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图书馆背景下图书智能剔旧研究

2024-05-15王晨俊罗元鸿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5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王晨俊?罗元鸿

摘 要:为解决图书剔旧业务繁琐混乱现象,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提升读者借阅体验,文章以智慧图书馆建设为契机,分析智能剔旧的可行性,探索智能剔旧的实现路径。文章运用文献调研法构建图书剔旧指标,按照功能设计设定智能剔旧系统的七大模块,提出智能剔旧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图书剔旧业务提供智慧化新思路。

关键词:智能剔旧;图书剔旧;智慧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3.4;G250.7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Book Weeding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Libraries

Abstract To address the complexities and disorderliness of book weeding processes, optimize library collection resources, and enhance readers' borrowing experiences, this paper seizes the opportunity presen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libraries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intelligent book weeding. It explores the pathways to implementing intelligent book weeding, utiliz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to establish book weeding indicators and structuring the intelligent weeding system into seven functional modules. Additionally, the paper proposes safeguard measures for intelligent book weeding, aiming to provide innovative insights for the book weeding business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libraries.

Key words intelligent book weeding; book weeding; Smart library

1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共同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在线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等,支持高水平公共服务机构对接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覆盖范围[1]。这是文件首次提出发展“智慧图书馆”的内容,标志着国家正式将图书馆的智慧化发展纳入到整体社会发展中。智慧图书馆,本质上还是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改进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水平,进而改进图书馆搜集、保存、处理、传播信息与知识的方式及能力,更着重于用智慧技术取代传统的需要人工判别和决断的任务[2]。在全国各大图书馆纷纷开展智慧图书馆建设及服务的大背景下,众多学者探讨图书馆业务智慧治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这其中,图书剔旧是图书馆业务建设的重要课题。

2 图书剔旧文献综述

图书剔旧是图书馆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二八定律,并非所有图书利用率都很高,而连年新书入库致使馆藏空间爆满,导致新书不能及时上架,读者不能及时找到所需图书,严重影响图书馆形象。合理的剔旧不仅能够缓解图书馆书库容量危机、优化馆藏结构,更能达到提高读者借阅体验以及提升图书馆形象的效果[3]。因此,图书馆应该将剔旧工作作为一项常规性业务坚持下去,并将其作为馆藏评估的一个组成部分。

图书剔旧工作绝非随意性操作,需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可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指导实践。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特点及下架任务的不同,充分考虑时效性、权威性、使用效率、收藏价值等原则,制定相宜的剔旧方案,实现剔旧的规律化、规范化。

我国关于图书剔旧的研究点主要体现在剔旧的必要性、剔旧的原则和标准、剔旧的方法、剔旧图书处理等方面。关于剔旧标准,很多图书馆沿用或借鉴吴慰慈和刘兹恒专家在1991年提出的7条剔旧标准:一是陈旧过时,内容已经更新的书刊;二是长期无人问津或很少有人借阅,流通率很低的书刊;三是复本过多造成积压的书刊;四是内容重复的图书资料;五是不符合本馆方针任务和不适应本馆需要的藏书;六是有关部门明文规定或通知的、内容不健康、应停止流通的书刊;七是经过长期借阅周转,残破不全,无法再修复的书刊[4]。关于剔旧原则,信丹丹提出“五剔、四不剔、三慎剔”原则,五剔指剔残、剔赘、剔错、剔失、剔年,四不剔指不剔地方文献、不剔珍善本、不剔品种、不剔核心馆藏,三慎剔指慎剔工具书、慎剔特色书、慎剔经典图书[5];鲍计国等人遵循“四剔、四不剔相结合”的原则,四剔包括剔错、剔残、剔期刊、剔零借阅图书,四不剔包括不剔地方文献、不剔珍本善本、不剔核心馆藏、不剔本校师生的著作[6]。关于剔旧方法,目前有书龄法、文献半衰期法、復本法、滞架时限法、灰色聚类法等,各有优劣,各图书馆结合本馆的具体实际任务选择合适的方法。

