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逻辑理路、时代挑战与未来路向
2024-05-18张玉罗生全
张玉 罗生全
[摘 要] 科教兴国战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全面驱动科教事业发展以及有效提升综合国力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顶层设计与行动路向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梳理分析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下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与人才素质结构的丰富”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人力资本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教育创新”的理论逻辑以及“教育内部结构变革与社会外部环境驱动协同助力中国人才培育”的实践逻辑,是对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逻辑理路的理性诠释。然而,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高速发展,以及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要素间作用方式与效能的变化,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也因人才培育环境与目标的变化而受到挑战。有鉴于此,结合党的二十大就科教兴国战略对强化我国现代化人才支撑所作的战略规划,可基于国家立场从人才培育环境、人才培育机制、人才培育效能、人才培育范式这四方面进一步探究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未来路向。
[关键词] 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人才;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G5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6120(2024)05-0001-15
面临20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变化、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复杂形势等环境因素对我国高素质人才培育的多重诉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5年颁发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历史决策[1]。所谓“科教兴国”是指以“科技”和“教育”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2]。《辞海》对“战略”的解释为“泛指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等领域全局、高层次、长远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3]。可见,“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基本国策,肩负着立德树人与兴国安邦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为我党全部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主题[4]。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协同科教兴国战略叙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特有规律与诉求。而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等战略的指引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主义教育所培育的能通过自身的创造性劳动自觉自愿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努力贡献的高素质劳动者。其中,创造性劳动指向人才的知识能力属性,服务对象则隐含人才的意识形态属性,二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缺一不可的必要条件。以往有关科教兴国战略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历史更迭、时代意涵及其与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创新驱动等要素之间关系的探讨而展开;而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研究则主要聚焦于其人才观的历史演进及实践进路的探寻,鲜有研究将科教兴国战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进行针对性的与系统化的联系与思考,并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机理。鉴于此,本研究拟在对相关科教政策与改革实践进行分析考察的基础上,澄清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逻辑理路,分析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生成的新内涵与面临的育才新挑战,以及结合党的二十大对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系统论述探析其未来路向。
一、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逻辑理路
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通过系统总结世界各国科教事业发展经验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加深对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理性认识,需探析隐含在其中的逻辑理路,为后续检视人才培育的当前挑战与未来路向奠定基础。由于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写进了我国相关政策文件,故对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逻辑理路的探析,可以从有关科教兴国战略的政策文件与重要讲话入手。并且,为清晰呈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更迭及其理論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实践的多重影响,本研究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三个层面对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进行分析梳理。
(一)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下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与人才素质结构的丰富
1.科教兴国战略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追根溯源发现,发展科技、重视教育是近代以来我国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落后就要挨打”等经验教训的进一步升华,经历了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的历史变奏,表征了近代以来中国教育主旋律从“救国”到“兴国”的历史使命变化与从“思潮”到“战略”的生成机制变革[5],这是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民族自尊自信增强的必然结果。早在1956年,党中央就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6],用以回应“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和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论述了经济快速发展同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于其后作了以下著名论断——“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用以回应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此后,“科教兴国”作为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中被正式提出,并经由科学发展观、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思想或战略的加持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2022年,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对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价值,用以回应解决“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才素质结构的内涵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更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亦经历了人才素质结构的丰富与发展。无论是科教兴国战略酝酿阶段(1978—1995年)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还是科教兴国战略确立阶段(1995—2001年)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面人才”,抑或是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阶段(2001—2012年)提出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科学人才”,又或是科教兴国战略成熟阶段(2012年至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具备核心素养的“时代新人”,其背后表征的都是科教兴国战略下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要素作用方式动态调整的基本规律与结果。可见,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当顺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精准解读当前人才素质结构表征形态对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客观要求,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人力资本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教育创新
