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辩式思维培养策略初探

2024-05-19黄洪波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审辩式思维初中语文阅读培养策略

黄洪波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是教师贯彻新课标精神的体现,能助力学生主动建构有意义的阅读。教师要紧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特征,关注审辩式思维培养之策,以使学生的思维顺利进阶。

[关键词]审辩式思维;初中语文阅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9-0019-03

培育学科思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故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重视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有针对性地展开理性思维培育,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包容、与同伴互动,通过与同伴的思想交互获得真切的学习感知,领悟知识的本真;又要灵活驾驭教学资源,创设审辩式思维培养情境,采取有力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活力,助力学生投入更有深度的阅读学习、理解思考之中,从而形成深层次的阅读学习体验、感悟,提高思维能力、思维品质。

一、厘清审辩式思维的含义

审辩式思维是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笔者结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文简称新课标)的学习感悟及其他经验理论,通过思考初步得出以下见解:审辩式思维是学生在经历观察、阅读、分析、理解与反思后具备的一种质疑、推理思维,它是学生形成批判意识、提升推理能力的基础,更是创新精神发展的砥柱。审辩式思维主要包括学习体验中的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调控等思维活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其具体表现为学生对文本持合理的怀疑态度,并借助自身学习积累,或是依托其他举措,对文本展开理解分析、综合推理等,让学习研究朝着理想的方向推进。当然,此过程并非固定化、程式化,学生需要在自我调控、多元评价机制下不断调整观点,使得思考过程更臻完美,促使自身思维更富辩证、推理特性。

简而言之,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审辩式思维基于学生在阅读中的深度反思体验。学生从质疑开始,到建立论点,再到搜寻论据展开推理分析活动,最后获得问题突破的成果。

二、探析审辩式思维的意义

开展审辩式思维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师贯彻新课标精神的体现,能使教师逐步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有意义阅读的引导者与促进者。探析审辩式思维,把握其培养之法,能推动学生的发展,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审辩式思维培养有利于学生建构审辩式思维模式,进而使得他们的思考愈发缜密、更具理性。其中,有关问题即学习质疑或学习建议等的提出,使得学生分析问题的意识增强,助力学生把握问题含义,运用语文知识、经验、思维去解读问题,探析其内在要义。培养审辩式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假设,并综合性地搜集证据去检验假设,从而得出有科学依据的结论,让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独创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综合信息,开展推理活动,让学习研究变得有根有据,让思考更具逻辑性。

审辩式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实践、体验、理性推理。教师需要基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思考、分析理解和综合推理等,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具备审辩式思维的学生,在当今及未来社会中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当然,要发展初中生的审辩式思维,教师便要思忖阅读策略,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或学习体验活动组织等,有意识地开展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投入比较、质疑、分析、推理和评价之中,习得最佳的问题解决思维方式,生成深层理解、多元认识、创造表达等学习行为,真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多策略并举,增强阅读意识

阅读过程中的分析理解、比较归纳等,有利于学生阅读意识的增强。故而,教师需结合新课标精神,从“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视角出发,立足学生年龄特征,采取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助推学生的阅读思考、阅读理解。教师需谨记学习共同体理论,精准审视“学科本质”“倾听”“挑战性问题”这三个维度要素的贯彻落实情况,以细化课堂教学引领,优化学生阅读学习引导,让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得到培育、理性思考能力获得提高。

要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需要教师落实开阔阅读视角、丰富阅读积累等教学行动。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运用积累的知识、素材、经验等,开展必要的阅读思考,深化阅读理解。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加快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在兴趣满满的状态下走向阅读学习的深处。

以《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学为例。为帮助学生掌握名著的写作方式、作者的写作理念,积累描写名目繁多的生物的手法,深刻感悟文字中渗透出的勇于探险、敢于拼搏的精神等,教师应用了合作阅读模式,引导学生搜索作者儒勒·凡尔纳的简介,并了解“凡尔纳三部曲”中另外两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的内容。

如此做,能让学生在通读《海底两万里》时,有效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开展阅读反馈交流会,引导学生将所思、所感分享出来。这样做能让倾听者开阔视野,丰富感知积累;让讲述者有序思考,整体性地阅读理解,努力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从而发展自身的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教师要多策略并举助力学生阅读、研讨、再阅读等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意愿,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信息交互、思维碰撞中学会深度思考,形成审辩式思维,为后续的阅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问题为导引,助力理性思考