国外关于图书剔旧的研究点主要表现在剔旧标准研究、剔旧的方法、剔旧的程序、剔旧的背景、剔旧的目标等方面。关于剔旧标准,波拉克图书馆在拟定剔旧标准时充分考虑了图书的出版年、作者、内容、复本量、最后借阅时间以及分校图书馆收藏情况等因素。波拉克图书剔旧项目共分为三个程序阶段,分别是用户调查和约谈阶段、剔旧书目预调查阶段以及剔旧书目调查阶段[7]。关于剔旧方法,有些国外大学图书馆图书剔旧项目使用基于数据分析工具的剔旧方法,如罗林斯学院奥林图书馆使用商业决策支持工具(Sustainable Collections Services,SCS)作为纸质图书剔旧的决策支持工具,西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使用Bowker图书分析系统生成列表等[8]。

目前业界关于图书剔旧的研究点相对集中,以人工剔旧为主,基于各馆实际情况,在图书剔旧的标准、原则、方法等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深有所得,以追求纸质图书与馆藏空间的动态平衡,为促进剔旧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发展而建言献策。相对而言,智能剔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均不多,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仅有少数文献中有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智能剔旧系统研究论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仅靠人工剔旧已不能满足馆藏发展需要,智能剔旧应时而生,应当予以重用。

3 智能剔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 智能剔旧的必要性

图书剔旧工作是馆藏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建设的重要环节。第一,图书馆馆藏资源质量呈现下滑趋势。馆藏量历来是图书馆评估业绩的重要数据,对馆藏量有具体要求,而馆藏量大多以数量为第一甚至唯一标准,重藏轻用,很多图书馆出现了只增不减的藏书状态,且藏书不论流通率高低都长期混放在一起。笔者所在的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每年的新书采购量大约为九万册,相对这个数字,馆藏空间显得非常有限。第二,激增的馆藏量严重影响读者服务水平。据有关测算,藏书约10万册的图书馆,读者平均借书时间为2—3分钟;藏书约50万册的图书馆,读者平均借书时间为10—15分钟;藏书约100万册的图书馆,读者平均借书时间为30分钟以上,这说明藏书量直接影响着读者检索目录、寻找图书和排队借阅的时间[9]。

智能剔旧相较人工剔旧更加智慧和便捷。图书馆在开展人工剔旧工作之前,馆员往往没有进行详细的量化评估,缺乏客观规范的标准依据,致使图书剔旧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无法保障,而且人工剔旧由于人为因素太多,不仅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若所有剔旧分析和处理工作均由图书馆员人工完成,重复繁琐、任务量大的实际劳动极度耗费人力物力,出错率也比较高。相比之下,智能剔旧借助于计算机和新兴技术,可以量化图书剔旧指标,定期生成剔旧名单,在馆员审核确认名单后由设备自动完成具体剔除操作,不仅剔旧数据精准,还大幅降低了馆员的工作量,从而改善图书馆业务的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简化图书剔旧工作的繁琐流程[3]。

3.2 智能剔旧的难点

基于智能剔旧的必要性,本文着重探讨其可行性。目前智能剔旧可以实现的功能有:在图书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增加剔旧参数设置,可以按时间、学科、借阅量等因素自动计算,分析图书时系统能够直接呈现该书的各种定量属性,显示借阅曲线特征,馆员只需进行图书价值、典藏任务、收藏价值等方面的定性分析即可,图书盘点、自动分拣等智能设备也已开发完成。然而,智能剔旧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图书馆信息化资金紧张,几乎所有图书馆都存在资金紧张问题,更愿意把有限的经费用在电子资源维护、纸质图书购买等现状维持上,而智能设备昂贵、开发系统进程缓慢,效果不够突出,只能延后安排;二是智能剔旧系统程序复杂,需要整合图书信息、各种数据库和智能设备相互关联,再加上数据本身的复杂性,提高了开发难度;三是图书馆员水平有限,新系统开发需要专业馆员构建团队共同努力,而很多图书馆一线馆员并非专业出身,水平有限,开发和应用系统都比较困难。

综上,智慧图书馆背景下,一方面基于便捷性和优越性,智能剔旧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基于不容乐观的现状和困境,智能剔旧又任重道远。本文从实际形势出发,着重探索智能剔旧的实现路径,以期智能剔旧技术应用更加广泛,有效提高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质量和读者服务水平。

