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数字化教材开发探索

2024-05-23吴良淞王怡

互联网周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

吴良淞 王怡

摘要: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以“物联网综合实训”课程教材的开发过程为例,探讨了中职数字化教材的开发方法。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数字化教材开发模式。该模式强调行业企业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数字化教材;物联网综合实训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应用领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具有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中职学校纷纷开设了物联网相关课程。然而,传统的教材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如何开发既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又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数字化教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物联网综合实训”课程为例,探索中职数字化教材的产教融合思路及开发流程,以期开发出适应互联网时代学习特性需求的、符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种介质综合运用、表现力丰富的新形态教材,进而提升教材的实用性、职业性、专业性。

1. 现行教材存在的不足

1.1 教材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有差异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物联网在行业应用中快速产生众多的新业态,新业态孕育新技术,而现行纸质教材因编写和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企业岗位需求。

1.2 评价标准粗略与行业标准脱节

现行纸质教材制定的评价标准重结果而轻规范,重视关注搭建的项目运行结果,而不重视项目实施的过程与项目实施的规范,与实际项目施工标准脱节。

1.3 教材形式单一与信息化教学脱节

现行纸质教材在内容与形式、阅读体验和交互性等方面与数字化教材有极大差距,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学生更喜欢移动式、强交互的学习方式。

2. 数字化教材的产教融合思路

2.1 载体融合:对接企业真实项目,重构教材项目内容

以“物联网综合实训”课程为例,深度挖掘物联网技术,应用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产业学院所带来的在农业场景、社区场景、楼宇场景的多层次项目,重构模块化教学项目内容。以模块——智慧社区(26课时)为例,设计智能停车位管理系统、智能火灾报警系统、智能停车场出入管理系统、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四个层层递进的子项目,达到知识与技能螺旋上升,促使学生职业能力逐步提升。

2.2 资源融合:对接企业实践资源,信息技术活化教材项目资源

从合作企业引入或共同开发数字化资源,比如和青岛海尔集团共建智能家居场景开发平台,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针对行业发展不断开发新的数字化资源。将改造后的教材项目资源利用气泡、扩展阅读、图片、画廊、音频、视频、3D模型和交互练习等多种交互式应用,按照学习进度分布到数字教材内容中。

2.3 标准融合:对接最新行业标准,重构教材项目评价标准

结合《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施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1]中的初级职业技能标准要求,考虑学生学习特点,细化评分标准,从行业导师角度和学生角度,设计了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包含项目准备、项目施工、项目调试、合作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七个方面的项目验收评价表,如表1所示。通过数字教材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记录知识准备、流程绘制、仿真连线、规范施工、组内分工等学习情况。

2.4 过程融合:对接项目实施过程,重构教材项目流程

依据物联网项目实际施工流程,结合项目实施计划方案,考虑教学实际,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设计项目揽接—需求分析—施工部署—技术准备—项目施工—项目调试—项目验收—用户培训八个项目工作流程,划分为项目准备—项目施工—项目调试—项目验收四个教学子任务。从以往脱离企业实际的教学项目结构,变成了融合企业项目实施流程、知识技能层层递进、素质培养贯穿始终的岗位体验式教学项目流程。

3. 数字化教材的开发流程

数字化教材开发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3.1 基于校企合作的团队组建

基于产业学院,学校物联网教师团队和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工程师组建教师创新团队,该团队已成功创建省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在此基础上,成立专门化的教学工坊,每个教学工坊负责对应方向的数字教材开发。

3.2 基于工作岗位的需求分析

通过本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和行业企业对物联网从业人员的需求状况调查,分析中职学生学习现状与企业所需人才要求,选用合理有效的教学项目,使学生能够更快适应工作岗位[2]。

3.3 基于职业能力的目标拟定

以“就業”为导向,抽取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融合技能大赛中对应的技能,参考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施与运维初级职业标准,拟定数字教材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通过岗位体验式项目教学,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感知层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网络传输层连接与配置、物联网应用层系统部署与配置、物联网应用实施项目管理等职业能力,让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具备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3.4 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编制

由于数字化教材更新与应用比较快速方便,团队计划每学年进行项目的编制,将当年先进的行业规划和管理、技术和课程资源、案例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使实训内容与项目实践同步,使综合能力与岗位要求同步。

3.5 基于工作过程的组织实施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实施过程不够标准、操作规范意识较弱等问题。在数字教材开发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将学习过程与企业项目实施标准化对接,一方面,对接企业标准化施工过程,面对需求明确的项目,将项目实施过程划分为七个固定环节,学生需标准完成每环节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对接企业标准化服务体系,依据企业标准服务体系设计用户验收、培训、售后服务等环节,提升学生服务意识。

3.6 基于质量评价的修订完善

教材经过教学实验,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检验中职数字化教材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是否符合人才发展需要。目前,从学生、教师、企业三个角度分别对应三类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综合评价[3]。

3.6.1 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评价

该质量评价指标分别从教材的内容结构、学习难度、学习效果、交互感受等四个方面检测数字教材的用户体验情况,能够从用户(学生)的角度对教材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

3.6.2 以教师团队为评价主体的评价

该质量评价指标重点考核教师对教材的评价,主要包括教材的主体框架、内容质量、功能设计、技术规范、使用效果五个方面,能够在教材审核修订过程中,及时反馈修改,使教材真正符合一线教师使用习惯。

3.6.3 以企业员工为评价主体的评价

该质量评价指标是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对教材的评价,主要包括教材的职业项目、职业逻辑、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四个方面,能够在教材审核修订过程中,及时反馈修改,使教材真正对接产业需求。

3.7 数字化云发布出版

数字化教材开发完成后,在云平台上发行应用。发行分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两种,如是校本教材则由编写教师决定分享使用范围,如是正式出版,则可全国范围内公开购买使用。

4. 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

通过2022届和2023届物联网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证明了“物联网综合实训”教材在提升实用性、职业性、专业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首先,在实用性方面,该教材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紧密结合行业需求,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场景相吻合。学生们通过学习,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职业性方面,该教材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在专业性方面,通过引入行业企业的实际案例和实践项目,使学生掌握物联网技术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数字化教材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的在线教育资源,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便捷性。云教材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方便快捷。

(2)互动性。云教材支持在线交流和互动,学生们可以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实时讨论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4]。

(3)个性化。云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和定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实时更新。云教材可以实时更新和升级,与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保持同步,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前沿性。

结语

本文以“物联网综合实训”课程教材为例,探讨了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数字化教材开发探索。将“企业岗位要求、职业标准、工作流程”作为核心内容,以微课、动画、实操视频、交互式练习等数字资源展现行业新业态、新水平、新技术,及时对接产业升级和信息化发展[5]。通过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证明了该教材在提升实用性、职业性、专业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数字化教材的开发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将通过继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不断更新和完善数字化教材内容,推动中职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施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S/OL].(2020-04-13)[2024-03-10].https://px.cie.org.cn/upload/default/20200413/6b47c64110178ab317ba413654586eff.pdf.

[2]童葉群.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探究——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20.

[3]田晖,张铭命,刘波.中职数字化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市医药学校教材开发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2):49-52.

[4]聂鹏.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育与创新融合》研讨会论文集(四).2023:4.

[5]陈剑彬.中职《智能家居系统安装及调试》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51):1-3.

作者简介:吴良淞,在读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产教融合、信息化教学。

基金项目:2023年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中高职一体化的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策略(编号:2023SC227)。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中职
浅谈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346”产教深度融合中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的作用与做法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