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碎片化阅读教学的思考与运用

2024-05-17杜友初

关键词:祥林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杜友初

一、高中语文碎片化阅读教学的运用背景与思考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制订综合性的教学方案。而反观当前语文课堂现状分析,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留给阅读教学的时间较少,学生难以层层深入掌握语篇的主题思想。对此,教师需在正确把握新课程阅读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整合碎片时间组织阅读活动,创设多样化情境,让学生在兴趣引导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在正确把握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主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尝试碎片化阅读模式,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

碎片化阅读模式,教师需在正确把握课时重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实现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它主张将短且不连续的时间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在短时间内浏览感兴趣的文章,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的课堂体验。

本篇围绕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材《祝福》展开案例分析。首先,教师要正确把握课时重难点,利用课前预习布置任务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意识地整合碎片时间,在碎片化阅读中完成基础感知。其次,教师需在课堂引导学生分享阅读体验,在多元互动中,层层递进地打开本节课的阅读大门。最后,教师需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为其准备多样的书籍,让其在整合碎片时间内感知文学魅力,潜移默化中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文《祝福》为例分析高中语文碎片化阅读教学的运用

(一)预习任务,多样感知

利用互联网、电子书、书本等多种途径实现碎片化阅读,鼓励学生在公交车上、课堂休息、假期里阅读《祝福》,在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祥林嫂、鲁四老爷等人物形象。

(二)课程导入,活跃气氛

师: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对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阅读感受。

生1:感觉辛亥革命后,妇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当时有一些封建礼教的思想观念,让妇女们喘不过气来。

生2:感觉鲁迅先生十分关注国家救亡运动,《祝福》这篇小说,给我们展现了这个病态的社会,祥林嫂真是太惨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随我的脚步进入课堂,一同揭开封建社会的遮羞布。

设计意图: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主张以人为本课堂的构建,在正确把握课时重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碎片化阅读完成预习任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见解,课前的交流讨论,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新课讲授,深入感知

师:这篇小说是在什么样社会环境下创作出来的?

生1:当时的自然环境反映在作者笔下是冰冷沉郁的,而且漫天都是沉重的灰白色云朵,雪花到处飘散。

生2:我感觉那时的人文环境是落后、令人窒息的,从鲁四老爷骂康有为,以及书房的环境中就可以体会出来……

师:严酷的环境,决定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同学们再讨论下,看看能否从外貌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命运。

生3:第一次人物肖像描写,是祥林嫂丧夫后,从婆家出逃,那个时候她的脸色是青黄的,并且脸颊泛红。

师:那个时候的祥林嫂肯定十分伤心。

生4:第二次肖像描写,是祥林嫂嫁人后丈夫再度死亡,并且兒子还失踪了,我们从文中发现祥林嫂的脸色青黄,并且双眼流出了眼泪。

生5:祥林嫂也太惨了吧,第二任丈夫也死亡了。

生6:第三次的肖像描写,祥林嫂已经沦为乞丐,那时她的脸色黄中带黑,并且脸颊布满悲哀的神色……

师:三次外貌描写,暗示了祥林嫂正一步步走向“死亡”:第一回,祥林嫂虽然悲伤但是还有活力;第二回,感觉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最后一次,祥林嫂已经完全麻木。

师:同学们再分析下,祥林嫂说这句“我真傻,真的”有何用意呢?

生7:我觉得作者是想表达祥林嫂内心的巨大痛苦,那时祥林嫂的儿子被吃掉,对她来说是重大的打击,人生失去了精神寄托,想要通过和别人诉说来减轻自己的痛苦。

生8:感觉那个时期的社会,早已经不把人当人了……

师: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小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梳理出祥林嫂的一生。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问题设计的手段活跃学生阅读思维,旨在层层推进,在分析人物描写方法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语篇的主题思想。

(四)小组合作,多元互动:祥林嫂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感觉封建社会的所有悲剧都在祥林嫂身上体现出来了,祥林嫂做佣工获得了短暂的安稳,但是最终也想做而不得。

生2:祥林嫂逃出了婆家,到鲁镇干活,那个时候脸上有了笑脸;但是没过几天,就因为被逼婚拼死反抗。

生3:她勤奋、善良、安分,是典型的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形象,但是生活中却被社会摧残,最终灵魂完全被吞噬。

生4:作者塑造祥林嫂的形象时,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祝福的欢乐气氛与祥林嫂的惨死产生强烈对比,让我们更感叹祥林嫂的悲惨。

师:祥林嫂是一个被剥削、被压迫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模式有效化解学生对阅读的畏难心理,教师将阅读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层层推进,让学生把握语篇的主题思想和感情。

(五)课堂总结,分享读物

师:今天你收获了什么呢?

生1:了解辛亥革命后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生2: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对底层劳动妇女的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

生3:从鲁迅的作品中,感受到他对那个时代不公的愤怒。

…………

设计意图:拿出部分时间总结重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在互动中,为学生推荐更多读物,主动利用碎片化阅读,丰富自己的课后生活。

猜你喜欢

祥林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