1.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理论基点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8]。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赢得发展先机的根本思想武器,是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进行顶层设计与实践路径探寻的重要理论来源。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发展下“异化劳动”“剩余价值”等的阐述中不难发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的发展、国家的兴衰乃至民族的命运都会产生双重影响。因此,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需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这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以及发展背后所坚守的基本价值立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核心,有四层含义:一是人的身与心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三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四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9]。无疑,这也为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的历史更迭以及各层级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即人才培育当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而所谓“人才观”,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关于人才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看法。回溯历史发现,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内涵的丰富与发展,映射的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教育创新规律与表征。从“四有人才观”“全面人才观”“科学人才观”到“时代
新人观”的历史更迭,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基础上扎根中国实际,秉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以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基本原则,有效吸纳中国古代人才观与当代西方人才观的有益经验,而对人类优秀文化进行的知识积累与成果创新。当前的“时代新人观”正是建基于中国古代“德才兼备”人才选拔经验与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主张,关注人才素质结构的整体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君子不器”的主张,由此方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0]。因此,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必须尊重与落实“时代新人观”的具体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人力资本理论凸显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价值向度
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默(Paul M.Romar)在其论文《内生技术变化》中明确指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而技术进步依赖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11]。可见,要实现国家经济快速增长,需要提高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培养拥有高质量人力资本和高效益人力资本的人才。实则,这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即在经济、社会、科技、人的素质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此,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对科教事业发展以及综合国力提升的诸多效益,作出了實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决策。可以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正是充分考察了20世纪后期人力资本理论发展与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以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内部诉求,本质上是党和国家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中国化运用以及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所作的重要努力。因此,对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培育价值向度的考察不能忽略其社会价值,要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发展诉求,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与优质均衡的学校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实践逻辑:教育内部结构变革与社会外部环境驱动协同助力中国人才培育
1.学理依据:人才培育是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
孟子高度重视人才之于国家统治的意义,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12]。要想召集天下有才能的人心甘情愿地参与国家治理,为国家服务,就需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这背后也反映了教育发展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人是自然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等属性的集合体[13],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源自人的需要,包括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正是这些需要迫使人类去正视和改变自我生存的环境以及谋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改善以获取更好的发展。由此,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产生了维系人类自我繁衍与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教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特定时期统治阶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多重诉求[14]。况且,科教兴国战略本就是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要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综合作用的产物,背后充盈着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的具体诉求。
2.实践理路: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内外考察”
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一方面,要关注人才培育的外部环境与诉求。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这三者进行统筹规划并厘清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从“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15],再从教育发展推进到科技进步继而实现经济振兴,是一个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逻辑闭环。因此,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要全方位获悉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以及人才培育所需的现实条件,尤其是在新兴数智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努力破解“钱学森之问”,培育更多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高素质人才,全面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一体化建设。另一方面,在接受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多重影响与规制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教育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要顺应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实现其结构性变革与功能性完善。伴随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经历了四次主要课程改革,以期为人才培育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16];在高等教育阶段实现了从“扩张规模,外延增长式"到“提高质量,内涵建设式"的战略调整,以期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精准多元的教育支持[17]。总的来说,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需顺应我国“五位一体”发展的总体布局,寻求教育内部结构性变革与社会外部环境驱动协同,突出人才培育的本土立场、实践态度与时代色彩,动态创生与演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实践智慧。
二、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时代挑战