古语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该观点对当下的阅读教学大有裨益,对初中生审辩式思维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借鉴先进教学经验,革新教学观、学习观与人才观等,从审辩式思维培养视角出发,灵活地驾驭多元化资源,创设审辩式思考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然、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大胆质疑、主动发问、精于思考、探索求知,使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在质疑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1.巧借文题,提出思辨问题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致力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阅读教学需立足思辨。要提高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推动学生的发展,就要选取适合的思辨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思辨问题。思辨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探究活力的突破口。

比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过程中,教师围绕文题提出了以下问题:你们能否依据文题猜一猜课文的主要内容?于是,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思考。此情境中,学生得以彰显个性思考活力,并在与同伴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学习思考,增强思维的发散性。

2.探究关键,思考问题本质

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关键内容,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有效探究提供支持。

比如,教师需针对学习实际,遴选文本中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问题。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哪一词句让你感触最深?”,对此不少学生选择了“一小步”这一词语。基于此,教师通过追问引发学生的学习思辨,促使学生的学习深度展开:什么样的一小步让作者记忆犹新?它对你的学习与生活是否有所启迪?学生结合阅读思考体验,以及对文中相应部分内容的理解得出回答:这一小步是莫顿·亨特在父亲的帮助下勇敢迈出的一步,是莫顿·亨特成功走下悬崖的关键一步……教师见缝插针,继续追问:你能选择一个合适的视角来谈谈这“一小步”吗?有学生沿用“我”的视角思考,因而想象的空间在无形之中被压缩;有学生大胆地走出“我”的角度,尝试从父亲的角度、环境的角度等去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使得整个教学呈现百家争鸣的理想状态,有助于学生学习视野的开阔,学习思维活跃度的增强。

3.依托生活,引发学习质疑

生活是学习之源,它蕴含无尽的语文知识,将它与阅读教学联系起来,能增强教学的理性,是推动学生阅读学习,提升学生阅读学习质量的切入点。

比如,《背影》《昆明的雨》《大自然的语言》《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与生活息息相关。以《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为例。教师结合真实生活,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在质疑中学会联想,学会调动生活积累去感知文章。学生在阅读之后提出了以下疑问:鸟语是大自然的语言,为什么花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风声、雨声是大自然的语言可以理解,为什么小草、山川也有语言?……质疑之声会刺激学生的学习思维,激活学生既有的学习积累、生活经验储备,为后续深入探究提供思维支持。

(三)可視化为媒,深化理解感悟

可视化策略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把静态的文本内容以图片、表格或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更好、更快捷地阅读,确保阅读教学以结构化方式展现文本意义、线索等信息,使学生产生最为清晰的学习感知,促使学生展开分析、比较、归纳与总结,进而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教师需结合班级实际,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助推良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发生,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碰撞。这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可视化策略的前提。

初中生审辩式思维的发展与其学习基础息息相关。教学中教师应灵活驾驭各种阅读教学资源,采取恰当的可视化策略来创设有利于审辩式思维发展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深度分析,进行有逻辑、有理性的思考,使学生既丰富学习感知,又深化学习理解。

比如,在《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了内容为介绍作者生平以及本文创作时代背景的视频,鼓励学生采取个性化手段,将从视频中收集到的信息有序地呈现出来,烙印在脑海之中。有学生选择绘制思维导图,把相关信息串联起来。这样做能深化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

阅读是学生走进作者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在进行上述可视化学习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还通过微课引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以推动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顺利地走向文本更深处。“作者认为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感悟到?”“文中的描绘是否勾起了你的想象?……”问题会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引发他们多元化、多层级的学习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审辩式思维。教学的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借助可视化图像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均能借助可视化图像,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认知经验,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此教学能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其审辩式思维的过程紧密相连,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升及审辩式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教育改革新趋势,精准解读审辩式思维内涵,摸索设计系列化、层次性强的阅读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投入深度学习思考之中,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为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教师既要紧扣新课标思想,灵活地使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让相应的思维得到应有的锤炼;又要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组织实施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索,指引学生进行自我领悟、深度质疑、共研评价、修正诠释等学习体验活动,让学生成为探究者、思想者。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侯嫦雅.信息化视野下基于审辩思维训练的初中语文教学尝试[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5):180-181.

[3]  黄迎华.基于审辩式思维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训练:以余光中《乡愁》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45-47.

[4]  袁婷.课题研究共同体建设实践探索与研究:以“基于审辩式思维的名著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组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0(8):86-88.

猜你喜欢

审辩式思维初中语文阅读培养策略
移动互联时代的思维发展取向
运用审辩式思维指导学生解答高考英语新题型的探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
仅仅依靠形式逻辑所能解决的问题很少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拓展课外阅读空间,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
事实与观点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