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2024-05-17王晓辉
王晓辉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本文结合小学语文的教育情况,分析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教学策略,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本情感;加强合作,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表达;增加课外阅读,家校合作进行情感教育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实施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教师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培养。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却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世界的探索和引导。然而,情感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世界正在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模糊到清晰的转变,他们对于外界的情感体验正在逐步形成和丰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创设情境,注重情感体验的沉淀和反思
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充实。从认知阶段来看,小学生的智力发育还不够成熟,他们的情绪比较单一,再加上其涉世未深,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思想水平还在发展之中。所以,将情感教育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情感思维,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能体会到情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并在内心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反思。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影片或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和内心的渴望,从而产生同情和怜悯之情。[1]教师可以创设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里点燃火柴的情境,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小女孩的视角感受主人公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能够体会到幸福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和感恩生活。学习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要及时教育学生:“生活虽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只要拥有一颗坚强的心,不认输,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迎来光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课堂上的情感代入和情感沉淀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变化,理解情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从而逐渐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加强相互合作,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表达
为了实现更好的情感教育效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需要成立情感分享小组。在分组时,教师应确保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在阅读能力和兴趣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以便在小组活动中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从其他成员那里学到新的东西。其次,创设班级语文课堂上的情感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情感阅读交流活动,如阅读分享会、情感故事会等,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互动。或是组织学生们开展演讲、辩论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公共场合发表意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能倾听他人的故事,理解他人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安排一些书面或口头报告,为学生创造发表自己看法和体验的机会。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写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体会等。[2]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需求和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也要善于运用语文教材中的情感资源,以解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和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内涵。[3]
三、增加课外阅读,家校合作进行情感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一些高质量的课外书。在选材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选用合适的中外名著,以此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年龄段的优秀读物,帮助学生打开情感世界的大门,拓宽他们的情感认知。适合学生进行情感启发的读物有很多,如《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他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和坚韧,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心、自然,能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体会到母爱的伟大、童心的纯洁、自然的美丽。这些读物中丰富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不同的人生情感,从而加深对情感的理解和体验。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读物阅读时,教师也要注意对阅读方案的合理安排,切不可舍本逐末。要主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沟通评估,切实地检验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感受,把情感教育贯彻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此外,家庭是学生情感成长的摇篮,家长在情感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加强家校沟通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感状态和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引导和教育。教师可以向家长传授情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积极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结语:
通过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策略,小學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本,丰富情感体验。然而,情感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任务,它需要教师们的持续努力和创新,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继续深化对情感教育的理解和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于月恒.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J].学园,2024,17(09):72-74.
[2]贾玲玲.“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艺术,2024(03):63-64.
[3]杨冬.学科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转变的实践反思[J].教师博览,2024(0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