政策文本本身就是政策过程的历史沉淀物,它作为一种需要稳定性的制度表现形式推动着政策的变迁从而延展政策文本的策略空间[18]。面对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的不同诉求,党和国家应时而动、顺势而为,相继颁发了系列科教政策以期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在内容、形式与功能上的与时俱进、协同推进,强化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自觉与责任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已然发生变化,这无疑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产生重大影响。
(一)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国之大计的科教兴国战略
1.“内外交困”促发科教兴国战略时代变迁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数字革命的飞速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建设诉求、国际竞争的多元表征等无疑为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数据在智能时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且与劳动要素、资本要素、自然资源要素以及其他技术要素相互作用,正在改变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给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方法与能力产生了重大影响[19]。与此同时,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虽然在教育普及程度提高、人才数量快速增加、科技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在教育科研投入、人才培养质量、国民整体素质、科研实践水平等方面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20]。对此,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视作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性与战略性要素,并在报告中对其进行集中表达与专章部署,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1]。这一决策部署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教事业的重视,以及对科教兴国战略时代价值的深刻洞察、精准把握与深度挖掘。
2.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科教兴国战略新内涵、新要求
回顾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脉络与内涵变化可知,虽然其内涵在总体上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但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得以不断丰富,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要求[22]。党的二十大再次重申科教兴国战略,并从联系、整体与发展的视角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与挖掘,充分反映了该战略的内在蓬勃生命力,及其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赢取全球竞争发展主动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在社会价值。为充分发挥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作用,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即把握好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关系,协同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从而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与人才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应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要基于本国国情、凸显中国特色。因此,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的顶层设计与底层实践都应考察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对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提出的新要求与指明的新方向[23]。
(二)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时代挑战
人才是科教兴国战略得以提出与落实以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持续焕发活力的根本原因与重要目标。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提高乃至教育体系的革新发展都要依托人才去实现。“人才”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本土概念,其概念内涵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与拓展:从先秦诸子的“贤”“能”“才”“士”等专指“德才兼备的人”或“具有某一方面专长的人”[24],再到如今所说的“人才”——专指凭借其创造性劳动在某一行业领域或某一工作岗位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人[25]。因此,对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培育,不仅要考察科教兴国战略在新时代已然生成的新内涵,也要兼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培育质的规定性,为中国式现代化系统推进培养具有“中国魂”的高素质人才。
1.重视人才家国情怀的培育,有效应对国际社会的意识形态侵蚀风险
从科教兴国战略的生成背景与历史更迭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定位与发展旨归来看,二者共同作用下的人才培育寻求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协同发展之前提下,要实现人才培育的内在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以有效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日益严峻的挑战。科教兴国的目标指向,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兴国安邦”的历史使命,要求学校重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国情怀的培育。回溯历史可知,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的人才培育要瞄准“四有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培育要坚持“四为”方针的根本要求——“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6],都隐含了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下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人才家国情怀培育的具体要求与美好希冀。这本质上是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表现,即扎根中国实际,寻求人才培养知识能力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辩证统一,真正体现人才培育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中华民族的文化烙印和底色。
2.锚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助推改革开放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变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创新”被视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推进教育发展与科教进步的重要内驱因素,深刻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价值导向。因为只有通过创新发展才能充分激发全社会各生产要素的活力,实现新旧发展动能之间的顺利转换,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27]。而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水平是推进中国经濟增长与产业结构变革的内生动力。习近平在2016年召开的“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讲话中指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28]人才是推动创新的第一资源与第一动力,“只有心系人才个人发展、重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有助于推动我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大国,从而引领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前进方向”[29]40。对此,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应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等,灵活创设有利于人才培育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升人才面对复杂境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寻求人才综合素养的提升,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贯穿于科教兴国战略始终的历史性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可表征为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在联系来看,前者的时代诉求决定了后者的内容范畴,而后者的发展演进也将推动前者的稳步前行。党的二十大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关键抓手,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0]。因此,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征程中,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应当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基本态度,坚持“五育”并举,提高社会主义人才的综合素养,培育其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3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与影响因素,扩大“德才兼备”的人才内涵,回应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同演进的人才诉求,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有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可能,但需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上,由此在尊重创造力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人才个体的创造力层次进阶[32]。