4 图书智能剔旧的实现路径

4.1 图书剔旧指标构建

数据精准是智能剔旧的前提,图书剔旧是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性工作,剔旧指标的构建必须考虑到数据可得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以保证指标的客观性和可测性[6]。纵观近几年文献,学者们普遍认可从时间因素、著名因素、流通因素、价格因素方面构建剔旧指标,有些学者还考虑到替代因素。本文在此基础上增加空间因素,通过图书架位和均架册数来体现各馆的馆藏容量实际情况,以求指标体系更全更精,如表1所示。

不同的图书馆在不同时期对图书剔旧有不同的考量,因此权重不能一概而论。各馆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主观赋权法根据馆员的专业判断来确定权重,可以是一位专家单独赋权,也可以是多位专家综合赋权,不必统一标准。笔者所在的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相对注重空间和时间因素,可能会有给予这两个因素50%权重的考量。

4.2 智能剔旧功能设计

智慧图书馆背景下,图书剔旧业务应该实现智能化发展、智慧化治理。为实施智能剔旧,图书馆先将所有图书信息和书库空间全部数据化,形成三维立体化格局,再以这些数据为依托,开启智能剔旧程序。智能剔旧应当实现如下功能设计,为读者服务保驾护航。

第一,总体规划,提前预判。智能剔旧系统数据易得、简单快捷,便于馆员对空间布局和馆藏资源总体把握、合理预估。比如设定有效的预警和筛查规则,对将要下架的图书进行标红、预警等操作;提前预判书库空间不足,及时寻找替代因素。

第二,一键剔旧,省时省力。在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上实现一键剔旧功能,馆员只需简单操作填写数据,后台实时抓取数据,便可導出剔旧图书。实际操作中,在架图书自动盘点,归还图书自动分拣,下架图书直接进密集书库,节约时间和人力、物力。

第三,人有其书,书有其人。书库布局合理,书架整齐有序,图书内容丰富,读者能够很容易找到所需图书,所列图书也都有相应的读者,满足阮冈纳赞描述的理想图书馆状态,这样的图书馆大环境也使读者更加满意。

4.3 智能剔旧技术实现

一套完整的图书智能剔旧系统,既与图书数据库管理系统密切关联,又可导出独立的剔旧图书数据表,既能减轻馆员的工作量,还能保障高质量读者服务。本文将智慧图书馆理念融汇于内,以图书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总基石,为智能剔旧系统设定七大模块,分别是规则设定、阈值预警、定时筛查、馆员审核、数据管理、查询反馈、设备对接,各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托[10-11]。

(1)规则设定模块。按照前文所构建的剔旧指标设定系统下架规则,不同的馆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设定,以满足馆藏需求为准。规则设定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后续所有程序都依规则输出内容,因此必须保证系统的普适性和可持续性。

(2)阈值预警模块。合理评估馆藏资源,根据剔旧指标及以往记忆,自定义设定恰当的阈值预警,提前预判下架红线,给馆员预留规划书库、整理书架的时间,并且有效的阈值有助于馆藏发展政策的制定和评价。

(3)定时筛查模块。根据规则定时对所有图书信息进行筛查,类似网络爬虫抓取数据,计算剔旧指数,为防止系统堵塞一般设置在非工作时段,筛查结果自动存入剔旧数据表,包含图书的详细信息及老化分析结论,并提交馆员审核。

(4)馆员审核模块。为防止系统错漏,避免误剔价值高的图书,馆员应当实时审查剔旧数据表中的图书,设备提示剔旧的图书也要经过馆员的审核确认,确保该图书确已达下架标准,才能最终实现剔旧。

(5)数据管理模块。实时跟踪图书方位,及时调整数据库信息,从数据上实现剔旧。第一,在图书数据库系统中增加一个state字段来判定每本图书的状态,1表示在架,0表示已被剔旧;第二,建立一个剔旧数据表off-book储存需要剔旧的图书信息,这个表随着图书信息的改变而变动,定时筛查结果自动存入,剔旧完成后信息自动删除,不剔图书由馆员调回;第三,当图书被剔旧后,图书数据库中的state字段值自动变为0。

(6)查詢反馈模块。剔旧所有流程均有迹可循,待审核、待下架、已下架图书记录均以表格形式列写,支持查询访问、读者反馈功能,以防错漏。剔旧图书信息仍然存在于图书检索系统中,只是库位显示不在流通书库,如有需求反馈,由系统发出申请,可将图书重新调回流通书库。

