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平台下的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研究

2017-02-07陈兴凤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智慧校园高校图书馆

陈兴凤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摘要:借助智慧校园的建设平台,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化发展,拓展服务功能、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文章介绍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建设,并提出了建设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展望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130-03

自2008年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来,它带动了无线射频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发展,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也成为近几年建设的热潮。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智慧化的环境,通过各种应用服务平台,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进行集中融合。2010年,浙江大学描绘了智慧校园的蓝图:无所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1]。

1智慧图书馆

伴随着智慧校园的发展,图书馆界提出了全新的概念“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是借助智能技术建造的信息化图书馆,从技术角度看,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设备[2]。而智慧图书馆的核心灵魂则是在此技术与智能的建筑上,“以人为本”的智慧化的管理与服务。它是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为数字化、网络移动化、智能化的更高效、便捷和泛在的图书馆运行模式。智慧图书馆的实践最早应用于欧美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提供了新服务“Smart Library”,即不受时空限制的移动图书馆服务[3]。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多所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与博物馆建立了以“智慧图书馆”命名的联盟,使用同一个搜索引擎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2005年,我国图书馆界也开始从数字移动图书馆到智能图书馆再到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高校图书馆相继开通了手机图书馆短信提醒、短信查询、短信推送和宣传等服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公共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较早推出了WAP方式的手机网站,先于国内图书馆提供各种模式的移动服务。随着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服务。北京大学图书馆整合了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体感技术、语义检索技术、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等大数据技术来建设智慧图书馆,能够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将信息整理成研究报告展现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智慧化的服务[4]。

2常信院智慧校园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常信院”)从2003年整体搬迁到大学城,就开始构建信息化的高职院校,2008年形成了完善的网络基础环境,建成了数字化校园,开发了各种功能的应用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涌现,从2011年开始,常信院成立了“智慧校园”领导小组,负责总体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将数字化校园升级建设成智慧校园,构建了五大平台[5],实现了管理与服务透明公开、无所不在的教学与便捷创新的科研、智能的节能与平安感知、丰富多彩的和谐校园生活:①“阳光院务”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阳光院务”以学生全学制周期为主线,重点建设行政办公、招生就业学工、教学、科研、财务、人事、后勤、党团、工会等应用模块。关键业务网上协同,嵌入融合了一卡通、图书与离校系统。该平台实现了学院管理与服务的网络化、协作化,公开透明运行。②网络学习平台。各部门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有学校专业课程、网络课程和名校公开课,开发了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微课程等,引进了网络课程、通用主题素材库、名师视频公开课等;教师和学生发展中心集备课、选课、教学、答疑、自主学习、提交作业、考核考试与学分认定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借助通信技术,结合数字图书馆与移动图书馆,提供自助和个性化服务,发展图书馆智慧化。③平安校园平台。校园边界运用传感技术安防联网,对主要道路、重点场所设置视频监控,重要建筑出入口门禁、电子巡更、防火防盗与联网报警等系统建设,校园内全天候动态全面感知、传递与智能处理。④节能校园平台。通过最优能耗的资源管理系统,运用物联网、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水、电、气等能源消耗进行控制管理,用太阳能技术改造学院热水供给设施。⑤和谐校园平台。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多重交流沟通渠道,可通过院领导信箱、师生心声、学生建议等民主参与路径;宣传模块有常信日记、常信生活、媒体报道、常信要闻等;互动的社交新媒体有学院微博、常微信、QQ群等。

3常信院图书馆智慧化的发展

常信院图书馆系统是智慧校园五大平台之一的网络学习平台的一个功能模块,凭借智慧校园的发展,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嵌入平台,提升了图书馆的智慧化。常信院图书馆的智慧发展,从传统图书馆模式,经历了由数字化到移动智能化的升级,并最终向智慧化发展。

3.1融入智慧校园平台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心脏,是教学科研的资源储备所,在智慧校园建设之际,将图书馆信息孤岛融合在学校信息统一平台里,与其他院系、教务、学工等教学管理部门的信息整合互联。在校学生的信息采用统一格式,方便图书馆通过数据挖掘,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师生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常信院综合服务平台中嵌入图书馆业务系统,通过信息门户平台身份验证后,在相应模块界面显示图书借阅情况:工号、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应还日期、归还日期等;同时构建了与校园系统对接的硬件平台与相应的软件平台,数据库服务器坐落于学院信息中心,图书馆专用的汇文系统因安全性考虑,平时独立运行,在办理离校期间,两个软件平台平稳对接,数据每间隔一定时间会自动传送到离校管理系统。

3.2基础网络建设升级、一卡通互联

借助智慧校园的IT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图书馆网络访问效率,实现WiFi全覆盖图书馆,读者可利用校园无线网或移动、电信、联通等移动运营商搭建的WiFi和移动网络,不受时空限制访问图书馆信息。常信院图书馆刚搬迁到大学城时,是手工自制的条形码识别借书证,与学生的其他各种校园卡不兼容。2012年建设智慧校园时,图书馆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相连后,图书馆不再制作单一功能的借书证,读者也直接使用一卡通借还书、自助打印、通行门禁等。读者用校园一卡通进行超期或遗失扣费、自助打印刷卡扣款,无须另外刷卡或进行数据传导,优化了业务流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3.3泛在的读者服务

