, as well as innovat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Keywords: new type of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Think Tanks: Theory & Practice    decision support

收稿日期:2024-03-10      修回日期:2024-04-25

猜你喜欢

决策支持智库建设
新形势下基层党校智库建设的发展路径研究
管理会计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哈尔滨市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党校智库建设:思路与对策
商业智能分析模式在医保病人住院化管理当中的应用研究
关联规则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情报在我国智库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秦山核电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与研究
探究国家开放大学新型智库建设运行模式
基于RFID的汽车零件销售策略支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