三、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未来路向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育的长周期性与复杂性启示人们,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精准把握科教兴国战略在过去、现在与未来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与变化,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要素的聚合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进行统筹规划。结合党的二十大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所作的具体部署,可基于国家立场从人才培育的环境、机制、效能、范式四个层面探析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未来路向。
(一)提高人才政策供给质量,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环境
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落实以及历史沿革有赖于国家对科教政策的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培育、选拔、使用、评价等亦少不了相应人才政策的驱动与规制。具体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这个宏大命题的定义与实践,需要党和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持续提高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供给质量,确保其政策本身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由于受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当前我国包括科教兴国政策在内的人才政策在决策、制定、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诸如政策间一致性不足、政策内容信息滞后、政策价值导向功利性、政策“指挥棒效应”过强等问题[33]。毋庸置疑,此类问题的存在难免会弱化政策组合拳的效力,加大各部门间沟通与协作的成本,无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所需的顺畅组织运行环境和个性化成长环境。美国学者查尔斯·林德布洛姆(Charles Edward Lindblom)提出的渐进调适模型认为,政策的制定、执行与改变是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行的渐进性的调适改革[34]。若想取得更高质量的政策效果,需对政策的目标、制定、执行与评价进行适度的改进[35]。在正视当前我国人才培育政策供给现状之基础上,对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政策供给质量的提高,需做到以下方面。一是要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立场,明确人才政策的目标架构,聚焦于人才培育的基础性、公共性和关键性领域,寓人才培养于科教融合之中,尽力避免人才政策间一致性不足的问题。二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精准把握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与教育教学改革规律,以思路清晰、内容精准、要求明确、保障到位的政策文本回应当前我国高素质人才培育过程中的重难点,确保政策制定的公平性、合法性与有效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规划,根据地方人才培育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性调适,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增强政策执行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四是强化对政策效果评价的顶层设计,明确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学校各层级、各主体在政策评价上的权责范畴,以评促改、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为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实现育才“四链一体化”,革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机制
2020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的提出,明确了我国“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方向与总要求。新时代如何使教育走向更公平、更均衡、更协调、更全面、更创新、更优质、更可持续、更安全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36],切实关乎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当前我国人才培育机制存在的问题,如学校师资队建设不完善、国家保障机制不健全、校外实践拓展体系不成熟、家校合作实践不顺畅等,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如何进一步拓展育人主体与空间以及完善育人机制成为其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亟待攻克的現实难题。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在正确认识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要素间的交互规律与实践价值的前提下,可构筑国家主导下集学校管理链、国家支持链、社会服务链与家庭合作链“四链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机制。一是在学校管理链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机制建设,确保教师能力素质能够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过程中承担着传播知识、思想与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品德与灵魂的时代重任,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需要“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37]。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协助学校优化教师准入、招聘、退出等机制的标准与要求,更要持续完善针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教学科研指导服务、职后专业培训机制、职称考评晋升机制以及待遇保障机制,确保教师有能力、有时间、有激情去全身心投入人才培育工作。二是在国家支持链上,颁发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各部门在人才培育全过程中的权利,完善针对学校人才培育的保障机制体系,如创建科创平台、组建科创团队、加大科创设施投入、实施杰出人才奖励计划以及特殊人才招生计划等。三是在社会服务链上,引导社会主体明确其在人才培育中的责任担当,构筑有利于其便捷参与人才培育过程的社会服务机制,鼓励其积极为学校人才培育提供高质量的场馆学习、社区服务、研学旅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等资源,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四是在家庭教育链上,加强地方性的家庭教育立法,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全方位优化家校合作机制的理念、内容与形式,提供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效能。在实现各链条充分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寻求链与链之间的有效连接与交互,从而以机制革新牵引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新格局的未来走向。
(三)聚焦核心素养系统培育,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效能
为应对信息时代的现实挑战、顺应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实现我国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升级优化以及落实时代新人的培育要求,我国于2014年颁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包括自主发展、文化基础与社会参与三大部分,试图将核心素养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育效能的重要突破口。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核心素养范畴从“运用交互工具、与异质性群体互动、独立自主行动”调整为“OECD2030学习框架”中的“创造新价值、勇于担责任、学会解决难题”三个方面[38],突出了责任担当对人才培育的价值意义。与之相对应,2022年,我国在“义务教育新课标”中将核心素养范畴确定为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正确价值观”的补充凸显了意识形态属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重要性,这同样为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家国情怀的培育提供了现实依据。因此,针对我国人才尤其是对高精尖科技人才的培育效能不足的客观现实,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应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以及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现实诉求,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视作学校人才培育效能提升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目标与内容。