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智慧课堂 培养道德素养

2024-05-17孙又红汪会禹

关键词:教师应法治道德

孙又红 汪会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入线上线下多方交互联动的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优化了课堂教学的供给侧,大大提高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应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资源的挖掘与运用,解锁智慧课堂创新模式,切实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带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发展。

一、实现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教学一体化的“双赢”

将智能课堂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在《我们是未成年人》一课中,我通过视频和图片以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循循善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作为未成年人的“不一样”。在“新闻超链接”环节中,以发给学生“新闻资料袋”的形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小组成员最感兴趣的新闻在组内讨论交流,而后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呈现组内成员的思考和讨论结果。这一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辨析真实案例,链接真实生活,挖掘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最终实现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目的。而后的“法律年龄知多少”活动,李老师将法律条文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连接,通过师生真实的、深入的对话和案例剖析,让学生记忆深刻,课堂教学卓有成效。

二、通过智慧课堂增加学习的多样性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智能产业的出现,教育也从多媒体教育向智慧教育方向发展,借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造智能化教学环境,培养知识型人才是新时代的要求。在教学《吃饭有讲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翻翻卡游戏”,并在卡片上展示了一些吃饭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卡片中的错误之处,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同学们交流。有的学生说:“第一张照片中的男孩不应该将桌子上所有的盘子拿到他面前。”另一名学生说:“在第二张照片中,男孩应该先洗手再吃饭。”教师发现学生作为旁观者,可以发现图片中错误的地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当你吃午饭的时候,你有没有做出图片上男孩的行为?”学生可以根据问题,分析自己在餐桌上的行为和礼仪,并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吃饭时有哪些不好的行为。之后,教师可以讲解这节课的内容,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用餐礼仪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微课来让学生学习用餐礼仪和传统文化,增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用餐礼仪和饮食习惯。

三、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不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使他们能够积极乐观地看待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从而形成开放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教师应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相互沟通,建立师生交流学习的新模式。通过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特别重视运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资源共享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要提前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记录在文件、视频等媒介中,让学生自主预习。智慧课堂教学包括平台云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将他们的预习音频上传到平台上。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且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增强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将智能课堂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課程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猜你喜欢

教师应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