常信院与专业公司合作,利用超星移动图书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新技术为读者服务。常信院图书馆提供了3种手机APP接入图书馆资源库方式,读者可以依照自己的使用习惯自由选择:①爱常信统一通信平台。它集成了教务的课表与教室查询、成绩查询、体育考勤、图书馆、考勤、一卡通查询等。②常信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通过关注微信号与OPAC相联,可进行文献检索、借阅查询、图书续借、新生入馆培训、信息推送、公开课、参考咨询等。③安装超星移动图书馆。该方式可以进行图书查询、续借和访问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功能。这三种方式的优点不同,爱常信统一通信平台是智慧校园的微门户,集成多种综合功能;微信公众号作为宣传新媒体具有分裂式传播特性,有广泛忠实的用户群体,是师生用户最喜爱的交流新媒体;超星移动图书馆能够提供海量电子图书、报纸、视频,资源丰富,APP可实现在移动终端上的一站式服务。

3.4其他

在常信院图书馆二楼大厅已使用电子书借阅机,读者在借阅机上挑选到合意的电子书后,只需用手机扫描电子书的二维码就可将图书下载,方便离线阅读。同时,图书馆引进了自助文印服务系统,可提供复印、扫描、打印服务。用户只需要下载安装“自助文印系统客户端”就可轻松自如地进行复印、打印与扫描,自助文印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相结合,全程实现自助式无人化管理。在图书馆的卫生间、楼道等安装了体感式自动化照明系统,绿色节能且环保。2016年暑假,整个图书馆的照明系统将统一更换升级为新节能系统,并增补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全方位网络安防。

4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挑战与展望

4.1智慧化发展的展望

智慧图书馆成了图书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而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阶段性特征,依赖技术的不断发展来满足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与责任属性是为读者服务,智慧图书馆最终能够实现用户追求的5A目标,即任何图书馆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为任何用户提供任何服务[6]。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信息技术基础,以能够全面感知、立体互联、共享协同、节能低碳、灵敏便捷、整合集群、无线泛在、个性互动为表现特征,这也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构建的智慧图书馆最终能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地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库库相联、馆馆相联、网网相联、人物相联,最终达到深度多样的融合共享[7]。

4.2智慧化发展的挑战

智慧图书馆,既是智能建筑与自动化图书馆系统的软硬件结合,又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无线网络集成分析感应数据,它实现了资源与服务的无缝对接,这是需要顶级设计、系统规划的浩大工程。从全面感知互联的信息技术的实现,到服务管理创新模式的智慧化,是物质条件与精神内涵的双重建设。目前,较为成熟的智慧图书馆的构建包括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和服务层面,构成要素也就是智能设施、智慧系统、智慧服务。智能物质建设如3G/4G、WiFi、WLAN等网络基础和实现云计算技术的基础设备,各种存储器、服务器、交换机、RFID相关的感应设备、视频安全监控设备和其他自助借还平台等自动化控制设备。要构建智慧系统,将智慧图书馆融入智慧校园云平台,技术层面需要运用数据库开发与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数据挖掘与整合、物联网的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服务层面应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只有通过全面感知的RFID或智能穿戴设备和网络数据传输,馆员借助深层数据挖掘和信息分析,通过智慧化的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增值型信息服务,才能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8]。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构建需要庞大的资金,除了前期投入费用,硬件配套设施和管理系统、导航系统等配套软件,还要有持续投入费用与维修保养费用,因此,高校智慧图书馆不是独立存在的,应融入智慧校园建设之中,是其平台架构的组成部分。

5结语

在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效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模式、载体形态也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日渐成熟,应用高科技技术建设智慧图书馆,改进创新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是图书馆界未来的发展趋势。常信院的智慧校园还在不断地完善,随着技术发展与师生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需求而持续升级改进,常信院图书馆的智慧化发展也在不断跟进。虽然当前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在提供日益精进的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同时,从数字化图书馆提升到移动图书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远未达到智慧的标准,但图书馆搭乘智慧校园平台的建设,秉承智慧化发展的理念,高效、便捷、泛在地服务读者用户,正向着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于敏,王宗运.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的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12(21):62-64.

[2]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8-10.

[3]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5.

[4]祝森生.大数据时代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几个研究问题探讨[J].图书与情报,2013(5):126-128.

[5]王丹中.构建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五大平台[J].职教通讯,2014(5):1.

[6]郎玉林.智慧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5(4):77-79.

[7]王世伟.再论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2(11):2-7.

[8]谢芳.论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功能与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4(6):15-20.

(编校:崔萌)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智慧校园高校图书馆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