学校作为社会主义办学的中坚力量,无疑是承担我国育人重任的关键主体。故对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效能的提升,需要充分发挥学校育人育才主战场的重要作用。一是持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学校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丰富资源构建校本化、立体式的课程体系,重视校本课程体系中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对人才基本知识技能掌握与科学探究素养培育的重要影响,为人才培育效能的提升提供坚实的课程基础。《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国要“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增强课程适应性,实现课程全面育人、高质量育人”[39]。二是为学校基于新兴数字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持与技术指导,引导学校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赋能课堂教学,丰富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工具、教学评价的表征形式,基于网络空间开展新型教学模式,如翻转教学、异地同步教学、“双师型”课堂、跨学科教学、项目式教学、能力导向式学习等,推动课堂从“传递中心”走向“对话中心”[40],帮助学生在具身实践、批判质疑与合作探究中提升问题发现的意识与能力。三是鼓励学校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校园文化生态,引导学校在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与环境文化中有机融入科创元素,如通过成立科创校园社团、科创兴趣小组,举办科创文化节等形式帮助学生在亲身参与过程中真切体验“科技改变生活”的奥秘,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素养提升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改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范式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破解“钱学森之问”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抓手。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就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一项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4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以及改进其培养需从其概念内涵以及其现实意义入手。所谓“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备完善且独特的人格个性、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且具有丰富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超凡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引领和带动某一专业领域创造性地发展,并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42]107。可见,在具备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道德个性品质、知识能力结构、创新意志与思维等具有更高要求。目前,我国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推行了系列培养计划和举措,如“珠峰计划"“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以及“少年班”培养模式、“实验班”模式、“泛拔尖”模式。然而,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受到多方因素制约而亟待改进,如“自主选拔环节时间较短、评价方式科学性有待提高、各项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有待统筹协调、相关资源与政策保障有待完善、拔尖学生早期选拔通道不畅等”[43]4。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改进是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范式创生的重要抓手,借此全方位驱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与人才强国的建设进程。所谓“范式”是指“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所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術的总和”[44]。从事物发展的连续性与规律性来看,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绝不能仅依靠高等教育阶段的“强势猛攻”,而应该实现人才培养理念、内容、方式、评价等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本土化与优质化,全过程多尺度地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而为创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范式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理念从“全面发展”到“精英教育”的稳步过渡。在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顺应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观指引、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之前提下,达成各学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共识,科学确立各学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架构,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优势发展教育”。二是确保人才培养内容在纵向延伸的同时适应拔尖创新人才的心智结构特点。确保各学段课程方案、培养方案等相互衔接,聚焦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学科交叉为基础的课程教材体系[45],搭建有利于人才素质拓展的内容资源体系,探索针对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学校导师制度,开拓有利于各类人才交流协作的竞技平台建设,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进阶式、个性化与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与空间。三是灵活确立人才培养方式以充分挖掘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潜力。关注公益性社会实践、挑战性科研训练、跨学科培养项目、跨校协同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等方式对拔尖创新人才知识能力素养培育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价值,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才华施展提供更多机会与途径。四是借助于新兴技术确立人才评价标准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生态。借助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以及档案袋评价等发展性评价方式全方位追踪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构建标准科学、功能完善以及智能调整的拔尖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竭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育更多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高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EB/OL].(1995-05-06)[2023-12-07].
https://www.most.gov.cn/ztzl/iqzzc/zzcxcxzz0/CXCXZZ/zzcxgncxzt/200512/t20051230-27321.html.
[2]陈劲,王璐瑶.新时代中国科教兴国战略论纲[J].改革,2019(6):32-40.
[3]辭海编辑委员会.战略[Z/OL]//辞海.7版.[2023-12-10].https://www.cihai.com.cn/search/words?q=%E6%88%98%E7%95%A5.
[4]王灵桂.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N].人民日报,2021-12-02(13).
[5]江俊伟.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近现代以来中国教育主旋律的变奏与共鸣[J].教育科学研究,2017(12):17-19.
[6]王扬宗.科教兴国战略开启科技发展新时期[N/OL].(2021-08-26)[2023-10-11].中国科学报,2021-08-26(005).DOI:10.28514/n.cnki.nkxsb.2021.002878.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9]师帅朋,张军霖.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14(4):33-36.
[10]论语[M].刘胜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52.
[11]闵维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1):9-26,188.
[12]孟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58.
[13]曲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及其实践[D].哈尔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8.
[14]张晓路,谢玲.“科教兴国”战略逻辑演进与实践创新[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0(1):28-33.