(7)设备对接模块。将off-book数据表与图书盘点设备、自动分拣设备对接,从物理上实现剔旧。馆员利用图书盘点设备扫描在架图书,当盘点到该表中的图书时,设备自动报警,提示馆员审核,如馆员确认剔旧,便将该书取出,如不剔旧,则继续扫描;归还图书经过自动分拣设备,当识别到该表中的图书时,自动分拣设备自动将图书分拣到指定书箱,由馆员审核。

图书智能剔旧系统将纸质图书、图书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智能设备等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交互从技术上实现了对馆藏资源的合理评估、剔旧审核及下架操作。智能剔旧系统彻底改善了图书馆长期以来剔旧工作的繁琐及混乱现象,提高了图书馆整体业务的智能水平和管理效率,实用价值显著。

4.4 智能剔旧措施保障

第一,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图书馆应当紧跟智慧图书馆建设步伐,加快信息化建设整体进程,智能剔旧系统性价比高,应当予以投入。首先,争取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智慧图书馆建设,将智能剔旧列入其中;其次,申请智慧图书馆相关项目,将智能剔旧作为其阶段性项目成果;最后,暂时性减少纸质图书购买资金。

第二,智能剔旧系统开发外包。智能剔旧系统开发难度高,需求明确、流程规范,可选择外包服务,图书馆提供基本数据和调试平台,其余工作由外包数据商完成。首先,邀请图书馆流通骨干和技术专家等建立项目管理团队,考察外包商的实力、成本价格管理、专业技术、质量管理、兼容性等指标[12];其次,优先选择熟悉的技术路线和开发公司,尽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风险;最后,掌握系统的技术框架和实现细节等信息,避免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

第三,加强图书馆员业务培训。挑选专业馆员和业务骨干成立业务培训小组,设置智慧图书馆有关课程,提升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首先,培训智慧图书馆整体思维,包括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架构、愿景等内容;其次,培训智能剔旧系统原理和流程,便于馆员上手操作,加强数据审核的专业性;最后,培育智慧馆员,着重信息素养的突破,使其对知识有敏锐判断力和准确鉴别力。

5 结语

图书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图书剔旧方案,运用智能剔旧技术及时剔除老化陈旧、没有价值的图书,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活力和竞争力,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更便利的阅读服务。被剔旧的图书还有再利用价值,应当有序排列或打包,目前主要有收藏、展览、调拨、售卖、捐赠、交换、回收、销毁等处理方式[13]。在智慧图书馆背景下,图书智能剔旧功能实现,意味着图书馆业务智慧化治理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图书馆开展智慧化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EB/OL].(2021-03-13)[2023-11-01].http://www.xinhuanet.com/2021-03/13/c_1127205564_2.htm.

[2] 申晓娟,邱奉捷,杨凡.智慧图书馆标准体系的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3,49(3):41-54.

[3] 齐晓航,张士男,彭絮.图书剔旧工作中使用效率的运用和思考: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22(5):26-31.

[4] 李梅.高校图书馆图书剔旧标准实证研究:以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H类图书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159-161.

[5] 信丹丹.公共图书馆图书剔旧指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33(3):122-125.

[6] 鲍计国,栾美晨.高校图书馆剔旧工作创新实践: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7,37(2):74-78.

[7] 柳青.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图书馆剔旧项目分析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9(2):98-101.

[8] 伍晓光,张稚鲲.国外大学图书馆文献剔旧项目分析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4):127-135.

[9] 李丹.高校图书馆藏书剔旧的实施:以梧州学院图书馆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21,31(6):100-104.

[10] 张明,杨辉,黄炳家,等.基于图书盘点的智能剔旧系统的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8):5-8.

[11] 马栋萍,杜建萍,秦中云,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图书剔旧系统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8(4):78-81.

[12] 吴溥峰,孙悦.基于熵权法的信息系统外包服务商评选方式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10):40-44,62.

[13] 黄如花,范冰玥.国外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研究述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4):19-27.

作者简介:王晨俊,硕士,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读者服务;罗元鸿,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资源建设。

收稿日期:2023-12-18本文责编:孙晓清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
基于新技术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智慧校园”平台下的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研究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浅析
智慧图书馆样本书库管理的思考
智慧型图书馆中知识服务模型研究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