[15]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73.
[16]龙安邦,余文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70年[J].课程·教材·教法,2019(2):11-18.
[17]赵庆年,李玉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演进历程、逻辑及展望[J].现代教育管理,2021(8):34-42.
[18]林小英.教育政策文本的模糊性和策略性解读:以民办高校学历文凭考试相关政策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0(2):23-29.
[19]杜育红,赵冉.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内在逻辑、现实证据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经济,2023(2):3-8,19.
[20]廖其发.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4):1-13.
[21]坚定“四个自信”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EB/OL].(2022-09-20)[2023-10-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457581764796748&wfr=spider&for=pc.
[22]周洪宇,李宇阳.新时代新征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新内涵、重大意义与推进路径[J].人民教育,2022(22):24-27.
[23]左文敬,王占仁.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意涵、战略需求、实现路径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2):16-24.
[24]刘伟,张桂兰.当代中国人才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59-61.
[25]王通讯.人才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
[26]冯建军.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5):1-14.
[27]李贵兵.系统论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制度创新探析[J].系统科学学报,2022(4):53-57.
[28]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科技奖励,2016(6):16-21.
[29]卢黎歌,李英豪,岳潇.习近平人才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1):37-41.
[3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EB/OL].(2022-10-25)[2023-10-11].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
[31]罗生全,张玉.“双减"与“双提":教学变革的逻辑转换与理念重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2):3-10,20.
[32]赵勇.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5):1-15.
[33]王成仁.提升政策供给质量和水平的几点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8(19):42-43.
[34]LINDBLOM C E.The ″Science″ of Mudding Through[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59(19):79-88.
[35]林金辉,凌鹊.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政策轨迹和政策供给[J].高校教育管理,2021(6):1-12.
[36]柳海民,邹红军.高质量: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路向的时代转换[J].教育研究,2021(4):11-24.
[3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23-10-11].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5262659.htm.
[38]舒越,盛群力.聚焦核心素养 创造幸福生活:OECD学习框架2030研究述要[J].中国电化教育,2019(3):9-15.
[39]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EB/OL].(2023-05-17)[2023-10-1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305/t20230526-1061442.html.
[40]黄荣怀.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变革[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3):1-2.
[4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24)[2023-12-07].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2967215.htm.
[42]陈权,温压,施国洪.拔尖创新人才内涵、特征及其测度:一个理论模型[J].科学管理研究,2015(4):106-109.
[43]钟秉林,常桐善,罗志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笔谈)[J].重庆高教研究,2023(1):3-13.
[44]瞿葆奎,叶澜,施良方.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78.
[45]郑军,段少东.英国“本硕连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基于精英教育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8):45-54.
(责任编辑:李文玉)
The Logical Path,Challenges of the Times and Future Directions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ZHANG Yu1 LUO Shengquan2
(1.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2.Center for the Studies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is a fundamental national policy that has comprehensively propell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cience and education caus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effectively enhanced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I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action direction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talen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policy documents,it is found that the rich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solution of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talent quality structure under the Chinese style modernization,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of the sinic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Marxist talent outlook and human capital theory,and the practical logic of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the external social environment to helpChina′s talent cultivation.It is a r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gical path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talen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However,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litics,economy,culture,and society,as well as the changes inthe ways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technology,talent,innovation and other factors,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talen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is also facing challenges due to changes i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and goals.In view of this,combined with the strategic plan made in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 for modern talents through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the future direction of Socialist talent culti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an be further explored from four aspects:talent cultivation environment,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talent cultivation efficiency,and talent cultivation paradigm based on the national position.
Key words: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Socialist talen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inese style modernization;talent cultivation;outstanding innovative talents
*基金項目:西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教材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研究”(编号:SWU090016);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国家事权视域下地方课程教材治理现代化研究”(编号:CYB22088)。
作者简介:张 玉,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罗生全,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引用格式:张玉,罗生全.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逻辑理路、时代挑战与未来路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4(5):1-15.
Citation format:ZHANG Yu,LUO Shengquan.The Logical Path,Challenges of the Tim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J].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2024(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